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小展 点击 :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 | 美术评论

在中国画坛上,有些人的名字是与苍鹰联系在一起的。

就像提起唐朝人们会想到姜皎,提起宋代会想到宋徽宗赵佶,在现代会想到潘天寿、李苦禅一样,在当代,人们自然会想到程万鹏先生。

见到程先生,只觉得他衣着简朴,慈眉善目,雍容华赡,我们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慈祥仁爱的老人,在他的笔下,一只只矫健的雄鹰搏击长空,纵情凌霄。

程万鹏1936年生于河南沈丘,自幼笃喜书画。上个世纪60年代,负笈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苦禅先生学习国画,跟王式廊学习素描、油画,跟江丰、洪波学版画,跟张得蒂、丁洁茵学雕塑,多方面汲取创作的营养。他擅长多种艺术门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热情为生活礼赞、为盛世放歌。70年代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郑州、南宁、佛山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陈列收藏。

程先生的画走的是中国文人画的路子,强调抒情,强调浓缩,计白当黑,削冗删繁,笔简意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以高朗之怀、脱颖之气挥毫泼墨,画花鸟清新飘逸,画人物独具清韵,画雄鹰信手拈来。特别是写意雄鹰,更是真骨凌霜,高风跨宿,呼之欲出,英风飒然,极具刚健之气。

1991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百鹰图》其个人画展上,一只只威猛的雄鹰或展翅翱翔于云霓之间,或驻足挺立在峰峦之巅,伴流云,瞻群峦,聆瀑音,屏碧障……格调雄放,气象阔大,各具神采,不一而足。其中有这样一幅: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傲立在岩石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作者用那粗犷的大写意勾勒出苍鹰的翅膀,浓淡相间,墨色分明,在松柏的映衬下,更显出苍鹰的雄浑和英姿,而似铁一样的爪子紧紧抓住岩石,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苍鹰刚强、坚毅的禀性。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 | 美术评论

著名书画鉴赏评论家史树青教授评论道:“苦禅大师门下,万鹏大作群鹰、松鹰诸图,用笔用墨皆传神佳作,苦禅先生如果在世,当赞颂不已佩服之至。”

程万鹏说:“画苍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画笔要少而不求繁杂”。画家这种“求神似”的大写意,正体现出他深厚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的执著追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画鹰,他专门养了几年鹰。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每天认真地观察鹰的一举一动,悉心临摹,对于鹰的习性、特点、体态了然于胸。

他的写意雄鹰,下笔极具规律性、程式性,一笔笔铺开,按照鹰的生活习性、形体结构和艺术规律来组织用笔,看似放笔直取,实则稳厚精准。调墨、用墨、用水把握精到,在自由收放中透着极强的控制能力,往往几笔勾勒,一只极目遥天、铁爪雄踞的雄鹰便已跃然纸上。

程先生画鹰,以碗泼彩,墨沉淋漓,烟云奔腾,使人顿觉英风浩然,满堂生辉。其巨幅多为群鹰之类,三五成群,八只九只,俯仰意卧,雄姿勃勃,若聚会然,深为书画界同仁所称道。在南京的个展上,书画名家魏紫熙、陈大羽等给予很高评价。陈大羽先生说,程万鹏先生的画“传统功底深厚,苍劲大气,特别是写意雄鹰,充满阳刚之气,不愧为苦禅门下高徒,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正如苦禅大师所言:“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由画至书,程万鹏的字也深受书界名流称许。1990年,全国文物界书法大展时,启功先生在评议会上评价道:“程万鹏先生不但画画得好,而且字也好。这幅参展的隶书很有特色:隶篆相兼,方圆用笔,字体方整古厚,别有奇趣。”

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 | 美术评论鹰之子 ——怀念著名书画家程万鹏先生 | 美术评论

程万鹏认为,“淡极始知花更艳”和道家的“虚无”有着人生之外的深刻含义,这一点足见其创作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水墨画发展的脉络上。传统的写意意识和现代的抽象意识,正是他笔下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艺术的体味和探究。观其作品,笔墨泼辣,随意自然,墨色饱满酣畅,线条质感老辣,加上单纯的色彩介入,平添了画面的活泼气氛,不俗不艳、不愠不火,气韵生动,墨象淋漓。

在中国的花鸟画创作中,明代徐渭的泼墨大写意花鸟可以说形超神越,艺术造诣极高,也把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发挥到了极致。之后可与徐渭并肩称雄的八大山人的绘画可以说更是借物抒情、笔简意远的强烈艺术个性的释放,稍后“八怪”的同中有异的艺术风格,吴昌硕的意境深邃与富有诗意,以及近代齐白石大气精致的画风等,都曾融入到他的绘画创作中。徐渭的墨气、吴昌硕的生辣、齐白石的简洁与李苦禅的浑厚,融会构成了程万鹏绘画风格的审美基调,也是他对以往绘画形式语言的充实,更是一种文化的思考。

很明显,程万鹏在绘画创作上以水墨意象代替了早年创作时粗笔大抹的厚重韵律,不纯以线为主体性的创作虽然失去了花鸟画中线条简洁古朴的意味,却增加了墨色上意味深长、深重深韵的格调和整体的气息氛围。如今他的创作,少了份潇洒清丽,多了份放毅苍秀,少了些新奇和随意,多了些古意和精微,少了情绪的宣泄,多了个性的张扬,少了轻巧和单纯,多了厚重与力度,实现了由笔到墨、由心灵到境界的跨越。

或许可以说,程先生苍茫大气、墨气溶溶的作品是他对恩师苦禅大师墨韵的阐释和再演绎,已完成或间接完成了他对心中墨象形式的选择,更多地带入个人的思考和传统的文化情怀。正因为赋予了深沉情感的艺术精神和文化意味,其作品才这样耐读和令人耳目一新。

古人云:“画如其人。”程先生热爱生活,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书画创作,又质性淡泊,恬淡寡欲。近年来更是醉心古体诗创作,抒写怀抱,不假雕琢,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今夕是何夕。但对于公益事业,他却极其热心,不断用手中的画笔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在广东,他把书画义卖的全部所得,慷慨捐赠给以著名革命家邓发命名的邓发中学;在北京,他参加中国首届功在千秋书画扶贫大展,把心爱之作八尺《中原雄风》中国画捐赠给中国扶贫基金会……

程万鹏说:“一份薄薪,两袖清风,墨宝千载,纸寿万年,乐哉!”对他而言,变化的是荣誉和成就,不变的是对艺术永恒的追求。

相关文章

  • 一幅古画如何从博物馆走到书本中[图文]
    一幅古画如何从博物馆走到书本中[图文]

    元 王蒙 太白山图 辽宁博物馆藏一览古画的风貌,必定要踏进博物馆。这是一个常识。但是,有人穷其一生,未必能看到一幅巨作的真貌,即使恰逢展出,在黯淡的灯光下,趴在厚厚的玻璃上也还是看不真切。《大系》提供了一种无限接近——翻开书页,不论是鸟雀的羽毛,还是枝头的嫩芽,微妙的笔触变化都看得仔细。然而,一幅画从博物馆“走”到画册中,绝非易事。动辄十几米的长卷,要一模一样地呈现在图册上,需要经过十道工...

    19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最具投资潜力中国画家·王悲秋[图文]
    最具投资潜力中国画家·王悲秋[图文]

    王 悲 秋 简 历王悲秋名王珪,号夷则、一画学童,1963 年 1 月 26 日生于天津,现为天津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海洋画研究院院委、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悲秋三岁涂鸦,酷爱绘画。少时对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走兽进行过系统学习,尤钟情山水画。青年时期的悲秋非常痴迷中国传统绘画,他首先进入北京、天津等各大博物馆,以历代名家的真迹为...

    13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高古瓷为何败给了明清瓷器[图文]
    高古瓷为何败给了明清瓷器[图文]

    古代瓷器最近几年,瓷杂在各大拍卖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拍品创造的历史记录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个现象一直以来困扰着不少藏家,那就是和明清瓷器相比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陶瓷在拍卖中始终不温不火。为此,不少藏家表示,高古瓷迟早迎来春天,但这个时间是多久,十年还是二十年。高古瓷究竟是稳中有升还是处在了价值洼地?何为高古瓷无论是一些关于陶瓷的史料,还是关于高古瓷的相关报道,都没有找到关于高古瓷的具体的准确定义...

    5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翁雪飞[图文]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翁雪飞[图文]

    艺术简介翁雪飞,号希微山房,灵雪居士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艺术中心花鸟高研班,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画人物画研修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新四军画院画师浙江省优秀少儿美术辅导老师2018年受邀携同黄勇进老师渔民画作品代表“玉环渔民画”参加“合和之美”中国民间工艺文创精品展非遗馆展出...

    81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叶海华:人生的乐趣,莫过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图文]
    叶海华:人生的乐趣,莫过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图文]

    叶海华,男,汉族,61年生于杭州。1985年22岁就读杭州逸仙美术学校,师从祝遂之、李文采两位先生。业余时间临摹古人的字帖几十年,初学唐楷又学二王及魏、隶。作品多次参展,先后研临了几十种碑帖,博采众长,自立秀雅。真、草、隶、篆、行各种书法均有较深厚的功力。尤擅行楷书创作,意作笔到,情景超迈,自然天成。现为中国书画学会浙江分会会员;杭州钱塘书画艺术研究社书画师;杭州少年宫书法老师,以及杭州市老年...

    92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小竹[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小竹[图文]

    艺术简介赵小竹,中国美协会员、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国家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孙膑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先后有千余幅美术作品和学术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一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做永久性收藏,有些作品还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友人。1991年,他在“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评选中,受到了团中央的命名和表彰。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

    13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青未了——别以“现代书法”为名胡写乱来[图文]
    青未了——别以“现代书法”为名胡写乱来[图文]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如何走到现当代,是个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1985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现代书法首展”,开启了中国现代书法的转型,然而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形成了不少流派和风格,理论上也有过不少研究和论述,面临的争议却始终不断——比如,“现代书法”是“书法”还是“反书法”?“现代书法”的疆界在哪里?“现代书法”是否可以取代“传统书法”?归根到底,传统书法无论概念还是形式,在人们心中都太过...

    70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郑友深敦煌石窟临摹和山水创作作品欣赏[图文]
    郑友深敦煌石窟临摹和山水创作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郑友深,广东省汕头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岭南画院聘院画家荣宝斋推荐艺术家香港大公文交所挂牌上市画家毕业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获奖入选获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江苏省美术馆)获2008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50周年大展优秀奖(广东美术馆)获2015年首届“凯歌杯”中国画百家精品展二等奖(厦门...

    5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张吉利:水墨洗心 书画养神[图文]
    张吉利:水墨洗心 书画养神[图文]

    水墨材质,天地所赐, 得之用之,自然而然。意在笔先,欲念浮现,遣其之欲,心而自静,澄其之心,神而自清。澄神洗心,水墨方便,洗心要旨,在于遣欲。 《未来答问》张吉利水墨 2016年无欲故静,好静人心,人心有二,真妄难辨。扰神乃妄,妄心惊神,惊神着物,即生贪求,贪求既生,烦恼随生,烦恼妄想,最害身心。妄心不去,何来安静? 《秋江泛觞》张吉利山水 2017年...

    13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孟云飞:简论文化修养与书法风格的关系[图文]
    孟云飞:简论文化修养与书法风格的关系[图文]

    书法本于写字,写字者必须识字读书。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不但讲求将字写得合乎规范,而且要带有艺术色彩,若要成家的话,还要有自己的风格。书法艺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书法家必须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对于书法家来说,他在形成自己个人风格的过程中,由于性格而产生的定向选择就会使他在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具有个人的独特性。书法家的知识结构包括书法家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感悟;对书法本体、书法历史的研读...

    186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为什么很多画家离书越来越远 却离市场很近[图文]
    为什么很多画家离书越来越远 却离市场很近[图文]

    “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正在上海陆俨少艺术院、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三大展馆展出,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陆俨少艺术大展。在日前的“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开幕研讨会上,陆俨少家人弟子和美术史研究的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陆俨少的书画作品、人生经历,以及个人史与书画史、时代史的关系。“陆俨少先生有一句名言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作画’,但是今天许多画...

    69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国家美术馆的文创如何才能快人一步[图文]
    国家美术馆的文创如何才能快人一步[图文]

    “人人都是创意家”,这一命题在文化快餐、感性消费时代很能抓住大众眼球,一举打响文创机构及其产品的品牌。但这一命题“人人都是创意家”却有很大的模糊概念化,至少让人搞不懂创意的执行人究竟是谁,有哪些执行者有头脑有能力来从事文化创意,并且在推动城市的文化消费时,能强有力的把创意变现为市场接受高的产品,实现文化创意的真文化、接地气、可持续的“IP”战略方针。其实我想谈的,就是美术馆的文创之路。文创,无...

    94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19年特别推荐:书法家孙方作品欣赏[图文]
    2019年特别推荐:书法家孙方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孙方,1924年出主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幼年受家庭熏陶,热爱书法,受教于表伯——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1947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到晋察冀解放区参加工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组织部南下干部训练班学习。南下后历任江汉日报、湖北日报记者、部主任、编委;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秘书,湖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

    55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萧沉:略说八大山人的书法[图文]
    萧沉:略说八大山人的书法[图文]

    八大山人好友黄安平所绘八大全身像八大山人草书立轴八大山人行楷临兴福寺半截碑八大山人的字,以晚年为佳,基本在六十岁以后。他晚年的字,往往以秃笔为之,中锋行笔,寓方于圆,且多以篆书笔法融入行草,极少提按顿挫,删繁就简,朴实雄浑。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与个性,对八大来说,绝非横空出世,而是基于他大半生的临池书写,体悟变化所得。以下我以为有必要对八大山人大半生的写字历程大致作个梳理,方可看清他的书法究竟...

    194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诗意的表达:艺术家李贵君探寻写实油画的灵与美[图文]
    诗意的表达:艺术家李贵君探寻写实油画的灵与美[图文]

    李贵君李贵君,中国第三代写实油画的代表人物。充满灵性的画面有着很强的辨识性,技巧和能力令人叹服。与前辈相比,对于当代情感的表达上,更具特点和新意。是当今中国油画界一个有影响的重要符号。被誉为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写实画家之一。李贵君是一个性情恒定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行进在他的生活和艺术史当中,他的性情乃至相关的一切都和艺术混合在一起;他执着而又坚定,单纯却不失智慧。更深层的看,坚定与智慧乃是来自...

    7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