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1951年 纸本设色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象外之意,指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余味无穷。而象外意的表达,既要有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又要利用文化积淀,给以新的阐发。齐白石有张画,画的是小鸡夺蚯蚓,小鸡旁边写着“他日相呼”,齐白石的同类作品,有的写着“二三子”。小时候我看不懂,明明是两个小鸡在抢蚯蚓,为什么写“他日相呼”呢?后来见到一幅齐白石画给齐子如妻子王紫佩的《父子鸡》,上面题了鸡有五德。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汉代的《韩诗外传》,讲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傅钜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文、武、勇、仁和信,是谓五德。其中有一个德——仁德,就是见食相呼。意思是鸡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看到好吃的,把同伙叫过来,大家一块儿来吃。有这么一种美德。然而,齐白石看到的小鸡,不具备这种美德,它们在抢蚯蚓,都比较自私。他就想,实际生活中的小鸡是这样,书上写的鸡是有美德的,那么美德是怎么得来的呢?看来是教育的结果,是历练的结果,将来长大了,受过教育,就懂得有团队精神了,就得食相呼了。这样来看,白石画的高明之处,不光是笔墨,也不仅是形象,笔墨是非常简练,形象是非常生动,但更重要的是,他有深刻的思想,有来自生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这个百岁老人不得了,他对那些古代的典故作了全新的解释,来自实践的解读。
齐白石晚年有张《钉耙蜡烛图》,没有签名,画了一个两尺钉耙,已经断了一个齿,上面立着一段快烧尽的蜡烛,非常让人感动。我们看旁边的图,是他画的柴耙。他是农民出身,他有一个图章:“以农器谱传吾子孙”,他要把农器一件一件地画下来,传给子孙,保持这种家风。但是,他又有非常丰厚的修养,年轻时代就背唐诗,学写诗,这张画按唐代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意,把快烧尽的蜡烛放到已经掉了一个齿的钉耙上,反映了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意志,非常深刻感人。
他还有一幅也很有意思的作品,我把它叫《盘蜂图》。有的朋友说那里面也许是苍蝇,我说是蜜蜂。先不管其他人怎么说,齐白石老先生在题画中说:“能喜此帧者,他日不能无名。”不管你现在是不是一个名人,只要你能懂得这张画,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名人。这幅画的玄机在哪里呢?是工写结合,盘子简练,蜜蜂工细,还是构图不一般。我想应该有更深刻的含义。齐白石是怎么出名的呢?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陈师曾,陈师曾有一本著名的书叫《中国绘画史》。《中国绘画史》讲到宋代的时候,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宋徽宗的画院进行考试,以诗题考画家,出了一个题,就叫“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画,这个题目很难画,怎么画出香味呢?有一个画家很高明,他画蝴蝶在追逐马蹄,为什么呢,因为马蹄踏了芳草鲜花有香味,这个人就得到了冠军,受到了奖励。这个故事说明,画固然是存形的,但不能满足于形。要利用通感,通过视觉形象,可以表现声音,还可以表现嗅味。齐白石这张画告诉我们,他继承了中国画最优秀的传统,又用农民的思想感情画生活里面的感受。这幅画中的蜜蜂,在盘中爬,显然盘里放过东西,也许留有花香,也许有桃子的果汁,也许放过鱼,它可以给我们联想,做到“意在象外”,不只画你看到的,而是画你没有看到的,要你去想,体会更多耐人回味的东西,“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要“象”,而且要有“象外意”,画出余味无穷的中国画。
在花鸟画的宝贵传统中,有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当然我们也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西方的艺术,借鉴有益的东西。
(本报2017年3月18日曾刊发“画语诠·新语境”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与研创论坛会议报道,根据录音整理有误,现刊发经本人审阅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