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辕北辙的分书
第一节分书的来源
分书又称八分。在古文中,八与分两字的意义完全相同,《说文解字》都训作“别也”。八分之名,就是由这种字体的点画和结构像八字分别相背之形而来的。
据说它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篆书正体,二是隶书草体。蔡邕的女儿蔡琰说:“臣父造八分时,割程邈隶字八分,取二分,割李斯小篆二分,取八分。”就是说,分书八成来自篆书,二成来自隶书,是在篆书与隶书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王情说王次仲“以隶草作楷法”。萧子良说“王次仲饰八分”,认为分书的主要成分来自隶书。分书与隶书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后来也有人把分书叫做隶书。南宋时,高宗《翰墨志》云:“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往往篆、隶自成一家,真、行、草自成一家者,以笔意不同。”这个隶就是八分。在封建社会,皇帝的看法是绝对权威的,南宋以后的书法家都把以前的分书改称为隶书。陈同的《负暄野录》强调指出:“隶书波磔皆长,而首尾加大。”隶书之名取代分书成为五大字体之一,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之后,分书之名就逐渐消失了。
第二节分书的发展
正体字的发展、演变落后于草体,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落后长达200年之久,则是分书发展的特点,其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背景。
第一,王莽复古改制政策的影响。西汉是篆书的蜕变期,尽管发展缓慢,但到西汉末期,石刻篆书的结体逐渐方正,转折处由圆变方,回环缭绕的线条也被切割成一段一段或横或竖的短线,已经面临分书的发展期。但是新莽摄政以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复古政策,对书法界影响很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受书,八曰隶书。”八体中最主要的是大篆、小篆和隶书。到了王莽时代,情况发生变化,《说文解字叙》云:“新莽时有六书,一曰古文,二曰奇字,三曰篆书,四曰佐书,五曰缨篆,六曰鸟虫书。”此时,秦书八体被改为新莽六书。比较两者的区别,我们发现改动的核心内容是保守与复古。秦书八体但曰大篆,不言古文,照段玉裁等人的意见,“古文在大篆中也”。这说明秦代人给字体取名以今摄古,表现了厚今薄古的政策。而在王莽时代,“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定古文”,古文特别得到重视,因此成为“六书”之首,而且还把古文中的异体字也专门列作一书,名曰“奇改字”,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字体的崇仰心理。从厚今薄古变为厚古薄今的心态表现在书法创作上,《张掖都尉荣信》和《嘉量铭》等作品都类似秦篆,明显带有复古倾向,西汉末期正体字的发展势头被王莽时代的复古政策遏制了。
第二,古文经学的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先秦典籍被烧的烧、毁的毁,仅有一部分被人冒死藏匿了起来。到汉初,这种政策有所改变,惠帝刘盈在即位的第四年,下诏明令“除挟书律”。到汉文帝时,又派晃错向当时还活着的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自东汉中后期开始逐渐融合。郑玄曾入太学攻读今文《易》和《公羊》学,又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从马融学古文经。最后,他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融两汉今文经与古文经为一体,基本结束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争。从此以后,篆体古文的经典较少被人注意,郑玄注的隶定之本得以广泛流传。人们在用当时流行的隶书来抄写经典的同时,又对隶书加以修饰和规范,促进其分书因素的增长和进一步完善。最后得到社会上层对它的普遍承认,在石刻正体中大量吸收,将它推向成熟。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蔡琶等建议正定经本文字,用分书字体镌刻了《诗》、《尚书》、《周易》等经典共46块石碑,立于太学,这是古代典籍经过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论争之后的定本,同时也是分书字体成熟以后的标准楷模。史书记载:到太学前抄写刻经的士人络绎不绝,分书字体由此广传天下,成为流行的正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