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威峰书画:将传统花鸟画画出大境界[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小雨点 点击 :

沈威峰书画:将传统花鸟画画出大境界 | 美术文摘▼沈威峰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2013年的省美术馆“沈威峰画展研讨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代表感言:“我参加的研讨会不多、很少,今天,作为个人来讲主要是出于感动。第一个感动是沈威峰先生进步很快。我认识他很久了,最近看他的作品,进步神速,非常快,这令我感动。我知道这种进步的背后一定是充满艰辛与勤奋的努力。第二个感动是他的勤奋。拿出这么多画来展出,而且是大画,并且每幅画都比较讲究。我们都知道工笔画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写意画、小写意画的成功率不是很高,能展出这么多精品,那意味着后面浪费的纸更多,所以第二个感动,感动于他的勤奋。第三个感动,感动他的奉献。原来我还不太了解,后来有一次为了办画展,为他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了写文章,进行了一些整理。才发现他为很多地方画了很多的大画,而这些大画是不收分毫,是完全奉献的,这很不容易。在今天,很多画家把自己的画视如珍宝,对的,视如珍宝是没错的,但太过讲究钱的时候,这时候奉献就显得特别地稀有和珍贵。所以第三个感动,感动于他的这种奉献。第四个感动,我认为感动他的为人。威峰是懂得感恩的,也懂得尊敬,对传统是懂得敬畏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今天开幕式人气很旺,除了一般的观众,还有我们美术界最高的领导都来了,这是很难的,能来一个就不错了,我们都有经验的,能这么整齐到来,从国家画院到中国美协到中国文联,都来了。如果他人品不好,会这样吗?”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孙晓云在观看了“沈威峰画展”中的作品后说道:“沈威峰用传统的笔墨功夫,画出了光彩水墨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我认为,就传统水墨的创作而言,即便是一点点的突破和创新,都是很艰难的。而沈威峰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是大踏步的,各界普遍反映这个展览很成功。江苏省美术馆能够举办这样有笔墨经典、有传承,表现技法涉及面广,又有创新意义的传统花鸟画的经典作品展,确实不多见。我们这个社会呼唤人民艺术家,什么叫人民艺术家?就是能够创作出绝大部分人民群众都喜闻乐见的、美的作品。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和认可的艺术家,才是人民艺术家的重要标志!”

论画

将传统花鸟画画出大境界

作为中国传统花鸟画中常见题材的荷、竹,因其自身具有的特质而被历代文人画家赋予极其丰富的精神内蕴传唱不衰,但也因此,当代花鸟画家要想有所创新与突破就显得极其艰难。而细品沈威峰的荷花,其不是八大笔下的孤傲之荷,不具大千荷花的妖冶之态,也不似潘天寿的恬静淡雅,而是巨浪腾空后的平静安宁,是一腔豪迈中的满腹柔情,是君子坦荡荡的一种浩然正气!

感受到画家胸中涌动正气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平博士认为:“威峰画中之荷,已非池中之荷,而是心中之荷。荷叶翻飞,宛如心潮逐浪,恣肆而又理性的挥洒中透露出一股豪气,荷花盎然,映现朗朗乾坤,娇艳而又饱满的造型里流出一片柔情。每览其画,分明能感受到画家胸中涌动的华夏正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情。”

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李树林说:“沈威峰的竹,全不见枯槁和瘠薄,浑然一片元气淋漓,生机郁茂。先代竹文化,虽曰博大精微,但也易致本真原态的遮蔽与壅塞。沈威峰所臻在于,他画竹独出机杼,未落窠臼,抖落层垒的文化负累,遂致笔端流泻出真元贯注的生气,画作生面别开,异乎前贤与时俊。他笔下的竹,既不同于文与可的竹,也不同于倪瓒的竹,更不同于郑板桥的竹,至浓至清,至淡至深,其径直蔓延的画面效果令人低回不去。”

写意花鸟画写出生命精神

“诗言情,画表意”“画乃心声心堂正”“世道平常画道深”。纵观沈威峰的花鸟大画,有美术评论家认为:沈威峰以一个花鸟画家难得一见的大气度、大胸襟,以积极昂扬、求真、向善、致美的情怀,以遒劲有力、酣畅痛快、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笔墨语言将传统花鸟画画出了大境界,画出了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评论沈威峰,“大画有气势,小画笔墨非常精彩,画画耐看。”沈威峰的花鸟小品画系列同样精彩,他笔下的泽畔芙蕖、荷塘孤蜓、蕉阴雏鸡、紫藤葡萄,无不灵趣活脱、生意盎然。中国传统花鸟画历来注重通过写生来表现自然物象的生生之气,表现出一种活泼泼的生命精神!清人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云:画有二字诀,曰活,曰脱。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方可谓之写生。沈威峰的花鸟小品画作当是小山此论的最好注解。

著名美术理论家马鸿增对沈威峰的作品评述道:“沈威峰的作品,我的感觉非常好。最大的感受,他的写意花鸟画写出了生命的精神,写出了笔墨的新意。他的作品可用品味醇正、气息清新、笔墨水融、光色辉映这四句话来概括。”

【记者手记】

沈威峰的“舍得”

在接到对沈威峰采访的任务时,说实在的,记者的心情是不轻松的。因为此前听到太多关于沈威峰的传言,担心这么“霸气”的人肯定不好打交道,不过,在长达6个多小时的采访后,记者先前的担心与顾虑彻底打消了。采访中,有一个细节特别让记者感动,那就是沈妈妈不时提醒儿子,“不要这样说,做好事是应该的;有成就不仅是你自己的,还有那么多人对你的帮助;做人一定要低调点。”

沈威峰无疑是最懂得舍得的:在家乡他最辉煌的时候,舍得放弃已很舒适的环境,外出寻求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在苏州,他将三十年的艺术生命凝聚在苏州画院中,以画院品牌吸引人才、带领文化创业者创新,在引领艺术创作发展的同时,更推动了苏州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就在苏州画院的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再次舍得放弃,转到南京专心从事绘画创作。

沈威峰最动人、最可贵的就是画家的这种大善、大智、大胸襟在画中的自然流露,而非他的笔墨技法。

当前的扬州画界最缺乏的恰恰也就是沈威峰的这种“舍得精神”、突破精神,扬州画坛需要有更多的画家具有沈威峰的这种舍得与突破!

相关文章

  • 严学章:多足蟹与无脚蛇[图文]
    严学章:多足蟹与无脚蛇[图文]

    “螃蟹多足横着走,灵蛇无脚曲着行,通向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蛇年快到了,想到画蛇时的这段题跋文字,想到客居京城的10年横竖,心里生出不少感慨,真乃往事如烟,风雨心头。当年莫名其妙地撞上螃蟹,才40来岁的年龄。不算风华正茂,也意气正当年。那阵子的气与势,是横行的;那阵子的斗与志,像蟹的两螯,是高举着的;那阵子的想法,像蟹的八只腿脚,是多“踩”着的。...

    6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是时候“回看”传统了[图文]

    ■四人谈:于“当代”中的“山水、花鸟与人物”姜建忠作品《书童》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身建立该怎样行进,这是个大命题。关于中国画、中国文化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当代性,中国如何从传统中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何摆脱西方的话语模式等问题,策展人李晓峰与三位艺术家进行了对话。孙良作品《闲趣》编者按:黄阿忠、孙良、姜建忠三位都是油画家,然而前不久三人却联袂展出了各自...

    58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彩笔描绘好河山[图文]

    前年初春,停产后的首钢北京厂区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贯穿厂区的铁路线上不再有火车的轰鸣,平坦的马路上少了往日的车流,偶尔能看到几个行人匆匆走过,曾经沸腾的钢城宁静着。宁静的钢城在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月季园的小草悄悄地拱出地面,垂柳泛出淡淡的新绿,朵朵玉兰含苞待放,在碧波涟涟的群明湖上,不时有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曾经迷人的钢城依然美丽。迷恋这美丽钢...

    11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不摄影的摄影师获奖惹争议[图文]
    不摄影的摄影师获奖惹争议[图文]

    超现实主义的抽象拼贴摄影作品国际艺术摄影奖中拥有最高声望之一的德意志证交所摄影奖日前揭晓,英国摄影师赢得评审的一致好评并获奖。该奖项由英国伦敦摄影师画廊于1996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于夏季公布,旨在奖励过去一年在摄影领域贡献最大的摄影师。斯蒂扎克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抽象拼贴摄影师,他将他人的摄影作品进行剪辑和拼贴后形成自己的作品。作为非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他并不架着摄影机拍摄作品,因此...

    137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8月8日,黄浦江,蔡国强“白日焰火”开幕式8月8日,黄浦江,蔡国强“白日焰火”开幕式。有评论说,当代艺术的构成中,观众也是创作的一环,并以“白日焰火”为例,说当黄浦江上的硝烟散尽之后,一切都得依赖于媒介的重构,无数的摄像和影像的记录,无数的叫好声、质疑声和抱怨声,共同并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建构和重构这个作品。“...

    188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章津才:近现代书画仍在调整[图文]
    章津才:近现代书画仍在调整[图文]

    章津才张大千、谢稚柳、吴湖帆《红树室图》手卷流拍中国嘉德恽寿平《载鹤图及致王翚信札》流拍中国嘉德本刊记者马怡运阮富春每一幅好画都有故事。有的画家会把故事告诉你。吴冠中就曾在2007年至2010年间撰写了很多篇画作诞生记。那些精制美文,如其画作一般惹人喜爱。而多数画家没有这么做,因此我们只能从作品去体味、学习,或者请教专家学者。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与感悟。对文物艺术品而言,还...

    150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期待人书俱老的那一天[图文]

    张德林作品对张德林老师的采访,在国家大剧院后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展开。我面前的这位中年书法家,神清气朗,谈起书法艺术时眼中便瞬间流露出喜悦的目光。半天的交谈后,我清楚地感知到,这是一位真正把书法融入了生命和生活的艺术家。与许多书香门第、家有师承的书画家不同,张德林出身于安徽来安的一个农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没有人与书法艺术有过任何渊源。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子弟,凭借着对于书法的赤诚与热爱,一步步开拓...

    125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五探 从齐派山水看白石内心[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五探 从齐派山水看白石内心[图文]

    图1说到齐白石的绘画,为人们熟知的大都是他的花鸟画,如荷花、菊花、虾、青蛙等等花鸟草虫类。在齐白石的绘画中实际存在着大量的山水作品,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实际却没得到应有的声誉和学术上的肯定。说到齐白石画的创造性其实应该首当说在山水画上。相对山水画而言,他的花鸟画除了创造性远不及他的山水画外,也更不如山水画更能表达他的心志。也就是说,在这种心志的表达中才真正的体现了齐白石在绘画中的创造力。这里...

    83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宋天佑:武当山下的民间收藏家[图文]
    宋天佑:武当山下的民间收藏家[图文]

    用心,是收藏的最大动力宋天佑的夫人是新疆人,祖籍广东梅县,外祖父是印尼华侨,祖上数代痴迷于收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宋天佑陪夫人一起回广东梅县探亲,夫人的舅舅见到新婚的小夫妻俩,高兴地拿出自己最中意的藏品,让他们“开开眼”。那时候的十堰,几乎没人有“收藏”。宋天佑请教舅舅:“我现在年轻,没钱,也没有文物方面的知识,想做收藏,怎么做?...

    13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将军本色是书生[图文]
    将军本色是书生[图文]

    研讨会现场2013年11月20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和兰州军区政治部主办的王文杰少将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当天下午,来自业内的评论家和书法家召开了王文杰书法作品研讨会。研讨会内容实录如下:一、王文杰发言王文杰(右二)发言总结自己十多年来练习书法的历程:1、小时候和父亲学魏碑有几年,1980年首都首届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钢笔字,当时国内还很少有毛笔字大...

    85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徐绍奇:方寸之地 篆刻人生[图文]
    徐绍奇:方寸之地 篆刻人生[图文]

    徐绍奇在冶印袁少洪摄12月20日,粤北山城韶关,阳光明媚。中午,记者依约来到韶关市区中心一条小巷,在一间并不起眼的店铺里,拜访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徐绍奇。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的徐绍奇是满族人,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及翁山诗书画院书画师,尤以篆刻而闻名粤北大地。记者走进小店铺,看见左边摆设了玉器、名家书法等艺术品,右边是一些古旧家具,店里面一角是篆刻工作台。此时的徐绍...

    78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孙克:王奇寅新水墨画[图文]
    孙克:王奇寅新水墨画[图文]

    这些年来我国画坛一派繁荣兴旺,名家辈出,新人涌现。王奇寅正是在青年中涌现的富有才华、头脑清晰、具有使命感的画家。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长中的青年,有更多的沉稳与成熟,这很可贵。王奇寅很善于动脑,他的画力图利用新技法造成的肌理特征,烘托一种氛围,渲染一种意境。正是这个意境,首先为观者所感受到、被吸引、被感染,接下来,是内行和有品味观众才会玩味这笔墨与技法的独特性。对花鸟画来说,意...

    2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中军:我的绘画不是打酱油的[图文]
    王中军:我的绘画不是打酱油的[图文]

    王中军采访、撰文/吕世威内地创业板第一股华谊兄弟董事长,“娱乐教父”王中军在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中,最近又多了一条,他说:“我的绘画不是打酱油的,请叫我艺术家。”请叫我“艺术家”冬天的北京,元空间。祝贺的花篮、热闹的捧场者,来访宾客签字留念,这和任何一场画展的开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留心一下门口的海报上,这些朋友的签名,可...

    177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网络热议朱新建水墨画:淫荡邪气还是揭露人性[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作□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高伶俐金陵晚报记者肖林近日,随着著名画家朱新建的去世,各种悼念性文章陆续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短时间内,一场关于朱新建的艺术地位和作品价值的话题讨论逐渐升级,甚至在微博上掀起一阵“口水仗”。其中,言辞不乏犀利者。批评者认为,不少画界人士对朱新建赞誉过度,并评价其画“审美品位近乎春宫画的淫荡和邪气”。而赞...

    111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