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忻东旺:现实主义是我的“乐土”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樱樱 点击 :

这是牟建平先生在忻东旺生前和他聊的一些关于艺术方面的话题,未曾书面发表。这里选择刊登其中的一些片段,我们藉此可以了解受人尊敬和喜欢的忻先生,他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见解,亦可藉此缅怀已经逝去的斯人。

牟:作为一位成长在农村的画家,在人生的奋斗中您也曾颠沛流离过,经历着城乡差别与人情世故,历经自我挑战与付出终获成功,一定有不少感慨吧?

忻:是啊,那时是这样的。你注意到了没有,不知为什么很多年没有听到过“城乡差别”这个词了。可在我的经历中这个词在心理上的反应远比这4个字的本意刺激得多、强烈得多,那种差别好像不只是社会阶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是人格上的一种荣辱感。那时农村和城市之间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因为这样才成就了我现在对社会文化的感受力,才使我对农民包括所有社会底层人精神的敏感,以及对社会转型文化所产生的一点使命感和艺术道义的责任感。

牟:您提倡写生创作,认为靠照片画画过于造作,您的许多佳作也大多是写生完成的,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写生对油画创作特别是肖像画创作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忻:写生创作是我的个人理想和一段时期的状态,它不适应所有人,也不适应所有的画。其实我有很多画也没有办法以写生来完成,比如《诚诚》和《早点》等等,其中差别和妙处只有画家自己知道。写生是有局限的。迄今为止我最大的写生作品是《装修》了,2.5米乘2米大,但是这两者的关系好像也不该太割裂了,写生性创作也得需要摆脱客观的处理;一般性创作以图片资料为主,必要时也需要摆模特写生,因此写生不写生对于创作来说,其实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写实油画必需要有写生的积累,否则长此以往画照片就难免使油画往照片效果靠,最终丧失绘画性,然而这样失去的却是油画艺术的生命品质。至于肖像画就更不必多说了,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无法像画家的眼睛一样会感受到人物内在的精神信息,从而激发起“主观表现激情”,而当你看一张照片时已远没有你面前那个可以听到呼吸声的人物所产生的信息丰富而真切。

牟:近10年来,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被极大地弱化了,反映社会与现实的好作品很少,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忻:事实上真正现实主义的传统在中国一直就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苏联社会现实主义或是革命现实主义。我觉得现实主义一旦过多地赋予意识形态,其现实主义精神便丧失,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有世界观,但那是在文化意义上的,并不属于政治。现实主义的实质是社会批判性,它有强烈的文化觉醒意识,没有这一点很可能就会沦为政治的奴仆。在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与其说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倒不如说是具有现实主义的样式。“文革”时期所谓的现实主义我认为更像浪漫主义,很多作品是属于历史画的范畴,包括王式廓的《血衣》在内。后来的伤痕美术也难以归入现实主义。我觉得真正体现现实主义特点的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任何艺术思潮的产生都离不开时代的局限,中国油画发展的这100多年来,画家真正能够自由创作的时间并不很长。

对于今天的现实主义来说,我觉得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形态正处于产业革命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很像19世纪的欧洲,城市快速地扩张,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特别是我们今天的城市文化也正以空前的西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等等,都是适宜现实主义“成长”的丰厚土壤;今天中国的现实主义应该是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和任何民族的,它将伴随着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油画中国精神的形成会成为21世纪中国独特的艺术,也将会延续写实性油画在中国的发扬光大。

牟:您身处学院,却并没有完全沉迷于学院情结,而能游离于学院派绘画,表现出您的非凡魄力与悟性,您如何看学院派绘画的僵化与教条的一面,学院派的缺陷在哪里?

忻:学院可以教给我们的只是手段,而目标得自己去找,目标其实是一种表现的欲望。学院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教条和僵化,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画画的目标是什么。没有目标只能把手段当作目标,久而久之便是教条和僵化。学院派的缺陷就是对生活对自然缺少感受力。

牟:在西方画家中,弗洛伊德以刻画人物的心理著称,您的许多肖像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挖掘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极具功力,在绘画技法与美学上哪些大师对您的影响更深一些?

忻:包括弗洛伊德在内,很多欧洲大师都给过我深刻的启发和影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丢勒,17世纪的鲁本斯、伦勃朗我都很崇拜,我也很信仰凡高那样完全用神经编织画面的状态,但是我也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得到了珍贵的“基因”,如汉俑、宋塑等,包括文人画。我是在东西方艺术的比较中发觉了艺术的共同之处,如质朴、真切等等。还有就是徐悲鸿先生常讲到的“致广大尽精微”,我觉得这是所有大师作品具备的艺术品质。

牟:您的绘画给人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强调精神,正如您所言:“艺术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技艺也必将衰竭”,当前不少画家陷入了过于追求技巧功夫的误区,忽略了被画对象内在精神的表现与刻画,由此而显得十分苍白,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与经验?

忻:一些艺术修养还欠缺的画家为了迎合市场,使得古典写实性油画在一定程度上浮现出媚态,在这种情形下与其说是在追求技巧和功夫,倒不如说是为了卖相而化妆。这与真正在学术意义上的研究油画技法的界限,表面上是模糊又微妙的,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前者的动机和动力只是赢得别人的认可,而后者是基于自己心灵对文化的关怀。我们不能说追求技巧和功夫是误区,而且这是永无止境的,永远都不会过分。但是我知道您说的过分是指那些缺少精神感受的技巧和功夫。任何技巧的产生和创造以及应用都是由于艺术家强烈的精神心理需求和文化意志决定的。离开这个前提,再好的技巧也焕发不出艺术生命。

牟:您如何看“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发展?

忻:中国目前是一个什么主义都存在发展空间的时代,前提就是多元文化的背景。现实主义也自然有它适应生长的土壤,绝不是一些思想保守画家的沙龙。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适合任何表现时代文化的创作,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意识形态下会有不同的艺术思潮来适应社会的现状。而现在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变革和开放,这样使得具有8亿人口的农民和城镇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观念革命并由此产生的所有矛盾、压力和困惑。事实上不只是农民的变革,城市更是处于这个变革漩涡的中心,只不过农民面临的观念跨度更大。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现实主义创作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乐土”。虽然现实主义在世界艺术的潮流和历史长河中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是对于当代中国艺术来说难道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吗?

相关文章

  • 孩子给出最犀利的现代艺术评论[图文]
    孩子给出最犀利的现代艺术评论[图文]

    波拉克《31号》准备好开怀大笑吧。博物馆和父母们都在竭尽所能让孩子对艺术感兴趣,然而了解在第一眼看到艺术品时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也是乐事一桩。你能猜出以下这些孩子分别是在评论MOMA的哪件藏品吗?*这就是一张大红纸,上面有四条线。没什么意思。我给它打1星。我觉得它很傻。*看着挺好玩的,能看到一个箭头样的东西……有一些小脸,可能是假人在偷看,你可以用箭去射他们。他们...

    158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图文]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图文]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程美信日前,在微博上获悉一条不算新闻的新闻:“魅力徽宅——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特邀作品像积木拆卸拼装一样将古宅从1000公里外的徽州运到北京..。。古宅将穿越400多年时光矗立于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旁,这是怎样的一个创想?策展人闻正回答:源于徽宅的魅力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近年来,中国人热衷把老古董、旧杂货和土...

    8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图文]
    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图文]

    王原祁(1642-1715)仿梅道人笔意纸本立轴,82×45.5cmRMB:1,800,000-2,000,000。书画作伪的手段古已有之,且前人之述备矣。但如今的藏家仍会一次次中了作伪者恶意的圈套。正如资深藏家蒋文进的告诫:“藏家们上当受骗并非真的毫无书画鉴定知识,而是当貌似天大的‘漏儿’摆在面前时,原本的判断力丧失殆尽,轻而易举地&lsquo...

    14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图文]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图文]

    王沂东作品写实绘画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最直接地切入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伦勃朗、米勒等历代大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现神性。优秀的写实油画似交响乐般丰富、宏厚、深刻、博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写实绘画要求包含绘画的全因素,其材质和语言具有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替代的直接的美感,强悍而无懈可击的表现力。艾轩作品在当代,写实绘画中的影像记录功能与事件记录功能被其他新的艺术形式取代,使得当代写实绘画回归...

    54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我说当下的“名人题字”[图文]
    我说当下的“名人题字”[图文]

    随着城乡的大拆大建,随着各地开发旅游业步伐的加快,打造文化强势的口号日益轰轰烈烈,随着书法名城、名乡和名山等等的出炉,各种旅游景点和楼堂馆所,招牌匾额、楹联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可谓琳琅满目,随处皆是。其中虽不乏德高望重功力深厚的政府要员、社会名人和书画家的题字,但更多的却是一些书写水平一般,品格差强人意者的涂鸦之作。很多题字者,尽管名头很大,但字写得实在不堪入目,难以卒读。不仅未能给自然山水和人...

    169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艾进艾进文化艺人,曾为韩庚《狂草》专辑题字。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危凯为“免费午餐”写的字画被拍出数万元善款,艾进由此进入大众视野。“公司董事长”、“青年书法家”、“文化艺人”,这三重身份对艾进来说,意味着生活上的物质改变,内心对艺术的向往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与艾进的采访约在酒店,他正准备...

    95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钟飙: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图文]

    寻找孕育图像的源头钟飙一直试图在创作中探索各种纷乱事物背后的关联。在他多视角透视的画面中,各种时代的人物、动物、事件甚至天体都被并置在了他所设定好的空间维度中,每个画面都像是一个漩涡,把人类文明中的一切重新带入到混沌之中。在他看来,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是从这种充满混沌状态中孕育而出的,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无所不可,且充满可能性,也是所有图像诞生之前的源头。钟飙钟飙1968年生于重庆1991年毕...

    41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冯国伟:看傅雷如何为黄宾虹策展[图文]

    黄宾虹傅雷知音难觅才更见稀贵。自伯牙钟子期一曲高山流水,涤荡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知音情怀。顺流而下,虽非流响,但抚琴追古,也禁不住心池摇荡。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如有千里马不见伯乐,又复如何?今读《傅雷书简》,颇为感谢旧时道路不便,才留下这记录知音心曲的情感文字,才让我等有机会穿越岁月的时空去品味高山流水的情感温度。我注意到傅雷书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筹备黄宾虹八轶书画展的。内容之详细,策划...

    3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谈现代木雕《神九问天[图文]
    浅谈现代木雕《神九问天[图文]

    黄丁财神九问天木雕木雕艺术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木雕艺术和石雕、砖雕艺术相比,尤以细腻、高雅、生动而见长。我从小就酷爱木雕艺术,在不少大师们的熏陶下,广览传统的山水、花卉、动物及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木雕艺术品。其中也有以大型历史题材为蓝本的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木雕艺术需要与时俱进!我常想,要使自己能更创新一步,把古老的木雕艺术和现代典型题材相结合,...

    105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顾丞峰:新水墨新在何处[图文]

    图片资料近年来,“新水墨”的称谓常见于各种展览中。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水墨大展”已经连续举办七年,该展览对“新水墨”概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关于新水墨的内涵,有人曾这样论述过:“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

    149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严歌苓:文学是我的精神诉求 写作是我的全部[图文]

    今年3月,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邀请到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严歌苓,向青年们讲述她对文学、电影、阅读的看法。言谈中,她新颖的观点、自信从容的谈吐,赢得在场青年阵阵掌声。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架起文学魅力之桥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严歌苓,父亲是作家,母亲是戏剧演员。爱好读书的父亲,书房里收藏了中外所有经典名著,任歌苓喜好阅读。中越自卫反击战时,不到20岁的严歌苓毅然申请到前线的包扎所工作。战争...

    16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与日韩相比中国主流雕塑美学表现较羞涩[图文]

    韩国·KimJungHee作品《SPACE2013-Dalhangari》。南都讯记者陈晓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术博览会上,重头戏“2013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第22届作品年展”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这个堪称迄今亚洲最大雕塑展的年度盛会,22年来首次落户中国大陆,集结了153位活跃在亚洲雕塑界的艺术家的作品,百花齐放。因为首次落户中国,自然让人思考中国雕塑与其...

    16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 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图文]
    宋至元代画坛变革 文人画家内心世界代替客观[图文]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图卷》宋画注重“物的外形”、重写实,元画不求“形似”、重写意,是在明代董其昌建立的绘画理论基础上简单得出的划分模式,也就是说,人们从宋代以后开始不追求“画得像”,或者说是追求“画得不像”,进而由于董其昌和他的信服者逐渐主宰了绘画的讨论,其观点几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今天即使...

    7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卖空气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图文]

    本报记者徐秀雰实习生刘梦笔早报讯向来话题不断的“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日透露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这卖空气到底是生意还是行为艺术?疑问一:空气可以拿来卖吗?特意选在“城市无车日”前夕推出这款罐装新鲜空气,陈光标表示装在易拉罐中的新鲜空气,每一罐中的负离子氧相当于医院5...

    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艺术界"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吴冠中 赵无极[图文]

    朱德群在国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相比于他的老师林风眠、他的同门师弟吴冠中,朱德群只能说是名声在外——他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20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院士。他的名字最近一次出现在国内媒体,是因为3月26日傍晚,“胡润艺术榜”发布了2013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其中油画家朱德群排名第二。然而,当天凌晨,朱德群在巴黎去世...

    145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