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文化傅统下的绘画表现
艺术孕育於文化的发展,其产生是广大的土地`人民`社会`思想`情感`以及时代关系的整体互下所呈现的结果。艺术活动的本质乃源自於生活的感动、观察与累积;因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与特殊风格。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变方背後之宇宙观及人文观有较大的分野°大致而言,西方文化把人视作宇宙之核心,基本上以人本身的观点及立埸来面封世界,特为注重人世间的现象,因此其艺术傅统之表现,往往在表现人世间各锺情感之面相;例如欢乐激情`挣扎痛苦`无奈寂寞`雄伟奔放等在人生过程中,所可能遭过的各种理验。是以西方绘画傅统特别喜欢描写故事`历史`宗教等诸如上述有关人文情感的题材,其中尤以人物群体`肖像`人体为主要的表现内容。西方艺术由於注重生命存在的现象,因此画油画特别著重视觉效果真实再现,其所描绘的景象人物等往往极为逼肖,那种光彩`体积`细腻的真实感,实非中国人可梦见;由於经过视觉经念上的高度提炼与强化,甚至於会超迁真实物象所给予的逼真效果。逭在西方的肖像画`静物画中,尤可看到这种强调‘真实与存在’现象的典型特色;西方艺术家画肖像画不但能将相貌轮廓准确地画出,甚至能将人物封象的个性格、气质`心理特徵`精神状态等都深刻地描绘出来,因此西方有许多肖像画的经典名作°在静物画方面,西方绘画著重於将封象的质感量感做完全真实的再现,那种存在的实体感极深刻执著,对於现世挣扎奋斗的精神特强,因此描绘临埸感的写实性格非中国绘画之所长,此实为背後之文化观`宇宙观不同所致。关於这点,看一看西方古典写实的油画大家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委拉斯(Velazquez’1599-1660)`林布兰特(Rembrandt van Ryn,1606-69,)`范汀-拉突尔(Fantin-Latour,1836-1904)等人的作品即可明嘹。
二、中国文化观下的艺术精神呈现
在中国宇宙观下的艺术呈现,中国绘画表现的最大特色即在於山水画`花鸟画;这点则与西方静物画`人物(肖像)画实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自古便以‘天人合一’为其核心这个观点落实到艺术上,则是中国道家老庄艺术精神之呈现。中国道家的老庄思想,旨在追求生命主体的客观自由,无窒於物的人生境界,而在这发展的锻炼过程中,却与中国绘画艺术所呈现之美学意义几完全相符。由是可知,中国艺术精神实与中国之文化思想息息相关,不能掌握中国的文化观与宇宙观,也就难以呈现中国艺术精神之特质。中国绘画从早期的秦汉时代来说,其最与盛的主题乃是以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画为主,同时大致上脱不开人伦教化的政教取向。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受山林文学的影响很大,其实这也即是来自於道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也促使中国绘画趋向了钝艺术的发展,那就是中国独特的山水艺术之诞生。中国的山水艺术其最重要的一项特质,即是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乃由整个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亦即前述‘天人合一’之宇宙观;而魏晋时代的老庄思想却更进一步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发展至由人主动地去追寻自然,在山水自然中寻求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由於世俗的混浊,促使心灵期望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追求那可行`可望`可达`可居的山林意境。 因此中国人画山水呈现出节奏化的空间感,绝不同於西方风景画的单点透视,以自我中心(人的主观)为一固定视点,而是亲切深入地变化俯仰,探取层层视点以构成节奏化空间°这种将人融入山水自然的空间意识,是合宇宙为一体的整体观照,是从一超然的出世立埸,做入世的乌瞰与体会,因而能把握到大自然整体律动的美。因此中国的山水艺术是客观宇宙世界的呈现,与西方人面对风景自然的生命态度实迥然不同。
三、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表现特质
中国绘画除了山水画以外,最能彰显中国文化之宇宙观特质的,就是花鸟画了。花鸟画的与起约在唐代的中晚期,开始时是由工艺装饰的发展而成为独立画种的:。其後中国的文化思想,以及前述与自然亲和的宇宙观慢慢地融入了艺术之创作表现,因此讲求气韵生动的意境则成为花鸟画的首要条件。花鸟画发展到宋代,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精神内在的感染与发展,尤其是受到宋人理学‘格物致知’的观念影响;另一方面在艺术发展上,原本讲求精丽装饰的花鸟风格在过於强调的描写下,不免形成了僵化的习气与流弊。在时代风气变革的要求下,宋人的花鸟画乃提倡写生写实的技法观念,。是以宋人的花鸟画在观察与体现禽鸟`猿兽`游鱼`花卉在自然间的生态意趣,其精微的程度可说是达到了中国花鸟画最颠峰成熟的时期°因此宋代的花鸟画呈现中国绘画艺术最精采重要的文化特质,亦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在後世最高典范与与理想。前文已提过,西方人作画以描写‘人世间’的现象为主,著重‘真实’与‘存在’的感受,因此花卉多取瓶花静物的型态;中国人作画,由於文化观`宇宙观的影响,故以描写‘自然间’的现象为主,其中差异甚大。因此中国人画花卉翎毛必取其生态生意,而非西方人强调体积质量的视觉写实效果°宋人观察自然描绘花卉的精到,由宋人邓椿所写《画艟》一著中的记戴,可谓知名的典范:‘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即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烂然,但孔雀欲生藤墩,先举右脚,上日: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後数日再呼间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
四、结论
由前述的说明可知,宋人对物理`物情`物态理解之深刻,因此画花卉需得传达出花卉‘茁萌抽芽,发叶吐花’的朝夕情态,画翎毛别需见不同鸟类‘啼睛`调音、踏枝`欲升`将飞欲坠`欲下`反争`飞翔`饮啄`楼宿’的各锺生意;同时画翎毛无论工笔寓意,必须润泽,若不润泽,便是标本。以上所述,可畏是中国画花鸟画最重要的观养功夫,其中之意义皆源自於中国文化与自然亲和`观万物生意`客观宇宙世界等人文观念之呈现,而统撮於‘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之下。因此画花卉翎毛必须形神兼具,方谓得‘气韵生动’之旨,这也即是中国花鸟画其精神内涵之核心。傅统中国绘画大致可分为两个绘画风格之表现系统,其一是唐宋以前,用笔精细,设色妍丽的职业画家风格;其二则是元明清以来,文人逸笔写意的水墨绘画风格° 因此相对於前述宋人精致写实的花鸟画风格,後世之花鸟画又发展出不同形式的水墨写意画风;也就是就,不重形式而捕捉内在逸趣的神灵生动。然而‘遗貌取神’虽然是其特色,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却仍然是取其自然生意°换句话说,中国花鸟画的内在精神与文化特质,千百年末仍有其一贯承傅延续的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文化深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在艺术创作的观念上已大为改变,如何保存传统中国花鸟画的精粹,并做现代的转化与发展则为一极度艰难的境地。在未达到此创新转化的境地之前,先掌握古典中国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则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必经的一段过程;因此致力於傅统花鸟画之风格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民国八十八年七月盛夏於台北南海学园(本文作者现任国立历史博物馆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