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越窑青瓷怎堪凋零[图文]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joseph 点击 :

越窑青瓷怎堪凋零 | 美术理论图片资料

宁波素有“瓷母”之称,这里曾经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类玉、类冰”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宁波东钱湖“越窑”是浙江三大青瓷窑址群之一。1981年,由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微博)博物院举办的“中国古窑址瓷片展览”,先后两次在香港和日本展出。展出的瓷片共500多件,其中,宁波鄞县选送12件,这些展品全部出自东钱湖畔的古窑址。

灿烂的文化,辉煌的历史,如何持续?2007年,越窑青瓷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至此,也开启了越窑青瓷保护开发的新篇章。

考古发掘表明,东钱湖自唐东汉开始生产瓷器,南北朝迅速发展,到北宋及至顶峰,制瓷技艺登峰造极,“秘色瓷”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东钱湖越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整整引领中国瓷业长达六个世纪。是全世界最早烧制出瓷器的窑口,为人类从陶向瓷的演变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

东钱湖越窑青瓷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转型、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到了南宋后期,东钱湖越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此后的时间里在东钱湖广大的区域内仅发现一处明代民用青花窑。

灿烂的越窑青瓷之花怎堪如此凋零?新中国成立后,越窑青瓷重要产地之浙江上虞、慈溪等地,在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通过几代专家、学者和广大制瓷艺人的共同努力,不仅系统恢复了生产工艺,而且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创新,使越窑青瓷的生产技术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越窑青瓷技艺的恢复和发展,不仅给当地地域文化增添了无数光彩,也为人类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提供了新生。

在越窑青瓷的恢复中,东钱湖畔也不再冷清。2003年,“甬尚越窑青瓷工作室”组建,该工作室在大量寻访本地资源和本土专家团队,整合各种文献典籍的基础上,重新点燃了东钱湖畔的第一缕窑火,并开启了东钱湖现代越窑制瓷的新纪元。2009年,“甬尚越窑青瓷工作室”更名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甬尚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至此,经理负责制取代了原来的传承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公司进一步加大招募对传统越窑青瓷文化有着无限热爱和有着高学历的本地青年,师徒相传,涌现出一些全面掌握越窑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人。

尝试只是一个起点,东钱湖畔的青瓷之火仍然微弱。首先,其文化传承几乎处于“断层”状态,“生产性保护”流于纸面,“世界瓷器历史之最”所具有的资源独特性、唯一性、稀缺性的禀赋与当下文化传承的严峻现实形成尴尬对比。其次,东钱湖越窑青瓷历史文化保护的现状极其混乱。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与文化短视使得文化遗产正迅速地变貌和消亡,这种“无序”状态也将给东钱湖越窑青瓷后续的研究和推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再次,地方政府官员的短视及公众对东钱湖越窑青瓷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价值认知的“漠视”令人不安。东钱湖及周边区域有二百多处上古越窑文化遗址,其数量之多、密集程度、聚落形态及文化关系等都让专家、学者十分惊叹,它与当下官员及民众对之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毕竟在文化产业背景下东钱湖越窑青瓷文化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文化效益,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奇葩,期待绽放。如何让稀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如今,东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其自然生态环境,在旅游上已成为品牌。如果将越窑青瓷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引进有远见的开发实体,使东钱湖越窑青瓷形成完整的产业形态,不失为发展越窑青瓷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传承发展之路,规划必须先行。首先,通过专家智力引入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系统整理和挖掘东钱湖越窑青瓷的各项技术指标,并组建以专家牵头由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专项委员会进行前期论证和策划先进的实践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须做到包装定位准确、策划完善、对外宣传和推广得力。如此,既达到保护又开发的目的,又为东钱湖越窑青瓷的当代传承谱写新纪元,为当地本土文化注入新元素和新探索。

规划如同战术,真正作战,还需要强有力的队伍。然而,文化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相对长,因此建议政府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引入有先期经验和基础的开发实体,使文化与资本完美结合;并相约开发实体以文化创意为纽带,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一元与多元的关系;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东钱湖越窑青瓷整合文化产业建设,挖掘产业资源,拓展产业形态;为打造宁波文化产业本土品牌,开创文化产业“宁波模式”注入基因。

相信随着东钱湖越窑青瓷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将逐步形成完整的集文化挖掘传播、旅游交流、休闲接待等一体的越窑青瓷文化产业格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传播产业、文化旅游纪念品产业等多重业态于一身的越窑青瓷文化产业必将重放光芒,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

相关文章

  • 写实绘画是否有未来[图文]
    写实绘画是否有未来[图文]

    吴冠中《苏醒》彩墨150cm×360cm1994年赵无极《22.7.64》油画161.5cm×199.5cm当代艺术理论家栗宪庭近日指出:“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受这种艺术观念影响成长起来,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博物馆体制,有艺...

    92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画杂谈:话说伯乐害马[图文]
    书画杂谈:话说伯乐害马[图文]

    众所周知,徐悲鸿不仅是画马大家,更是美术界的伯乐。他任央美校长期间,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不拘一格提拔和重用人才,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白石老人能走进大学讲堂,就是悲鸿先生的功劳。那时,作为“草根艺术家”的白石老人,从没登上过大学讲台,也不会讲课,悲鸿先生就当他的助教,往往是白石画画,悲鸿讲解。在一次画展中,徐悲鸿把白石老人的作品挂在自己作品的前面,标...

    158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了庐:笔墨是中国画家的灵魂[图文]
    了庐:笔墨是中国画家的灵魂[图文]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关于“文人画系列对话”已刊发多期,这次的对话者是了庐——了庐在当代画家中也许可算是“隐者”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了庐以其简笔画作声名渐起,其后主要致力于对中国画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如今,了庐独居于上海近郊一处简单的一室一厅中,创作极少,对艺术界的纷扰似乎并不关心,但对重要的艺术话题却十分敏感...

    42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继承传统,走向现代——青年画家张鸿武[图文]
    继承传统,走向现代——青年画家张鸿武[图文]

    张鸿武,男,1986年生于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201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市怀柔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于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二中学任教。与张鸿武老师交谈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表现出一种宽容与理性的智者风度,正如他个人对于国画的态度:传统与现代兼顾。张鸿武老师并不一味的批判传统,也不彻底的否认现代,而是理性地对待两者,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在继承...

    130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艺术的困境也是人类的困境[图文]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秦腔》、《带灯》,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55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耿宝昌:定窑瓷是中国陶瓷名牌[图文]
    耿宝昌:定窑瓷是中国陶瓷名牌[图文]

    耿宝昌先生讲话近日,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中和之美-——定窑陶瓷艺术展”,向观众展示古代定窑瓷器191件,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定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器皿,为学术界、收藏界、文化界提供了一个参观学习的平台。本网记者就这次展览的重要意义对瓷界专家耿宝昌先生进行了专访。青黄釉碗耿宝昌先生首先介绍了这次展览的由来,故宫有一个规划,就是将五大名窑&ldqu...

    157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蒙娜丽莎"为何是杰作? 艺术家:颠覆了蒙昧价值观[图文]
    "蒙娜丽莎"为何是杰作? 艺术家:颠覆了蒙昧价值观[图文]

    最近和朋友讨论艺术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朋友的观点之一是:艺术就是艺术,距离现实越远越好。由此不禁想到我经常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作品,那就是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为何这个作品是旷世杰作?我认为绝不是因为作品有精湛的技术,也不是因为作者毫无缘由地表现女性美。而是,在中世纪第一次兴起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中,这个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第一次提出和触及到了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问题,即个人...

    4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实用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暴君[图文]
    实用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暴君[图文]

    托尼-克拉格身上同时具有艺术家和学者两种气质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Cragg)总是向别人强调自己是一个materialist,刚接触他的人还以为他指的是“唯物主义者”,我一开始也有这样的误解,于是就问他信不信上帝,他爽快地说:“当然!但是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有趣,我们研究一辈子也研究不完。上帝创造了物质,我们来研究物质。”这就是他口中mater...

    8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盖里·李作品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正在红专厂E9艺术馆展出的《一半一半》展览有个长而佶屈聱牙的副标题——三位探索土著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当我们看到“土著文化”这个词时,往往会预设看到一些符号化的原始风情——展馆门外燃烧着的带来“澳大利亚味道&rd...

    17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晚年高傲孤僻 《水仙图》缺乏豁达感[图文]

    徐渭《水仙图》“悲壮淋漓,文如其人,且令天下后世负才不遇者读之,一齐下泪。”清代林云铭如是评价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我在看此文时也欲哭欲愤,我虽不才但也经历过许多生存的艰辛,故掩卷而悲尤甚。生死有命天注定,这“天”就是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的特定生存时段中的诸多因素,还有与自己秉性、追求的矛盾反差。人常说“生不逢时”可能就有点...

    16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马未都看《1942》: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图文]

    【核心提示】: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

    81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朱家溍先生与故乡[图文]

    本文作者与朱家溍(右)在萧山博物馆1996年春,朱家溍受聘为萧山博物馆顾问。自那时起,先生几乎每年亲赴故乡,无偿为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作鉴定。内容涉及书画、铜器、杂件、家具等等,过目鉴定的藏品近2000件。纠正了许多原先鉴定的错误,为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家溍,字季黄,原籍浙江萧山新塘朱家坛村。1914年生于北京,2003年去世。生前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25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批评家李小山先生记者:八十年代李小山老师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在今天是否可以重提这个观点?何桂彦:李小山的文章发在1985年第7期的《江苏画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当时还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文章写得很犀利,观点十分尖锐,对传统水墨,尤其是明清至民国以来的水墨创作进行了批判。之所以文章在美术界产生了影响,主要是契合了80年代中期在西方现代化,现...

    149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宗峰:我眼中的曾梵志[图文]
    宗峰:我眼中的曾梵志[图文]

    曾梵志2013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晚间拍卖专场上,由尤伦斯夫妇送拍的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7000万港元起拍后,经过5名竞投者持续20分钟的角逐,最终以1.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为1.8亿港元。中国当代艺术由此进入亿元时代,曾梵志成为亚洲最贵艺术家,位列全球最贵在世艺术家单品第七。我和曾梵志在一次活动中经好友皮力介绍认识。2010年左右我们的交流开始比较多。男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能够彼此...

    14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热衷于生活情趣的文艺青年们和追求高生活品质的中年老范,不经意间发现曾经熟知的艺术大师们的艺术作品呈现在丝巾、茶壶、餐盘、抱枕上了,这也给他们带来一丝内心的喜悦和亲切。这种与年少追星的狂热完全不同,更多了一份内敛和沉淀。这种亲切每日都会随着生活的流动无意识的散漫开来,让岁月的精神与文化的激励伴随,荡涤社会的浮躁,构建人们内心自我的一方乐土,在与艺术和大师的对话中,生活因此多一...

    102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