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文 点击 :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 | 陶瓷作品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 | 陶瓷作品

罐内

明磁州窑白地褐彩花卉壮罐 | 陶瓷作品

罐底

罐通高25.7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11.8厘米。直口、折肩、筒腹、圈足。盖呈伞形,顶部设扁体圆钮,造型端庄。器的内口与外壁施牙黄釉,釉面莹亮光洁。局部釉汁不匀,釉厚与淌釉处均出现少量或几缕冰裂纹片。

腹部主纹绘褐彩大写意花卉纹,背饰草书一个大大的“福”字,纹饰虽寥寥数笔,却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器的内口以下满刷褐釉,釉汁肥厚,釉下可见呈大螺旋纹的修坯痕。涩底,胫部近底处露胎较高,与器内满釉形成明显反差。造型敦厚、修胎粗率、装饰简朴、纹饰别具韵味,说明该壮罐乃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器。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上海 高阿申)

相关文章

  • 元青花瓷最初不似日用品 或为贸易品[图文]
    元青花瓷最初不似日用品 或为贸易品[图文]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青花”瓷器是指用含氧化钴(CoO)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的工艺优点在于钴料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呈色稳定,其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纹饰,具有明净素雅,永不褪脱的明显优点,因此其在元代一经成熟就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明清两代景德镇最大宗...

    757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国之瑰宝景泰蓝瓷器欣赏[图文]
  • 康熙用他的珍赏妆点一扇记忆之门[图文]
    康熙用他的珍赏妆点一扇记忆之门[图文]

    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原标题:康熙红和康熙窑) 那一日,在一间已被淘过无数遍的店铺里,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郎窑红的烛台。郎窑乃康熙朝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烧之窑,以其红釉器最为名贵,人称“郎窑红”。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曾烧出史上最好的红釉器,红极一时,红光万丈。但自明中期之后,红釉器却日暮江河,以至沉落。只是到了康熙仿烧宣红,恢复了已失传两百多年的高温铜红釉技术,才终于烧出了一代名品郎窑红...

    55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平定窑刻花瓷:山西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图文]
    平定窑刻花瓷:山西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图文]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平定窑,又称西窑,是山西古代的窑场,在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柏井村。平定地处陕西和河北的交接,被誉为 山西的东大门,故平定窑的陶瓷技艺可受多方文化的滋润和影响。在中国陶瓷史上,平定窑以其以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因此 具有重要的地位。金代平定窑白地刻花盖罐近日,山西省平定窑刻花瓷传承人张文亮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的专访,向记者介绍了平定窑的历史脉络...

    86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的外销瓷器对欧洲的影响[图文]
    明代的外销瓷器对欧洲的影响[图文]

    外销瓷从早期开始,为什么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格外的珍视?中国瓷器输入对当地陶瓷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复旦大学文博系邀请,大英博物馆东方部资深研究员、中国陶瓷专家前不久在复旦大学作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系列讲座,中关于明代外销瓷器的内容,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欧洲陶瓷生产的影响。早期的中国青花瓷贸易控制在伊斯兰商人手中。从土耳其托布卡比宫殿收藏的这幅画中可以看到运输青花瓷器的场景。展示了早期中国和土耳其...

    1371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人珐华彩瓷盘(图)
    明人珐华彩瓷盘(图)

    明人珐华彩瓷盘 王家年 文/图我去藏友家里做客,见到他有一件珐华彩盘,经仔细观察,应为明中期珐华彩凤穿牡丹纹盘。珐华彩又称“法华”,是一种低温釉陶瓷,创于元代,盛于明代,至清代仍有少量烧制。珐华彩最早是在山西蒲州阳城、高平和晋城一代烧制,常见器型有花瓶、香炉和动物等。当时珐华彩器只是地方民窑的一个品种,所用胎体皆为陶胎,分为砂胎与缸胎两种,砂胎疏松,缸胎坚细。装饰手法是在修好的胎体上先雕刻花纹图案...

    104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工艺特色[图文]
    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工艺特色[图文]

    景德镇御窑 康熙洒蓝釉描金小棒槌瓶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资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此为御窑之始创。到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改称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135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文]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文]

    唐 素面绞胎脉枕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三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

    126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赏析:同根生 殊途归[图文]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赏析:同根生 殊途归[图文]

    图一赵雄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左(下同):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右(下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79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图文]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图文]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斗彩工艺始创于明成化时期,但“斗彩”一词却成名于清代《南窑笔记》。关于此名来历有两种传说,一是因为“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坯胎上用青料画花鸟等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添绘、拼斗,复又入窑烘烤而成,因为这项工艺创烧于江西景德镇,按当地的方言“斗”就是“凑”的意思,比如说:“今天几个朋友‘斗’钱出去吃饭”,也就是...

    60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款字如何辨伪[图文]
    瓷器款字如何辨伪[图文]

    瓷器 瓷器有款字据说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者,其书法大致相类于“大观”钱,偶尔有“政和年造”款字。元瓷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识,民窑底有字者极少。明瓷款字花样甚多。明代官窑瓷款多用“某某年造”字样,也有用“制”字者。清瓷概用“制”字,用“造”字者极罕见。这些应是最基本的款字常识。(据陶瓷收藏网)清代道光至光绪初年,瓷器款字作伪的手法还不甚高明,因而较易识破。这些瓷器伪款有一基本特点,就是爱挑...

    182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唐代两京三彩文物大PK 洛阳长于釉色长安重于雕刻[图文]
    唐代两京三彩文物大PK 洛阳长于釉色长安重于雕刻[图文]

    洛阳出土的三彩釉陶九星盘长安和洛阳,唐代最为繁盛的两座城市。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时代大背景下,生活在这两个地方的达官显贵们,用三彩烧制出各品,供自己身后使用。而千余年后的今天,这两座城市也成了中国出土唐三彩最集中的区域,共同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最高的手工艺水平。经过近两年的策划,“泥火幻彩——唐两京三彩文物精华展”于3月22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130件组来自长安和洛阳的唐三彩,首次以专题展的形式齐...

    190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的另类艺术:融化的餐具[图文]
    陶瓷的另类艺术:融化的餐具[图文]

    融化的餐具将精美的表面花纹诗意地保存了起来。现居伦敦的智利艺术家LiviaMarin的系列作品NomadPatterns意在告诉我们,当今的消费文化存在大量的浪费和丢弃习惯,而这些大批量生产的商品也是我们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长年累月的使用它们,已经与他们建立了联系,他们并非那么普通化。...

    156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时山西平定紫砂很火(图)
    民国时山西平定紫砂很火(图)

    圆器婉转流畅,方器挺拔劲朗平定砂器历史久远,早在乾隆时期,平定砂锅就因被皇帝题咏“龙”字而名闻京师。民国年间,平定紫砂曾在陶瓷界占有一席之地,堪与宜兴紫砂媲美。此时期,平定县官也都留意砂器,志在改良。王子良仿制东瀛砂壶;朱子钦升任冀宁道尹后,将改良事宜委托给继任者吉廷彦。时任平定知事的吉廷彦肩负重任,倍感压力。在他看来,“平定各种沙壶虽亦形式改观,然颜色翦陋,终不脱瓦缶旧容,参列时品,总觉形秽。”...

    150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大唐盛世陶艺之精华 唐三彩蒜头瓶赏析[图文]
    大唐盛世陶艺之精华 唐三彩蒜头瓶赏析[图文]

    大唐盛世陶艺之精华 唐三彩蒜头瓶赏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 生活气息而著称。想来,中国的唐三彩也有着千年的历史了,其从产生到发展,很多人误认为唐三彩与定窑白瓷、龙泉哥窑青瓷等都属于瓷器的一种,其实唐三彩是 一种低温釉陶器,与大部分陶器不同的是唐三彩在陶器表面上釉。其釉彩有黄、绿、白、...

    164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