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毕业创作写意画越来越少[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小小猛 点击 :

毕业创作写意画越来越少 | 艺术科普

刘海勇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近代以来,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由师徒授受制渐转向现代学院制,高等艺术院校渐成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主体。有学者曾提出:“海派花鸟画第一代是任伯年、虚谷、赵之谦、蒲华、吴昌硕等,其传承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脉;第二代有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第三代有叶尚青、朱颖人、卢坤峰、舒传曦、张立辰、马其宽、徐家昌、何水法、闵学林等;第四代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现任教员;第五代有如今正在求学的花鸟画学子们。”

学院的教学不仅传承吴昌硕等海派前辈的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中的写意精神,并进行当代拓展。《词源》中注释“写”是“泻”的古字,宣泄是“写”的古意:泻胸中块垒,笔笔见笔的书写性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如韩愈观怀素草书卷能品味出其点画如歌如泣、如悲如叹的意蕴。海派花鸟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笔笔见笔、笔笔表意,凡大名家之每一笔都有“质”的含量和一笔造型的能力,其点画中富涵文心与性灵,关键是挥运过程中线条的某种秩序感。许多人谈及中国画危机的问题,但问题核心是关于中国画的“写意”许多人看不懂,看不懂如何发扬,比如徐渭、八大作品的点画,如何传授后学,因此亟需对“写意表现方式”与“写意精神”进行正解。

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流派传承如何发扬,海派花鸟画还能走多久。马其宽先生经常谈及流派传承的重要性。但是近年的美术院校中国画专业毕业生作品,细笔勾染、侧重写实的工笔画居多,直抒胸臆、内涵深刻的写意画偏少,海派大写意花鸟画人才培养也许正面临困境。有专家指出:当下花鸟画教学成果的现状是画得“淡淡的”居多。这个“淡”:一是笔墨审美因子与对比关系的趋向淡弱化;二是笔墨精神内涵的浅薄化与小情趣化,更是缺少对中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的彰显。艺术院校扩招以后,未经社会的大浪淘沙般历练的大量后学们,如何在笔墨中融入当下安逸情趣表象背后发掘更深层的生活感受,如何融入真切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其解决的办法之一是技法传授与深入生活紧密结合。

第二个问题是审美需求自清代以来崇尚的“金石味”之后,可能的新需求会是什么,中国画如何去表现人们新的审美需求。

第三个问题是写意画以班级式学院制传承机制与中国画的流派传承艺术发展自身规律如何结合。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中,以潘天寿先生等花鸟教研室前辈1956年在中国美院制定的花鸟画教学大纲为根基,按本科一年级以白描、工笔入手,二年级是没骨、兼工带写,三年级是大写意,四年级是大写意与创作为课程安排。尽管写意课程占大半时间,但近年来毕业创作写意画却越来越少,其原因之一或许是学生认为比较拿手与易于控制效果的是工笔画,由于对写意笔墨的基本功训练与消化之不足,故对写意画缺乏自信。

第四个问题是中国画的现代化是什么?有学者曾提出:从艺术的现代性来说,西方艺术的现代是由杜尚的作品《泉》开始,其是西方艺术的现代之始,同时也是西方传统架上绘画的消亡之始。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在于它打破了生活和艺术之界限,可以“人人是艺术家”。而中国画的现代是从明清时期的诗书画印融合就开始了,八大、吴昌硕等的艺术就极具现代性。

最后一个问题是当下中国画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潘天寿先生37岁前就已编就了两本专著《中国绘画史》和《中国书法史》,黄宾虹先生也是42岁,已在上海写就《宾虹论画》,相比他们的学术水平,我们在相似的年龄段对中国画学术与功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当下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学术传承并发扬下去,也可以历史倒叙的方式,与前辈大师较劲,不仅学习技术与中国写意精神,更要从大的艺术史观中找到差距并补充中国画艺术必须之各种素养,这或许是我们迫切要做的。

相关文章

  • 丁酉吉福——著名花鸟画家李尚昱鸡年主题作品欣赏[图文]
    丁酉吉福——著名花鸟画家李尚昱鸡年主题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花鸟画家李尚昱坚守与希望——李尚昱工笔花鸟画评鉴文/马国强(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协名誉主席)尚昱画好人也好,在河南青年花鸟画家中当为佼佼者,系我多年力荐的新秀。他的作品以工笔花鸟画为主,近年来写意花鸟,也受美术界关注,尤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反串的’’ 的山水画作品,质朴厚重、多次获奖,令人耳目一新。尚昱在传统重彩画研究亦有心得,他以薄画法人画,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44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小雪地封严[图文]
    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小雪地封严[图文]

    导语进入小雪节气,气温开始逐渐降至冰点以下,但此时,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然开始降雪,但是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小雪地封严”这句农谚,当说的是关东,尤其是作者的家乡海伦,因地处黑龙江腹地,此时已是雪满大地,然而却依旧农事繁忙。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粮食从收割入场开始,就在不断地打场,这一农事活动,一直要持续到12月份。先是脱粒打场、晒干,再经过筛簸分类,精挑细选,装入一排排麻袋中,并分...

    3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十:《国华书法作品集》序[图文]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十:《国华书法作品集》序[图文]

    国华学弟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至今已卅载有余。其求师经历堪比明代宋濂,故能打下坚实基础。其行书、草书俱佳。尤擅大草,杜甫《秋兴八首》便是代表。展卷拜观,少年锐气直扑眉宇,显然已入唐宋先贤堂奥,多年苦学,已见成果,今后宜在继承之余,探索适合个人路数,形成较为鲜明之个性,届时敝人当更刮目相看矣。庚寅孟春 实子刘艺谨识选自孟云飞主编《艺海无涯——刘艺的书法人生》,光明日报出版社...

    166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六百年前的“裸眼3D”[图文]
    六百年前的“裸眼3D”[图文]

    法海寺壁画上人物手臂部分图案细腻而立体法海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落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历时4年完成,为明英宗的近侍太监李童在民间集资,由汉藏两族官员僧众共同设计修建,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古寺清幽,游客稀少,没有一般寺庙中升腾的烟火气。大雄宝殿前有两棵千年白皮松,据说历史比法海寺还悠久,朋友心心念念的那十铺彩绘壁画,数百年来就一直深藏在这大殿中。自从1985年法...

    12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没完没了”的《唐宫夜宴》里还有啥秘密?[图文]
    “没完没了”的《唐宫夜宴》里还有啥秘密?[图文]

    这个春节,河南春晚上的一支《唐宫夜宴》舞,让一群“唐朝胖妞儿”成功“出道”,圈粉无数,“大唐第一女团”名号当仁不让。《唐宫夜宴》灵感来源于唐俑,节目最大程度还原了唐三彩乐舞俑的真实形态,包括妆容、服饰、仪态和道具,也让大家认识到了唐俑这种艺术的古老魅力。每个时代对于美有不同的理解,有各种此起彼伏的风尚,而唐俑对这种时代风尚也有着生动的诠释。“以胖为美”是人们对唐朝最大的误会舞蹈演员对身材要求极...

    180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书画家谢远新[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书画家谢远新[图文]

    艺术简介谢远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诗书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山水系主任崔晓东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北京现代艺术学院教授、广东省文化学会美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创研部副主任,近十年来先后在中国美协高研班、北京画院、荣宝斋画院及现代工笔画院学习,北京藏珍轩重点推荐山水画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及全国众多政府机关、上市公司...

    14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传承经典,独具匠心——中国实力派油画大家赵瀛洲作品欣赏[图文]
    传承经典,独具匠心——中国实力派油画大家赵瀛洲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赵瀛洲,知名油画家,196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大学油画指导老师是中国老一辈油画家冯法祀、张重庆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煤矿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文化部(现文旅部)侨联徐悲鸿画院油画创作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从1996年至今,作品多次在中国嘉德拍卖、太平洋拍卖、北京荣宝拍卖、北京华辰拍卖等拍卖公司上拍,广受藏界好评、收藏。中国煤矿文工团举办退休...

    128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写生是一种放飞心灵的自由——画家万鼎[图文]
    写生是一种放飞心灵的自由——画家万鼎[图文]

    万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第十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都书画院院委▲万鼎滇藏写生进行时“好的山水画家要经常深入大自然”正值金秋之际,著名画家万鼎老师赴滇藏进行写生,这是他从写生地发来的最新的写...

    139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欲从奇字写乾坤——读方学奇画作感言[图文]
    欲从奇字写乾坤——读方学奇画作感言[图文]

    方学奇,字大可,1951年生于南昌,祖籍云南曲靖沾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南昌大学兼职教授,江西画派研究会会员,江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南昌画派促进会副会长,系江西画院、南京书画院、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南昌画院签约画家。现任江西四方书画院副院长、四方陶瓷馆馆长。某次画展,诸家作品纷呈,不少人均为南墙高悬的几张巨幅花鸟 画所吸引,有临摹拍照者,有引颈细赏者……已故的...

    5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刀为笔 骨为纸:“只言片语”的甲骨文[图文]
    刀为笔 骨为纸:“只言片语”的甲骨文[图文]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是今天汉字的一种早期形式。它以刀为笔,以甲骨为纸,刻画了近4000年前中华文明的面貌,也是数千年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象征。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我从哪里来?”每个文明都曾这样追问。近代之前,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知道,中华文明源自三皇五帝,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后才有秦汉魏晋之故事。然而毕竟相隔数千年,中华文明最...

    19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辉:独创新法画黑土[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张辉:独创新法画黑土[图文]

    张辉,笔名昊野,1966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2001年,作品《情在眼中》入选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2003年,作品《野葵园》获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黎昌杯”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2004年至2007年,分别获“新神采杯”“皇威杯”“完美杯”“中汇杯”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金奖;2009年,在北京宋庄举办张辉国画工作室首届开放展;2010年,在烟台画院举办张辉国画精品展;20...

    11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青年工笔画创作成果及对相关隐性问题的思考[图文]
    当代青年工笔画创作成果及对相关隐性问题的思考[图文]

    由工笔画的逐渐繁盛,进而到“新工笔”标题式用法的泛滥,概念的生成与转化间,以类型为基础的艺术阵营随之愈加独立并壮大。从这样的结果来看,其“合法性”的问题显然已不重要,提出这一概念并逐渐令其成为一种思维导向,或才是它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张苛 生命秩序 40×55cm 绢本水墨 2017年皮理文 如影逐形 44×64cm 绢本工笔 2016现代绘画已步入一个近乎完全的以学院体系为主体构架的时代。学...

    63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抱一: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组图)
    陈抱一: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组图)

    《自画像》布上油画65×53cm1940陈抱一的青年时代《关紫兰像》布上油画72.5×60.5cm1930假若我们将人类的岁月比作是一条极长的巷子,每个朝代是一户人家,那么民国时代其实就是我们此朝此代最亲近的邻居,两家紧紧偎靠,仅一墙之隔。那边有什么鲜活的故事,传过来什么声响,散发过什么味道,我们自当全不陌生,顺风听闻即是,共享即是。后来岁月,即使邻居家空无一人了,...

    97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今非昔比?疫情之后博物馆的漫漫前路[图文]
    今非昔比?疫情之后博物馆的漫漫前路[图文]

    A view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Artas it remains temporarily closed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Photo by RobKim/Getty Image.随着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持续,美国各地的艺术博物馆都在争先恐后地出台措施,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各种规模的艺术机构都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111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临悟居士 张书玉作品欣赏[图文]
    临悟居士 张书玉作品欣赏[图文]

    张书玉,字青春、临悟,号中原鄙人、枝半山人、艺苑白丁、临悟居士。生于1940年2月,河南许昌人,现年七十四岁。少年习书,青年习画,中年习篆刻和砖刻。临书于名家碑帖墨迹,如晋二王、唐颜、柳、宋米芾父子、明董其昌、恩师启功。草书习临张旭、怀素、孙过庭、祝枝山,隶书习临《张迁碑》、《礼器碑》,篆书习临:锤鼎、吴大徽《说文》,徐三庚等,临诸家之所长,悟诸家之妙;临书有道,悟之无边,铸造自我。篆刻以秦汉为...

    11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