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尤洋:图像对于今天的艺术实践是否还有意义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小波 点击 :

12月13日,34位参展艺术家共同呈现出了一个没有绘画、雕塑,而拥有80多个视频的展览——“不在图像中行动”,这个由艺术家孙原、彭禹和 独立策展人崔灿灿共同策划并筹划了一年多的联合群展,终于在常青画廊、佩斯北京画廊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场一开幕就掀起了业内讨论的联 展,在展览内容、形式和运作方面都不同于常规的艺术展。

作为策展人之一,崔灿灿这样说:“这次展览中有80多个视频,有些展厅甚至空无实物。图像,曾是中国很多艺术家赖以生存的手段。但这次,我们想站在与以往方式不同的另一面,来讨论‘行动’在艺术和生活中意味着什么。”

图像对于今天的艺术实践是否还能够体现积极意义?这个讨论的兴奋点自观念艺术从绘画和雕塑等传统创作媒介中蜕变以来一直保持着热度。而“不在图像中行动”这个展览项目,则将这一问题所引发的立场冲突提升到新的瞩目程度。

以绘画、雕塑、影像为主导的艺术品构成了今天主要的图像艺术品门类。如艺术生态所表现的那样,无论是商业画廊空间还是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绘画作品始终 占据了大多数的比例。绘画作品迎合某种兴趣的策略性,一方面既不占有创作道德上的优势,也无法全然从伪观念艺术作品中被一眼识别出来,致使了绘画注定在今 天的艺术实践中处在一个被质疑的位置。然而,既然观念艺术所强调的是观念先于媒介,方法和语言重于成果作品,那么我们又应该以何种心态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上世纪的机械时代来临后加强了物化世界和物化世界观的形成,绘画所强调的内在精神价值发展的线索被机械复制的大规模生产所一度打乱和干扰。与牢牢把持创 作全然主导性的上一代艺术家不同,波普艺术家和大众流行图像以协作的形式,使得图像生产虽然放弃了绘画技巧和视觉效果的唯一性,但也同时将观念和艺术的结 合推进到新的阶段。1956年,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在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如此与众不同》中,已经宣告了图像时代和广告拟象时代的来临。在 机械复制的技术保障和大众审美异化的恋物情节下,图像经验深刻地植入于现代人的感知惯性中,至此艺术实践开始借鉴广告营销,并且借用图像这一形式获得了无 限的能指与所指(在艺术实践中,这两者体现的暧昧不清)来作为表达的需要。

绘画作品的所指即是其在今天艺术实践真正的内核,也即是罗 兰·巴特符号学的含蓄意指图像层,揭示了图像层面之内的本质。换而言之,艺术家在今天的工作并不是创作图像,而是占领大众流行文化中的图像,突出图像本身 的符号价值,进阶以诱惑的姿态吸引关注,从而在大众文化中进行反向实践。这种趣味在波普艺术前已有端倪,比如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通过不 断设置图像逻辑关系的谜题和隐喻,不仅引起了当时欧洲知识系统关于认知世界方式的思辨,也影响了随后的广告图像行业的创作套路。与马格利特不同的是,来自 更为彻底的商品社会的波普艺术家如安迪·沃霍采用了直白且直观的图像介入到大众文化,这也从侧面提示着,艺术创作发展为一种与时代产品共谋的阶段,艺术家 不再是艺术作品中唯一的权力角色。

即使是在相同的展览空间内,立场和认识观所引发的交锋也清晰可见。唐人画廊在“不在图像中行动”之前 呈现的两个展览分别是由戴卓群策划的“自觉:绘画十二观”和艺术家颜磊个展“图像,未(不)死”,前者以中国当代绘画的内在逻辑来探讨本地文化主体进程, 策展人认为这十二位画家“打开了无边的可能。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融合,令新世纪的中国艺术更加走向多元和开放,独立和个体的创作成为艺术的正常 状态。”后者则探讨图像与视觉经验之间的线索,并且试图展示艺术家在工业生产时代中如何把握创作的主体位置。

颜磊曾经以一系列介入到艺 术生态和日常的观念行为艺术作品而闻名,他通过刚刚成立的首都版权产业联盟发布了新的工作计划:将自己在2004年的绘画作品《着陆-上海》授权给国内一 家艺术版画工厂复制8847份衍生品。艺术家雄心万丈地表示衍生品不仅会挂入千家万户的客厅中,也会挂入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办公室。今天的都市生活中,私 人空间已被来自公共领域的广告图像大肆侵蚀着,衍生品项目既是一次对于占领视觉空间的努力,也是艺术与日常生活发生关系并且期待回应的尝试。值得留意的一 点是,这件绘画原作本身也并非艺术家亲手创作,而是雇佣了没有受过绘画专业的工人用流水线式的绘制而成。

在今天,占据了学术道德高点 的、交易实体缺位的生活化行为艺术中依然不乏观念空洞、思维僵化或者明显迎合某种趣味的作品。本文即无意站在绘画艺术家的立场上去质疑非绘画领域的问题, 也并非否定绘画在今天的积极意义。而是再次提示,选用何种媒介来生产艺术品无疑是重要的,但艺术品并不是艺术家实践的目的,而只是其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节点。以绘画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家,必然要面对各种体制化的诱惑与困境;而放下画笔,介入到日常行为的艺术创作亦依然面对着体制化问题。因此,在这里煞有其 事地讨论绘画是否依然存在意义的话题,实际上又将我们抛回到1917年杜尚在商店购买卫生洁具的那一瞬间了。

(本文作者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

相关文章

  • 贾方舟:本色艺术家罗尔纯[图文]
    贾方舟:本色艺术家罗尔纯[图文]

    罗尔纯先生不幸以这样残酷的方式突然离世令人惊叹,让人痛惜,也无法接受!一位清心寡欲、安分守己、从不惹是生非的的老人;安详平淡的人生,光华灿烂的艺术,永远的画坛楷模!我曾两次为他做模特,第一次画得不满意,又画一次。为激发他的视觉欲望,我特意穿了红色外套。他作起画来一改平日的安详,如面对猎物,如狼似虎,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受李大钧先生之托,我五年前曾写过他一篇文章,现在拿出来发表,以悼念这位可敬的色...

    157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穿行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陈丹青“撩拨”大众审美[图文]
    穿行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陈丹青“撩拨”大众审美[图文]

    陈丹青做了一档看艺术的网综《局部》,之前开启的第二季一直是网友期待已久的。当一袭白衬衣的陈丹青穿行在空无一人的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厅,以他的艺术视角去“撩拨”大众对于艺术审美的兴趣,一档以艺术之美为核心的小众文化节目就这样将豆瓣评分飙到9.5,上线两期节目便获得580万点击量。把片场搬进大都会关于《局部》,最大的看点当然是陈丹青。但是到了第二季,白衬衣黑西裤的陈丹青走出“书房...

    7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洛冰简,材质为竹片,书写、记录工具,长25到29厘米,宽1.2到1.5厘米,用上下两道编绳编联好后再进行书写,这种编好的竹简卷起来存放,用竹简写的叫做“简策”。《说文解字》:“牍,书版也。”即用于书写的木、竹板,可以书写数行,比简宽。用木牍书写的叫做“版牍”。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在晋代以前,简牍是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是后世书籍的“祖先”。这些来自几千年...

    154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国画家徐玉华:国花神韵绘牡丹[图文]
    国画家徐玉华:国花神韵绘牡丹[图文]

    徐玉华徐玉华,字鑫丹,195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花鸟系,现为中国国情书画院副院长,花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身优雅清新的卓越之气,使人恍然之间如同置身于华贵袭人、芳馨超然的"姚黄"、"魏紫"之前,他那雍容华贵的牡丹概更使人不仅肃然起敬--他就是"徐玉华",一个从事绘画专业三十余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在众多牡丹画家之中脱颖而出,成就斐然的代表画家...

    82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 竞争中谁主沉浮[图文]
    文物艺术品网络拍卖 竞争中谁主沉浮[图文]

    自“互联网+”模式于2015年始风行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也紧追潮流。然而,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不管是从业外涌进的各类平台,还是业内的突破传统,似乎都只是让文物艺术品的网络拍卖停留在表面的热闹,而不见“互联网+文物艺术品”真正有机融合的理想模式;然而大势所趋,网络拍卖又是个不得不深入研究的新兴领域。2016年的“井喷现象”在9月7日开始延续至11月30日的北京市第五届“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

    134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严培明: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大画布[图文]
    严培明: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大画布[图文]

    严培明画作:《妈妈的牌·跪着的我》(布面油画,2014)虚拟死亡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新展《这样死,这样活》,有一个看来触目的标题,画家严培明说,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具体指涉,“就是一个情绪的展览,个人想表达一些东西”。探讨死亡在中国是禁忌,于西方是日常,旅法30多年的上海人严培明就将绘画建立在这样一种冲撞不息的语境里。“死亡对我来讲是...

    11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美在博物馆》的主题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展陈设计的博物馆人,听了此次讲座深有感触,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展陈设计的思考。欧洲的一家博物馆由物的关注到人的关怀陈馆长高屋建瓴,从博物馆的建筑之美、收藏之美、展览之美、教育之美、休闲之美等几个维度论述了博物馆的美,可谓“大美”。尤其是“休闲之美”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基本...

    118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佘玉奇,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赏画与读书其实质并无分别,若具体而论,其异约略为:赏画先由感性以及诉诸感官,感觉而引起联想,终至理性而引发思考;而读书则需理性,及认真阅之,读而思之,久之,理性如盐溶于水,有味无形,积...

    13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翰墨丹青:当代著名画家吴成槐绘画艺术[图文]
    翰墨丹青:当代著名画家吴成槐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吴成槐,1943 年12月生于沈阳市,职称编审。历任辽寜民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美术出版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政协第八届委员。现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日韩书画交流协会副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先后参加日本、新加坡、韩国展出,有些作品被国内外馆、院收藏。他的创作实践丰富且漫长,曾出版发表二十余部连环画...

    22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意大利批评家撰文解读傅文俊《三生万象》观念摄影新作[图文]
    意大利批评家撰文解读傅文俊《三生万象》观念摄影新作[图文]

    《三生万象》傅文俊观念摄影110cmx140cm/80cmx100cm2014当我观看傅文俊先生作品之前,首先获悉的是作品的题目。当时有种知难而退的感觉。“三生万象”是中国传统道教哲学中的概念。对于并没有对中国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我,实在难以想象。但当我看了作品,尤其是与傅文俊先生进行交流之后。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道德经》中这几句话的内涵。因为傅文俊先生的作品对我而言具有...

    11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网上艺术赝品交易活跃[图文]
    网上艺术赝品交易活跃[图文]

    网上艺术赝品交易活跃想要找白菜价的艺术品,与其去拍卖会,不如上互联网。一幅伦勃朗的作品售价仅仅为900美元,卖家宣称这可是真迹,不信“可以通过纸张检验出画作的年份”;一幅有着马蒂斯签名的画作售价为1250美元,毕加索的画作大约是450美元,卖家会悄悄告诉你“这是从别的美术馆偷来的,急等着销赃”。看到这样诱人的价格,苏富比和佳士得是不是也巴不得买几幅来拍卖呢?当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不难猜到,这些打...

    16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艺术家的“抱团”能够带来什么[图文]

    2019年的特纳奖颁发给了四位提名艺术家,因为他们要求被视为一个团体,以体现“共同性、多样性与团结性”。这一打破特纳奖历年规则的结果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卫报》艺术评论员奥利文·巴斯奇奥(Oliver Basciano)从这一事件展开,撰文论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激浪派诞生起,艺术团体的自我表达,以及他们与艺术市场的关系。他采访了多位艺术团体的成员与画廊主,有人认为,合作是对于“天才”艺术家个人备...

    13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5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如何观看西方抽象画[图文]
    如何观看西方抽象画[图文]

    马蒂斯设计的旺斯教堂,1951年建成。人们十有八九会在欣赏抽象艺术时,说这样的话:“这我也能画。”以为抽象艺术只是毫无理由的乱涂乱画,这其实是对抽象艺术的误读。观者如何才能找到观看抽象艺术的角度和方法。首先要了解的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家到底想做什么。让我们回到抽象艺术的起点。西方艺术进入19世纪,艺术家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宗教及赞助人的控制。艺术家开始自由地选择绘画题材和风格,同时他们也...

    9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如何看懂正当红的艺术家卡普尔[图文]
    如何看懂正当红的艺术家卡普尔[图文]

    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级个展正式亮相中央美术学院,本月,太庙也开幕展出了卡普尔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作品,通过对周围环境的颠倒和映射,卡普尔将用他特有的艺术手法,继续刺激中国观众的感官。新开展的太庙艺术馆展览现场《狭板》(上)、《虚空》(下)正展出。主办方供图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大厅,耸立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件大型作品。红色的蜡制砖块从几个上升的传送带...

    12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