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青花《渊明采菊图》观音瓶
在丰城长湖的竹溪村头,一位瘦小的少年告别祖母和母亲,以及儿时的伙伴,揣着母亲殷切的希望,披着伙伴们不舍的目光向数百里的珠山走去,为了生活,为了梦想。那一年是民国六年(1917),王步才九岁。他没想到三年前,当他的父亲王秀春,一位清代同光时期著名的青花画师在他六岁时咽了气,寡母变卖微薄的家产还债,携他回到丰城老家,三年后他又会回到了景市,回到珠山脚下。
母亲是伟大的,她有一双慧眼。当她看到儿子画出在端午节看到龙舟竞赛的场景时,她就知道,儿子有天赋,有他父亲绘画的天赋,就毅然把才九岁的儿子只身送到景市学艺。王步自己同样没想到,他这离乡的游子日后会成为瓷画的艺术巨匠,被人称为“青花大王”,蜚声海内外。
那年,王步回到景市,拜在青花艺人徐友生门下学徒。旧社会学徒的生涯众所周知,五年后工厂倒闭,王步只得靠画鸟食罐为生。19岁时王步受聘陈乾顺瓷作坊帮工,两年后,广东商人吴霭生因赏识王步,遂入聘吴先生的瓷业美术社。七年后,年仅四十岁的吴先生英年早逝。那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属又捣毁了瓷业美术社,社内财物被洗劫一空,王步再失门庭。而后,王步结婚生子,从1929年至1935年,三个儿子相继来到世上,日子十分艰难。
王步青花《海棠观雀图》笔筒
当时景市陶瓷艺术被两种势力箝制。一种是继承皇室宫廷艺术氛围的国民党官僚地主。他们在景市大批定货,要求绘制团龙团凤以满足他们颓废腐朽的审美情趣。另一种是巨商大贾,他们以高价利诱艺人替他们画春宫和彭祖(三皇五帝时代的人)来满足他们荒淫庸俗的低级趣味。王步不愿依附权贵,因而没人向他定货。
王步生得悲拙,活得坎坷。可是贫贱不能移,这就是先生的风骨,也是他日后能成为造诣斐然的艺术大家的缘由。
其实王步并没有忘记故乡。王步作品的题材大都是花果、鱼虫、菜蔬、飞禽、走兽,画面充满了童趣。有人说,这是王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表现,我认为这是王步对童年生活的追忆,那是故乡的符号,三年的私塾生活,苦寒的又带点甜甜的回忆。这是他对故乡的阐释和解读。正因为他的根在故乡,因而先生作品落款往往用得较多的是“竹溪”,壮年后又落“长湖”款。
青花是王步的梦,是王步的结,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怀念。他不为生活所困,索性摆脱束缚,专研青花。运用自己独创的“铁线描”和“折芦描”,以水墨技法徜徉在青花的艺术海洋中,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匹马西风,天地孤啸,从而创作出领风气之先的清新之作。这是一个旧艺人凤凰涅槃后的升华,使之完成了向艺术家的蜕变,故有自有王步,始有民国青花的后世之叹。
王步青花花鸟四方笔筒
王步对青花艺术的探索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终止。1939年最后一次创作,似乎是对青花瓷创作的告别,是为他的青花梦画上了一个句号。王步闭门五个月,呕心沥血精心制作了百件青花瓷。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创作。令人扼腕痛惜的是窑倒了、瓷碎了、梦也碎了,连同先生的心。那天正是端午,王步口吐鲜血,当场昏厥。很难想象以艺术为生命的先生那痛彻心扉的伤悲,倘若那批青花烧造成功,那将是一批让人追崇的艺术瑰宝啊,也将是一首更加优美动人的《青花瓷》。
为生计,也由于好友汪野亭、王大凡、徐仲南等朋友的劝说,先生不得不转而从事釉上彩绘。他带着儿子们或在家里,或敌机来时躲进防空洞画瓷,但他并未止于糊口,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不依附权贵的文人底线。他的一幅幅粉彩作品,如看似神情怪诞的佛,闻似幽香沁心的菊,无不闪烁着艺术的光华。
1954年,王步应聘陶研所,从而结束了家庭作坊的生产。这期间,北京工艺美术界许多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陶瓷专家如高庄、祝大年、梅健鹰和陈万里常来景市考察陶瓷艺术。王步很快同他们交上了朋友。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他认识到过去因自己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不足,才在对青花艺术漫长的探索中走了不少弯路。他在一首诗中写到:“骏骏岁月无蹉跎,潦倒珠山等闲过,争奈诗书穷读少,徒教技艺苦磨多。”
同年,时任江西省长的邵式平到景市视察时表示,老艺人手艺需要继承,要培养新生力量。于是景市组织招生,中央美院、中南美专、西南美专包括景市共有10人考取。王步的三子王恩怀也考取了,但他师从的是刘雨岑,而王步似乎没带学生,而是专门从事青花艺术的研究。新的国家,带给他新的生活。他的青花梦又复活了。阔别青花多年后,他又开始了对青花艺术创作新的探索和追求。特别是他作为景市唯一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老艺人代表大会后,他的欲望更加强烈。
在青花绘画技法上,他创作出特殊的分水技法。传统的青花分水水路叠合,笔法繁碎,缺少整体感,而先生大面积的块面一气呵成。王步绘画时先分水后画线,用手指撮着笔头饱蘸料汁,使分水能注能收、或徐或疾、可浓可淡。他甚至用汤勺将青花料涂浇在坯胎上然后再画线,使线条和色料混合一体,浑浑沌沌,等入窑烧成后,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整体感极强,深浅浓淡渐变有序,层次分明,艺术感染力很强,令人惊叹。为此他专门发明了一种既会流动也能顿住的色料。先生的终极目标是让青花瓷画能达到像纸绢水墨画的那种效果。
青花艺术本身就有色泽清纯、雅致、滋润的艺术审美特点,具有更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和民族的特点。人们的审美有角度和情趣的不同。有人说,王步的青花特点是青中微带蓝黑,缥翠沉静,毫无浮艳的俗气,给人以庄重、宁静之感。有人说先生的画意清新、简洁、淳雅,自然流畅,画面活泼,气韵生动,细致处毫发毕现。有人说先生的艺术风格质朴、浑厚、生动、活泼。
我不懂艺术,毫无艺术细胞,腹内空空,缺乏美学造诣。我从先生的作品中只读出了:有一种青花叫王步。青花成就了先生的艺术才华,先生彰显了青花的靓丽多彩。青花因了先生绚丽了千年的东方神韵,先生因了青花灿烂了他一生的命运华章。
王步的青花风神隽逸,独步瓷界。王步在1959年被授予景市陶瓷艺术家后,于2011年元月被追认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在一份历史上最优秀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排行榜上,王步居唐英之后为第二。又如此,他的作品价格随着他辞世后的盛名一路飙升。如他创作的“青花芦雁瓶”,2004年在云南典藏春季拍卖会上估价1.8万,起拍价8000元。最后成交价是27.5万元(加佣金),被南昌的一位叫作“竹溪斋主”的藏家买走。而过了10年,在2013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这件作品以805万元成交。
先生没有因自己的技艺和名声去制作阳春白雪的国瓷、官窑去依附权贵。他是个熟透人生的人,一生淡迫名利。在他去世的前几年,他依然精心绘制百姓买得起用得上的居家用品。谢堂燕飞寻常百姓家。在他去世的当天,他还到陶瓷学院某教授家切磋技艺。他对艺术的追求伴随他的终生。
王步于1968年辞世,虽然青花艺术还在发展和传承,可是先生的风骨和艺人的底线却少有继承甚或失守、飘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