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文人书法的守望

时间 : 12-01 投稿人 : miles 点击 :

自殷商时期起,中国汉字历经秦汉晋唐宋元各个朝代,孕育产生了篆隶楷行草多种字体的书法艺术,每一种字体在每个朝代达到顶峰阶段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经典书法名作,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楷模。

京城知名书法家羿耿庵,学书40余年,走的是一条探本究源,取法乎上,传承经典的学书之路。羿耿庵对各体书法均有研究,这在当今书坛并不多见。在各类书体中,羿耿庵擅长甲骨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书法。他始终恪守篆隶写秦汉、行楷学晋唐的学术原理,每笔都师出有由,且不为法规所囿。

羿耿庵学书之初,便从秦篆汉隶入手,上探两周金文、殷商甲骨文,曾对秦篆名迹《泰山刻石》、《绎山刻石》等下过较深的功夫,早在23岁,他用铁线篆笔法临创的《泰山刻石》手卷,便受到恩师沙曼翁的称赞,沙老亲笔题引首“秦篆正宗”,称赞其“羿耿庵之书,大雅不俗,不惟不俗,其篆隶真草各体能走正路,不墨守,有变化,有境界”。近年,羿耿庵尤对先秦《石鼓文》研究颇多,用功甚勤,他创作的小篆长卷《唐诗十首》,用笔苍劲浑厚,结体疏密有致,用墨极富神韵,被认为是当今难得一见的篆书精品。

羿耿庵的隶书直接取法汉碑,得《华山碑》的细腻、《曹全碑》的圆熟、《礼器碑》的劲挺,近年他更注重从汉简帛书中汲取营养,所作隶书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丰富的笔墨神韵,在继承传统汉隶的基础上多有创新,他将篆书中最讲究的结体、草书中最传神的笔墨情趣有机地融入到隶书中去,又把简帛书的自然天真之趣与碑刻隶书的浑厚古朴之气有机地融合起来。草隶近作《孙子兵法一节》,便是羿耿庵这种自我创新的集中体现,羿耿庵说:“在古代篆书中,许多汉字是没有的,可以用音相同或义相近的字相通借。”他认为学习汉隶,必须先学篆书,通晓字的来源,并用篆法入隶,因为隶书是从篆书变化来的,断没有不明篆书,而能写出高古的隶书的,而且还将不可避免地写出错别字,最终只能依样书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说不上什么艺术水平了。

在研习秦汉篆隶书法的同时,羿耿庵还十分重视对晋唐楷行书的研习,曾先后反复临习过唐褚遂良的楷书《阴符经》、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等碑帖名迹,其临创的10米长卷楷书《阴符经》,风格清秀飘逸,虽是楷书之作,但字里行间多显出行书的流动之气,令行家十分佩服。

数十年来,羿耿庵坚持追本溯源,取法乎上的学书之道,其作品无论是规整的篆隶楷,还是放逸的行草,笔墨总不失传统文化的气息,或高古、或静谧,字里行间给人以干净、纯粹之感,有一种高雅宁静之美,此外,羿耿庵的作品还有着鲜明独特的正大之气,这和羿耿庵的为人品格不无关系。他是一个儒家思想深刻的文人书法家,这必然导致了其书法主体向正大的方向发展。针对当前书坛一片浮躁之气,他以一个正直文化人的担当,甘于寂寞,守望传递传统的经典文化艺术。

相关文章

  • 越窑青瓷怎堪凋零[图文]
    越窑青瓷怎堪凋零[图文]

    图片资料宁波素有“瓷母”之称,这里曾经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类玉、类冰”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宁波东钱湖“越窑”是浙江三大青瓷窑址群之一。1981年,由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微博)博物院举办的“中国古窑址瓷片展览”,先后两次在香港和日本展出。展出的瓷片共500多件,其中,宁波鄞县选送12件,这些展品全部...

    127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中国人物画四大家之黄胄:艺术要走出“象牙塔” [图文]

    所谓“大画家”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要有那种“一招鲜”的绝技,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几乎每个对中国美术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津津乐道地说上几句。个中原因其来有自,不过多少有些不全面,因为作为“大画家”,“一招鲜”恐怕还是单薄了些,正如著名雕塑家许鸿飞所说:那只能算技巧,算不得创造力。事实上,...

    159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题记[图文]

    张卫近影新文人画曾在上世纪90年代热闹过一阵子。当时画坛有关新文人画是“新的”文人画还是“新文人”的画的论争焦点,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是新文人画在后85美术思潮生成的核心问题。新文人画无疑是在水墨画经历西方写实主义改良和现代主义洗礼之后,对于传统文人画的一次巡礼与回归。在经历过“文革”与“85美术新潮运动&rd...

    25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徐初泽与悬雕瓷画间的父子深情[图文]
    徐初泽与悬雕瓷画间的父子深情[图文]

    徐初泽悬雕瓷画作品《圣徒-西藏系列》“呼之欲出”这个词似乎是为悬雕瓷画而存在的。站在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徐初泽的工作室内,众多悬雕瓷画作品悬挂在墙上,一幅幅风景、人物像是正在挣脱开画框、瓷板的束缚,争先罗列在面前一样,如此宁静却又生机盎然,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我这些作品都像我的孩子一样。”徐初泽说,对于他而言,一幅制作需要一个月,干燥需要两个月的悬雕瓷画是他的心血所注。悬雕瓷画完成后,送进窑内...

    13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萧海春:当代水墨画传承需具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图文]
    萧海春:当代水墨画传承需具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图文]

    图为萧海春今年初创作的大型水墨画《锦绣石壁》,该画长2.37米、高9.65米。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烟云自在——萧海春水墨艺术展”1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105幅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题材的画作引起了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的关注和赞誉。展览将持续至9月11日。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下午特意在开幕式前自带相机来现场一睹画作真容。走进上海美...

    79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履生:跨界之魅:艺术求之[图文]

    陈求之作品陈求之的书法别开生面。他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字和书写的传统,利用书画同源所延续的书法和绘画在审美上的联系,将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形式演绎成一种合而为一的现代的风格。中国传统艺术经过20世纪的发展,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很多人包括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家都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的符号。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形式。很多人不管...

    50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文]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文]

    图片资料无论从任何一个时代来看,青年艺术都是艺术业界高度关注的一大话题。而众多“潜力股”在脱颖成为该时代的焦点之前,几乎都逃不过面临自我、学术、市场、和受众的四重考验。成立于2007年,已经6岁的“CreativeM50创意新锐评选”在2013年1月7日举行了青年艺术家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同日并在M艺术空间对2012年度获奖及提名青年艺术家作品进...

    129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中国传统艺术家为何没有世界名气[图文]

    2月19日,嘉宾和媒体记者观赏毕加索作品。记者江宏景/摄四川成都将于2月28日至5月1日举办“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将展出56件、总价值高达6.7亿欧元的毕加索作品以及张大千的部分作品。尽管毕加索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早已享誉世界,但两位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与齐白石各自的作品拍卖总额却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毕加索。尽管如此,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海外知名度似乎滞后于其节...

    138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圆明园七流失柱基如何回归引争议[图文]
    圆明园七流失柱基如何回归引争议[图文]

    黄怒波■商人黄怒波捐990万元人民币翻修挪威某博物馆中国馆换回文物安置于北大黄怒波小传1956年,黄怒波出生于兰州,两岁时举家搬至银川。他的父亲是军人,因为和上级发生口角,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狱中自杀。独自支撑起家庭的母亲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黄怒波自言从小便有了“狼一样的性格”。1973年中学毕业后,黄怒波到宁夏农村插队。1977年,他...

    17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为当代水墨正名:当代不是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图文]

    王天德作品《后山图HoushanNo.14MSHT012》178cm×115.5cm拓片、宣纸、皮纸、墨、焰2014年谷文达作品《碑林-唐诗后著-No.13〈春望〉唐:杜甫》180cm×90cm墨、宣纸2003-2005年(左)北京商报:亚洲艺术中心策划“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的初衷是什么?此次展览主题&ldqu...

    18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谢天赐: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图文]
    谢天赐: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图文]

    人类历史的长河慢慢的流淌到现在,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溶入了我们的遗传基因,不自觉地形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自然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然而,我们毕竟是客观地生活在现代。“物质到精神”,不管人类如何的主观唯心主义,也不得不受到现代科学文明的左右和影响。三寸金莲穿着人造革;穿着长衫马褂饮着三聚氰胺的牛奶;明媒正娶通过电脑进行传宗接代;彬彬有礼演变成了见面就—&mda...

    61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遗韵 淡泊名利醉心艺业[图文]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遗韵 淡泊名利醉心艺业[图文]

    林筱之林筱之作林筱之,原名昌午,生于1928年10月,原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林山乡。时居南京中央路119号1单元301室。现居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桥北林散之故居,其父乃书画大师林散之先生。筱之三岁识字,五岁从父学画,得其教导和熏陶,经过七十余年的学习,画临黄子久、渐江、石涛诸家,书学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李北海,于乙瑛、曹全诸碑,均有涉猎,后书风颇似其父,气势平稳,书风秀逸,笔间苦藤,内含灵...

    66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实用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暴君[图文]
    实用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暴君[图文]

    托尼-克拉格身上同时具有艺术家和学者两种气质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Cragg)总是向别人强调自己是一个materialist,刚接触他的人还以为他指的是“唯物主义者”,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误解,于是就问他信不信上帝,他爽快地说:“当然!但是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有趣,我们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完。上帝创造了物质,我们来研究物质。”这就是他口中mater...

    8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寅:投身山水间 笔端现神韵[图文]
    王寅:投身山水间 笔端现神韵[图文]

    山水画家王寅:投身山水间笔端现神韵走进津门山水画家王寅的画室,墙上一幅幅气势磅礴、恢弘壮美的山水画让人顿感湖光山色扑面而来,年近七旬的王寅正在墙上绘制着最新的作品。和大部分画家伏案作画不同,王寅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墙上完成的,他说这样作画不仅有助于一气呵成,还能统观全局。王寅笔下的山水画气韵生动,充满阳刚之气,只有长期深入大自然、投身山水间的画家才能用灵巧的艺术笔墨创造出如此的精品。作画灵感...

    140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雅尼斯·库奈里斯:用艺术表达态度[图文]
    雅尼斯·库奈里斯:用艺术表达态度[图文]

    雅尼斯·库奈里斯采访者:包昕蕴被访者:雅尼斯·库奈里斯记者:请问在中国举办这次展览,对您本人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库奈里斯:对我来讲,这次展览最大的意义是一种交流和对话。作为西方艺术家,我来到中国,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产生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像我在其他地方,比如美国、德国做的展览一样,都是在做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在中国也是一样,而且比较特殊的是我在中国找的一些材料...

    108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