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绘画重在“通古今融内外”
安旭,本名安国庆,出身书香世家,幼年曾受孔孟之道的儒学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在安旭的记忆中,父亲是既有学问又擅长书法的“秀才”,每年腊月都要准备笔墨红纸,书写对联赠送给家境贫寒的乡亲们。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安旭对笔墨有着天然的亲近,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学校、乡邻写字作画,并逐渐走上了真正的艺术道路。
开放、宽容、自由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安旭尊重传统、广纳新知、融汇中外的艺术理念。他说,只有做到“通古今,融内外”,才能在吸收大师们的艺术经验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
知今必先通古
中国画的基础和根本在于传统,要学习中国画,必须不断学习、钻研,亲近传统艺术。安旭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对传统艺术的熟悉和长期的学习,虽然学习环境不算理想,可供学习的书籍资料也十分有限,但他还是如饥似渴地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材料,一点点接近传统艺术的广博世界。安旭表示,艺术家应该在艺术实践中努力学习传统,继承民族艺术精华,吸收现代大师们的艺术经验和创作方法。
安旭先后成为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大写意花鸟画大师李苦禅、郭味蕖先生的门生,这使得安旭能从各家画风中领悟精华,融汇贯通。刻苦的学习让他不仅熟悉了老师们的艺术风格,也了解到老师们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他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对老师的模仿和崇拜阶段,还探寻了老师的学习经历,在重走这些道路的同时,摸索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书画名家弟子众多,难免有一部分学生在追随老师艺术道路的同时,一点点磨去了个人特色,作品中缺乏新意和创造的勇气。安旭在艺术创作中不仿效大师们的绘画面貌,而是从多个角度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他认为,知今必先通古,艺术风格同样可以在学习古人、观赏佳作的基础上自己摸索、磨练出来。
包容外来艺术
安旭对近、现代有成就的艺术家以及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都不排斥,他乐于汲取多元艺术中的丰富营养,去伪存真,既不固步保守,也不盲目附会。
对于汲取外来艺术,花鸟画大师孙其峰有句名言——“喝牛奶不会生出牛角来”,安旭对此十分赞同。他虽师法传统国画,同时也对少数民族的艺术怀有浓重的好奇心并进行了长期研究,很多研究成果在国内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填补了相关美术研究的空白。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兼收并蓄的创作态度,让他的人物画充满地域特色和细腻情思。
正是出于这种包容的态度,安旭的艺术特色获得了国内外藏家的广泛认可。英国剑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以及韩国总统金大中等机构和名人都曾收藏他的作品。1990年,安旭应邀赴美国访问,在科瓦利斯举办的“安旭画展”上,观者摩肩接踵,啧啧称奇。安旭手书“金生于土”、“知音难遇”,透露出他在探索艺术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正因如此,他才练就了能画、能写的扎实功底。论画,他既擅长花鸟、人物,同时也能画一笔极为飘逸灵秀的山水画;论学术,他能撰善写,兼史论研究和俄语编译于一身。
安旭对近、现代有成就的艺术家以及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都不排斥,他乐于汲取多元艺术中的丰富营养,去伪存真,既不固步保守,也不盲目附会。
对于汲取外来艺术,花鸟画大师孙其峰有句名言——“喝牛奶不会生出牛角来”,安旭对此十分赞同。他虽师法传统国画,同时也对少数民族的艺术怀有浓重的好奇心并进行了长期研究,很多研究成果在国内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填补了相关美术研究的空白。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兼收并蓄的创作态度,让他的人物画充满地域特色和细腻情思。
正是出于这种包容的态度,安旭的艺术特色获得了国内外藏家的广泛认可。英国剑桥大学、哥本哈根大学,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以及韩国总统金大中等机构和名人都曾收藏他的作品。1990年,安旭应邀赴美国访问,在科瓦利斯举办的“安旭画展”上,观者摩肩接踵,啧啧称奇。安旭手书“金生于土”、“知音难遇”,透露出他在探索艺术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正因如此,他才练就了能画、能写的扎实功底。论画,他既擅长花鸟、人物,同时也能画一笔极为飘逸灵秀的山水画;论学术,他能撰善写,兼史论研究和俄语编译于一身。
贵天然去雕饰
美出于生活,美也出于自然。安旭作画不见装饰与造作,古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类赞美朴素真情的诗句,用在安旭的画上可谓“一笔天然万古新,无意装饰现真淳”。
真则善,善则美。和部分青年艺术家重装饰效果的风格不同,安旭的作品中有种单纯而质朴的书卷气。他无意于装饰的创作风格,令观者更为关注他的笔墨风格。作为一位较为高产的画家,他对待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虽然广泛参用古今名家的技法,却又不乏自己的创作探索,独具自家面貌。
他的创作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意识,偶尔还透着学术气息,令人观之忘忧。他的花鸟画气势豪放,笔墨苍劲流畅,追求形、神、意的和谐统一。无论是画常青不凋的松柏、傲雪迎春的冬梅,还是画展翅翱翔的雄鹰、身形灵巧的八哥,抑或是画翘尾活泼的山雀,无不生动传神,呼之欲出。
在用笔上,安旭讲究中锋、侧锋并用,墨迹酣畅于纸上。他少年时曾临习欧阳询书法,后转入魏碑,由于题画需要,又多写行书,故能书画相辅,相得益彰。这不正是书画家笔墨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吗?
安旭简介
1934年出生于河南禹县,曾师从李苦禅、蒋兆和、郭味蕖诸位大师,曾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西藏大学艺术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国画题材广泛,擅写意花鸟,兼工人物、山水,画作用笔苍劲,墨气淋漓,构图简洁,形象生动。飞鹰苍松、翠竹墨荷更见功力,所画藏族人物颇见特色。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天津民俗学会理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副教授。
作品《白梅山雀》、《墨梅八哥》、《藏族妇女》、《飞鹰图》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发表论文《西藏桑鸢寺壁画略考》、《西藏明清绘画与雕塑》、《藏族服饰的形成和特点》等,出版专著有《藏族美术史研究》、《藏族服饰艺术》、《西藏壁画本生图集》、《艺术与民俗》、《王学仲研究》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