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官釉树瘤笔筒,18世纪,连座高11 .7 cm,宽10cm。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发自北京 日前,由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牧心斋清禄集》首发式在北京菖蒲河皇城会举行,书中所集文房珍玩同时展出。文房是收藏的一大门类,简单说来,它包括环绕着古代文人生活的一切器物,是文人著书立说、修身养性、闲暇宴饮的重要伴侣。牧心斋主人张明十几年来专注于古代文房研究和收藏,对于明清铜炉收藏尤有心得,其专著《明清宣德炉》于2012年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牧心斋清禄集》中器物的甄选由专家团队共同品鉴审定。书中所列瑰器为主人多年所藏,有奇石、古制文具、瓷器、铜炉、佛橱供铜造像、台几陈宫廷制卣等。文物出版社主编张晓舟表示:“翻开《牧心斋清禄集》,优雅、简约、淡然、恬适的感觉油然而生,它不同于现今大多数收藏类画册热热闹闹的风格……无论是在手中展读还是置于书案翻阅,无疑都是一件赏心乐事。”
黄花梨嵌银丝莲纹盖盒,1 7世 纪 ,高4 .7cm、口径8cm。
牧心斋主人张明:宣德炉是颠覆性的
南都:为什么要花力气出这么一本书?
张明:我觉得收藏必须要有几个基本的要求。第一,要有一定数量的藏品。第二,藏品里有一定的精品。然后,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不能说今天买了一批,明天就把它卖掉。最终要把你所收藏的这些东西,经过研究、整理,带入学术领域。那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收藏状态。
南都:你对收藏明清铜器特别有心得,能介绍几件吗?
张明:比如铜鎏金凤纹笔掭,底下带有“乾隆年制”字款,是乾隆年间宫廷御制的铜质文房。宣德炉里也有几件都是有代表性的。一件铜鎏金云龙纹象首耳炉,炉底铸“大明宣德年制”双龙抱款,底座铸“大明宣德年制”。同类的带底座又带年款的艺术品在世界各大拍卖公司、各大博物馆都没有出现过。另外比如筒式戟耳炉,收藏家王世襄就收藏了好几件筒式戟耳炉,我这一件的底款、器型、皮色都非常精美。
铜浮雕云龙纹象首耳炉,连座高11cm、口径13 .4cm,款“大明宣德年制”。
南都:铸造这些铜炉是做什么用的?
张明:炉跟古人的精神需求相关。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有画、有琴,还需要有动感的烟,那就是沉香。一个上好的居家空间,我认为是离不开香的。为什么宣德炉这样一个铜质的香炉,会受到明末的收藏家项子京及后来的大藏家王世襄老先生的重视呢?它的需求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它的工艺也做到极致,而且是用明代的皇帝命名的。
南都:宣德炉与之前的铜器相比有什么特征?
张明:汉代以前的铜器叫青铜,汉唐以后,基本上就不再称之为青铜了。在宋代也有青铜,但所谓的青铜器一般指的是夏商周、春秋战国到汉的青铜器。唐以后就不再称为青铜了。我们所说的明清宣德炉属于铜器。
从铸造上来讲,青铜器是很能代表中国面貌的。但是到了明代早期,宣德炉的出现,从制造工艺到审美取向,完全是颠覆性的革命。从铸造来说,它也是采用失蜡法浇铸。但是青铜器的铜锈斑,这种工艺的繁复,礼器的厚重,到宣德炉之后完全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线条的简约的美感,皮色的变化,由内而发的铜质的温润、细腻,在古代,有人形容宣德炉有如女子肌肤柔腻可掐。就是说宣德炉可以细腻到这种程度。
南都:鉴赏一件铜器应该看它的哪些方面?
张明:一件艺术品应该有几个标准。
第一,它是精美的,是能够代表这一个时期最高生产力的。它的生产工艺、材质、设计到保存应该是完美的。
第二,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也就是必须是“老”的或是“旧”的。第三点,它在同类里是有特殊性的。比如说,齐白石可能画了几万张画,并不是每一件齐白石的画都是有艺术性的。可能有几万张是为了应付生活,还有几万张是他自己用心创作的。我觉得用心去创作的、有特殊性的,应该是一个重要标准。
观点
文房器物强调“雅”乔皓(嘉德拍卖工艺品部总经理)
现代人生活在城市里、人群中间,而古代文人则寄情山水,我们今天以文房器物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明代的许多大艺术家,包括沈周、文徵明,他们日常用什么东西?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我们做文房收藏的目的,就是要对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加以考证。
对于文房器物,首先强调一个“雅”字。什么是“雅”呢?那就是要有人文的精神,要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第二,工艺要足够的考究。文房收藏一直是中国文物收藏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下来,会写字的人很多,但写字的工具,包括他居住的环境,未必全是雅的。而文人雅士们将他的思想,将他对事物的理解,寄托在使用的文房器物中,从而构造了“雅”的生活环境,而且这种对器物的审美追求几近极致。由此我们今天所见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品文房,不仅外形考究,细节更是韵味无穷。
今天我们把几十件文房珍品集成一本书,更严谨地说,其中每一件器物甚至都可以拿出来单做一本书。在文房器物的研究中,很多方面对我们来讲仍是空白点,以后还要逐步地发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