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由“画家书法”说到“画家卖字”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欣然 点击 :

眼下书画圈内有“画家字”和“文人字”之说,持此说者言之凿凿,并旁征博引,举例证明它们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反对此说者认为书法就是书法,不要搞一些新名堂,人为地分什么“画家书法”、“文人书法”或者是什么“将军书法”、“企业家书法”,如此玩弄花样,只能混淆书法艺术的本质概念,乃至降低书法应有的艺术品位。两种意见相持不下,莫衷一是。对此言论,我认为颇值得有识之士作些理性思考。

其实,作为两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书画同源”、“书画一家”本是书画界由来已久的共识,“以书入画”、“书画互为”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书法在绘画艺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美学价值与学术意义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的确如此,翻开一部中国书画史,远的不说,单说近现代的四位国画巨擘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就其书法造诣与社会影响而言,哪一位不是世所公认的大书法家?甚至有的还是非常了不起的篆刻家和诗人。当年潘天寿先生课徒时,曾要求弟子不说达到“诗书画印”四绝,起码也要做到“四能”(大意如此)。眼下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信息搜集,乃至展览交游,都已今非昔比。可为什么能画者多不善书,或善书者多不会画?抛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个人天赋诸多因素不谈,窃以为,当今书画界最缺的不是金钱,也不是人才,而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文化意识。不是吗,某些号称“学者型”的画家,画画得尚可,再看题款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人称,当今画坛70岁以下画家群体中,不能题款或题不好款者不少。更有甚者,书法了无功力,却偏偏喜欢在画面上横涂竖抹洋洋洒洒“龙飞凤舞”一番,其效果如何自然是可想而知了。确实,好的题款,作为绘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拙劣的题款,不仅不会锦上添花,反而会破坏画面原有的整体美感。如果用“画家字”来搪塞,就是找理由掩盖书法功力欠缺与才情不足。画家笔下的书法自然有其逸兴草草、天真烂漫之处,一些画史上留名的画家,书法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如赵佶的“瘦金书”、米芾的“刷字”、金农的“漆书”、郑燮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以及近代吴昌硕写的“石鼓文”、齐白石古拙朴茂的大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谁敢说他们的书法仅仅是“画家字”?

近闻,在京津江浙,川陕岭南等地,不乏有些名头的画家,现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卖画,开始卖字了!在拍卖会及画廊中,当代画坛名角的书作,已是屡见不鲜。“画家卖字”不是不可以,就市场规则而言,有买有卖实属正常。而且公允讲,某些画家的字虽说不能与那些丹青留名、书画俱佳的大师比肩,但字里行间写得还是中规中矩、有模有样的。但也有一些画家,画得还是不错的,其书法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起码与其绘艺比较相差甚远!将自己的涂鸦之作抛向市场,而且有的价位都超过了专业的书家。这是否反映了当下书画市场“舍本逐名”的浮躁之风!

其实,画家卖画也好,卖字也好,关键是要把精美的上乘之作献给社会和收藏者,真正让藏家感觉到“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试想,假若是一条味道鲜美的鱼,你是选择鱼鳞呢,还是选择鱼肉,我想答案不言自明。同样,我想有眼光与实力的收藏家,要收藏也会收藏画家“看家本领”的东西,而不是“舍鱼肉而去取鱼鳞”,放着一流的画作不做选择,而去收藏那些水准难判的所谓“画家书法”!

相关文章

  • 韩美林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图文]
    韩美林对中华文化的爱之切[图文]

    韩美林艺术大展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国家博物馆历史上首次艺术家个展,展出了韩美林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等门类的新作3200余件,吸引了观众近50万人次。此次展览距离韩美林2001年12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第五次个人艺术展恰好10年,其间韩美林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建立了韩美林艺术馆,并将自己创作的几千件作品捐给了国家。韩美林1936年生于山...

    11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溢 写实是劳动光荣的概念[图文]
    刘溢 写实是劳动光荣的概念[图文]

    刘溢"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我的三哥哥",刘溢在采访中跟我们唱了一段陕北民歌,这一段正是"东方红"的原调。八十年代末因为政治原因出国的刘溢,一直感兴趣的是真实的民间生活。虽然在国外一直很顺利,却是一直无法克服内心的隔阂,这也是他选择回国的原因。尽管在国内没有艺术家所向往的那一份孤独,但刘溢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却思如泉涌般的陆续亮相。Hi艺术=Hi刘...

    59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在似与不似之间求神似[图文]
    在似与不似之间求神似[图文]

    王清建近照几日来,徜徉在王清建先生的“葡萄园”里,竟然有点流连忘返了。紫葡萄、绿葡萄、金葡萄,王清建的“葡萄园”里,珠圆玉润,硕果盈枝。这些葡萄可观、可赏,但不可以食。人在尺幅之间寻觅,恍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寻觅,显然已超越了一串葡萄意义,思想的行止,其实步入了另一个殿堂:那是意绪美与诗意美交织的世界。葡萄入画,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时...

    136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图文]

    林鸿福林鸿福陶瓷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生活,形成了艺术,也创造了陶瓷文化。而其艺术和质地的不朽性,更成就了价值的文物属性,陶瓷与美的不可分割。而德化白瓷驰名世界,其发展秉承文化的传承,其靓丽的质地是非常富于装饰性的,从以型写白,到以素饰增色,都体现了德化白瓷的姣好本性,是非常雅致的表现形式。为此,继承传统,打造当代德化白瓷文化,是基于当代白瓷的特点,也是德化现代陶瓷艺术家...

    135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诗人芒克:生活把我逼成了画家[图文]

    芒克在另一诗人兼画家马莉为他画的画像前。中国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芒克,曾经是诗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但现在,芒克对诗歌所谈甚少,“我现在基本上没有时间写诗了。”他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去画他的油画。芒克是2004年开始涉及绘画的,此前,他根本就不会画画。目前,曾经的著名诗人芒克又成了著名画家,他住在北京的宋庄艺术家村,在那里,他被称之为“芒爷”。穷诗人芒克...

    13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图文]

    彭贵军《行草贡性之诗》作品尺寸:46cm×74cm“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意味着在积累了很多经验之后,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时,也要合乎规矩(不逾矩)。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也有相似的观点,他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其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综合康德对艺术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是天才凭借创造性想象力建构审美意象或审美理念的一种&ld...

    4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碑派文人书法家张克鹏——解读作家张克鹏的书法艺术[图文]
    中国当代碑派文人书法家张克鹏——解读作家张克鹏的书法艺术[图文]

    曹孟德观沧海我很喜欢张克鹏先生的书法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骨力挺拔,朴拙厚重,耐得咀嚼,且越咀越有味道。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先生也曾多次参加国家重量级的书法大赛,但屡屡不能得中。我觉得,如果把先生的失利,简单地总结在作品的水平上,未免有失公允。可难道说,大赛评委中就没有一双慧眼,没有一个伯乐吗?显然又不是,因为每次大赛,都会有众多新秀脱颖而出。可既然有慧眼,有伯乐,那么到了先生这里,这些...

    191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托马斯肖像No.3》110cm×75cm布面油画2007年作7月6日,艺术家毛焰参加的“面对面——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拉开序幕。不久之前,毛焰佩斯北京首展刚刚落幕,除了展出他的代表作《托马斯》系列肖像新作外,还首度以大尺幅女人体创作为另一重点展出。近日,被称为“中国当代油画界怪杰”的毛焰...

    16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赵长青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表示,今年两会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赵长青谈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促进会”,通过开展两岸书法交流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对一个中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为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发挥书法艺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独特作用。赵长...

    55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画家张大千:艺术成就属于聪慧而多情之人[图文]
    画家张大千:艺术成就属于聪慧而多情之人[图文]

    张大千画作摘要:1983年4月2日,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先生在宝岛台湾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回望其传奇一生,为世人带来的是无数艺术精品,而他带走的,则是对巴山蜀水的无限眷恋。每个关心其艺术创作的人心中都有对先生的不同评判和解读。先生身后备受争议有三:一是造假,其仿制名家作品,却又常常自揭真相。二是敦煌临画,说其苦行僧般临摹壁画将古老文化发扬光大者有,责其...

    13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华西村“故宫”看当代大众审美[图文]
    从华西村“故宫”看当代大众审美[图文]

    图来自网络华西村抓住政策机遇,在多年艰苦创业之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2009年,华西村凭借所创造的多项全国之最和世界之最,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誉为“中国第一村”,从此闻名遐迩。今年11月28日,华西村花费巨资在村博物馆中以1比1原样复制了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引来各界的惊叹、质疑或非议,又一次吸引了国人的眼球。俗...

    16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东方观众需求度低 儿童博物馆发展缓慢[图文]

    空荡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体验厅“‘六一’儿童节要到了,馆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吗?”“全国儿童剪纸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如是回答。然而,记者到访该馆的当日上午,也许因为是非周末时间,馆里看不见一个小观众。目前,国内公立儿童博物馆仅有北京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上海宋庆龄儿童博物馆。一些公立博物馆有儿童展厅,如中国科...

    15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中国画当如何写生?[图文]

    1973年,黄胄去广东军区南海舰队基层采访写生时创作的作品《海岛民兵》在北京宋庄,据说有的画家已经不只是对着摄影作品画画了,直接把电子的照片用幻灯打在白墙上;在某美术学院的写生课上,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多幅作业雷同,原来在写生的景区有专人买卖速写作品,五块一张,学界对此嗤之以鼻,然其核心均绕不开何为中国式的写生观的问题。其实,也有媒体报道,西方美术家有自己拍照记录美景的做法,说可以启发灵感,助...

    18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抽象才是这个时代的审美[图文]
    抽象才是这个时代的审美[图文]

    “荷花”系列之《为你而抒情NO.2》布上丙烯陆云华是上海最早投身抽象画的画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他的具象画就已经颇有市场。当时他的工作单位在川沙,有比利时领馆的人专门跑很远向他买画。然而在接触了西方的现当代艺术之后,他觉得临摹式的具象画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的想法,而抽象画则更接近他的心跳。1998年起,他开始了在圈内人看来颇为“危险”的转向,果然,...

    112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