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方圆掺杂的楷书
第一节楷书的渊源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慢慢蜕化而成的,又称“今隶”、“真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早在东汉时代的简、帛及器物上已能看到一些楷书的体势,《熹平石经》的正方字、《张迁碑》的方劲用笔,实际就开启了楷书的先河。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自汉字生之日起,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并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隶的书写逐渐变波、磔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繁荣局面。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秀美典雅的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其鼎盛时期是在盛唐承隋代楷书风格而又进行了变革之后,书家各显个性体貌。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刘公权则以“柳骨”媲美于“颜筋”,经过这一系列变故革新,最终形成了唐楷的整体面貌。五代、宋、元、明、清是楷书的衰微期,无论是个体书家还是群体书家,都未能突破晋唐楷书已有的格局。
从整体上看,楷书呈长方形,结体比隶书紧密,用笔丰富、细腻,写起来也比隶书灵活便捷。从创立之后,它就代替了隶书的正统地位,并经过长期的试用,更证明了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书体,也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大宗派。现在常说的“真、草、隶、篆”四体,楷书就居四体之首。楷书的形成虽说也是多人经过长期探索而创造出来的,但是其开创和确立之功应该首推钟繇。
第二节楷书的发展历程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所以当时叫“楷隶”,对古隶来说又叫“今隶”。1974年在江西南昌的晋墓中出土了五件木简,上面的字体和唐人小楷十分相像。东晋以后,开始了南北朝的对立局面,书法也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南朝名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僧智永(羲之的七代孙)等。北朝名家有索靖、崔悦、卢谌、高遵等。南朝多帖,书法婉丽风流,行草书兼工;北朝多碑,书体比较守旧、
雄奇朴拙,楷书较精。南朝书法多用圆笔,长于使转;北朝书法多用方笔,工于点画。南北书家可谓各有所长,但都表现了汉字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南朝的《爨宝子》、《爨龙颜》二碑,是从隶到楷过渡书体的典型之一,并对北魏诸碑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隋代统一南北以后,书法也出现了综和南北、下开唐宋百花齐放的局面。当时名书家传下来的墨迹除了王羲之后代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之外,还有《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及近年新出土的《独孤信墓志》等,都能综和南北,在秀丽中具有严整遒劲的风格,可作楷书模式。
唐代书法大都继承前代特征,且精益求精、有所创新、自成一格。如虞世南、欧阳询曾在隋朝做官,到了唐代书名大著。其他如褚遂良、薛稷、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也都能各创一体,为后世所取法。颜真卿用比较雄深圆厚的笔法来写楷书,其中掺有篆笔,尤工大字,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当时的柳公权就是学颜而自成一体的,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受颜书的影响也很深。此外,元康里巙、柳贯,明代的李东阳,清代的刘墉、钱沣、何绍基、翁同龢都受到颜书的影响。他们这些在朝派的书法都堂皇严正,却朴实自然不足。有些墓志,如李元超、焦松等书写的则仍有六朝遗意,用笔潇洒清秀、出于自然,有许多都胜过在朝派。
唐末五代的书家很少,只有杨凝式自颜、柳入二王之妙,笔迹雄杰、楷法精确,对宋代影响较大。
楷书自唐代确立了规模后,以后各代均用作标准,但也因人因时而异,发展并不平衡。比如:唐代最重结构,宋代却特重姿态。正因如此,宋代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行草书成就较大,楷书则不及唐代。宋四家都曾学过颜真卿、杨凝式,却面目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黄书雄健开朗,米书豪爽多变,成就最大;苏书板重,蔡书拘谨,成就较差。四家以外还有李建忠、曾布、薛绍彭、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他们的书法也各有一些特色。
元代书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他对前代名家书法几乎无所不学,功力极深,兼长众体,尤得二王之妙。其笔法圆转周到、姿态优美,可惜缺少骨力,没有雄伟的气势,这些优缺点对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深远。当时有名的书家,如鲜于枢、揭傒斯、柯九思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他的学生俞和,亲友邓文原、张雨、王蒙等,受他的影响更是明显。此外,明代名书法家文征明、董其昌等,都没有脱出他的范围。
明代书家因为重视帖学,大都擅长小楷,大楷却非其所长。文征明功夫最深,到老不懈,成就很大。但由于未能脱离赵体,特别是大楷,笔力既弱,结构也欠谨严。清代学他和赵体的人很多,流弊也很大。明代的书家还有宋濂、解缙、李东阳、吴宽、王宠、祝允明、黄道周、米万钟等,各有一些成就,但影响不大。
清代初年的书家大都习阁帖,学赵、董二人,很少有独立的风格。傅山学颜真卿,颇有所得,赵秋谷推他为清朝第一。查士标学米、董二人,人称米董再生,实际上并非完全相同。刘墉长于小楷,摹仿古人颇有新意,包世臣推崇他的小真书为近代第一。清末何绍基学颜,兼习汉碑,从颜体蜕化出来,体势遒劲流利,也能自成风格,学之者不少,成就较高者有郭风惠等。由清到近代的楷书家还有王澍、蒋衡、梁中书、王文治、邓石如、赵之谦、杨守敬、翁方纲、翁同龢、张裕如、吴昌硕、包世臣、康有为等,尤其是邓石如、赵之谦等人改学南北朝碑志体,化古为新,开辟了楷书的另一条道路。
第三节楷书的结体
楷书的结体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可以说是最规范的一种字体,所以学好楷书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各种书体的基础。文字的结体与楷书的结体似乎有相似的地方,其实差别是很大的。前者属于语言学范畴,后者属于美学范畴和艺术情感范畴。所以,在楷书结体的种种类型中,都不难看到那些神秘和美的原则,如对称、等分、0.168黄金分割。
单体型字笔画一般都比较简单,适合在米格作字,其重心在格子中轴线的位置上,两部对称型字也是如此。两部不对称型的比例约在0168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在结字上,单体型字最难写,需要八面照应。两部型中上下对称的,若同笔画或字型相同的,
一般情况下面要写得大一些、宽一些。如“昌”等字,下面写得宽大些,才能托得住。三部型在结字时要忌平分秋色。有的字宜两头大、中间小,如“树”等;有的字宜两头小、中间大,如“徽”等;有的字可大小相同。当两头笔画长短相同时,左边的笔画可写得短些,如“辨”字;前面的“辛”字可以写得紧缩一些、短一些,后面才能得以舒展,竖画则可长些。全包型可以依长短处理,长的可以写得狭长一些,而短的可以写得扁一些,笔画相互穿插,避免出现直线的空隙。
上面所说的只是基本的类型,此外还会遇到比较繁杂的情形。因此,也有书家将此概括为繁杂型。繁杂型其实是一种复合型式,往往指那些结构繁多、笔画繁多的字。如“鹦”字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书者可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来处理,原则是每个部分的字均按照常规处理。就整体而言,长短处理又要以方格为准绳。
其实关于结体,很早就有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和李淳进结体八十四法的说法。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有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挑挖、补空、贴零、粘合、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借换、增减、应副、撑住、朝揖、救应、附丽、回抱、包裹、却好、大成小、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长右短、各自成形、相管领、应接等,这些都需要细细地体会。李淳进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总结出二十六目,成为今天较为熟悉的八十四法。他的八十四法比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更细,具体有:天覆、地载、让左、让右、分疆、三匀、二段、三停、上占地步、下占地步、左占地步、右占地步、左右地步、上下占地步、中占地步、俯仰勾、平四角、平两肩、勾画、错综、疏排、缜密、悬针、上平、下平、上宽、下宽、中竖、减捺、减勾、让横、让直、横勒、均平、纵波、纵戈、横戈、屈脚、承上、曾头、其脚、长方、短方、搭勾、重撇、攒点、排点、勾努、勾裹、中勾、绰勾、伸勾、屈勾、左垂、右垂、盖下、真下、纵腕、横腕、纵撇、横撇、联撇、散水、肥、瘦、疏、密、堆、积、偏、圆、斜、正、重、并、长、短、小、向、背、孤、单、大等。
第四节楷书的流派
一般而言,正楷的派别大体可分为三种:
1汉魏六朝碑。楷书初创于汉魏,传为三国时魏国人钟繇所创。
2晋魏人楷书,又可称为魏碑。东晋王羲之进一步继承发展了钟繇的楷书。南北朝时期,刻碑之风盛行,且石碑上的字均用楷书,使楷书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形成了以北魏碑刻为代表的楷书风格,后人称“魏碑体”。其用笔侧锋,侧则有姿,易学而易生流弊,圆则无迹,难学而不见其功。如《张猛龙碑》、《张黑妇女碑》、《郑羲碑》等,都是魏碑楷书的代表作。
3唐人楷书。隋唐时期,楷书完全成熟,特别是到了唐代,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楷书家,达到鼎盛时期。如:欧阳询(临湘人),严峻一派之代表,笔力劲险、八体兼工。虞世南(馀姚人)为韶劲一派之代表,学书于智永。褚遂良(阳翟人)为遒逸一派之代表,初学虞世南,后学王右军。颜真卿(临沂人)为雄健一派之代表(柳公权学颜稍变其形,自成风格)。李邕(江都人)为浑穆一派之代表,初学右军,既得其妙,又摆脱旧习,自成一家;李阳冰被称之为圣手,其除正楷以外,兼长行草,且有各种不同的面目。
以上为正楷的三种主要派别。到了唐代以后,楷书仍为书家必写字体。宋徽宗赵佶还创制了一种叫做“瘦金书”的楷书。元代的赵孟则以行写楷,生动优美,人称“赵体”。明清众多书家大多诸体皆擅,均有很深的楷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