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寅:投身山水间 笔端现神韵[图文]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阳阳 点击 :

王寅:投身山水间 笔端现神韵 | 美术教学

山水画家王寅:投身山水间笔端现神韵

走进津门山水画家王寅的画室,墙上一幅幅气势磅礴、恢弘壮美的山水画让人顿感湖光山色扑面而来,年近七旬的王寅正在墙上绘制着最新的作品。和大部分画家伏案作画不同,王寅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墙上完成的,他说这样作画不仅有助于一气呵成,还能统观全局。王寅笔下的山水画气韵生动,充满阳刚之气,只有长期深入大自然、投身山水间的画家才能用灵巧的艺术笔墨创造出如此的精品。

作画灵感源于真山真水

从幼年时期就酷爱丹青的王寅对山水画有着执著的深情,他深知临摹古人画作只能单纯地提高笔墨技法,若要画出令观者产生强烈震撼感、心胸为之开阔的精品山水画,必须深入大自然体悟自然之理以及人生之理,用真山真水给予的灵感创造出意境之作。

于是,王寅多次带着画笔前往泰山、黄山、峨眉山、张家界、大小三峡、九寨沟采风写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从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描摹自己内心的青山绿水。王寅说:“有了一定的山水画基础后,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灵感,自然对一草一石、一花一树的结构和姿态都能够有深刻理解,再进行创作便能画出大自然的神韵。”他在每幅山水画中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无论山峰、白云、瀑布、溪流,都是有感而画,个人面貌愈发鲜明。

面对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风景,王寅在创作中又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画作的构图是对画家水平的锻炼,首先要掌握所有的绘画基础知识和构图方法,然后再根据多次真山真水的写生经验人为地安排出更具美感的构图。无论大画还是小作,都要做到有章法,画面的明暗、虚实、繁简都需取势得体,这就是‘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

从幼年时期就酷爱丹青的王寅对山水画有着执著的深情,他深知临摹古人画作只能单纯地提高笔墨技法,若要画出令观者产生强烈震撼感、心胸为之开阔的精品山水画,必须深入大自然体悟自然之理以及人生之理,用真山真水给予的灵感创造出意境之作。

于是,王寅多次带着画笔前往泰山、黄山、峨眉山、张家界、大小三峡、九寨沟采风写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从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描摹自己内心的青山绿水。王寅说:“有了一定的山水画基础后,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灵感,自然对一草一石、一花一树的结构和姿态都能够有深刻理解,再进行创作便能画出大自然的神韵。”他在每幅山水画中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无论山峰、白云、瀑布、溪流,都是有感而画,个人面貌愈发鲜明。

面对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风景,王寅在创作中又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画作的构图是对画家水平的锻炼,首先要掌握所有的绘画基础知识和构图方法,然后再根据多次真山真水的写生经验人为地安排出更具美感的构图。无论大画还是小作,都要做到有章法,画面的明暗、虚实、繁简都需取势得体,这就是‘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

笔墨技法是山水画灵魂

研习中国山水画50多年的王寅善于用忽浓忽淡、忽干忽湿、忽急忽缓、忽张忽弛的笔墨来描绘自然山川的神奇变化,“中国画的精髓在于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和使用。画国画,笔墨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笔道苍润刚柔的变化和颜色浓淡干湿的层次,既可以体现山水的外在面貌以及空间、层次、质感、氛围等,又可用笔墨构成山川神奇的变化,或奔放、或苍茫,以体现画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从而使人感受到画作的韵味和画家的艺术个性。”

在王寅的画作中,无论是峰峦沟壑、大江飞瀑,还是春树夏草、小屋石桥,都是用传统笔墨规规矩矩地皴、擦、点、染,每一幅作品都是水与墨相互交融,形成丰富的层次关系,寓精微于博大,别有一番艺术韵味。

虽然王寅已年近七旬,但是他的思想并不保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山水画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有所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没有传统和笔墨的基础,创新只是空谈。另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接触大自然,从山水间寻找创作灵感。”

研习中国山水画50多年的王寅善于用忽浓忽淡、忽干忽湿、忽急忽缓、忽张忽弛的笔墨来描绘自然山川的神奇变化,“中国画的精髓在于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和使用。画国画,笔墨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笔道苍润刚柔的变化和颜色浓淡干湿的层次,既可以体现山水的外在面貌以及空间、层次、质感、氛围等,又可用笔墨构成山川神奇的变化,或奔放、或苍茫,以体现画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从而使人感受到画作的韵味和画家的艺术个性。”

在王寅的画作中,无论是峰峦沟壑、大江飞瀑,还是春树夏草、小屋石桥,都是用传统笔墨规规矩矩地皴、擦、点、染,每一幅作品都是水与墨相互交融,形成丰富的层次关系,寓精微于博大,别有一番艺术韵味。

虽然王寅已年近七旬,但是他的思想并不保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山水画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有所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没有传统和笔墨的基础,创新只是空谈。另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接触大自然,从山水间寻找创作灵感。”

打基础从传统技法练起

对于年轻的书画学艺者,王寅建议他们必须从传统开始学习:“没有传统做基础,创作从何而来?就像盖楼打地基一样,地基打不好就有塌陷的可能,所以基础很重要。不管你画人物、花鸟还是山水,不从基础练习笔墨功夫,一上来就学泼墨、写意,画到一定程度会发现自己的功夫不到位,到时还得从基础练起。”

王寅说,自己50多年前学画初期的主要功课就是打基础练习传统技法;中期才开始临摹大家画作以及写生,把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创作成画;后期开始从传统中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绘画创作没有顶峰,任何时期都要创新。”王寅说。

王寅简介

王寅,1946年生,天津市美协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当代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湖社画会理事、大运河书画院理事、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自幼酷爱绘画,师从段无染、孙其峰、赵松涛等先生。部分作品被馆藏并收录入各种画册,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被作为礼品赠送给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厅。2009年应邀为天津市委、市政府绘制巨型国画作品。2011年为天津市迎宾馆绘制巨型国画作品。

相关文章

  •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见仁见智说见地 真心真意谈真知[图文]

    编者按:5月15日,“江南忆——李波花鸟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紧接着举行了由李波的恩师、杜曼华先生作为学术主持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笔墨语言、传承创新、个人风格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了对李波花鸟画的认识和评价。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和记者的采访,以飨读者。(排名不分先后顺序)肖峰(中国美协原副主席、浙江省美协原主席、中国美院原院长)...

    45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溯源法古 独树一帜开新篇——记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创始人宋草人[图文]

    草人先生现场创作尽管这是一个中国书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但像宋草人这样能够独创一种画风和流派,并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高度认同的书画艺术家却是屈指可数的。草人先生,字惠草,1954年生于闽南漳州,长于扬州,自幼习书作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被启功先生誉为“扬州九怪”。草人先生书画研习百家,师古出新,独创感应书法和梦幻画风,受到书画创作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

    8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行为艺术仪式化:常用裸体与自残[图文]
    中国行为艺术仪式化:常用裸体与自残[图文]

    图片资料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或观...

    10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导演田沁鑫:我的灵魂是个种菜浇水的和尚[图文]

    1992年,田沁鑫在韩国首尔。□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谢奕娟当刘晓庆领衔的话剧《风华绝代》激发的余响还未消,话剧《青蛇》又刷新了人们对女导演田沁鑫的印象,而广州观众从6月27日~30日也有机会在友谊剧院欣赏到田沁鑫执导的《青蛇》。对于田沁鑫而言,不论是颠覆改编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早年让她拿奖拿到手软的《生死场》,这位满腹经纶的女导演总能带给人们一波接一波的惊喜和感动。生活中的田沁...

    18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文]

    克劳德·莫奈麦田64.60×81.00cm画布油画1881年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造型艺术考察之旅,使我充分体验到现代绘画、雕塑为主的造型艺术日趋多样化。在国内时常听到艺术多元化的说法,其实“多元”的实质并不具备,但“多样”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并不想在二者之间作概念上的讨论,因为“多元”是哲学概念,而&...

    19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复活的青铜[图文]
    复活的青铜[图文]

    李慎让我刮目相看。这在一个大师、泰斗、学者犹如芳草一样疯长的年代,李慎让我感到了一种真实、一种扎根在土里,有着自身的强壮的真实。李慎让我刮目,不是他头上的“画家”头衔,这个头衔在时下,似乎正在泛滥和贬值。我是在他的画中,发现和找到了李慎这个人:他在敲打着他的青铜,那是有节奏的敲打。他神情专注、陶醉乃至迷恋,嘤嘤嗡嗡的叩响,仿佛从远古传递而来,带着强劲的精神召唤&helli...

    145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风高秋月白——赵夜白绘事有感[图文]

    赵夜白在当下环境谈论绘事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可以从具有全国指导价意义的雅昌网上查到一个画家其作品的身价,这种货币化的数字便成为世人了解一个艺术家的起点,而这一起点也正好是艺术的终点。这一终点也启示着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与艺术同样遭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压迫,这种压迫的直接表现便是对人文与艺术进行着经济学意义的追求。如果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当前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所遇到的问...

    14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水墨画:西方话语权下的边缘艺术[图文]
    中国水墨画:西方话语权下的边缘艺术[图文]

    谷文达当代水墨画《风景》“我们把水墨当作材料来看,还是具有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来看?是不是用水墨材料就会把民族价值观放进去?如果这样,国外艺术家用水墨材料去创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近日,一场《回到地域·水墨与美术史》的中西方学者论坛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展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殷双喜如此问道。无聊?美国学者詹姆斯·埃金斯将中国水墨画评价为...

    5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图文]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美术馆尊严是核心问题,而钱不是■收藏周刊记者韩帮文程辛把实力太弱、太不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尤其像我们馆楼上展着齐白石老爷子的作品,你好意思吗?——吴洪亮逢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之际,“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于1月10日至3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甫一亮相,便在艺术界...

    1388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邦耀:在思考中探索前行[图文]
    李邦耀:在思考中探索前行[图文]

    李邦耀《第12个五年计划》560×560×285cm装置2011年他画的是商品,是品牌,是消费的虚华?请你切莫以商业的敏感误会了他,读懂他的思考,理解他的创作,分享他的空间,便会发现一个勤劳的时代记忆者,永远在记录和探索新的方式,让你回过头来,能意味深长地叹一句:“如斯便是修行。”李邦耀《第12个五年计划》560×560×...

    173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夏荷(中国画)汪国真作林贵春对于汪国真由诗人成功转型,一举成为诗歌、书画、音乐三栖艺术家,大家都颇感好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曾经能令“洛阳纸贵”的著名诗人,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喜欢上书法和绘画?并且像当年他的诗一样很快一举成名,红遍大江南北。对此,汪国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坦诚:“1993年诗歌出名后,自己经常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人找我题字、写贺词,甚至...

    9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追忆朱德群:最是难言妙其中[图文]

    960年朱德群与董景昭结婚,新娘披上了幸福的婚纱作者:凡子春天原是逗人可爱、让人生发无限希望的季节,然对酷爱抽象艺术的人来说,2013年和2014年的两个春天显得特别的黯淡。两位杰出的中国抽象画家赵无极和朱德群,一在旧年的瑞士,一在2014年的法国,如同约好了一般,前后脚地离我们而去了。如同珍藏的两本典籍,赵无极走时,我们还有朱德群在。朱德群一走,我们关于抽象艺术的经典版本的最后一页,就只...

    88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把握禅机》当代海派玉雕大师代胜坤精品鉴赏[图文]
    《把握禅机》当代海派玉雕大师代胜坤精品鉴赏[图文]

    代胜坤著名玉石雕刻家、上海玉雕大师、上海海派玉雕大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主攻人物雕刻,代胜坤自1997年始进入玉雕行业,2005年成立个人工作室“瑞坤玉舍”。经过近十几年的苦心钻研、厚积薄发,自2006年至今,他凭借《观音》、《罗汉》。《喜获大礼》、《马到成功》、《飞黄腾达》、《代代有余》《引凤来仪》《妙笔生花》等经典作品成为“天工奖”、&ld...

    15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发言纪要(节选)[图文]
    于希宁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发言纪要(节选)[图文]

    范迪安:刚刚开幕的于希宁先生百年诞辰大型展览,引起了从领导到美术界、到普通观众的极高的评价,尤其是感动。我们对于希宁先生的艺术创造与贡献,特别是在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开拓创新上作出的努力都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我经常想一次大型的展览特别是一次经过学术梳理论证筹备的一个综合型的展览,能够对一位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特别是在艺术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特征给予新的评价和新的认识。这也是我们今天在一个新的文...

    195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1943年中秋,郑午昌与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共20位甲午同庚合影。郑午昌,名昶,以字行,号弱龛。自1922年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任史地编辑,继高野侯于1924年任美术部主任,至1952年患脑溢血在沪逝世,涉足上海美术界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作为传统文人画赖以生存的士大夫社会和经济基础,早已不复存在。海上国画家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绘画如何适应现代性,如何对具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加以定位,是摒弃传统&l...

    9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