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托《发舟西苔岛》
看到洛可可会想到什么?粉色小蕾丝、蓬蓬绸缎裙、繁复小雕花,画面有点不可描述……然而,这些小情调、小浪漫跟wuli天朝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太阳王”路易十四(1661—1715)时代的结束对法国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路易十五时期(1715—1774),以宫廷为中心的法国古典文化让位于以贵族为主导的更加散漫优雅的文化,这种随意轻松的风格被称为“洛可可”。
“洛可可”原意为装饰花园的精巧小石子和贝壳,后来指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盈、精巧并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通过自由的构图、灵动的线条、精致的色彩来描绘贵族无忧无虑的生活。
凡尔赛宫中的瓷器
在18世纪的法国,有一种时尚叫中国。大航海时代西方发现了中国,自路易十四于1685年派首批耶稣会士赴华开始拉开了中法交流的历史序幕,17、18世纪号称欧洲三大汉学著作的《中国帝国志》、《域外耶稣会士之有趣而有意地通讯集》、《北京耶稣会士杂记》相继在巴黎问世,由此,中法之间不仅进行着物质方面的交流,更有了文化层面上的互通。
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推崇,也促使法国宫廷与社会对中国艺术、对异国情调产生了浓厚兴趣,洛可可时代与“中国风”的盛行随之而来。
去找那种瓷器吧,
它那美丽在吸引我,
在引诱我。
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
它是多么迷人,
多么精美!
它是中国的产品。
这是一位18世纪初法国诗人写的小诗,非常露骨地表达着对中国瓷器的喜爱。那时的王公贵族甚至有专门的瓷器陈列室,仿照中国设一间专门用中国茶具喝茶的小屋子,否则都不好意思邀请别人来自己家。
客厅里没几件中国瓷器,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
蓬帕杜夫人,一个不简单的路易十五情妇,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主导了路易十五时期的流行风尚。出于对中国瓷器的热爱购买了法国的塞夫勒窑,其中产出的蔷薇色被称为“蔷薇蓬帕杜”。
布歇《蓬帕杜夫人像》
塞夫勒窑“蔷薇蓬帕杜”色瓶
作为最能体现18世纪法国宫廷生活之优雅与轻浮的画家弗郎索瓦·布歇,与蓬帕杜夫人的审美趣味巧妙的一致。一举成为她的素描和版画教师,并为其绘制多幅肖像,出任法国美术学院院长,走上人生巅峰,与蓬帕杜夫人一起领导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弗郎索瓦·布歇《自画像》
《化妆》这幅风俗画是瑞典驻巴黎大使特森伯爵向布歇订购的,描绘了贵族小姐梳妆打扮的场景。且不说漂亮的姑娘,更为吸引人的是背景中赫然立着的中式屏风,上面画有中国传统的折枝花鸟,在右侧少女的胳膊下面,红色的盒子是中国的漆盒,旁边露出一个小瓷瓶的上半部分。
布歇《化妆》
坐着的小姐左侧矮桌上放有一套中国茶具,画面左侧的壁炉上,摆放着一个洛可可镀金手柄的花瓶状水罐,前面还放有一只瓷鸟。壁炉前方立着一个矮屏风,上面所绘依然为中式花鸟图样,地上扔有一柄中国的团扇。如此多的中国元素无不体现着法国人对中国风的热捧。
在《早餐》中同样有很多的中国元素,画面灵活的S形构图带着中国瓷瓶一般的律动美感,小细节中透露出中国风的无处不在。
布歇《早餐》
比如,画面中央的中国茶具,而放茶具的桌子很像是中国的漆器。背景里镜子左侧的小柜子里放有一尊弥勒佛的瓷像,右侧放着一只小瓷瓶,下方柜面绘有中国人物画。画面的左侧,矮柜上摆放的依然是洛洛可可镀金手柄的花瓶状水罐,青花瓷纹样与桌子上繁复的花草纹样颇为相映。
1742年,布歇在一次沙龙上展出了四幅极具中国风情的作品,受到极大的欢迎并引起抢购热潮,以此为蓝本的挂毯也风靡一时。他未曾到过中国,对中国的描绘主要是出于想象、传闻以及瓷器上的花样。
外销瓷中风景
三百多年的岁月走过,中国外销瓷所联系的中外交流依然脉搏未停,至今仍有无数的外国人沉浸在制作瓷器中,曾有一位叫约翰·盖伊的诗人写到:
瓷器,就是点亮她灵魂的热情
一尊杯,一个盘
一片碟,一只碗
就能使她心中充满希冀
就能点燃她的欢欣
或者打碎她许久的宁静
他们在china的世界里,发现了有一个田园牧歌的所在,一个精致优雅的所在,一个开满鲜花洋溢欢乐的所在。
然而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不可沉湎其中,闪耀的过去亦将见证可以再次夺目的未来。
布歇《中国皇帝上朝》
在《中国皇帝上朝》中,且不说皇帝的衣着打扮滑稽可笑,人物仿佛是中国瓷瓶上的瓷娃娃们,堆砌着他所知道的中国器物,像是一次欧洲贵族进行的大型Cosplay。
《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中国舞蹈》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有的人物比例都是不正确的,瓷器、团扇等中国物品随意放置在画中,人物的打扮衣着也并非完全符实。
布歇《中国捕鱼风光》
除去中国因素,整体画面远不如他的其他画作精美,可是却受到如此追捧。这也反映出当时法国人对中国风的态度,中国风只是一种潮流,这些贵族男女唯恐被潮流落下而盲目追逐,他们对中国物品的喜爱也是根据罕见度来决定,恐怕是猎奇心理远远大于真正的喜爱。
布歇《中国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