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让品味博物馆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麦兜兜 点击 :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东段,有一座地标性建筑。路过这里,总能被它大气庄重的建筑风格和不时变换的展览信息吸引;走进这里,总是被它独具特色的固定陈列和丰富多样的临时展览迷恋;深入其中,准会爱上这里优雅安静的环境和贴心暖人的服务。

毫无疑问,这里正是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甘肃省博物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甘肃省博物馆正以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化”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模式和生活方式,奋力书写着陇原转型跨域的“文博篇章”。

资源建设篇

“优雅外表+丰富内涵”地标性建筑文化魅力的“现代模式”

博物馆,到底以什么吸引人?地处西部内陆的甘肃省博物馆,以优雅大气的外观、多样独特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模式”,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工”字建筑群成为兰州地标性文化建筑

5月10日,笔者再次来到西津西路,一座现代建筑群穿过透绿的外墙,瞬间映入眼帘。于2006年完工并对外开放的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是一个“工”字形的现代建筑群。建设之初就以“人文自然、和谐庄重、古朴典雅、浑然一体、创新实效、先进现代”为理念,以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流行趋势;同时,在建筑内装饰选材上大胆采用具有很强文化沉淀感、绿色环保的原始手掐纹石材、斧剁石材及具有甘肃特色的飞天雕刻等石材,使这座建筑既具有浓郁的历史特色,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并于2008年荣获“甘肃省建筑装饰工程飞天金奖”。

很快地,这座展览大楼,因大气、庄重成为兰州市七里河一座地标性的文化建筑。

“特”色馆藏品展现源远流长的甘肃文化

外表的华丽只能吸引一时,真正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内涵”。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文物大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此得天独厚,收藏丰富。现馆藏历史文物及自然标本约35万余件,尤其是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等更是珍贵绝伦,异彩纷呈。东汉的铜奔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

有着如此独特的“先天优势”,甘肃省博物馆并不“知足”。

“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不断充实、丰富。”省博物馆馆长俄军介绍,近两年来,为应对新时期藏品来源所面临的新问题,甘肃省博物馆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了丰富藏品来源的“征集+捐赠”新模式。2010年至2012年,共征集文物464件(组),先后接受香港严辉夫妇无偿捐赠的50件精品古瓷器,中国书画研究院王天一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张改琴先生、中国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先生捐赠作品共计264幅。

公共文化篇

“固定陈列+临时展览”开启公共文化大平台的“世界窗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这个命题下,如何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使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方式真正融入公众生活,是全国都面临的一道难题。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固定陈列+临时展览”的模式,将甘肃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将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吸引进来,为广大观众搭建了一个公共文化平台,开启了一扇“世界窗口”。

五大基本陈列满足“专家型”观众“细品慢赏”

甘肃省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甘肃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先后推出充分彰显陇原地域特色的五大基本陈列。

《甘肃彩陶》:甘肃是彩陶的故乡。展览分“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余辉流艳青铜器时代诸文化彩陶”“陶苑奇葩”和“陶艺再现”6大部分,通过400件精美彩陶,反映了甘肃远古彩陶文化概况。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该展览分“丝绸之路的前奏”“丝绸之路的开拓”“丝绸之路的繁荣”“丝绸之路的绵延”4个单元,通过420余件历史文物精品,展示了自青铜时代起至宋元时期甘肃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变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境内的生命现象有着近20亿年的历史,古生物化石是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展览分“海洋动物厅”“恐龙厅”和“黄河古象厅”,分别展示了古生代时期发现的各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中生代时期发现的恐龙、鱼类、植物、昆虫等化石和新生代时期发现的各种哺乳动物化石。

《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览分“佛风东渐、胡风汉韵、盛世梵音、花落人间、花萼同辉、敦煌藏经洞遗珍”6个单元,全方位展示了十六国至明清近1700年间,佛教在甘肃的传播历程和甘肃瑰丽的佛教文化。

《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展览由“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和“曙光篇”5个单元组成,共展出革命历史文物299件、珍贵史料图片290幅,通过7个大型场景,再现了甘肃革命鲜活生动的历史画卷和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这五个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思独特、制作精良,《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又在“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入围终审评选。

众多临时展览消除“博爱型”观众“审美疲劳”

3月31日,一名观众正在甘肃省博物馆西展厅全神贯注地观看一件精美的玻璃器,这是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的临时展览《玻光溢彩上海博物馆欧洲玻璃、陶瓷器展》。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通过积极“请进来”,举办异彩纷呈的临时展览,保持了博物馆的持续吸引力和亲和力。如定期举办名人名家系列作品展览,引进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等名家大师的书法、绘画作品展16个;不定期引进全国精品文物展,先后引进《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精品展》《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以及上海、浙江、辽宁、吉林、陕西、江西等省级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展14个;2012年,还引进了首个国外文物展《清瓷雅韵日本江户伊万里名瓷展》,让广大群众身处甘肃,就能眼观世界。

自2008年,甘肃省博物馆还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优势,策划、组织富有“陇原特色文化”的《大漠神韵甘肃雕刻艺术展》《甘肃佛教艺术展》等近10个原创展览,赴广州、江西、吉林、安徽、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内蒙等地巡展。这些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原创性展览,滔滔不绝地向参观者“讲述”着甘肃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如同舞剧《大梦敦煌》《丝路花雨》一样,成为向外界宣传甘肃的最好媒介。

管理服务篇

“科学管理+用心服务”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甘肃经验”

“博物馆等大型公益文化机构的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关键因素。”有关专家表示。“科学管理+用心服务”,这是甘肃省博物馆给出的答案;不仅如此,甘肃省博物馆还以这个“甘肃经验”,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与日本国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缔结为国际友好馆,成为全国省级博物馆在国际友好合作方面的典范,用优异成绩交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优秀答卷。

科学管理渗透博物馆事业的每个环节

5月11日,周末。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并未双休,而是在办公室研究“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

“不仅仅是加班,轮到我值班了。”俄军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文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不仅要加强基础建设和收藏、展示、研究、宣传、服务等工作,更要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此,省博物馆很是“费心”。“领导班子成员每人一周24小时值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省博物馆将科学管理渗透每个环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学科项目建设: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参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2项。获得国家出版奖1项,甘肃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建筑装饰工程金奖1项,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1项,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此外,馆内一名专家于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层次的“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出版专著、各类馆藏文物图录、论文集等10余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区位优势发挥: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陆续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文博界引起巨大反响。

此外,2010年甘肃省博物馆牵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西北五省区22家文博单位推出“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该展览先后在浙江、辽宁、河南、广东、广西等地巡展,以致至今都未能在西北五省区开始展出,目前,还有多家博物馆在等候借展。今后,还将陆续组织推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联展、“草原丝绸之路”联合展览以及“茶马古道”联合展览等,充分凸显甘肃省博物馆在全国的影响力,以及在文博界的学术号召力和核心竞争力。

用心服务融入博物馆环节的每个触角

完善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之外,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为广大公众提供多种优质服务是很硬的“软件”。

社会教育服务:制作拥有国宝级文物的图片流动展深入社会各层面宣传展出;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展解疑答问、免费鉴宝;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普及文博知识……甘肃省博物馆打破传统模式,坚持“以观众为本”理念,开展的各种展览及社会教育工作不仅受到了广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达400余篇次,也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等各级领导和国外友人的高度赞扬。

志愿者服务:甘肃省博物馆还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模式,并取得喜人成绩。截至2012年底,先后有2000多名国内外友好人士参加了志愿服务。现有成人志愿者400人,小小志愿者160人,年龄从6岁到65岁不等。截至2012年底,志愿者共讲解11083批次,接待观众446520人次,累计为观众服务233889个小时;5年来,志愿者组织社教活动近百场,服务观众100多万人次。此外,还首创了全国博物馆志愿者讲解督导服务制度,2012年12月,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以最高分获得“牵手历史第四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2012年5月18日创办了《志愿者之声》报刊。

甘肃省博物馆,正迈步走在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星光大道上,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文化大省建设增光添彩,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陇原梦”增加“文化软实力”。

相关文章

  •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当今艺术为何难觅大思想[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我们总是比较善于理解中国画家害怕线条和具象的当代心理,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基本功底留下的一长串阴影,这一长串阴影深刻影响并左右画家的初期打功底阶段、探寻发现阶段、功利阶段、升华阶段,在无法与自然接近的画笔下,无法与真实重合的线条下,不实的基本功底造成的一串长长的阴影,总是在帮助中国画家涂改并遮掩事物的真相,更遑论画出对事物的认识了。受功底影响的不仅限于形式,最深重的影响则是画的内...

    44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私生子亟待合法化[图文]

    文物“家底”仍是糊涂账对于藏家来说,要合法“收养”文物的成本不菲,途径也很少,而相反,文物“私生子”则很容易获得,价格也便宜,而法律惩治力度却很弱。恶性循环之下,藏家收藏“私生子”越来越多,盗墓、盗捞、盗窃猖獗。曾向全国两会倡导创办“中国文物产权交易所”的彭中天博士告诉羊城...

    107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书坛翘楚亦斵轮[图文]

    我和占先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占先”者,“登则占高峰,攻则做先行”之谓也。名如其人,业精于勤。受李占先事业成就和书法艺术的感染,曾口古绝句以赞之:“龙虎抖神韵,金农有传人。书苑连商海,翘楚亦斵轮。”这是我当年为他写的一首小诗,特取最后一句作这篇文章的标题。73岁的李占先,从一位优秀军人到成功的企业家,晚年又成为中国书坛翘...

    144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明艺术天才徐渭 作品治好了藏家腹泻病[图文]

    徐渭《柳荫读易秋郊策蹇》手卷的两个主体部分除资料图片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路军摄徐渭是个充满着传奇的名字。这位明代文豪才华横溢,诗文、戏曲、军事、书法、绘画皆有建树。明人袁宏道认为徐渭的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又评论徐渭的书法“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又评价徐渭“自负才略,多奇计,谭兵多中”,肯定其...

    72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盛葳:与胡斌的对话[图文]

    图片资料胡斌: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媒介研究”的问题呢?你觉得现阶段,艺术家关于媒介研究方面有什么新的变化吗?盛葳:提出“媒介研究”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在做媒体,做了大概有十年的媒体,这是来自于自己日常工作的一个实践性的概念,同时,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收集一些资料,都是关于艺术创作和媒介关系方面的。当代传媒对日常生活和当代艺术的影响与侵入是难以估量的。...

    70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图文]

    徐悲鸿泰戈尔像画肖像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但也是最显功夫的试金石,看似门槛很低,实则是真正艺术精神的地平线。即使很多画家终身从事所谓造像工作,但真正能为人称道的代表作永远也就那么几幅或一幅,当然也有人仅凭几幅肖像画就青史留名,永载史册了。忻东旺朋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多是写意的,但凡流传下来的皇帝像、将军像、祖先像几乎都还是道谜语,再如何生动传神也是点到为止,到底他们长什么样,后人一边看画一边...

    92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晓刚:川美现象在走下坡路[图文]
    张晓刚:川美现象在走下坡路[图文]

    张晓刚作品张晓刚:在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收藏家林明哲甚至说,中国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区域如摘掉川美一脉就会黯然失色,不精彩了。张晓刚:78级川军造就影响力川美现象在走下坡在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收藏家林明哲甚至说,中国艺术市场与当代艺术区域如摘掉川美一脉就会黯然失色,不精彩了...

    118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文]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文]

    巴塞尔艺博会现场徐子林到了今天,艺术变得非常复杂,已经不再是仅通过眼睛就能完全领会其中全部意念的、简单的视觉创作了。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从二战以后,当代艺术成了艺术创作的主流,而当代艺术的显性特征就是不断挑战人们对艺术认知的承受力,不断拓宽艺术的边界,以期形成新的艺术理念,这几乎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唯一命题。然而,提倡创新,强调观念的新艺术只是整个艺术生态的一部分。虽然在西方社会,人们在没...

    17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展览为何日趋乏味平庸[图文]

    大陆艺术家陈蔚《拾荒者笔记2014》编者按:在美术馆展览台日渐竣工的当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却似乎越来越少。而对于形成机制的展览项目,如何维系展览质量,令人关注。由何香凝美术馆发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项目,借此契机,羊城晚报采访了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斌,探讨“展览太多还是好的艺术家太少”?羊城晚报:今天的全...

    176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钟孺乾:开创“绘画迹象论”之先河[图文]

    壹号收藏网记者和钟孺乾合影初识钟孺乾老师,是在他的《迹象境•钟孺乾小品画展》上,他是湖北极少数在80年代同时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料艺术家,他也是中国视觉艺术“迹象论”观念的开创者,“重彩写意”画风的代表画家,他认为“画就是力图在反复地自由挥写过程中生发出浑然的迹象。”这也成为日后钟氏理论的体系之...

    172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森霖:任何时候岭南画派画家都应该自信[图文]
    张森霖:任何时候岭南画派画家都应该自信[图文]

    ■画坛宗师梅社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森霖——如果有时光机,今天的我们或可回到清末时期的纯阳观,见证岭南画派的先驱“二居”(居巢、居廉)以及众多文人在观中遍植梅花、唱咏诗词、结社雅集的盛况;又或可回到民国时期,看到“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梅社”带徒写生作画的风潮。对于和岭南画派的诞生有...

    132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朱新建(1953—2014.2.10)生于南京,著名新文人画家齐白石是一个非常好的画家。其实他是和湖南的小画家学画画,和小文人学写诗,但都比他的老师们好得太多了。他用的是吴昌硕开拓的所谓大写意的方式,同样的方法在吴昌硕手里俗不可耐,就是讨好读者,讨好观众,卖弄技巧,什么毛病都出现了;到了齐白石手里,腐朽变为神奇。就像一个破烂花棉袄穿在吴昌硕身上,一副穷酸相,穿在齐白石身上,太好看了...

    13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卫·林奇谈美术学院对其影响[图文]

    大卫·林奇出生于1946年,早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后在70年代搬去洛杉矶,在那里他以实验性的邪典片《橡皮头》(Eraserhead)开始了电影生涯。但是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如今,林奇迎来了他艺术家生涯的一次复兴:在2007年巴黎卡地亚基金会的展览后,他在纽约的Tilton画廊,及洛杉矶KayneGriffinCorcoran画廊的新空间作过多次展览,此外在德国和丹麦也有展出,同时还通...

    19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不为激情所扭曲”:政治信仰与凡人历史[图文]
    “不为激情所扭曲”:政治信仰与凡人历史[图文]

    EricHobsbawm——1917.6.9-2012.10.1霍布斯鲍姆生平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童年在维也纳和柏林度过,并接触到《共产党宣言》。1933年,回到伦敦入剑桥大学,获文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36年,加入共产党。1947年,成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历史系客座讲师。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发表谴责并退出英国共产党入意大利共产党。19...

    97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图文]

    张凡凡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流派--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张凡凡,系...

    1543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