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心中国画的日本化倾向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盈盈 点击 :

洪惠镇

改革开放20年,国画也顺应潮流,力求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捷径,莫过于借鉴已经现代化了的西画。由于对什么才算中国画的现代化见解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中西结合范例,其中难免出现过度移植西画而造成国画变种,也就是国画西画化的倾向,比较突出的是模仿现代主义各派油画。国画失去最起码的特色,日久下去,命运可虞。

近两三年来,国画又出現日本化苗头。

随着赴日进修留学人员的增多以及对日贸易的深化,国内也引进了日本画和日本画材料的经营销售。商家为扩大市场,赞助开办以日本画颜料为主要材料和国画重彩研修班,学员多数来自美术院校,有的院校随即在国画教学中加入日本画睡课程。某些美评家也极力支持,认为国画水墨已难发展,应该学习日本画以重新突被。

国画无论水墨创新都需突破。借鉴西洋画与日本画,甚至引进它们的材料,不但无可厚非,而且还是必要的。比如水墨画现今已有许多人使用广告黑,水彩水粉和丙稀颜料也多有利用。问题是当今有些同行用完完本本的日本画材料、技法和形式创作出地地道道的日本画,就如同画油画水彩水粉使用它们特有的材料、技法和形式一样,却硬将它们说成是创新的重彩画,不但参加国画展览,还加人国画教学,这就等于把油画水彩水粉硬充作重彩国画一样不可思议,已引起非议和不安。

尽管他们辩解说日本画的重彩传统来自中国,但这并不能作为日本画可以混人中国画的理由。严格意义的日本画是近代才发明的画种,它虽有中国画的传统影响,但主要还是借鉴西洋画,再结合本民族的工艺装饰艺术,象西洋一样以色彩见长。从做底板、裱底纸、打底、熬胶、调制颜料、逐层加色到贴金银箔,都有特殊程序和技法。

所用顔料多属矿物,現代画家喜用颗粒较粗者,因有闪辉性,故而显出和油画、水彩水粉及国画颜料截然不同的色泽和肌理,具有很浓的工艺装饰趣味,无论形式语言还是艺术效果,既与油画不同,也和水彩水粉不问,更和重彩国画不同。如果是在国画重彩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结合日本画材料与技法,以丰富和发展国画重彩传统,使其适应现代人对色彩的爱好,那是非常正确的。在引进结合过程中出现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是十分正常的。国画的中西结合试验了近一个世纪,至今犹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日本画和中国画的结合一蹴而就。

不过,结合应当以国画为本,是发展国画而不是取代国画,这是国画的生存原则,不容玻坏,把地地道道的日本画当作中国画,分明等于取代,目前数量少,还只能冒名頂替,但不当心让它繁殖多了,就会取代本体,比国画西画化更令人忧心,西画化毕竟不可能严重到用油画取代国画。

日本画在台湾被称作胶彩画,那是以其材料性命名的,有人专业从事它,但绝不与中国画相混,也没人拿它来发展国画重彩,显然与被日本统治50年的民族情结有关。日本人不称其民族绘画为胶彩画而号称日本画,同样显示一种民族情结。他们的绘画原本学自中国,不甘只当学生,经过近百年来的努力。终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绘画,并自豪地冠以国名,不但把它的地位置于西洋画和学自中国的水墨画之上,画价故意抬得大大高于它们,而且不遗余力地向外推介,以配合他们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力图以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世界的国策。他们一且发现外国有人对其文化感兴趣,便主动邀请并提供优厚条件,促其前去考察留学,中国近年留学日本画者就有不少缘于此故。

和日本画形成对照的是,中画画一名使用了近一个世纪,到了

80年代都被中国画家和美术评论家不頋国画还有重彩的事实,去掉国名,改称水墨画,从而突出画种材料性,削弱其民族性和它独具的本当继续拥有的文化特色与价值,于是为比照和引进外国画种对它进行改造乃至同化创造了理由和条件。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画种不想冠以国名,且有异化之虞,近百年才问世的日本画不以材料性而以国家命名,且唯恐不能向世界推广,两个画种的画家和美术评论家对各自画种及其背景文化的感情与信心差异若此,已令人浩叹,现在又有人直接照搬日本画来帮助发展国画重彩,虽说出于好心,但何异于饮鸩止咳?

这样完完本本地地道遒地照搬日本画,其危害性比国画西画化可怕,因为日本画多了一层和中国画的“亲戚”关系,很容易使国画家和国画学生丧失立场,接受起来比接受完全异种的西洋画快而多而深。日本画又比中国画精致,无论制作效果还是装潢效果,都比中国画讲究,同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甚相适应,颇能吸引人。中国画家与中国民众倘若不在乎民族绘画,就象有的人不在乎民族工业只买日本货不用国货那样,热情拥抱从日本引进生产线的日式国画(其实是在国内生产的日本画),中国画的重彩突被就不是出生而是入死了,那时,谁对国画重彩传统消亡负责?谁承担得了这种文化上的民族罪人的重大责任?

我对日本画和西洋画一样毫无偏见,甚至都很喜欢。我一向以一种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态观来看待一切文化艺术,各族文化艺术的价值和重要性相同,人类文化多样性若遭破坏,就会像地球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一样,给人类生活带来问题。我多次撰文呼吁维护中国画的特色,保持中西绘画距离,目的就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现在呼吁当心国画日本化,意图相同,深盼同行的理解,特别是那些好心想用日本画来发展重彩国画,却无意中被它取代了重彩国画的同行。

相关文章

  • 吴长江:书画艺术之境[图文]
    吴长江:书画艺术之境[图文]

    吴长江创作现场看当代著名书画家吴长江做画,就能深刻领悟一种洒脱之境、唯美之境和雄浑之境:一支如椽巨笔在他手中挥舞,一刷,一滚,一勾,一抹,一点……时许,一朵娇姿欲滴的牡丹跃然纸上。能书能画,能篆能诗的吴长江,被业界称为“四艺兼通”的青年才俊。他将淳朴本色和丰厚底蕴融于其作品中,使其画作获得更为广泛意义的审美境界。有评论认为,吴长江宽厚丰实的学养...

    42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中文像钢琴日文像小提琴[图文]

    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等。林文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并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曾译有如《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日本文学名著。著有《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等散文集。前些日,她受邀到北大演讲,无论介绍者还是簇拥者,都喜欢把她称作传奇,...

    89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历经百年,少女文化给日本人养成少女癖,流弊多端。少女,通常指七岁至十八岁的未婚女性(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二十岁成年,然后才可以抽烟喝酒)。虽然AKB48成员有超龄的,但人们也当作少女看。少女一词古已有之,例如《源氏物语》有《少女》卷,写光源氏的长子夕雾和云居雁两小相恋。不过,那鸭头不是这丫头,现在所使用的少女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产生的概念。拥有批评家等不少头衔的大冢英治在所著《少女民俗学》中写道:&...

    6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艺术家王鑫聊艺术,扒八卦,揭秘王鑫成长中的一些小趣事。以下这些文字摘自王鑫接受采访的聊天内容,每段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方便读者通过这些小事,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一)童年的记忆我对小时候的记忆非常不好,最深的记忆就是爱哭。生气哭,受委屈哭,挨打哭,哭到最后人家打都懒得打我了。就是男孩子都不理我,女生呢,我又不爱跟人家聊天,所以经常感觉很孤立,应该说一直都...

    163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图文]

    作为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买手,玛莉娅·路易莎曾发掘出许多位天才设计师,她的同名精品店MariaLuisa一度是时装爱好者前往巴黎朝圣的第一站。如今,时尚品牌在世界各地竞相开店,绝大多数的设计师时装在网上就能买到,玛莉娅也顺势把她的店搬进百货公司,开到网上,甚至带到了中国。不论时代潮流和零售业态怎么改变,玛莉娅总是目光如炬,“我对自己忠诚,对真正的才华忠诚,我并没有因为要在...

    172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在悉尼看弗洛伊德画展[图文]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是我非常喜欢的当代英国艺术家。五年前好友景波留法归国,带回两本他的画册,我便一见钟情,他的风格冲击力之强,令我看过一眼便再也不能忘却。我想与我同感的同行一定不少。写实主义在中国大陆画坛依然占尽优势,同时十多年来,西方现代及后现代主义风靡大陆,它们的主流面貌是抗拒写实传统,背道而驰至相反的另一端。在这种大背景前,对于既不满足于临摹传统风格,又...

    181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图文]

    中国绘画从古以来逐渐形成山水、花鸟、人物三种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的风景、静物、人体,一向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审美追求。但是到了近百年来,由于西方艺术思潮不断袭来,直接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100年前,在山水画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四王”派山水(指明末清初的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代表的画派。四王派山水崇尚临摹,讲究古法古意,在山水画领域备受推崇,临、摹、仿、拟古人,技法功...

    39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吴家林:纪实摄影不能流于平庸的记录[图文]
    吴家林:纪实摄影不能流于平庸的记录[图文]

    吴家林最近成为了微博上关于第四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讨论的一个中心,起因就是在该奖项结果公布以后他连续发表了两篇相对言辞激烈的个人看法,正是这两篇几百字的短评成为了风暴之眼,让关于侯登科奖的议论愈演愈烈。吴家林吴家林是一位深居云南的纪实摄影师,他的《云南山里人》、《吴家林中国边陲》等作品集曾经获得过很高的国际声誉,他与马克·吕布的一段友情也让他的摄影生涯添上很多神秘色彩。作为一名传统...

    169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女艺术家裸睡铁丝床:庆祝无意义[图文]

    周洁暴露和伤害,似乎已成行为艺术的一条基本思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就以《节奏》、《解脱》、《托马斯之唇》等一系列暴虐自残的行为艺术震惊当世。行为艺术家运用身体理所当然,因他们认为,在画布上画人体,不如直接用人体进行表达更为深刻。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除了外部环境依然有诸多桎梏,不适于行为艺术的认知和传播之外,行为艺术本身也没有长足的进展。...

    36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图文]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图文]

    品读李德哲先生的画作,你能深刻地感悟到,中国花鸟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更是艺术家借助笔墨谱写自己生命的创造与思想涵养的综合艺术;是一种完全依赖知识素养与生命价值而感受到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与精神美感的结晶。李德哲先生的花鸟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间闪耀着文人画艺术的光辉,是高品味的艺术。李德哲的作品气韵生动,立意深刻,生动活泼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点一滴,观后令人怡情,大有回归...

    157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黄丹的水墨让人过目难忘。绿水墨山,红粉纵马,无需专业背景,目之所及,心有所识。似乎,绘画的魅惑对她而言,就在这感官的澄明。确实,无论绘画承载怎样伟大的思想,它首先需要诉诸感官世界,以直接的视觉阅读释放生活的琐碎、具体。而这,正是黄丹试图面对的。那些与马嬉戏的少女,抑或那些亭台池石,总是编织着生存经验的直观性——稍带美学趣味的干净、透明,独享式的喃喃细语,并因此封闭了宏大逻...

    4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参展作品之一,王郁洋,《人造月》,400×400cm,节能灯、钢架、控制箱,2007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任何先锋艺术,在被主流权力话语收编或者变身为主流之后,都会迅速丧失其批判性。今天的实验艺术是否也会如此?为体现官方美术机构对实验艺术的认可和重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今年首次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并成立包括吴长江、刘健、谭平等艺术家在内的实验艺术委员会...

    2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晓阳对话方土:中国美术现在是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图文]
    杨晓阳对话方土:中国美术现在是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图文]

    广州画院新址暨当代美术馆奠基前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与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进行了一场对话,就广东美术、中国美术传统、社会审美养育等一系列话题深入碰撞。此前生活在大西北的杨晓阳,似乎是因为浸染汉唐雄风,所以他特别喜爱“大”,从1995年起便针对中国的美术学院西方模式的写实艺术教育体系进行反思和质疑,并提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三大主张。作为...

    153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风雅名士金武祥的岭南生涯[图文]

    资料图片晚清的“风雅名士”金武祥一生仕途尽在岭南,先是在广东,尔后到了广西,期间又不时往来两地,招邀岭南岭北文人,形成以广州、梧州、桂林为聚会之地的唱酬活动,蔚为文宴之大观。其所撰著,往往以留意旧史陈迹而为时贤后人推重。在晚清岭南文化史上,一介寒儒微宦的雅兴,却分明折射出文运的兴衰之迹。初入仕途金武祥(1841-1924),字溎生,号粟香,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人...

    115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方力钧作品2月14日,朱其把自己置换为一位“局外人”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不小反响。近两年来,上海理论研究者陆兴华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的定义以及其中的意识形态做出了诸多诠释与批判。除此以外,还有朱青生、高名潞、吕澎、杨小彦等人也在通过策展实践探寻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而现在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广州三年展首个项...

    9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