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图文]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新新 点击 :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喜报丰收

叶问:收到这么多函电,有何感想?

张答:读者对我创作和经历的兴趣这是预料之中。但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奇者的函电,可见《美术报》的宣传力度。凡是亲笔来信的,由我自己复函。

叶问:有人要求登门拜访学画,你的意见如何?

张答:我画速写,兴致一来,随时可画。我画国画,退休后习惯于晚间创作。此时夜深人静心怀开畅,酝酿构思幡然有悟,充满激情流露腕底,放笔大胆得意忘形,往往能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故此谢绝参观,请加谅解。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鹰击长空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图鹰击长空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图鹰击长空

叶问:这就是您与众不同的作画习惯吗?

张答:是的,作画习惯各有不同,恩师傅抱石嗜酒,深知借酒助兴,他得意之作,往往出于醉后。据说,李可染、白雪石先生都不习惯于笔会。现在有些年轻画家习惯笔会,喜欢有人围观拍照或鼓掌助兴,这是可以理解的。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农业学大寨(创作壁画)

叶问:艺贵在独创与众不同。读者对您的敬仰和好奇,也在于此吗?

张答:我对自己作品未有满意过。但是我的作品力求跟上时代,不断创新,晚年掀起创作高潮。本人求学期间出于政治热情,创作时事漫画、版画发表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如《翻身农民踊跃缴公粮》、《一封寄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信》、《爱国公约添上一条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大学毕业后,经过“大跃进”至“文革”结束,创作国画、宣传画、漫画、连环画、组画等200余幅,发表在福建省内报刊上。如《喜报丰收》(图1)、《人民公社好》、《紧跟毛主席永远闹革命》、《农业学大寨》(图2)、《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等。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皆大欢喜

叶问:“特殊”时期作品现在价值不菲,何时开个展览,让晚辈开开眼界?

张答:当时多数作品为了赶任务,没有考虑保存,例如“大批判专栏”刊头、插图,春耕宣传画,语录画、示威游行速写等,现在能看到的不到十分之一,有机会可以亮相求教。

叶问:改革开放后,听说你的创作思路有很大不同?

张答:改革开放后,万象更新,笔随时转,回归恩师傅抱石水墨画风,山水、人物、花鸟题材广泛,如《皆大欢喜》(图3)、《雨后山更清》、《鹰击长空》(图4)等,部分作品通过各种渠道,流传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地;1992年退休后,多次应邀出访,创作内涵丰富的异国风情水墨画,如《苏格兰风笛手》(图5)、《纽约夜色》、《东瀛佛塔》、《风车之国一景》、《大海顺风》(图6)等。我力求作品跟上时代,务必立足传统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更新思路,面对现实不断写生创作。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苏格兰风笛手

叶问:在竞争激烈时代,读者从网络上得知您办画展宣传低调,与众不同,这是为什么?

张答:宣传低调是自信的表现。记得1998年我在福州举办“张金鉴国画境外画展览暨《闽台历代国画鉴赏》首发式”。请柬很小,和名片一样大,上印“欢迎参观指导,恳辞花篮剪彩”。没有开幕式,也没有研讨会,大家自由参观。来宾、记者、外国朋友挤满展厅。来宾中除有省、市各界知名人士外,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曾是“抗日战地记者”著名作家赵家欣先生和另一位厦门大学老教授章振乾先生,他们步履维艰,光临展厅。这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我激动地迎上握手。

高龄画家张金鉴访谈录 | 美术文摘

图大海顺风

叶问:“抗日战地记者”现在恐怕有一百岁了?

张答:赵家欣1915年生,光临画展时83岁,现在98岁了,还在写短文。1938年抗战之初,他在前沿阵地写下《台儿庄血战记》,鼓舞军民奋勇杀敌,这是赵老人生引为自豪的光辉一笔。

叶问:这次画展和新书首发式同时举行,书一定很畅销,是吗?

张答:同时举行,来宾多,我只能应付一边。为了满足来宾买书,要求签署和接待媒体采访,我就无法接待画展来宾了。据统计展出3天,第一天售书500多册,总共售出700多册,超出我的预料。

叶问:这本书我买了,看了后面印数只印5000册,时间过去了15年,不知还有地方买不?

张答:书的畅销决定于内容,此书126篇文章和157幅插图内容丰富,出版前都在福建、香港及菲律宾、美国等地报刊上发表过。这是闽台两岸书画交流史的第一部著作。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是早已脱销。

叶问:读者从《美术报》特刊的照片上看到,您晚年健康又潇洒。请问您有何宝贵的养生之道?

张答:我睡眠很好,睡前有用温水泡脚的习惯;我从小不贪吃,习惯冷食,饭、汤太热吃不下。中年后,不吃鸡、鸭、蛙,也怕酸和辣。我爱吃鱼、虾、蟹、螺等海鲜和青菜、豆腐、白米饭,我没有“养生之道”。前两年,82岁时曾在骄阳似火的撒哈拉沙漠和年轻人一起翻越沙丘(图11),再骑上骆驼留影(图12)。晚年知足为乐,健康状况良好。

叶问:一位退休教师建议创办“函授艺术”,说是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您以为如何?

张答:他的建议我明白,可是我没有这种条件和能力办好,误人子弟负不起责任。谢谢他的好意。

叶问:一位女收藏家看到《美术报》上的“百图”,十分喜爱,全家3人认真选出《埃及女教师》、《非洲牧童》等2图,请问作品润格?

张答:“百图”是我探索国画新法的尝试,也是我20年来多次出访的积累。艺贵在独创与众不同,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路。“百图”经《美术报》推出,成为一件不可分割的整体。今后我不再画这种题材的作品。“百图”可贵在于前无古人和完整性。如有实力的藏家能完整收藏,可以洽谈。

叶问:还有,收到一张老大爷的相片,要求放大怎么办?

张答:这真是出乎意外,待考虑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把照片退还。

2013年6月于榕城

不久前美术报第1015期“特刊”推出《与时俱进与众不同张金鉴国际艺术活动剪影暨异国风情“众生相”百图》后,“张金鉴美术工作室”不断收到来自各地不同内容的函电:有要求登门拜师学画者;有询问养生之道和作品润格者;有建议创办艺术函授者;还有寄来照片要求放大者。对此,笔者作为工作室特邀外语翻译和84岁张老对话访谈。

叶虹,1969年生,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执教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系福建省翻译协会理事。曾为张金鉴先生出版的4本美术书籍承担英语翻译,现任职于某大型国企,从事外事工作。喜爱古玩和民间艺术。

相关文章

  • 写生随行随感[图文]
    写生随行随感[图文]

    上师大美院冯祥云的写生作品上师大美院程璐的太行山写生作品张振兴:早在1990年代就跟随萧海春老师写生,通过写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能够发现古人的画法与表达,更重要的是体会到自然的山林之气,与书本互参,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就有更多的深度,画出的山林之气就会更显得到位。画山水画,没有山林之气可以说是失败或不到位的。还有,住在山村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含义所在,太行山的苍茫、野趣,包括杂...

    5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国画秉承传统的意味何在[图文]

    刘玉来作品当我们探讨国画的继承问题时,几乎都将焦点集中到笔墨上。为此就难怪吴冠中先生的一句“笔墨等于零”竟然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巨石,不止引起轩然大波,且将飞溅起的水溅了自己一身。人们之所以误解,或曰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其原因就是因为将笔墨视为了国画的生命、灵魂,容不得稍微有一点的质疑。可以说,国画中就笔墨的重要性来说,没有人敢轻视,起码在口头上是如此的。不过&hel...

    61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图文]
    威尼斯双年展是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盛宴?[图文]

    绿园城堡外的中国展览宣传广告导言: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的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

    187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文]
    抢救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刻不容缓[图文]

    《图案集》第一集,第二册,雪花社1927年6月出版。封面为林风眠早期稀见作品。■专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怎样才能建立起一座座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博物馆、美术馆,留下一批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和相关档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超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阐释了何为美术资源,以及保护美术资源的重要性,并描绘了一幅实现资源保护、文化遗产抢救,进而将中国近现代艺术遗产向公共文...

    128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人民日报: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图文]
    人民日报:林风眠与沈柔坚的友谊与创造[图文]

    沈柔坚旧藏之林风眠《紫藤双雀图》枕流公寓在上海华山路上只有一个小小的门。若不是曾在书中读到,大多数人或许都不会在此驻足,也不会想到,这楼曾是李鸿章家族的产业,“金嗓子”周璇也于1932年在此安家,更不会去想这楼曾经见证过的如歌往事。枕流公寓原址为英资泰兴银行大班的花园住宅,后被李鸿章家族购得,其子李经迈拆除旧居,在原址上重建了这座西班牙样式的高层公寓,并引用&ldqu...

    128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大数据能否带给电影新机遇?业内称扼杀艺术家才华[图文]
    大数据能否带给电影新机遇?业内称扼杀艺术家才华[图文]

    漫画/李嘉记者周南焱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源于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概念今年以来在影视行业迅速升温。特别是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运用大数据投拍的电视剧《纸牌屋》大获市场成功,更是让全球影视界对大数据的运用刮目相看。这个海外成功的案例,对中国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电影创作本身,甚至传统院线发行是个刺激。在刚刚过去的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72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美女人体画混搭宋徽宗名画被指低俗[图文]
    美女人体画混搭宋徽宗名画被指低俗[图文]

    .weiboListBox{padding:010px015px;border:1pxsolid#ccc;margin-top:10px;background-color:#fff;}.weiboListBoxp{font-size:12px;line-height:20px;}.weiboListBoxlabel{width:auto;height:auto;margin...

    8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齐白石的艺术声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他九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真正得以被外国人所认识、钦佩、追捧却是在他六十岁的1922年以后,也就是说这一年随着陈师曾将他的画带到日本展览而开始的。我们根据齐白石的记述知道,齐白石的画能到日本展览也是个偶然的机会,并非出于主观的设计。当时只是日本的两位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陈师曾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会画展览会。这时的日本人并...

    7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文人画与画家画[图文]

    朱耷荷花水鸟图165.8×47.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编者按:关于中国画创作方式的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画在近当代前进的步伐。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方式,中国画在发展演变中,被赋予了沉重的精神寄托,甚至于有些时候,其自身技与艺的要求,被大而空的精神指向所替代,而中国画之“真”却少有人肯于直面正视。艺术是多元的,更是经得起争鸣的。困扰一定意义上也是前进的萌...

    14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爱华:瓷艺家潘长杰的古典与现代之美[图文]
    吴爱华:瓷艺家潘长杰的古典与现代之美[图文]

    珍珠彩瓷瓶《浅夏绿荫》——潘长杰“仕女”是我国古代美丽聪慧的女子统称,她们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热衷创作的主题。而瓷都景德镇青年瓷艺家潘长杰创作的仕女却有别于他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潘长杰笔下的仕女有一种工艺之美他的珍珠彩工笔仕女作品,为中国釉上彩装饰开辟了一个全...

    16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要让艺术家甲和艺术家乙拍桌子[图文]

    许江与自己画笔下的《葵园》。作为中国美院院长,他能够“招安”体制外的人,允许学生在“试错”中进步,却始终为“体制”感到头疼。(许江供图/图)王澍的界面有挑战性,我觉得王澍真正的价值在这里。尽管王澍说自己是传统的守卫者,但我觉得这是王澍今天重新包装自己。他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反叛的精神。——许江许江是中...

    90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3月19日,广西南宁的首幅公共地面3D彩绘《荷塘月色》创作完成。尽管公共艺术在我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起源于北京奥运会。奥运期间,无论是鸟巢、水立方、机场第三航站楼等建筑设计,还是奥林匹克公园内以“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景观设计,或是北京奥运地铁支线体现出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理念,都让公众对公共艺术有了直观的感受。...

    166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斯人好古,返本求新[图文]

    戴志康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人,收藏精品书画数十件。本版图片高剑平一身飘逸中装的戴志康曾创办了证大当代艺术馆,然而颇有意味的是,他的收藏与市场上热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却并无关系。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日中天。戴志康出资赞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首次展览“处女花园”,并于同年创建了证大当代艺术馆。在威尼斯期间,对于展出的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却没有一样...

    167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校园涂鸦近日涂鸦艺术在各大校园创新、漫延,甚至向世人发出一种声音:涂鸦也是一种艺术!据说各大校园涂鸦的起因是,因为两位同学在校园合影,其背景是三得利沁柠水部分海报。第二天他走过拍照的地方,发现海报上被涂成复仇者联盟的形象。于是他拿来自己前一晚的合影VS涂鸦海报,并传到社交网站上。没多久又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发现了,被涂鸦成柠檬家族并带有会话的三得利沁柠水海报。一下子各大校园以及社区出现了涂...

    17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列宾秋天的花束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艺术最容易跨越任何障碍(比如语言不通),自由畅神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事中国画艺术的我,年少时就十分痴迷俄罗斯(前苏联)绘画艺术,他们的素描、风景画、主题创作,还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契斯加柯夫、列维坦、希什金、费申……以及那一幅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宏构巨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

    65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