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gerard 点击 :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清乾隆,窑变釉四方倭角花盆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窑变釉桃形笔洗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代时,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窑变釉杏元瓶

随着人们对窑变釉认识的深入,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窑变釉又因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清乾隆,窑变釉苹果尊

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清乾隆,窑变釉瓶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高温颜色釉彩绘更像是一种艺术探险。陶瓷艺术之所以被称为“火的艺术”,原因就在于窑变的神秘莫测。即便是掌握了各种颜色釉的调配、绘制工艺和烧成温度等规律,制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高温颜色釉的发展潜力也是相当大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必须是创造者,必须要把感发他的那种意蕴和基本的情感融于一炉,塑造他所要塑造的形象。”在陶艺创作中,潘寨民老师之所以钟爱颜色釉窑变的运用,是因为色彩对于他来说,是热情的、痛苦的、激动的,是情感的灵化和气息的宣泄。而陶艺作品的形状则是色釉的有机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灵与肉的有机组合。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潘寨民 时空海

收藏瓷器,要懂窑变——真正的窑变无双,独一无二!  | 陶瓷资料

潘寨民 春行即兴

相关文章

  •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图文]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图文]

    刘嘉鸿作品。作为青年陶瓷艺术家刘嘉鸿的首场个展,刘嘉鸿陶瓷艺术作品展正在深圳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举行,展览不仅带来了70余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陶瓷艺术作品,而且聚集了一个深圳现代陶瓷收藏群体。而作为收藏现代艺术陶瓷长达20余年的资深收藏家,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主人李强和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刘嘉鸿的相遇,也掀起了一个现代艺术陶瓷市场在暴冷暴热之后回归理性的收藏话题。中国缺少专业艺术经纪人对于从事金...

    28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收藏必须了解的历史和拍卖价值[图文]
    古陶瓷收藏必须了解的历史和拍卖价值[图文]

    古陶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出许多足以成为后世典范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其中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以四大发明而享誉世界。而陶瓷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历来为国际科技和文化史家所称颂,从对...

    59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图文]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图文]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了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陶寺遗址是探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之一。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科学考古发掘。四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让人们对这个在阐释与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内涵特质中具有独特作用的遗址,有了更深入的认...

    120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皇室粉彩瓷温润高雅[图文]
    清代皇室粉彩瓷温润高雅[图文]

    粉彩缠枝花卉纹三连瓶 清乾隆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清雍正 粉彩锦鸡牡丹图蒜头瓶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

    129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寻找宋人笔下的遂府窑[图文]
    寻找宋人笔下的遂府窑[图文]

    图1南宋僧人释师范(1177—1249),四川梓潼县人。梓潼县通过梓江、涪江与遂宁相连。他的传世诗作有偈颂七十六首、偈颂一百四十一首、颂古四十四首等。其中偈颂七十六首中有这样一首:“一夏已满,无事不办,遂府钵孟,邛州磁碗。”烧制“邛州磁碗”的邛州窑肯定指的是邛窑,那么,烧制“遂府钵盂”的遂府窑今在何方?人们寻找未果。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窑口特征了解与把握的深入,发现涪江流域屡屡出现一些跟成都琉璃...

    62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大宋王朝与宋代官窑之谜浅解和历史背景[图文]
    大宋王朝与宋代官窑之谜浅解和历史背景[图文]

    宋官窑产生的历史背景:宋代的经济是十分富足的,统治阶级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宋朝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生火做饭取暖了。当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活作饭取暖,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1949年解放后的各大城市都没有达到这一点。宋朝商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丰厚的社会财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税于民又能保证...

    187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专家解析原始瓷与陶器瓷器的区别[图文]
    专家解析原始瓷与陶器瓷器的区别[图文]

    原始瓷考古发现了解到,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即吴越文化区域曾生产过大量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并且这两类器物在此区域还存在共生的关系。安吉县博物馆原馆长程亦胜称,对比二者,能发现原始瓷与陶器的主要区别:首先,从胎质上看,原始瓷与陶器有着很大的区别。原始瓷其胎质是用瓷土烧制而成,而陶器的胎质则是用陶土烧就的,二者胎料不同。其次,从釉看,原始瓷与陶器的不同之处表现为,陶器一般不施釉,而原始瓷则施釉。程亦胜称,...

    787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马纹瓷器:铁骑冰河入梦来[图文]
  • 有一种青花叫王步[图文]
    有一种青花叫王步[图文]

    王步青花《渊明采菊图》观音瓶在丰城长湖的竹溪村头,一位瘦小的少年告别祖母和母亲,以及儿时的伙伴,揣着母亲殷切的希望,披着伙伴们不舍的目光向数百里的珠山走去,为了生活,为了梦想。那一年是民国六年(1917),王步才九岁。他没想到三年前,当他的父亲王秀春,一位清代同光时期著名的青花画师在他六岁时咽了气,寡母变卖微薄的家产还债,携他回到丰城老家,三年后他又会回到了景市,回到珠山脚下。母亲是伟大的,她有一...

    465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我国古代帝王与瓷器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图文]
    我国古代帝王与瓷器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图文]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距今已有4200年的历史,唐代以前瓷器一直是实用器的代表,但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了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各种精美的瓷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从那时起就流传了一句话叫做:“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元明清帝王对瓷器也情有独衷,公元1271年,元帝国建立。元代统治者崇尚白色,“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其服饰、建筑都崇尚白色,白色的...

    30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泰裔澳大利亚陶艺家Vipoo Srivilasa作品[图文]
  • 文物瓷器的保护和收藏[图文]
    文物瓷器的保护和收藏[图文]

    瓷器文物与所有的物质存在一样,它们的寿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种限度有长有短。文物这种物质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比如一般说来,石玉类寿命长于陶瓷类,陶瓷类寿命长于金属类,金属类寿命长于纸、竹、木、丝毛棉麻等有机类;二是“外在条件”,即客观环境对它们造成的危害。想让任何文物达到永寿无疆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可以使文物在妥善的保管条件下达到延年益寿,尽可能长久地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服务。...

    88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联手上博 展出明清贸易瓷[图文]
    故宫联手上博 展出明清贸易瓷[图文]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香薰近日,当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时候,可以发现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正在延禧宫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厅举行。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景德镇窑青花镂空人物图果篮、带托盘相比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贸易瓷器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此次...

    154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日本柿右卫门古陶瓷资料馆藏彩瓷盘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在归顺于日本的朝鲜陶工的帮助下,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本的制瓷业吸收了许多中国技术,进...

    17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京工之粹:景泰蓝[图文]
    京工之粹:景泰蓝[图文]

    钟连胜大师 《荷梦》系列作品12月9日~14日,广州市文物总店联手北京市珐琅厂于广州市文物总店,举办“皇家艺术——‘京珐’牌景泰蓝大师精品展”。届时,将展出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钟连盛、米振雄等大师作品在内的过百件大师级精品。《青铜垒》,釉色以磁白为底色,色调清新雅致,器型传统端庄钱美华大师金地工艺代表作品《金地狮顶罐》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它集历史、文化、艺...

    1957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