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口蜜腹剑的艺术伪批评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子利 点击 :

华朝锋

在撰写此文之前,原本拟定的题目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批评家》。正值构思阶段时,不料从暗沟里爬出来一只蝎子,面目丑陋,却佯装斯文。趁着月黑风高,钻出来伺机作祟。因为担心被雷电劈到,所以就披了一件艺术外衣做掩护。有了这层遮挡,这只丑陋的害虫便意图作乱。对于黑夜中原本正在等候老鼠的猫来说,它的一举一动,同样也逃不出这双猫眼的视线,等待它的将会是一场“杯具式”的游戏。

众所周知,艺术“批评”,在现阶段的生存处境并不容乐观,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则更是堪忧。放下局部性的内部“革命”暂时不说,外来批评的冲击力对保守势力来说,具有很强的“挑衅”性。由于传统意识的根深蒂固,加上外来批评运用的不恰当或是某些“批评家”的草率莽撞,导致了现实中传统意识与外来意识间的严重对抗。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治格局。

在此种情境下,我们不能说传统意识一定是有罪的,而外来意识一定就是适合国情的。在缺乏原始土壤的前提下,西化式的批评语气,必定会换来两败俱伤式的反弹。而持有强烈西化式语气的“批评家”,因措辞强硬、态度粗暴,言语情绪上恨不得将对方一针致死,由此也很容易招来“义和团”式的反击。进而又戏剧性地出现部分“批评家”不断为自己鸣冤叫屈的尴尬情形。

对于传统型的画家来说,“批评”的涵义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版本的发挥。这一点,与西化式的批评有所区别,却也有不谋而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传统”已经在逐渐地向西化式语境靠拢,这种态势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完全西化。在这样一种矛盾、冲突、纠结、挣扎、不适的转化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传统意识较深的画家,为此曾几度徘徊。与此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保守势力为此而极力抗争着。在几年前,我的求学阶段中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形,虽然这种批评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西化式批评,但其的杀伤力与当代艺术批评相比,也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一个没有太多经历过言语犀利、冷嘲热讽式刺伤的人来说,我曾一度对导师蒋采萍“青霉素”式的批评,产生过严重的抵触情绪。而做为传统画界中相对有影响力的长辈,不仅说话像仍刀子,而且还“侮辱”人。为此,我曾经怀恨了她很久,以至于临近毕业时都不曾主动去找她合影留念。到后来,甚至一度质疑起她的老师叶浅予。

然而,经过时间和事实的验证淘洗,这种怀恨的心理逐渐褪去,代替其的则变成了一丝由衷的尊重。古稀之年,白发苍苍的一位长者,为了绘画艺术连命都可以不顾的人,六渡东瀛,只为传统再生。为了完成其著作可谓没日没夜,以致于累到讲台上当场昏厥。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倔强的女人,外表坚强,嗜烟如命,看似豪爽实则内心脆弱。在提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时,却也是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传统领域中的“批评”,表现出来的各色风格还有如下几位代表,继蒋先生之后第二位,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绶祥。这个老头儿说话,既刁钻又刻薄,他的意识角度始终站在“正常人”意识的反面,恨不得处处与人唱反调。在谈及艺术时,更是“强词夺理”跟人不一样。正如他所反驳道:我要画个鬼难道也要去写生吗?对于这样一个不招人待见的画家来说,俨然就像是某位批评家在说话。除了他自己所坚持的以外,好像没有谁没有哪套理论能驳倒他。然而,是人就有服软的一面。令人疑惑的是,最后能让他折服的竟然是个卖哈密瓜的小女孩。

第三位,是天津美院的霍春阳。霍春阳,可谓是“享受皇粮,批判皇纲。”追求真善美却看不惯人间百态,义愤填膺地批判丑恶却又不能在艺术上就此淋漓表现,真是要多为难有多为难!但值得后生尊重的一点是,霍春阳从不伤人。

第四位,石齐。大家知道,石齐是继吴冠中之后万达推出的又一位画家。石齐的“批评”更是各色,逢人就讲:“不要画工笔啊!会出人命的。跟我画新中国画吧!不要钱!”然而,他所创造的一套“三象合一”的混沌理论,足以将理论家们呛得哑口无言。

第五位,程大利。程大利,应该说是一位庄重严肃的理论型画家,批评的语气较为沉重。那么他对历史和近代美术史,以及影响近代美术发展的那股“专制”力量,批判的较为深刻。因此,他的一些理论主张也得到了国内“权威”机构的重视。

第六位,刘大为。刘大为做为美协高层,应该说对国内美术发展的现状最清楚不过了。那么,他对西方艺术尤其是西方当代艺术是如何看的呢?批评的概念又该如何理解发挥呢?按照他自己的观点:艺术家七窍里面爬蛆虫,这是艺术?英国人则说,只要以前没有过的,我们美术馆都可以展。

第七位,袁运甫。袁运甫应该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美术教育家,气质中庸,温文尔雅。作为十一届美展的权威专家,那么他的大美术观点此时用来,似乎就显得有些“高射炮打蚊子”的意思。当然,能把画展办到国家大剧院的创意的确不同凡响,卓尔不群。

第八位,杨晓阳。杨晓阳可谓是一位有魄力的画家,不仅会画画,而且还懂得如何盘活一个国企,既擅长招商引资又擅长凝聚国家级实力。这一点,比起中和之质的龙瑞先生来,真是要多霸气有多霸气!至于批评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除了这几位相对各色“有脾气”的画家外,还有央美的李铁生、国家画院的梅墨生。此外,从日本归国的央美教师唐承华与前几位相比,倒是温和许多,外来批评的声音几乎很少听到。如果说,以上几位传统型画家过于个性不够“包容”的话,那么有一位智者一句话就能让人醍醐灌顶一团和气。那就是,张道兴:帮忙不添乱!

当代艺术领域,或者说当代艺术批评领域与传统领域中,对“批评”的概念在本质解释上是有天壤之别的,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如果说传统领域的批评只是“自欺欺人、医不自治”的话,那么当代艺术批评对传统领域的无情指责、意在颠覆的态度,似乎就显得有些来势凶猛。导致目前美术(艺术)界“分而治之”格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仍是文化矛盾和价值取向,以及历史遗留内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现实结果。

当代艺术的迅速崛起和观念意识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部分“反传统”意识的潮流继续向前猛推。这种“非主流”态势在西方观念的强力影响下,对传统意识展开了新一轮更加强大的进攻。其意在颠覆的目的,表现得史无前例令人惊讶。

文化冲突,从历史和时代角度分析并不新奇,思想碰撞和意识交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现阶段一些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或艺术批评家,对此也都有各自的态度,阐述的观点也多基于理性和事实。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所产生出的理论意识也是不尽相同,在艺术范畴内的各种探讨各种交锋,都是无可厚非的。其中即便存有刺耳的声音,也不至于就此伤到致命筋骨,刀子嘴豆腐心的批评家大有人在。

就个人来说,对当代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多集中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和评论家以及批评家的某些论点上。如周春芽、方力均、曾梵志、张晓刚、喻红、向京、岳敏君、季大纯,以及刘国松、常玉、赵无极、朱德群等。批评家或评论家如:吴鸿、程美信、闻松、Ariel艾蕾尔、徐琛,以及李小山、陈晓峰、西沐、沈语冰等等。

如果把传统与当代比喻为“楚河汉界”的话,那么目前“分而治之”的格局则显得尤为奇特。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演变中,每段历史时期都可能会造就出大批的时代英雄。只要“顺应”厘清这种历史演变的规律,那么一些有才能的人必然会择时择地脱颖而出。目前的现实与历史规律相比照,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离奇的变化,只不过我们的视野相比以前有了更大范围的拓宽。“历史是在不断地重演”,只不过我们现在不愿意再去这样说而已。那么对于相对独立的艺术来说,此时此刻自然也脱离不开现实的洪流,更不可能特立独行、超群绝伦地一下子跳到火星上去。思想可以跨越,历史却得一步步走。“人人都是艺术家”,更像是“罗纳尔多”跟国人开的一个玩笑。撇开梦话,脱了线的风筝,大概是飞不了多高的。

除了以上所述,在传统与当代之间还有很大一部分游离的群体,他们习惯以一种“无原则”的立场代替“有个性”的态度。以一种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独立身份,飘摇在艺术界当中。其中最为代表的人物也是我本人喜欢关注的一个人,那就是找不到“北”的陈丹青。

时代动荡和文明交汇,以及物欲泛滥所引发的躁动不安,给一些别有用心、浑水摸鱼的文化流氓提供了绝好的时机。通过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那段短暂历史中,有一群“流氓”的确发了横财。而这一切,也正是得益于大背景下的“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我们不值得为即将散去的浮云再去进行“矫枉过正”的清算,历史的脚步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贪婪而停滞不前。在重新收拾精神的时候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外来“文明”或者西方“颠覆性”的文化渗透,对艺术家的意识掌控和行为表达是极其微妙的。在这个过程中,别有用心者利用了少数懂得如何“调教”艺术家的内鬼,为其效力。在不动声色、悄无声息地“和平演变”中慢慢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目前的当代艺术界,整体意识还没有完全上升到某些人想要的最终结果时,进展的缓慢和不明显的效果,会使别有用心者不得不采取更加强大的手段,来进行深度的调教诱导。当软暴力被识破开始疲软的时候,另一种暴力就该上场了。这一次,它会转换身份,以一种更加温和、更加高尚的嘴脸开始恬不知耻的表演。

如果说精神暴力可以伤害我们心灵的话,那么这一次的暴力完全就是一把软刀子。它可以温柔地一挥,足以将你我的心灵穿透。如此阴毒的手段,是七尺男儿们所不能驾驭的,它需要一位精明能干、才学广识、能言善辩、且外表慈善的异性角色来担当此任。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角色来说,其的“工作”不仅极具挑战性,而且具有危险性。为了不被政治雷电闪到,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文化艺术来隐蔽自身,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万一不小心被识破,那么后果可能堪忧。出于谨慎或某种不安,此时唯一的万全之策就是流往海外,进行异地渗透遥控。

别有用心者对国人的渗透利用是由来已久的,我们无需为此去追根溯源,站在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更好地保护我们自身是绝对有必要的。“软刀子”手段的精神暴力实施者,正是利用了艺术家的单纯素洁以及个性软肋,才就此锁定了视野范围内的射猎目标。此时,我们也没必要非得搞清楚其的真正目的和想要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值得警惕的是,艺术家群体中已经有一部分人被层层沾染教化,并开始付诸于言行。

令人惋惜的是,其中有一些艺术家已经被严重极端化,开始变得情绪暴躁、出口伤人,甚至一度“自相残杀”。这样的现实结果,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就是艺术家自己。在当下“外松内紧”的环境中,国内的思想言论空间远没有艺术家想象的那么开放自由。现阶段的整体文化环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天真得认为“艺术”可以无底线地触碰政治权威时,那么很有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政治暗战中沦为“替罪羊”。而此刻,藏在暗处不露声色的幕后黑手,正精心编织着这张无形的大网。蹊跷的是,艺术再一次被利用却未被艺术家及时觉察。

对于手持“软刀子”的侩子手来说,尽管其心肠恶毒、手段阴辣,但也不过是幕后黑手的一个小卒而已。一点可怜的利益就有可能让其卖国求荣,沦为“西奴”。

如果事相的表面果真只是为了物欲的话,那么西奴小卒倒也没什么可怕。然而,不可掉以轻心的是,这个西奴远比想象中要老谋深算的多。奴颜媚骨的德性,只是其讨好西方“主子”的一种赖以生存的手段,也是骨子里天生渗出的劣根性的龌龊表现。其真正的目的,并非只为了物欲,而是想借助西方意识,来完成其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不满。厚颜编织着精神救赎的美丽谎言之时,通过情绪发泄、思想灌输、精神诱导等卑劣手段,巧妙地利用国人。与此同时,并幻想着有朝一日取西方意识而代之,成就其在东方的最终影响力。

对于“西奴”来说,因考虑到自身状况,很难通过单个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想要的结果。适当地利用西方保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受到某种政治范畴内的电闪雷鸣。与此同时,尽可能多的拉拢海外势力,形成一股旋风式的威力,通过思想煽动、言语刺激、意识诱控、文化渗透,慢慢形成小气候,并积极地充当起西方“反华”势力的陪衬帮凶。

此时此刻,西奴“教主”的现身,对于西奴分子们来说是一种极大地鼓舞。从外力声援到内部响应都再一次地壮大了“反动声音”的影响面。教主的无边法力使得西奴小丑们欢欣鼓舞、兴奋不已,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了各自心中的“圣母”。在众星捧月般地呵护下,更是显得光辉无比。而其的西奴粉丝们见到其“真身”后,就像见到了亲娘一样,嗷嗷直叫,大呼万岁!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位声名显赫的女性帝王,曾一度掌控过国家命运。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武周皇帝武媚娘。国人,尤其是女性国人,对武后的政治才能和胆识魄力可以说是啧啧称羡、心慕手追。这种无比仰慕之情,曾经让很多女性夜不能寐,上至政界高层下到工薪小妹。应该说,凡是识得方块字的华夏儿女,没有几个不知道武氏媚娘的。那么她在很多成年女性的心里,既是一种内在渴望又是一种激励幻想。这种女性魅力和权力欲望可以扩散延伸到任何行业中,当然也包括文化艺术行业。“西奴教主”虽然流往海外,但其的骨子里依然冒出对武后魅影的谗涎欲滴。不过可惜的是,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六十七岁“即位”的梦想,恐怕也只能寄希望于发两篇博文,苟延残喘地发发牢骚了。吊诡的是,西奴教主心肠恶毒、思想邪恶不说,还孤芳自赏地叫嚣着“牝鸡司晨”的滑稽谈吐,着实令人作呕!

人们常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对于那些远离了祖国的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你的身体中依然流淌着中国的血液,你的心应该和祖国连在一起。宽厚包容的民族不指望你的回报,但也不至于回过头来“反咬”自己的祖国母亲一口吧?这还不算,紧接着又对国人软硬兼施、渗透诱导、迷惑利用....。.真是用心险恶、良知泯灭。在后生们看来,不要自恃读过几本书就以为成了圣人,喝过两瓶洋墨水,就想着操联合国的心。看看镜子,既没有武后的至尊红颜,也没有叶赫那拉。杏贞的政治手腕,除了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外,剩下的只是一副崇洋媚外、两面三刀的奴性嘴脸。与其称是当代智者、周树人转世,不如说是西洋版的红灯教主、黄莲圣母更为恰当。

一杯清水会因为一滴污水的滴入而变浑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为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那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莠民奸宄,用礼貌善意的态度只会让其更加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所以年青的艺术家们要认清某些人的真实面目,不要轻易被其“高深”的文字游戏所迷惑。没有文化土壤的艺术,是不可能在中华大地上长久绽放的。文化流氓的毒害,只会加快一个艺术家的毁灭。血淋淋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纯真善良的艺术家为什么会深陷精神痛苦?为什么会越来越极端?

世界很大,却也很小。艺术圈很小,影响却很大。移花接木、暗渡陈仓,是某些人的目的。忘恩负义、挑拨离间、口蜜腹剑,是某些人的本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藏到哪里,玷我思想乱我心者,虽远必诛!

相关文章

  • 庞茂琨:用画笔绘出有色生活[图文]
    庞茂琨:用画笔绘出有色生活[图文]

    《含花的女孩》7月21日,“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上周,庞茂琨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展出的新作选取了日常生活场景,通过色彩的变化,给人以一种舞台感和荒诞性。《老鹰茶的滋味》180cm×280cm布面油画2013年作>>展览十年间女儿油画交相辉映此次个展以“浮世&m...

    159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把抽象艺术带回中国[图文]

    赵无极与其作品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的赵无极师从林风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此后蜚声国际,被誉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法国巴黎五月赵无极先后成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并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在即将5月出版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

    96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杭德贵花鸟画为花鸟传神为草虫写照[图文]
    杭德贵花鸟画为花鸟传神为草虫写照[图文]

    琮元是一位优秀的花鸟画家,其花鸟作品展现出秀丽、清雅的艺术风格,具有极大的审美感染力。读他的作品,的确令人感到赏心悦目,顿时由审美视觉转而为审美感知,激发出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在我看来,琮元花鸟画作品的总体特征是:熔传统与个性于一炉,融精细与写意于一体,汇花鸟与自然于一境。这一总体特征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不论是大幅或小幅,遂显现出和而不同的艺术风采、风姿和风貌,让我们为之心驰神往。琮元花鸟画作品的艺...

    22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音乐书法招致“作秀”争议 笔墨如何随时代? [图文]
    音乐书法招致“作秀”争议 笔墨如何随时代? [图文]

    书法向来有“凝固的音乐”、“无声的音乐”之美誉,当有人把这种凝固、无声给活化、有声之后,一种全新跨界艺术——音乐书法便由此诞生,但同时也招致“作秀”、“杂耍”的批评。这个人就是书法家李斌权。在质疑声中,他已经连续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皇宫上演了“中国书法音乐会&...

    13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过云楼大片为何这样红(图)
    过云楼大片为何这样红(图)

    过云楼如果说过云楼古籍拍卖是一部大片,那是当之无愧。孤本宋版书是独一无二的重磅演员,华丽的策划包装是让人难忘的剧情,对价格的猜测一开始就制造了悬疑,再加上一波三折的归属问题更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大片还没落幕,却已足够给文化产业从业者带来思考和启发。壹拍卖与文化过云楼古籍之所以在拍卖前就风生水起,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除了拍品本身过硬,更在于拍卖公司不遗余力的文化...

    159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蔡国强:给美术馆捣蛋给艺术史一点点推动力[图文]
    蔡国强:给美术馆捣蛋给艺术史一点点推动力[图文]

    最新作品《遗产》的电脑模拟图,有99只动物在喝水。蔡国强称作品灵感来源于昆士兰美丽的风景。蔡国强曾经以批判、先锋姿态闻名艺坛,然而进入新世纪,他频繁与政府层面展开合作项目。独立与合作之间是否存在第三条路?资本裹挟下的当代艺术创作中又是怎样保持自己的创造力?这位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官方合作时,仍应随时记住挑战自己,也挑战它,要开拓新的可能。谈新展《遗产》传递理想世界和悲伤新...

    146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张大千艺事问答录[图文]
    画家张大千艺事问答录[图文]

    张大千的《大墨荷通屏》□巴东之三:“五百年来一大千”的说法可接受吗?“五百年来一大千”,这是当年徐悲鸿用来赞美张大千艺事成就的一句话,听来实在是有些刺耳,多年来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原因是这句话仿佛是指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那么明清以来的青藤、白阳、石涛、八大,这些大家亦各有他们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难道说他们都不如张大千吗?这点大概张大千自己都...

    15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图为商王墓出土头盔修复前后。涂完最后一笔颜料,王静艺仔细端详面前的黑陶鸟,修补过的鸟头和鸟身浑然一体,若不事先说明,根本看不出陶鸟的头部曾碎成10多块。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的陶瓷修复室,大三学生王静艺和同学们正在为各种残破的陶瓷器做“整形手术”,修型、绘纹、上釉、做旧,那些青色、白色、酱色、五彩的陶瓷器渐渐恢复本来的面目。巧夺天工,还文物以神采“别看这...

    8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这一次,由女人们主导一切[图文]
    这一次,由女人们主导一切[图文]

    詹妮弗·劳伦斯那边,奥巴马正在被指责白宫高官中白人男性比率太高,女性则太少;本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却正相反,充分地体现了好莱坞女星们的力量——不仅颁奖典礼由蒂娜·菲和艾米·波勒两位女星担任主持,所有颁奖典礼上的惊人之语也基本来自女性。朱丽安·摩尔蒂娜·菲和艾米·波勒的主持得到媒体的好评。典...

    168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当代艺术如何品牌化[图文]

    达利设计的红唇沙发李光斗如果把可口可乐的瓶子看作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它堪称当代艺术中最成功的艺术品。最初的可口可乐是倒在杯子里出售的,后来改用瓶装,但由于瓶子的形状不受顾客欢迎,大大影响了销路。当时美国妇女流行穿一种在膝盖附近稍微变细的裙子,一个叫凯普曼·路德的人从中获得灵感,按照这种裙形设计出一款瓶子,并把这款设计展示给了可口可乐公司负责人。可口可乐公司当即决定采用,结果大为...

    165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漫画家寄语年轻漫画人:坚持画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图文]
    漫画家寄语年轻漫画人:坚持画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图文]

    就在前几天,袁伟江的《豌豆笑传》第十七集面世,《豌豆笑传》的总发行量已超四百万册,几乎是出版界的奇迹。除了袁伟江,像天朝羽、勾犇、南靖北玲、阿酸、冥王星精灵、章珉等,均是本土著名年轻漫画原创作家,他们的平均读者超过千万,像天朝羽的《黑白奇境》总点击率达4亿。记者安文联好的漫画中都有作者的影子就在前几天,由云南出版集团出版的《豌豆笑传》第十七集面世,《豌豆笑传》几乎是在国内任意一家书刊亭都可...

    9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梓印墨韵两相宜[图文]

    田宇原柳永词《望海潮》印刷术是中国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居功至伟。然而,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可能容易偏向于“术”,也即印刷术作为一项技术成果的本身,重点自然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在激光照排诞生之后,活字的“铅与火”成为历史,活字之“术”自然也成为历史。这一伟大发明的光环,是否会渐渐...

    106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北京艺术区:我们现在还需要吗[图文]

    徐子林最近几年北京艺术区作为一个社会事件和舆论话题已经多次夺人眼球挑拨人们的神经了。从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到798艺术区;从艺术区开创元老纷纷被挤兑出走到各色商贩蜂拥而至;从正阳艺术区的拆迁维权到798将建成世界上最大水上游乐园……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都专版专题开始讨论艺术区何去何从,众艺术人士则或义愤填膺,怒斥奸商兔死狗烹;或无奈叹息,诉说无知政府流氓当道;或恐慌...

    8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视觉的“独白”——杭春晓眼中的黄丹[图文]

    黄丹的水墨让人过目难忘。绿水墨山,红粉纵马,无需专业背景,目之所及,心有所识。似乎,绘画的魅惑对她而言,就在这感官的澄明。确实,无论绘画承载怎样伟大的思想,它首先需要诉诸感官世界,以直接的视觉阅读释放生活的琐碎、具体。而这,正是黄丹试图面对的。那些与马嬉戏的少女,抑或那些亭台池石,总是编织着生存经验的直观性——稍带美学趣味的干净、透明,独享式的喃喃细语,并因此封闭了宏大逻...

    4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传统文化复兴:李文培以水墨抒京剧魂[图文]

    李文培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水墨与京剧热成为传统精神还魂的两大艺术形势。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唱腔优美、抑扬顿挫、角色众多,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作为国粹之一,吸引了不少画家为之梦牵魂绕,从清朝中叶画师贺世魁的《京腔十三绝》开始,在中国历经一百多年时间,“京剧”和“水墨”两大国粹,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碰撞出中国...

    53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