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程儿 点击 :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张进新近影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汉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謂之草书。”简言之,草书是在文字文段抽象的符号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的书法艺术。

草书以形体学大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形体草书,是以楷为基础的草画表现;二是符号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看不懂的草书。形体草也即人们常说的行草,符号草则为狂草。能写好行草实为不易,能写好狂草则尤难。纵观中国书法史,写行草真正有成就的名家,也只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人;而写狂草有成就的,则仅有张旭、怀素和毛泽东。由此可见,狂草是各书体中,难度最大的一种书体。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么,狂草最鲜明的特点又有哪些呢?简言之归纳起来应有七点:一、点划飞动;二、笔情墨趣;三、结构多变;四、章法生动;五、线条优美;六、血脉连通;七、气韵天成;八转化跌宕;九、气势磅礴;十、奇逸潇洒。总之,狂草之美宛如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身形,无色而有绘画之斑斓,无声而有音乐之旋律。狂草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应是草书的最大特点,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张旭作草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泻于笔端,如醉如痴,似癫似狂,其书之潇洒磊落,惊世骇俗。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以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豪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速度之快!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龙》

我习狂草,不与人同。一是眼临而不手摹。古人学书之人,都讲首先在临摹上下功夫,临得越象,将来的成就才能越大。后我发现,某人学的是哪一家,其作品也就深受哪一家的影响,甚至点画都一模一样,进去容易,但跳出来很难,这个某人就永远难成大家。回顾历史书家中,如何绍基学颜鲁公其书水平不算低,但何绍基永远处在二三流水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如现代的舒同,也是学颜体,但做为开门立派,显然不够。学狂草也有死学一家的,其所书的形非常像,但没有自己的性情在里面,不能说是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永远难和欣赏者产生共鸣,起不到书教的作用。为避免这一后果的发生,用心临而不用手摹,其实是学书的关键所在,也只有这样,才有自己的面目,有自我而不是书奴。二是狂草的速度。古人论述很多,大多强调一个快字,而今很多人在讲如何书草时,却强调一个慢字,我以为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整幅作品都快,千篇一律,显然不耐读,而根据所书的内容,疾徐相间,跌宕起伏,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正确认识传统。何为传统?也是学习狂草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狂草来讲,历史上成就最大的当属张旭怀素,然他们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有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书法是情感的自然外泄,如我们今人一味地摹仿他们的风格,势必会成为书奴。也可能书的风格像他们,但却不能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书者”,“抒也”,书法能抒发自己情愫,才算好的作品,给读者的感觉才能有血有肉,骨肉丰满,毫无无病呻吟之病态。四、兼收并蓄,择优而学。历史上狂草大家一般定论皆以张旭怀素最多,而我以为毛泽东已经超越了他们。毛泽东是诗人,又是书法狂草大家。他的诗作同时又是书作,且大多用狂草书之。毛泽东的狂草从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以及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毛泽东的狂草,为传统的狂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这门独特的书法艺术,更臻完美。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燕舞》

张旭、怀素是狂草的创始人,属始源,而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张旭怀素的狂草,以浪漫主义的伟大情怀,赋予了狂草的活力,属於流。在学习的过程中,兼收并蓄地学习狂草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张进新(抱山道人):草书之我见 | 美术观点

《沁园春·雪》

张进新艺术简介:

张进新,字伟涵,号抱山道人。旅日华侨,原籍中国河北。现为日本东京书画院艺术总监,世界艺术联合会理事、云龙书画院院长。著名狂草艺术家,书画艺术评论家。其狂草作品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展出,并被许多知名人士和企业家收藏。

伟涵先生出生于书画世家,深受家庭翰墨氛围的影响,五岁握管,六十岁临池不辍。早在十几岁时就名扬乡里,稍长又走遍大江南北,曾拜访林散之、沙孟海、启功诸名家,虚心请教,在艺术上永不满足。

伟涵先生的作品钟情于张旭、怀素、王铎、祝允明、康有为,也深受毛泽东狂草章法布局的影响,其书法作品华美流畅,粗狂大气,神采飞扬、雅俗共赏,自成一格。

相关文章

  •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巡回画派与庸俗艺术[图文]

    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巡回画派精品展是今年艺术界的盛事,那变幻莫测的风景、刻画入微的人像,都在炫示“现实主义艺术”的魔力。关于它的光辉历史,已经有很多学者为大家做了充分的介绍,无需再述。于是本文意欲挖掘一段奇特的历史——19世纪的这些美轮美奂、意味深长的作品,如何在20世纪的艺术批评中,竟成了典型的“庸俗艺术”?令人膜拜的特列恰科夫美术馆,曾是如何成了“一座专门收藏和展出苏联...

    3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图文]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图文]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自署“余归锺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作者时年六十五岁。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周诗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曹溶鉴藏。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为书...

    183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生肖邮票还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图文]
    生肖邮票还会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图文]

    在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开始利用闲置资金作为投资实现增值目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邮票投资市场逐渐火热,邮票在欣赏的同时还有增值空间可以实现资金增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邮票收藏中。经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核准,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的《第一二三轮生肖和田玉仿印邮票》是一款将生肖、和田玉和邮票文化完美融合的创新型生肖文化艺术藏品。由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批准的生肖仿印邮票和田玉原版,作为开...

    115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西域印象——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西域印象——刘春明作品欣赏[图文]

    刘春明,1964年2月13日(正月初一)生于无锡,祖籍江苏南通,现旅居北京。80年入无锡二泉画院从事艺术创作,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民革江苏省中山书画院常务...

    163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市场发展已开始逐步回归平稳[图文]
    艺术市场发展已开始逐步回归平稳[图文]

    近几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走势及未来发展成为行业内部最为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经过近5年发展,减量提质、产业融合、业态良性构建等逐渐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关键词。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中可以发现,通过对10家最有代表性的拍卖公司的统计和考量,2016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已经开始逐步回归平稳,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古代书画成为年度...

    70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郝斌 | 镌刻时代的肖像——王炜访谈[图文]
    郝斌 | 镌刻时代的肖像——王炜访谈[图文]

    郝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4期访者按:王炜先生是我国现代版画先驱王琦之子,一生深受王琦影响。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长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后就职于《红旗》杂志,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版画院院长等职。他毕生探索、实践了多种艺术媒介,尤致力于木刻版画创作,近年进入耄耋之年后更自觉回归主题性版画创作,以极大精力连续创作出丝网版画《刻痕》(2015)、木刻组画...

    19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图文]
    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图文]

    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远古的帛画,以线赋彩,成为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祖先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绘画手法,逐渐形成了双勾填彩、双勾细染的画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无论是富丽的色彩或是浓厚的宗教题材,都体现着先贤们娴熟的工笔表现手法。唐代的工笔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道子、张萱、周昉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其工笔人物画线与墨、线与彩的完美结合...

    186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20世纪初意大利民间陶瓷上的手绘赏析[图文]
    20世纪初意大利民间陶瓷上的手绘赏析[图文]

    手绘低温陶瓷,20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民间工艺悠悠安生/文图:从西方的民间工艺,也可看到它受当时现代流派的影响。早一点就印象主义,或前后表现主义和超现实,民间工艺受其影响,产生的风格作品稍晚或推迟,因而年代可鉴,次序有别。时代艺术脱不开历史,民间工艺也脱不开艺术,互有渊源。此时色彩和颜料用法,表现与突出与强调,人物构局及各种造型均可追溯,地域也能抓到。此例中的男性,不仅能追溯到瓦托(A...

    13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闻香入画中,且听水墨情——黄多良花鸟画印象[图文]
    闻香入画中,且听水墨情——黄多良花鸟画印象[图文]

    黄多良的花鸟画我很早就有印象,他画如其人,为人低调随和,高贵的人品浸入画中,作品虽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但已看到他的将来的艺术成就非同一般,不仅有深厚的文学修为而且对于自己要求严格刻苦钻研,现拜与中国国家画院陈鹏老师门下专心研习画好画,努力追溯花鸟画的笔墨根源,从传承中寻求发展。花鸟画的恢宏的气度、雄强的笔墨和强烈的个性如何体现?这是我和黄多良共同思考的问题,而谢稚柳先生说,花鸟画要无不尽态极妍,...

    122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郭波洲书法的艺术魅力[图文]
    郭波洲书法的艺术魅力[图文]

    书法家郭波洲郭波洲,1958年10月生于陕西渭南,生活在新疆石河子。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曲江书苑理事、中国将军部长书法协会会员、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员。郭波洲先生自幼喜爱书画,精研书法数年,尤其是在部队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使自己的坚韧心智在书法中得以体现,具有独特的人格艺术美。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专业书法比赛,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全国众多战友和朋...

    11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如书谢稚柳一生读不完[图文]
    如书谢稚柳一生读不完[图文]

    谢稚柳作品恽甫铭一江寒雨的水边,烟瘴朦胧的清溪,浓荫夏木的山谷,雾霭云烟的荷塘,经霜如血的枫叶……这清雅的意境,常常出现在书画大师、鉴定权威谢稚柳的作品中。这些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已经流传到了世界各地的鉴藏家手中;经他法眼鉴定的中国古画何止成千上万?他诗文俱佳,著作等身;豁达大度,待人宽厚的高尚人品更让世人折服。书画大师陆俨少曾经说过:“像谢(稚柳)先生这样...

    10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阿尔托解析五幅梵高绝世画作[图文]
    阿尔托解析五幅梵高绝世画作[图文]

    从当年阿尔托难以忘怀的橘园美术馆梵高大展,到今年四月重磅揭幕的文森特·梵高阿尔勒基金会梵高作品展,梵高再次成为了“话题人物”,对梵高的探讨无疑是一个永恒循环的精神行动。阿尔托当属其中最具风格的探讨者。他认为梵高的画中从来没有鬼魂,没有幻想,没有错觉。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梵高给出了最令人震惊的有关这个世界真实性的印象。让我们看看这位先锋法国戏剧理论家、诗人安托南...

    11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如何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图文]
    如何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图文]

    从最初在户外设置艺术品到现在的社区艺术活动,国际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是从街区到社区,从精英主导到大众参与,从专门观赏活动到日常生活景观。从审美角度看待这种发展,可知人类社会正经历从艺术审美到日常生活审美的巨大转变,而公共艺术的演进过程正与社会发展同步。那么在具体的艺术实践领域,我们该怎样取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又该如何建立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就成了公共艺术研究者和创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使日常...

    119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2019年的特纳奖颁发给了四位提名艺术家,因为他们要求被视为一个团体,以体现“共同性、多样性与团结性”。这一打破特纳奖历年规则的结果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卫报》艺术评论员奥利文·巴斯奇奥(Oliver Basciano)从这一事件展开,撰文论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激浪派诞生起,艺术团体的自我表达,以及他们与艺术市场的关系。他采访了多位艺术团体的成员与画廊主,有人认为,合作是对于“天才”艺术家个人备...

    13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将军墓中的异域画风[图文]

    中国美术史之壁画篇北齐在美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一方面开领时代之先,承汉启唐,另一方面其中也表现出新风格所蕴含的域外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0年在太原东郊王家峰新发现的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壁画,就因这一特点表现突出而震惊美术界,其保存之完好、绘制之精美、风格之独特,远超出人们以前对于北齐绘画的认识和想象。2003年,它即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徐显秀是北齐武安王,是一位屡立战...

    24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