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卓素铭,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名誉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历任揭阳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揭阳画院首任院长、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常委、文艺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出生于广东揭阳一个丹青世家,幼承家学,父亲卓哲生是潮汕知名画家,后又得王兰若、刘昌潮、林逸、林受益等名家及当代艺坛名宿王学仲教授悉心教益;1990年至1992年深造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擅画动物、花鸟、山水,尤以画虎及孔雀驰誉海内外。画风典雅、格调清新。有大量作品入选国内外大型学术画展,“双虎”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展铜奖;“兰花”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展银奖,有十多件中国画在国际美术大展获金奖,并为中南海及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作品曾被选送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美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展出。曾三次在日本举办画展,并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应邀赴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文化交流;二度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天津、香港、广州、深圳、南宁、青岛、珠海、佛山、汕头、潮州、揭阳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国内外一百多家媒体对其艺术做过专题介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荣宝斋出版过个人画集12册。
不变的笔墨精神
——浅谈卓素铭的黄山写生
黄少青
天下名山,以雄奇论,无过于黄山。古往今来,多少画家以黄山为师,各逞笔墨之妙,画下了黄山峻险峥嵘的千姿百态。被认为古代画黄山第一人的渐江,与当代十上黄山的画家刘海粟,他们笔下的黄山,就各呈异彩。共同之处是,他们所画黄山皆倾注了充分的主观情感,因而是创作性质的,不属于客观性的写生。石涛称渐江所画黄山“风骨冷然”,便是渐江的主观情感所致。
有人甚至指出,“渐公画卧龙松,于黄山卧龙松绝不相似。”(清人王济淳)可见渐江画黄山,已远非客观性的黄山,而是他心中的黄山了。刘海粟泼彩画黄山,瑰丽热烈,主观情感激荡于画面,与黄山客观性的对应关系不大,迥异于渐江的“风骨冷然”,画的也是他心中的黄山。与这些大家不同,卓素铭于乙未年上黄山半月,却完全从黄山实景出发,对黄山进行客观性的写生,因而很自然地使我们得到了另一番与上述情况不尽相同繁荣审美感受。
毫无疑问,对实景进行客观性写生,山水画家一般都是为了搜集素材,以服务于创作;所谓以造化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均表明在这样的目的下,写生从属于创作的地位。然而当画家面对实景把客观性写生作为具有独立审美诉求和内涵的作品来完成时,其在艺术上不再是创作的附庸,便显而易见了。这样的写生不光以强烈的真实感打动人,而且一样包蕴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性情。只不过这一切可能不十分外显,而趋于深隐的内在性。
卓素铭的黄山客观性写生,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表现值得提出。如黄山花岗岩质的山石表面皆呈光滑状,传统的皴笔几手派不上用场。渐江的方法是只画山石的外形,石中则留空,这是极精到的笔墨提炼。卓素铭却无意于照搬古人,他以眼之所见,把黄山山石普遍产生的大大小小的裂缝,一概用或粗或细的笔线进行追摹,这样既保持了客观性的意致,又使无可皴笔的山石变成了仿佛有皴笔一般,因而增强了只敢和立体感。
与此同时,卓素铭总体上皆用深墨,落笔坚重,富有力量感,淡墨是偶作空间感的烘托和以远景的形式出现而已,这与黄山山石峻厚的面貌,也获得了高度契合的相似性。此外卓素铭的客观性写生,视角多采取高远法来凸显黄山的雄奇峻拔,无疑也来自于作者看黄山是黄山的真切感受,及其心灵感悟所赋予于黄山的崇高的生命感和巨大的魂魄,从而很好地传递出作者的审美理想。黄宾虹有语云,“笔墨常变,笔墨精神不变”。这句话在这里似乎也可借用来作为卓素铭黄山客观性写生的一个证词,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