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提子 点击 :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 | 陶瓷

华光礁1号出水的折枝花卉图案粉盒。

据泉州海交馆的专家说,以前认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后来,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许多是 由“陆上丝绸之路”转道而来。可见当时的泉州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汇聚的地方。这也证明,海丝与路丝是一种循环式,海陆相沟通的商路与交流之路。

梁二平

泉州开元寺的历史比开元还久远,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此寺是泉州最古老的“景点”。上个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至泉州时,看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开元寺,但开元寺吸引我的并非是寺。

走进开元寺的大院内,我先看的是院内相距约200米的两座古塔。东塔名为“镇国塔”,建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当初为五层木塔,后改为石塔。西塔名 为“仁寿塔”,建于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当初也是五层木塔,后几经毁坏,改建为砖塔。东塔通高48米,西塔高44米。如此高塔,立在泉州湾的 晋江东岸,在古代,它们已不仅仅是佛塔,还兼具泉州湾地标和航标的功能,给出海归港船只以指引。我恰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到塔下驻足仰望。据史料载,明万历 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泉州曾发生八级大地震,而双塔无损,仅“镇国塔”顶盖石角折宝刹倾斜,在清末厦门美璋照相馆出版的“镇国塔”明信片上,还可见 到这一奇景。

巧的是这个院子不仅有古代航标的意义,后来,它还“泊”入了一艘宋代古船,也被称之为“泉州古船”。当年,古船出土时,泉州还没一个像样的博物馆,所以古船一直住在这个寺院里,后来,这里就成了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的古船博物馆。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 | 陶瓷

清末美璋照相馆出版的明信片有泉州“镇国塔”。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 | 陶瓷

泉州开元寺内海上交通博物馆的古船博物馆所展示的南宋古船。

泉州后渚港出土古船

今天的泉州已把历史当做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格外珍爱。

21世纪初,我又多次到泉州考察,这里已建好了新的泉州博物馆和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新馆。据海交馆的朋友介绍,“泉州古船”现身之时,是大众文物意识很薄 弱的时代。那是“文革”十年中的1973年,泉州后渚港的渔民在附近海滩上捡了很多烂在泥沙中的木板,就拿回家中当柴烧,但这些木块却难以引燃。刚好厦门 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在泉州考察海上交通史迹与文物,听到此消息后,感到这可能是一种考古发现,立即赶到现场。后来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古沉船遗址。

1974年8月,中国首次大型海湾考古发掘工程在后渚港展开,当沉船上面2米多厚的堆积层被清除后,一艘(实际上是半艘)古船出现在人们面前。经测算,沉 船残长24米,残9米,船下部有12道隔板隔出的13个水密隔舱,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应当是一艘首部尖、尾部宽、高尾尖底“福船”型海船; 沉船年代大约在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即宋室南逃至泉州之际。

那么,它是一艘渔船,还是商船呢?是将要出港的船,还是归港船呢?专家从船中残存的货物来看,首先它应是一艘商船。人们从船舱中发掘出2350余公斤香料 木及贵重药材,还有500多枚唐宋铜铁钱、50多件宋代陶瓷器、90多件木牌木签、2000多个暖海种贝壳,此外,还有许多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及船上水手娱乐用的象棋子共有14种器物出土。此外,这艘商船应是载着南洋等地的货物从海上归来的船,不幸沉在了家门口,也许当时正是蒙元追兵进入泉州的兵 乱之际。这艘商船原本打算贩运南洋香料到泉州,而后再倒卖给阿拉伯商人,由他们转手贩给不产香料的欧洲。出海时,还是宋朝呢,回来,就是蒙元的天下了。也 有人进一步猜测,它很有可能是当时泉州的最大海商蒲寿庚家族的商船。蒲寿庚家族主要在海上经营香料。并且,在宋元之交正是他们海上交易的兴旺之时。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 | 陶瓷

华光礁1号出水瓷器,其中不少小巧玲珑、做工精美。

中型福船可远洋

从《中国古船谱》来看,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据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宋时海船大者载重达300吨,可载五六百人。中型船可载150吨,载人可达300人左右。宋代海船船体坚固,结构良好。船体“以巨木全方,搀叠而成”。

据古船专家介绍,泉州古船,其龙骨由两根松木接合而成,采用体外龙骨的设计和直角榫合的工艺,增大了船的纵向强度。海船的船壳、船底用二重板叠合,舷侧则用三重板叠成。自龙骨至舷有侧板14行,1至10行由两层板叠合而成,11至13行由三层板叠合而成,采用搭接和拼接两种结构工艺,以钉榫为主要构件。里 层船壳板的上下板之间都用子母衔榫合。尖底造型使船壳弯曲弧度大,多重板工艺使取材、建造和维修较为容易,二重或三重板加固的侧板与船壳板使全船的强度大 为提高更耐波浪的冲击,利于远航。古船还使用了铁钉,舶板采用榫联和铁钉加固,并用桐油、麻丝、石灰等嵌缝,以防渗漏和钉头锈蚀。

据古船专家研究,此船形特点是:底尖、船身扁阔,长宽比小,平面近于圆形,应是宋代泉州海船。这种V型船体的结构设计,不但可增强船舶的稳定性,而且能减 少水下阻力,使海船在遇到横风时横向移动较小,在顶风行船时更是优越,“贵其可破浪而行也”。为改善船舶的摇摆性能,宋代水手还在船腹两侧“缚大竹为橐以 拒浪”。

我们仅以泉州1973年出土的34米长的海船为例,这艘船可装载200吨的货物,相当于丝路上700头骆驼的承载量。海船借助季风,即使是去东非,160天也就够了。东西贸易无论是速度上,还是运量上,海上运输都是陆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

泉州宋船:香料瓷器的转运商 | 陶瓷

华光礁1号或是泉州古船的姐妹船

考古最怕孤证,泉州只有这么一条宋代古沉船,值得关注的是后来,人们在远海又发现了一艘南宋沉船,它和泉州还真有点关系。

1996年南海渔民又在西沙群岛发现了一艘沉船,后命名为“华光礁1号”。此船后来经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 3~4米,发现11个残留的隔舱,估计排水量大于60吨。但船已烂得严重,估计无法成为又一艘可展示的古船。此沉船尚有近万件宋代文物,其中四分之三是产 自福建的陶瓷器。陶瓷产品按釉色分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这些陶瓷器都属于生活用具,大多是 民窑生产,质量不高。

福建和海南两省的考古专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南宋时期的某一天,它从福建出海,沿丝绸之路航行时,在西沙遇到大风后触礁搁浅,随后沉没”。宋代已 经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专门机构,负责内外贸易;泉州港是福建最大的贸易港口;专家们由此推断,它很有可能是从泉州出海。近海的远海的古沉船证明,宋代的 泉州确是海上贸易的重镇。

海交馆的小陈博士对我说,以前认为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而来,后来,研究阿拉伯人墓碑才知道,泉州的阿拉伯商人,有许多 是由“陆上丝绸之路”转道而来。可见当时的泉州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汇聚的地方。这也证明,海丝与路丝是一种循环式,海陆相沟通的商路与交流之路。

相关文章

  • 台北故宫推出明清花器特展[图文]
    台北故宫推出明清花器特展[图文]

    12月24日,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明清花器11月12日至2015年9月9日期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展出明清御用“盆景”、“插花”两类花器共105件,展示明清时期的花艺。12月24日,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清康熙“豇豆红瓷柳叶瓶”12月24日拍摄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清雍正“仿钧窑瓷莲花式盆托”(左)12月24日拍摄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清“金叶玉卉水仙盆景”...

    62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宋瓷“江湖”解读[图文]
    宋瓷“江湖”解读[图文]

    《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富丽豪华而又温绵雅致,《题临安邸》中的南宋岌岌可危却纵情欢歌,两宋的历史繁华而微妙,柔弱却不短命,是两汉以降唯一立国超过三百年的封建王朝。在这个帝国里,庙堂之高有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政治家纵横捭阖,图强变法;奸臣榜上有高俅、秦桧等小人弄权专擅,祸国殃民;绿林在野有水泊梁山、方腊揭竿等莽夫杀富济贫;民间演义有“铁面无私包青天”、“满门忠烈杨家将”、“精忠报国岳武穆”等碧血丹...

    98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你相信这是陶瓷做出来的吗?[图文]
    你相信这是陶瓷做出来的吗?[图文]

    美国艺术家Cheryl Ann Thomas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她的创作。运用前哥伦布时代印地安人与西非人製作大型陶瓷器皿的技术,重现陶瓷工艺的悠久历史。将传统的条纹一圈一圈叠合,她选择留下泥土的天然质感以及她自己的手作印记。她说,“文物与艺术创作是人类干预历史的遗留证据,我的雕塑构成了我与物质相互干预而留下永久的纪录!”。(文章来源:视觉艺术)...

    153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单色釉瓷器市场将继续稳步上升[图文]

    北宋 定窑划花鱼藻纹大碗   此器为迄今拍卖市场上出现过尺寸最大的一件定窑碗。不仅器形大,这件作品从外壁的仰莲纹刻划,到内里的划花工艺都率意流畅,可以称得上定窑中的精品。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2015北京春拍季刚开始,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在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另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仿汝釉弦纹瓶”以943万元成交,更坚定了业内不少藏家对明清官窑单色釉器的信心。早在2...

    107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至宋出现纯粹...

    182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中的海水山石纹饰有吉祥寓意[图文]
    瓷器中的海水山石纹饰有吉祥寓意[图文]

    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沈源《佛像卷》局部 图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图3 明崇祯青花海水仙山纹饰 佛教有一尊阿弥陀佛,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西方极乐世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沈源(清)奉命依内府旧藏贯休(唐末五代画僧)法师所绘极乐图临仿缩绘的佛像卷,引首为乾隆帝题“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此水墨设色佛菩萨听法图以世人的想象描述...

    147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五彩缤纷锥把瓶赏析(组图)
    五彩缤纷锥把瓶赏析(组图)

    窑变釉锥把瓶王家年 文/图在拍卖会上见到一件清代雍正粉彩花蝶纹锥把瓶,以37万元成交。粉彩花蝶纹锥把瓶圆口,颈直且长,溜肩,垂腹,圈足。器胎洁白,釉面莹润,润泽细腻。腹身绘有花蝶纹,花形硕大饱满,色彩绚丽雅致,枝叶茂盛柔嫩,周围飞舞数只彩蝶,蝶须长身细,翅膀柔软,姿态优美,颜色各异。整器绘工巧致,形象逼真,亦动亦静,惹人喜爱。底款:“大清雍正年制”。锥把瓶,清康熙朝始创,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84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餐桌上的艺术——好的陶瓷作品可以增进食欲[图文]
  • 北宋湖田窑青白釉瓜棱执壶[图文]
    北宋湖田窑青白釉瓜棱执壶[图文]

    北宋湖田窑青白釉瓜棱执壶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属饶州,唐代始即烧制瓷器,是我国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窑场,是名副其实的“瓷都”。过去将英文中瓷器的名称“china”解释为中国生产,其实应更正为“china”是“昌南”的音译。青白釉瓷是白瓷的一种,其釉质色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色...

    54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红官窑瓷器十几年价格翻百倍[图文]
    红官窑瓷器十几年价格翻百倍[图文]

    20年翻百倍 毛瓷还能玩吗所谓“毛瓷”,即“毛主席用瓷”的简称。对于国人而言,“毛瓷”早已不是一种瓷器的代名词,而是整整一代人对于青春和生命的红色记忆。去年,在保利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套五件釉下五彩毛瓷碗以800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本场拍卖会上的“标王”。当代官窑瓷出品的高价“毛瓷” 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它代表着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其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

    109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手工创意陶瓷设计欣赏[图文]
    手工创意陶瓷设计欣赏[图文]

    Venus的回形针作者:Marc Graells这是一组非常有趣的创意手工陶瓷作品,一组颠覆你想象力的手工雕塑,哦,原来陶瓷业可以这样设计,一同分享给大家。脸盆 “Vitamin”作者:Ekateryna Sokolova441收集作者:Pseudo Republik脸盆 “Fresh”作者:Ekateryna SokolovaThe Industrial Hand: 餐具设计作者:Heather...

    146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密集陶瓷花园[图文]
  •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12月14日至12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市举行。此次会议是2015中国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首次选择在内陆城市郑州举办。此次会议,郑州的方方面面都已作好万全准备,而对于此次会议礼品最终确定大宋官窑柴烧作品作为礼品赠送与会各国总理。由于此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礼品的选择首要便是中原特色。钧瓷作为五大名窑之首,是我国的陶瓷中最具特色的瓷种,特产于河南禹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92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让人看了就想收藏的绝美陶器作品 [图文]
    让人看了就想收藏的绝美陶器作品 [图文]

    Hideaki Miyamura宫村秀明是一个日本出生的美国陶艺家的工作在肯辛顿,新罕布什尔州。宫村最出名的是他的独特的彩虹色釉料,包括一个引人注目的金釉。作为一个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的儿子,他来到美国,就读于西密歇根大学学习艺术史,Miaymura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宫村决定学习日本陶器,花了超过五年的学习实践,尝试了超过10000个试件,用无数的公式来开发原釉。在这个过程中,许多...

    25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瓷枕:优美地登上大雅之堂[图文]
    瓷枕:优美地登上大雅之堂[图文]

    河南民间珍宝档案《大河收藏》周刊、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联合推出□清扬(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珍宝档案:晚唐时期巩县窑瓷枕,作为高古瓷器中的一个门类,我们已经介绍了不少。唐宋时期,各大窑系几乎都有枕形器物出品,其造型之丰富,装饰之斑斓,可谓琳琅满目、趣味盎然。可 是,不管这些枕有多么的富贵、精美,在当时来说,总归是房中之物,不便登大雅之堂。但偏偏有一种枕,玲珑小巧,优雅端庄,名虽为枕,却是文人墨...

    147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