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釉锥把瓶
王家年 文/图
在拍卖会上见到一件清代雍正粉彩花蝶纹锥把瓶,以37万元成交。粉彩花蝶纹锥把瓶圆口,颈直且长,溜肩,垂腹,圈足。器胎洁白,釉面莹润,润泽细腻。腹身绘有花蝶纹,花形硕大饱满,色彩绚丽雅致,枝叶茂盛柔嫩,周围飞舞数只彩蝶,蝶须长身细,翅膀柔软,姿态优美,颜色各异。整器绘工巧致,形象逼真,亦动亦静,惹人喜爱。底款:“大清雍正年制”。
锥把瓶,清康熙朝始创,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器专供皇帝赏玩,由皇帝亲自审定制作,后期有民窑仿品。锥把瓶,形若锥把的一种瓶式,造型为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
炉钧釉锥把瓶
笔者也收藏有一件清代乾隆祭蓝釉锥把瓶,底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乾隆本朝。高50厘米,圈足垂腹,溜肩直口,器形端庄典雅。瓶胎质地细腻,外壁满施祭蓝釉,釉色纯净如蓝宝石,亮丽均匀。
在与藏友互赏交流时,藏友老刘也带来一件清代孔雀绿釉锥把瓶,瓶直口、颈部修长、上部微粗、溜肩鼓腹、圈足平削。瓶通体施孔雀绿釉,釉面密布细小开片,玻璃质感强,釉下可隐约看到旋坯痕,这些均是康熙孔雀绿釉的特征。孔雀绿釉锥把瓶造型端正,釉色青翠,品相完好,保存至今,极为难得。孔雀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釉,因呈色似孔雀尾羽而得名,始见于宋代磁州窑,元代景德镇亦开始生产。孔雀绿釉的烧造过程较为复杂,需先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烧制涩胎,然后施孔雀绿釉,再二次入窑低温烘烧而成。康熙时期,孔雀绿釉的烧制工艺日臻成熟,器形也渐趋多样,多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是陶瓷史中一个重要瓷器品种。
祭蓝釉锥把瓶
清代锥把瓶品种单色釉居多,有青花、粉彩、五彩、茶叶末釉、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绿哥釉、祭红釉、祭蓝釉、窑变釉、酱釉、红釉、孔雀绿釉、胭脂粉釉、炉钧釉、白釉、黄釉等。还有描金、暗刻花等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与清代锥把瓶相似的有清代康熙油锤瓶、胆式瓶,应该在收藏时注意把握和辨别,当然,油锤瓶和胆式瓶的收藏价值也不菲。油锤瓶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油锤瓶,形状特征大多小口,细长颈。油锤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器形大多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油锤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胆式瓶是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胆式瓶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