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波波 点击 :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明·时大彬·莲瓣僧帽壶 高:9.3厘米,口径:9.4厘米,底刻款:万历丁酉时大彬制。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造型奇特,似一僧帽。壶身为六角形,壶盖为五瓣炼话,第六瓣为壶,第六瓣为壶注。壶注设计颇具匠心,与壶把手前后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刻款古雅端正。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明·时大彬·如意壶   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现藏于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此壶于1984年出土于无锡明代墓中,墓主是明代有名的华老太师华察的孙子华师伊,为崇祯二年墓葬。壶呈褐色,闪烁有浅黄色颗粒,精光内蕴。从造型、制技、烧成火候等方面观察,此壶是一件技艺成熟时期的壶艺典范。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明·时大彬·特大高执壶 高:27厘米,口径:13.5厘米,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壶外形浑圆饱满,沉稳厚重,形体硕大。时大彬普制小壶,此壶应当是他的早期作品。是带有刻诗题款的最早的紫砂壶。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明·时大彬·仿古盉形三足壶 高12.4厘米,宽8.2厘米。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是一个传统筋纹器造型。禾是中国古代铜器中的酒器,有三足分当鼎立,仿禾形作此砂茗壶,古色古香,给人以非常古雅的美感,质朴优雅,文气十足。以三瓣凹凸筋纹线饰三足,器形古穆;用泥片镶接三棱口盖,通体贯气;耸立三棱壶钮,妙若天成。直筒嘴,古兽把,保持青铜器的古朴美感。壶底刻有“友泉”二字楷书款。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清·陈鸣远·瓜形壶 高11.2厘米,口径3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壶体像形一圆硕丰满的甜瓜,巧妙自然,是陈鸣远的一件代表作。壶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点明了制壶的巧思佳想。款刻“鸣远”,钤篆书阳丈“陈鸣远”方印。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清·陈荫千·竹节提梁壶 高15.3厘米,口径6.7—7.5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造型以竹为题材,将壶艺与文人情趣融为一体,明丽高雅,是仿生壶中一件精巧的佳作,底铃篆书阳文“陈荫千制”方印。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清·邵大亨·八卦束竹壶 高8.5厘米,口径9. 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壶身约束六十四支文竹而成,盖及底均以八卦爻象为饰,制技精审,含意深邃,堪称砂壶极品。盖内钤“大亨”楷书阳文瓜子印。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 | 陶瓷知识

清·杨彭年·刻竹铭中石瓢壶 高6.6厘米,宽6.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壶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傲梅花盒者。仿梅道人子冶。”壶盖铭:宜园。盖印:吉壶。把下印彭年。

相关文章

  • 世界上最畅销的瓷器 [图文]
    世界上最畅销的瓷器 [图文]

    清三代瓷器是专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瓷器。而这一时期出产的瓷器又往往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上看,景德镇瓷器发展于五代,成熟于宋元,辉煌于明清。从烧制的工艺看,它走过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三个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是我国瓷业的中心,连我国制瓷业的顶盛时期, 官窑瓷几乎成了景德镇窑的代名词。尤其是永乐年以后,西方艺术和颜料传入我国,对制瓷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明代帝王对制造...

    104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青瓷中的水滴为何物(图)
    青瓷中的水滴为何物(图)

    扇形青瓷水滴(清)想起数量甚众的文房用具,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雅致。除了闻名遐迩的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外,还有很多辅助文具,比如笔筒、笔架、笔挂、笔洗、笔舐、笔船、水滴、水丞、水盂、镇尺、臂搁、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和印泥盒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本文的主角,便是其中之一的水滴。水滴为何物?古人在研墨时,要往砚台中加水。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使用水盂直接往砚台内加,不过,水...

    26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中西合璧的最直观 Hybrid系列瓷器餐具欣赏[图文]
    中西合璧的最直观 Hybrid系列瓷器餐具欣赏[图文]

    编者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设计师和品牌一直以来都喜欢将其运用到设计之中。来自意大利的家居品牌Seletti,过去一直喜欢以生动创新的设计概念,为家居环境带来一种富有特色的设计风格。它与本国的CTRLZAK艺术及设计工作室合作打造的Hybrid系列餐具,便是创新地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而创作的具有特色风格代表性的产物之一。Hybrid系列餐具包括盘子、杯子、碟子和碗几种产品,每种均以骨瓷为材质制作,骨...

    183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精致华丽的艺术陶瓷欣赏 ——萌萌的小动物[图文]
  • 龙泉窑是继越窑之后重要的青釉瓷窑场[图文]
    龙泉窑是继越窑之后重要的青釉瓷窑场[图文]

    龙泉窑是继越窑之后兴起的又一个重要青釉瓷窑场。形成于北宋早期,衰落于清中期。北宋时期龙泉窑青釉瓷尚保留着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呈浅青或青黄色,釉层薄而透明。南宋为龙泉窑发展时期,产品形成独特的风格。元初龙泉窑无论制作工艺还是釉色、造型和装饰都是南宋的继续,没有多大的变化,随着内外销的发展,产量的增加,窑场数量和生产规模空前绝后,窑址群超过宋代几倍,从大窑、金村、溪口等地,扩...

    96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元磁州窑瓷器量大品种少[图文]
    元磁州窑瓷器量大品种少[图文]

    元黑釉加彩题酒字玉壶春瓶瓷器赏鉴元代磁州窑制瓷虽然仍保持着很大的生产规模,但生产品种比以前有所减少,除典型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品种仍大量生产之外,传世品中还常见绿釉黑花、孔雀绿(蓝)釉黑花、三彩、黑釉等品种,其产品也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绿釉黑花或孔雀绿(蓝)釉黑花瓷器是宋元时期磁州窑在白地黑花瓷基础上烧造的瓷器品种,与我国传统的低温铅绿釉陶器不同,磁州窑产品是二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瓷胎,然后在瓷胎上施釉...

    8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鬲式香炉始终是宋瓷中引人注目的经典款式[图文]
    鬲式香炉始终是宋瓷中引人注目的经典款式[图文]

    在宋代种类繁多的陶瓷作品中,鬲式香炉始终是引人注目的经典款式。时至今日,如能得到一件大开门的宋代陶瓷鬲式香炉同样也是各处藏家的一大赏心乐事。数年前,笔者就曾在沪上某藏友处见到过一件南宋时期由湖田窑烧造的影青釉鬲式香炉。笔者用随身携带的单反留存其影像以飨其他藏友。如图中所示,这件鬲式香炉题材取自商周吉金,造型工整、线条轻盈;虽光素无纹,但釉水呈色青白晶莹,令欣赏者能够立刻联想到历史上有关湖田窑瓷器的...

    192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不惜万金争购之:德化白瓷塑佛像受追捧[图文]
    不惜万金争购之:德化白瓷塑佛像受追捧[图文]

    明代瓷圣何朝宗的瓷塑作品 文昌帝君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福建德化是中国古瓷都之一,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 得名。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是法国人 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

    131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广州外销彩瓷三百年[图文]
    广州外销彩瓷三百年[图文]

    广彩纹章茶壶,高11.5厘米,1733年“广彩”,亦即广州彩瓷的简称,是釉上彩的古彩瓷品种之一,约诞生于康熙中期的17世纪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为外销需求而产生的一个彩瓷品类。12月12日在省博开办的展览就是为了大规模展示这一艺术珍宝。广彩猎狐纹大碗,直径40.4厘米,1755年广彩华丽高贵、金碧辉煌、色彩丰富饱满的炫目纹饰,契合了当时欧洲宫廷兴起的洛可可艺术的浮华奢丽之风,在18、19...

    153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仿古瓷怎么收藏有妙招[图文]
    仿古瓷怎么收藏有妙招[图文]

    仿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即日至6月2日,景德瑞瓷携手景德镇皇窑特举办《古往今来·瓷珍御品》—皇窑瑞瓷仿古瓷精品展,将在深圳展出300多件根据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藏品等高仿出来的陶瓷精品,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关于古陶瓷收藏及鉴赏系列讲座。本次展览以仿古瓷及艺术瓷为主,其中包括仿宋、元、明、清代古瓷作品及大师原创瓷器作品,涉及到青花、粉彩、五彩、珐琅彩等多种器型各异、技艺精绝的陶瓷作品,全面并系统地展示...

    98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朝茶壶盖碗欣赏 [图文]
    清朝茶壶盖碗欣赏 [图文]

    剔红乾隆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清宜兴紫砂胎珐琅彩描金菊瓣壶 清清乾隆粉地粉彩开光菊花纹茶壶,故宫博物院藏粉彩金地莲花纹盖碗 清乾隆款胭脂红珐琅茶壶 清清嘉庆黄地粉彩开光御题诗壶...

    185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哥釉器上的岁月之弦[图文]
    哥釉器上的岁月之弦[图文]

    哥釉器物的釉色是很迷人的,尤其天灰、天青、米黄几种釉色,它们诡谲的雅逸和清纯,常常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它们的诱惑。我常常听人说,他有几件几件宋代官窑,几件几件宋代哥窑,有几件几件宋代汝窑、钧窑、定窑,我不敢说我有。但我寻寻觅觅一二十年,倒确确凿凿地收藏了几件明清哥釉器物,无缘与宋代的哥、汝、钧、定、钧相遇,把着几件明清哥釉器物,也是足以自慰的。暗香点点犀角杯我最钟爱的...

    48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河南博物院藏花釉蒜头壶:斑斓多变的釉色[图文]

    图一 唐 花釉蒜头壶 河南博物院藏高34.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11.5厘米。壶口作五瓣蒜头状,短束颈,圆溜肩,肩部饰对称的泥饼状直立双系,颈部、肩下有凸弦纹装饰。长腹圆鼓,下腹渐收,矮饼足。1973年河南省新野县出土。花釉瓷器又称“花瓷”,以花釉瓷鼓而闻名。唐代南卓《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及大中四年(850年),是有关花瓷的最早...

    44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普通青花壶奇异文字背后的秘密[图文]
    普通青花壶奇异文字背后的秘密[图文]

    再寻常不过的一把青花壶一位藏家于年底在地摊上购得青花缠枝莲纹四系壶。原本就是一个晚清时期普普通通的藏品:壶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7厘米。短直口,溜肩,肩部下方环贴四系耳,并置有一短流,鼓腹,平底略凸。颈部弦纹间饰一圈点状纹,之下为云肩,器身上半部施缠枝莲,下半部以变形仰莲纹装饰。藏家告诉记者,这样的藏品从来就没有纳入收藏,仅仅因为那个壶盖不简单!原来该壶配有扁凹形盖,盖面中心凹陷处...

    83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陶瓷讲究象形取意 强调静态和完整性[图文]
    中国陶瓷讲究象形取意 强调静态和完整性[图文]

    故宫博物院专家称,想创造出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必须认真研究古陶瓷日前,由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从各自藏品中遴选出的163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在上海博物馆开展。该展览不仅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外销状况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也引起人们对当代陶瓷外销的反思。从一些展品中,我们就能大致了解明清外销瓷的一些特点,这对外销瓷的藏家来说,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鉴赏青花果树纹油醋瓶展览中有一对清康熙时期的青花果...

    20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