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优优 点击 :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外景

格鲁吉亚是外高加索的三个国家之一,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皆处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南,西临黑海、东接里海。格鲁吉亚在黑海之滨,首都第比利斯市中心,在穿城而过的库拉河东岸,树木掩映中隐藏着一座并不太起眼的建筑,这里便是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State Silk Museum)。虽从知名度和体量而言,国立丝绸博物馆不足以和格鲁吉亚的国家博物馆或国家美术馆匹敌。但是她在第比利斯的文化景观中却是极为别致的。在不大的机构和零星的人员背后,掩藏着绵长的历史与崭新的视野。灵活性为丝绸博物馆带来了历史感与当代性的互动,使其既与一般的国立历史类机构不同,亦不同于纯粹当代的艺术空间。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的建筑始于1887年,完工于1892年,由波兰建筑师Alxander Shymkevich操刀,如今已经是国家遗产的重要部分。实际上这座博物馆本属于一片名为“高加索养蚕业工作站”(Caucasian Sericulture Station)的综合设施,由俄国生物学家Nikolay Shavrov(1858-1915)参考欧洲的博物学经验与先例构想并建设,他也成为了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整个工作站的设施在穆诗塔德花园(Mushtaid Garden)内,本有23栋建筑,负责实验、研究、养殖与教育等,如今实际功用不再,多数建筑拆除,仅保存了一栋宿舍和博物馆。保存下来的这座博物馆,自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且少有的专注于养蚕及丝绸文化的博物馆,时至今日仍全面呈现了丝绸生产的各个步骤,从蚕的科学养殖到最终的丝绸制品。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档案中的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旧照

博物馆体量不大,但气势恢宏,宫殿式的造型以暗红和米白为底色,时间剥落了建筑立面的涂层,显出砖石原有的灰底,透出历史的分量和韵味。无论是历史与地缘上的巧合,还是设计师的精心营造,博物馆的建筑无疑体现了多重东西方风格的融合。整体而言,建筑设计无疑是以俄罗斯帝国时期风格为基底,上承古典主义和哥特式风格,又佐以一些伊斯兰风格的样式。内部设计与装潢同样古典而文雅,传统纹样的木质地板,专门设计制作的展柜,分门别类呈现丝绸相关的用具和作品。回望历史,博物馆的建筑也见证了格鲁吉亚的独特状态:处于中西之间,历史上受周边各个帝国(波斯、土耳其、俄罗斯)的影响,在20世纪又归于苏联统治,90年代再次独立,新的情势再次出现。无疑,本馆属于格鲁吉亚19世纪的建筑景观,在如今的第比利斯老城(Old Tbilisi),我们亦能看到很多类似风格的建筑。但环顾其四周,附近也有苏联时期的典型风格的建筑,以工业感和功能性为主,四四方方,几无趣味;出现在博物馆一旁的,是一座现代体育场,只需一瞥,便把19世纪的观感瞬间拉回现实。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比利斯老城

博物馆内,丝绸科学与文化的陈列主要在建筑的二层,这里有一个主厅和两个辅厅。主厅一面呈现丝绸生产的过程,如桑蚕养殖生物学和研究实验器材,另一面陈列多样的丝绸制作和最终的丝织品成果。这里有着最早的世界各地的蚕茧收藏之一,有设计精美的运输蚕茧的纸盒;丝绸成品更是精美,有受到波斯影响而最终地方化的高加索织品(Caucasian Jejim),还有从其他国家搜集来的不同纹样的丝绸。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博物馆主展厅

博物馆的辅厅是一间图书馆和档案室。出乎意料的是另一间辅厅是当代艺术的展厅。这里约有50平米,却一片荒寂没落的凋零感,或让人想到日本美学,便可以形容其为一种时间侵袭后的侘寂。这个长方形的房间,一面是窗,自然光打下,另外三面为展墙。墙面的涂料剥落,日光打下,映出斑斑点点。墙面的剥落状态,看起来像是之前有墙纸,后来撕下留下的样子。墙面上还有长方形的框格,像是之前有画框钉于其上、后又取下的痕迹。除了斑驳,墙面的一些角落还有无名者的炭笔画,也许是贴墙纸之前便画上去的。现在看来,没人知道墙纸何时贴上、何时揭下,于是更不知这背后的涂鸦来自什么时代了。从博物馆外看,似乎不会有人期待这一19世纪的老旧建筑内,会允许或支持当代艺术空间的存在。与预期不甚相符的,在国立的博物馆内,竟也能开展实验性的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创作,内心觉得艳羡,好奇这如何能够实现,甚至不觉想这样的实践是否在我国可被借鉴?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博物馆当代艺术展厅

正是在这样的有历史凋敝感的空间中,演绎起一幕当代艺术的展览。艺术家小组Pejvak(Rouzbeh Akhbari和Felix Kalmenson)年初曾在博物馆驻留月余,期间他们围绕博物馆的馆藏和档案进行研究,并将他们近些年的艺术创作方法融入其中。来到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实际上源于两位艺术家对具体的历史现实、地理地貌以及寓居其中的人的关注。在进行为期两年的几部电影项目的同时,他们将即时即刻的观察转译为特定空间的研究性展览,本次丝绸博物馆中的展览便是一例。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在此地,只有钢铁”展览现场

展览题为“在此地,只有钢铁”,作为整一的项目对空间进行改造,以装置、建筑、布面作品和现场表演,进行历史事件与当下问题的对接,也在具体的空间中进行跨越古今的形式对话。展览的灵感一方面来自于从外高加索关于桑树的各种社会文化习俗。桑树的木材曾用于制造名为“塔尔琴”(Tar)的古老弹奏乐器,传统中,乐器也使用桑蚕的丝线作为弦。最初由伊朗发明的这一乐器在18世纪70年代后期由阿塞拜疆竖沙镇(Shuasha)的琴师Maestro Sadiqjan发展为今天阿塞拜疆特有的塔尔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竖沙镇因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和著名的音乐学校而闻名。但是,苏联解体以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之后,竖沙镇经历了重大破坏,导致丝绸业和音乐学院彻底崩溃。展览中关于桑树、关于塔尔琴的隐喻,以及开幕的塔尔琴表演,是对历史伤痛的反思和对文化延续的渴望。展览的另一个要素追溯了苏维埃时期现代化的丝绸之作,尤其关注了亚美尼亚的埃里温丝绸公司,展览中的一些作品,便使用了已经停产的埃里温丝绸厂最后一批产品,在创造出现代化工业感的空间特质的同时,也用软软的丝绸织品柔化了历史的硬度。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在此地,只有钢铁”塔尔琴开幕表演。

附: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馆长Chuka Kuprava和策展人Mariam Shergelashvili访谈:

Q:请问二位何时加入博物馆,并请大致介绍一下你们现在的工作?

Chuka:我本来是艺术家,主要做纺织品艺术。我们还有一个艺术小组名为“格鲁吉亚纺织品小组”。后来由于在这个领域创作的关系,也因为博物馆2005年进入新的阶段,我于2007年受邀加入了博物馆,负责展览和活动的内容。这个过程我也跟前馆长习得了管理。在2015年,我被任命为馆长。

Mariam:我在博物馆是负责展览和教育项目的策展人。大学和研究生我学习艺术史、理论和当代艺术。在大学期间的2013年,我参与了当时由Chuka组织的第一期实习生项目。后来,项目中的不少人如今都成了同事,跟着Chuka一起工作。

Q:我读到关于博物馆的历史都是建馆之初的,也就是19世纪末期的,这之后的百年间,包括苏联时期,有什么比较显著的阶段性历史吗?

Chuka:坦诚而言,我们对这百余年的历史还是缺乏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文献整理的角度还是研究的实践。这百余年间的确经历了很多,从俄罗斯帝国的倾覆,布尔什维克革命,到苏联解体,都多少对这里有影响。比如,我们了解到,在1929年的苏联时期,这个丝绸工作站改了名字,成为了一个协会。一度,这里隶属了农业部,也停止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正式定名是在2006年,我也是在这个新阶段才加入进来的。我们深知,了解过去、瞩目未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希望能逐步填补一些历史的空白,也是因此,我们发起一些项目,开放自己的档案给当地和外国的研究员与艺术家,由此获得他们的帮助。时下,博物馆也计划进入维修更新的阶段,所谓“复原计划”,这个过程中,以及之后,都会有持续的项目。

Mariam:确实,很多文献也不全或丧失,比如19世纪末的档案中,工作站的科研报表很齐全、也常更新,月报、年报等等,但是到了20世纪,这些报告也没人撰写了。我想,自Chuka加入博物馆,我们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算是走上正轨。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以一种灵活的模式探索。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辅厅图书馆的藏书和第一任馆长的办公桌

Q::博物馆现在有多少员工?如何分工?长期陈列的研究、展览,以及当代艺术的活动,有什么不同安排?

Chuka:我们有13人,有负责展览、教育、收藏、行政、财务的,大家分工合作,互相知晓。长期陈列的丝绸部分其实基本完整延续了19世纪末的状态,我们也希望能保留原状吧!围绕丝绸文化,我们举办不同的论坛、活动、公教,作为一种激发。当代艺术的呈现,主要专门的一个固定空间中。

Mariam:这个固定的空间就是你看到这间有点年久失修、墙面剥落的房间,我们甚至考虑在“复原计划”中也能保持它的原样,虽然破败,但这样更适合当代艺术一点。支持当代艺术的跟Chuka很相关,她自己是艺术家,所以她很支持后辈和活跃的创作,用以激发博物馆的档案和收藏,也是提升博物馆知名度的方式。我们2016年在这里有了第一个当代艺术的展览,后续还有很多驻留项目,不少国内外的艺术家来,和博物馆产生联系,生产在地性的作品。当代空间也做了很多期展览了。

Chuka:当代的实践,我也受到其他人的鼓舞,比如就有研究员和艺术家主动接触我们,因为对我们的档案有兴趣,为何不帮助他们呢?与此同时,一些苏联时代的老专家,在博物馆领域实际上思维比较固化,我不希望这样。在这个较小的机构中,我有灵活度进行创新的实验,延续历史,还要做一些当代的。这才比较有意思。

Q:未来有什么计划?

Chuka:不得不说,有时政策是朝令夕改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刻都努力,一步步来,保藏好馆藏,也和当地、国际艺术家保持沟通与合作。

格鲁吉亚国立丝绸博物馆:保藏好馆藏与当代的实践 | 艺术市场展厅陈列的高加索地区特有织品

Q:“复原计划”具体是什么?谁来出资?博物馆的其他项目,资金方面,又是谁来支持?

Chuka:“复原计划”是因为我们是国家遗产,所以包括国家的发展基金和市政府会出资支持我们的内外空间、基础设施的改造。2015年这个计划就提出来,有一些周折,缓慢进行,现在可能预计今年9月能够开始。我希望复原和维修能持续久一点,大概两年半。慢慢来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才能控制进度,目的是不让我们的项目中断。

Mariam:我们的资助比较有限,国家会支持一些,包括文化部。我们和欧盟的一些组织也有合作,比如“创意欧洲项目”,支持几个特定国家之间的合作项目,我们成功申请到了资金。在第比利斯,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外资助,比较活跃的有瑞士的基金会(Swiss Cooperation South Caucasus),我们也希望能借助国外的资源获得一些国际的知名度。

相关文章

  • 刘玉来:当代国画瑕疵说[图文]
    刘玉来:当代国画瑕疵说[图文]

    如果说国画在当代得到了一个长足的进步,似乎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当我们认真盘点时,却可以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以西画构图代替传统构图;二是以西画、摄影意境代替传统国画诗的意境;三是追名逐利手段庸俗加商业化,抛舍真正的艺术追求。以上三点大致可以涵括了当代对国画进行改革后的面貌。当然,如此总结并非就一概说没有好作品出现了。俗话说瑕不掩瑜,我们将此话反转过来就成了瑜不掩瑕。因为从美术界整体来看,瑜太少...

    174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与历史“捆绑”的艺术消费[图文]
    与历史“捆绑”的艺术消费[图文]

    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一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文化IP”来推动传统文化创意和文创产业呢?最近热播的一些“流量剧”在极速“吸粉”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产品的热销。同样,一些优秀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在向大众科普文物知识的同时,也一度掀起了博物馆衍生品销售热潮。或许,这也是一个答案。《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7分。这个极富“烟火气”的纪录片...

    160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著名山水画家徐保周作品鉴赏[图文]
    著名山水画家徐保周作品鉴赏[图文]

    徐保周,著名山水画家,中国国家民俗协会桂林分会副会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书画协会会员、桂山画院理事、一级美术师。1953年出生于山东,现居广西桂林。多年来,徐保周潜心研究书画艺术,走遍大江南北。在游历中,徐保周常常触景生情,提笔写生作画,注重实景与绘画艺术的融合。其绘画主攻山水,注重传统、勇于创新、功底扎实、面貌多样。徐保周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大型书画展览中获得大奖:1996年,荣获广空后勤总...

    13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著名钢笔画家唐亮作品欣赏[图文]
    当代著名钢笔画家唐亮作品欣赏[图文]

    【画家唐亮介绍】1955年出生于中国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4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班,1998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梅铎大学获得MBA硕士学位。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美协壁画学会理事、中国钢笔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建筑与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艺术装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意大利皇家国际钢笔画...

    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疫中画记|好久不见了,吉诺·李唯士[图文]
    疫中画记|好久不见了,吉诺·李唯士[图文]

    王震坤6月,生活重启。回顾封控与“静默”的日子,艺术家以画笔表达和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作者想起久违的朋友,以及那些无法出小区的日子,“静默的日子里,刀没有静默,李君的刀一直在和顽石搏斗,凿在坚硬的石头上”……王震坤疫情期间的创作足不出户的日子, 像一只徘徊的猫。你把门关了,它挠着爪子想出去。于是,你放它出门顺手又把门关了。过一会,它又拍着门要回来。后来明白了,它不是想出去,也不是想待在家里...

    2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图文]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图文]

    在中国画坛上,有些人的名字是与苍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姜皎,提起宋代会想到宋徽宗赵佶,在现代会想到潘天寿、李苦禅一样,在当代,人们自然会想到程万鹏先生。见到程先生,只觉得他衣着简朴,慈眉善目,雍容华赡,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慈祥仁爱的老人,在他的笔下,一只只矫健的雄鹰搏击长空,纵情凌霄。程万鹏1936年生于河南沈丘,自幼笃喜书画。上个世纪60年代,负笈中央美术学院,师从...

    10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金农的委婉表达[图文]
    金农的委婉表达[图文]

    清 金农 观音大士 北京九歌2010秋拍 成交价1008万元金农,字寿门,清代扬州八怪起首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奇特怪诞,以其变形性、抽象性、隐喻性及似与不似给近现代画坛以巨大影响。自金农的书画问世以来,对其书法的论述多,对其绘画的论述少。拙稿从禅宗的经典《坛经》入手,抽绎出主要观点,借以剖析金农的生平、处世态度、绘画风格,揭示其美学思想和禅宗哲学的内在联系。不当之处祈请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19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龙腾虎跃 喜迎新春——著名画家刘一骏[图文]
    龙腾虎跃 喜迎新春——著名画家刘一骏[图文]

    【艺术简历】刘一骏(本名刘贵永),中国龙文化志愿者,中国龙纹技艺非遗传承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农工党党员,凤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政协委员,凤城市龙原书画院院长。曾进修于清华美院韩墨现代彩墨高研班及陶瓷装饰高研班。先后由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彩墨龙技法》《神仙御龙技法》及海外出版《龙道》《中国图腾》等七本书籍,龙图作品及国画山水入选过多次大展。国画龙图在绘画领域从事的画家不多,因...

    4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 为你讲述大唐的事[图文]
    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 为你讲述大唐的事[图文]

    北京,唐代称幽州,是一个让大唐既爱又恨的城市。爱是因为此地是唐朝抵御奚、契丹的屏障;恨则缘于此处是安史之乱的策源地,直到唐朝灭亡,此地的藩镇割据一直让唐中央不知所措。当大唐王朝首都长安的物品跨越一千多公里运到幽州,这种空间与时间的交织会碰撞出何种精彩的火花呢?一千二百多年前,安禄山在幽州发动席卷半个唐朝的安史之乱,但最终也没能把长安的宝物运到幽州。一千二百多年后,国家博物馆特意举办了“大唐风华”...

    3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郭在舟,1966年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巢湖市美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2006年研修于中国美协山水高研班。《听得秋声忆故乡》97×180cm情动于内,妙造于外丘壑藏胸文/雨舟中国山水画是构建在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另一种独特的语言,是通过笔墨和色彩赋予思想情感的另一种审美表达,是天地万物了然于胸的自然融合,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互...

    5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牙雕《琉璃世界》欣赏[图文]
    牙雕《琉璃世界》欣赏[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青年雕刻家郑升帅最近喜事连连。他创作的牙雕《琉璃世界》今年5月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此前,这件作品在多次展览中荣获金奖,并参加了在国家博物馆(微博)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牙雕《琉璃世界》系列,取材佛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佛住东方净琉璃世界,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一切众生疾病,使消除痛苦,身心安乐,为佛教徒普遍信仰。与本尊...

    190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崔兆礼:点线“交响乐”[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崔兆礼:点线“交响乐”[图文]

    崔兆礼,字寒陀,别署皈心岩舍人,1951年生。现为安徽黄宾虹美术馆馆长,黄山国画院特聘画家。从事国画创作30年,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大型展览并获奖,。被亚太艺术品投资战略研究中心评为2005年度最具收藏潜力百名中国画家,出版有《崔兆礼画集》《崔兆礼小品集》等。崔兆礼:点线“交响乐”文/李人毅崔兆礼的形象特点酷似鲁迅,却给人另一种整体感觉:朴实,厚道,睿智、寡言。崔兆礼,字寒陀,别署皈心岩舍人,...

    92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视觉设计告诉你:世界是这样的[图文]
    视觉设计告诉你:世界是这样的[图文]

    来自巴黎的设计组合M/M从创立伊始就明确自己不做传统的平面设计师,比起清晰传达客户信息其他不做干预的服务想法,他们要建立一种语言,通过视觉与世界沟通,每一个项目如同种下一粒种子,它们最后开花结果,直到变成一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是M/M从头到脚创造的世界。参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最新展览“M/M上海制造”,是一次头脑风暴般的体验,当我们走进7楼的敞开大展厅,我似乎进入了一个符号的游乐场,里面五...

    34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与科技的博弈[图文]
    艺术与科技的博弈[图文]

    在诺兰导演的电影《星际穿越》中,墨菲最终意识到书架后面的幽灵其实是身陷五维空间的库珀,这像是这部电影的隐喻:所谓幽灵就是人类自己。所谓神秘主义中的幽灵在电影中的现实最终可以诉诸“五维空间”中产生的现象,因为维度不同,看到问题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幽灵是什么”这个问题贯穿到电影的尾声部分,诺兰的这部电影虽然是带有对未来想象的科幻电影,这种想象的基础却又是理性的,在电影背景中的物理理论都是现实世界...

    10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仁毅:如何从茫茫家具拍场中捞到金针[图文]
    陈仁毅:如何从茫茫家具拍场中捞到金针[图文]

    “明末黄花梨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拍卖现场(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明末黄花梨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成交价2528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文/程香人物名片 陈仁毅,台湾雅典襍艺术品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艺术顾问。导语上拍场买东西,如同大海捞针。专场有名人效应,相对来说,捞到针的几率大一些。但是有些东西或许修补过,有些或存在断代问题、材料问题、工艺问题等等,除非买家经验够丰富,对自...

    58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