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小生 点击 :

马六明是国内著名的行为艺术家、画家。1988年的‘自杀计划’,是马六明一系列行为表演的开端。1993年到北京,与其它艺术家共同创立北京东村,成为当代艺术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同年,马六明创造了“芬·马六明”雌雄同体的形象广为人知,他披着长发,化着女妆,赤身裸体,吃了安眠药睡着坐在座位上等着观众前来合影,该形象迅速成为他的符号化标识,并且受到很多国际性展览的邀请,展出照片或进行现场行为表演。

但是行为艺术仅短短十年,此后,马六明一直从事绘画创作,绘画或许是他对行为艺术中的芬·马六明的缅怀,也是对曾经参与过他行为艺术的观众的想念。如果说行为艺术中的芬·马六明在光线中和舞台上更加具有实体化的感觉,那么绘画中的芬·马六明则更加具有虚幻的性质。

2014年5月10日至6月29日在上海学古斋画廊举办“十分之一秒”马六明个展,集中展出近几年以其90年代的行为艺术为基础而创作的绘画作品13余幅。让观众了解到“芬·马六明”之后另一个马六明。

记者:马六明老师好,请谈一下这次展览的情况。

马六明:这次展览主要是展出了我2001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做的“芬·马六明”行为艺术的影像,以及我近年的油画创作。这个展览去年在北京白盒子展览过,但也有一些新的作品。总体来说是对我之前艺术创作的一次小型的回顾。

记者:这次展览的题目是“十分之一”它有什么含义?“芬·马六明”行为艺术它有什么意义?

马六明:“十分之一”原本是我用相机拍摄我行为艺术的快门速度,它既是一个瞬间的速度也是一个永恒的时间,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人生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是瞬间偶遇的,在瞬间里有的被忘掉的了,有的被永远记下来了,而观众参与到这个艺术行为以后,他就被永久记录下来,让我们对人生有一种探讨。这个行为如今做了有十年,大家都记住了“芬·马六明”这个形象,现在回过头来展现这个也是一种梳理,一种思想,并影响到现在绘画创作,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记者:在行为艺术中,您为什么要让自己吃安眠药?您想希望达到怎样的结果?

马六明:我想把自己现场“在场”的感觉拿掉,形成一种“无我”的状态,我不再是我,而是一个物质的身体。对行为艺术的结果没有预设,观众在这里所有的举动都是需要的,我吃了安眠药,已经睡着了,裸体坐在那里,让观众上来与我合影,他们才是我行为艺术里重要的演员,所以我在不同的国家表演,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观众是如何参与的。

记者:各个国家的观众反应有什么不同?

马六明:都不一样,你会发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比如日本的观众让人感觉很规矩,很配合,基本都非常端正的坐着。美国的话,有许多观众都是裸体的。在印度尼西亚感觉像是一个party,观众特别开心,会做着各种奇怪的动作。当然我当时都是睡着的,这些都是后来回过头来看影像发现的。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行为艺术,您是怎样的感受?这十年的行为艺术您所探求的是什么?

马六明:现在回头看更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旁观者。我想探求的是创作语言。就像画画一样,也一直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自己的风格,当观众看到这幅画时,就知道这是谁画的。

记者:那您觉得达到您所期望的效果了吗?

马六明:达到了,这十年的行为艺术我觉得是挺完整的。我觉得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目标,已经OK了。

记者:那么您为什么没有再继续行为艺术,而是开始从事绘画创作?

马六明:其实我一直在画画,我是油画专业毕业,即使在做十年行为艺术的时候,也没有停止画画。现在行为艺术我觉得已经完整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绘画上。

记者:您现在的绘画还能看到以前芬·马六明的行为艺术的痕迹,作品的内容还是从那些影像中来的。

马六明:是的。我现在把绘画跟行为结合起来,可以让我达到一个更好的感觉,组合起来会更有自己的特色。有的画家画政治题材,有的画家画风景,他们都在找这样的东西,但我有我自己的,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特点,不用再找其他。而且在我青春的时候,做的这个行为艺术是没法回避的,已经进入了我的血液里。虽然有时感觉自己已经像一个旁观者,但无法抹去这段记忆,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课文一样,有些故事是忘不掉的,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又迸发出越来越多的思考。这些行为已经进入了我整个生命,我就在其中寻找最熟悉的,让我的艺术有一个传承和延续。

记者:但是在您的绘画作品中,您个人的形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为什么这么处理?

马六明:近两年的作品确实有这样的趋势。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已经对我“芬·马六明”这个身份的印象很深,很多人来看我的艺术就是想看芬·马六明的造型,所以我就想把这个形象慢慢模糊虚化,把观众的感觉突出来。这和我一起做行为艺术吃安眠药很相似,把我的存在感消失掉,突出观众。这里也是想找到一些特别的图式,更有画面感,观众和人物的画面感,在视觉上变得更有意思一些。

记者:之前您发现了漏画法,但是您现在又开始使用传统的绘画方式,为什么?

马六明:漏画法大约持续有五年了,但是我现在不想再依赖材料,而是就在一张画布上思考应该如何画,这样能让我的绘画创作更加自由。以前漏画法是用手直接把颜料从后面挤过来,画布是亚麻粗网眼的特制的画布,使颜料从画布的粗网眼抵达,用产生的肌理塑造形体。创作经常要前后同时兼顾,一个手在后面挤颜料,视线要看到画布正面颜料挤出来的效果,最多用一只手够到画布的中心创作,左右两部分分别用左右手来画。所以画面不能太宽,太宽画布的中间就够不到了,现在用最传统的绘画方式,就不受尺幅的限制,创作也更自由。

记者:行为艺术和现在的绘画创作,这两种艺术创作的方式,在您的生命中您如何看待?

马六明:行为对于我来说是过去十年青春时候创作的作品,绘画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我一辈子从事的事情。有人会问行为艺术从93年到03年,然后停下来十年,可能这时候就自己需要了,或者自己悟出来。那么多年我没有去画呢,就是一直就放在旁边,然后现在开始有绘画的感觉了。所以做任何的艺术,往往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有这种感觉,你自然而然就会有新的改变。

记者:未来您还有哪些展览或者创作计划?

马六明:八月我会在韩国有一个个展,也会有新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主要还是这种更为传统绘画方式的作品,我的个人形象也会更加模糊。但这也只是一种探索,我还没有找到真正我想要的,好像永远画的最好的那张是正在画的,画完了又都不满意,总觉得可以更特别一点。

相关文章

  • 裹挟在商业利益之下的青年艺术家[图文]
    裹挟在商业利益之下的青年艺术家[图文]

    “HIHEY中国未来——新兴艺术家计划”随着前一阶段国内大规模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纷纷落幕,“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低端市场前景”、“艺术品消费产业化”等成为业内讨论的话题。那么,大型“汇展”、集中推广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能否为沉闷、...

    1983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迷失在威尼斯,迷失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迷失在威尼斯,迷失的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封面用图:观众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中,欣赏英国艺术家杰里米·戴勒(JeremyDeller)的作品。威尼斯双年展开展之际,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蜂拥而至,以至于“普通话几乎成为(威尼斯)主要语言了”。曾是威尼斯中国馆赞助者的戴志康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时回顾了2005年前往威尼斯的情景:“我在威尼斯看各种各样的当代艺...

    138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高鸿:张海如此创造力还是莫张扬的好[图文]
    高鸿:张海如此创造力还是莫张扬的好[图文]

    张海书法“退一步想留几分心”2011年10月31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发表了白言先生的《不必理他们,让他们随便玩》一文,应该是对我的《张海的书法价格,体现在“书艺”还是“职务”?》(2011年10月17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一文的“回音”,并希望“高鸿先...

    81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摄影随笔:什么是纯摄影[图文]
    摄影随笔:什么是纯摄影[图文]

    一直觉得,广告口号对相机厂商来说实在很重要,提升了形象和品味,制造出优越的感觉,自然就会吸引到人们口里反覆念着对白,然后手里拿出钞票付款,毕竟在这个年代,这些感觉比起规格和数据更受大众欢迎。印象中对上一个成功的口号应该是Olympus的“心态决定境界”,而近期大概就是Nikon的“PurePhotography”。那什么是纯摄影呢?可能Nikon的...

    107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王志江:内画艺术是件很苦的手艺[图文]
    王志江:内画艺术是件很苦的手艺[图文]

    王志江乔布斯肖像王志江绘本报记者王溪楠王志江的工作室不大,摆满了各种材质的鼻烟壶,有成品也有半成品,还有未经加工的小壶,它们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精灵一般充斥在屋子里,件件都让人流连驻足。王志江的工作室位于王府井中心地带一座写字楼的地下,能在繁华喧闹的地方有这样一间工作室,安安静静地从事创作,是件极幸福的事。“这个地方在地下,看不到太阳,有时一画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是小一天的时间,出...

    12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文]

    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吴永强(以下简称吴):林先生,我知道您对张大千素有研究,今天...

    11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资深人士:中国摄影水平进步已无法忽视[图文]

    黄松辉作品《河边的早晨》,荣获本届影展电子影像组(艺术类)金奖沈雷作品《惊魂一刻》,荣获本届影展纪实类照片组金奖徐佳和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所有奖项昨天揭晓,三大组类共14个金奖全被中国摄影师摘得,该影展举办至今首次出现如此情况,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认为,这虽不代表中国摄影的水平已经位列世界的前沿,但至少说明中国摄影水平的进步无法忽视。本届摄影展优秀作品将于10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展览...

    30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广东曾为中国美术打开天窗[图文]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纸本水墨69.5×45.5cm1973年《新开发的公路》关山月纸本水墨117×94cm1954年《人桥》古元木版套色20.5×36cm1949年《一辈子第一回》杨之光“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东巡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为纪念...

    85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平衡”的艺术:厨房天平设计[图文]

    探寻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强大联系,瑞士裔日本设计师NadineFumikoSchaub用一套天平来追求“平衡”。这个项目的基础是来源于传统的医用天平,那些现在已经被廉价低质的电子称所取代的产品,而这些厨房的电气用具如果损坏,更多的是被取代并非修理,最终变成使用者的废弃物。通过恢复低技术的厨房天平,该设计要充当一个对抗“头脑一热就扔掉”...

    162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还原好莱坞的异类传奇[图文]
    还原好莱坞的异类传奇[图文]

    画家JonathanMeese为偶像库布里克所绘的画像。库布里克在世的时候,一直以离群索居而出名,并以我行我素的性格著称。在所有人的印象里,他并不属于好莱坞,是一个异类。但正是这个异类,连续创作出了《2001太空漫游》、《洛丽塔》、《全金属外壳》、《发条橙》等等经典之作。虽然就数量而言,他并非高产,但若论成就,他足可以媲美费德里科-费里尼这样的顶级大师。好莱坞的异类天才导演库布里克。本书从开...

    67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文]

    2月23日,“散漫的抽象”冯良鸿抽象绘画展在中间美术馆闭幕。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间美术馆坚持纯粹的艺术,提倡学术探讨。提倡对绘画本身的讨论袁佐介绍说,中间建筑艺术区,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凯主持设计,通过旧厂区改造而成的。“在继承传统,做开放性平台的基础上,以主张学术探讨和创...

    11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大剧院里办画展,上演“紫禁城”与“名指挥”的艺术对话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本报记者李红艳这些天,步入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北水下廊道处正在举办着一个画展,题为“交响·融合”。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组以紫禁城为题材的画作,充满古典意境;另一组《世界十大指挥家油画肖像》,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这一&...

    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向京:只有专注才会成就你[图文]

    雕塑家向京红火了很多年,她似乎也成为了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一个时常能被提到的名字。而我们所知道的向京也与“女性”这个词息息相关,因为她的作品本身塑造了很多大胆的女性艺术形象。因为这样,她成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之一。最近,向京又与丈夫瞿广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联袂举办了一个“双个展”,展览的名字叫“这个世界会...

    190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喊出的不是艺术 是朴素生活[图文]

    川江号子来到北京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国家体育馆鸟巢、798艺术中心陆续出现一队唱着号子的纤夫,引来大批游客和市民围观,甚至引起游客现场即兴模仿。这些唱号子的纤夫为“印象”系列实景山水演出《印象·武隆》的演员,他们专程从重庆武隆来到北京,意在将川渝大地的号子唱响中国,呼吁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父辈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接下来,他们将走进上海、广州、西安、...

    190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范迪安:向世界展现年轻形态的艺术[图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中国美术展2月5日在韩国首尔Arko艺术中心开幕。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详细介绍了本次展会的主题和展示作品等内容。记者见面会后,范馆长接受了人民网视频专访。人民网记者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

    11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