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大彬·莲瓣僧帽壶 高:9.3厘米,口径:9.4厘米,底刻款:万历丁酉时大彬制。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造型奇特,似一僧帽。壶身为六角形,壶盖为五瓣炼话,第六瓣为壶,第六瓣为壶注。壶注设计颇具匠心,与壶把手前后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刻款古雅端正。
明·时大彬·如意壶 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现藏于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此壶于1984年出土于无锡明代墓中,墓主是明代有名的华老太师华察的孙子华师伊,为崇祯二年墓葬。壶呈褐色,闪烁有浅黄色颗粒,精光内蕴。从造型、制技、烧成火候等方面观察,此壶是一件技艺成熟时期的壶艺典范。
明·时大彬·特大高执壶 高:27厘米,口径:13.5厘米,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壶外形浑圆饱满,沉稳厚重,形体硕大。时大彬普制小壶,此壶应当是他的早期作品。是带有刻诗题款的最早的紫砂壶。
明·时大彬·仿古盉形三足壶 高12.4厘米,宽8.2厘米。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是一个传统筋纹器造型。禾是中国古代铜器中的酒器,有三足分当鼎立,仿禾形作此砂茗壶,古色古香,给人以非常古雅的美感,质朴优雅,文气十足。以三瓣凹凸筋纹线饰三足,器形古穆;用泥片镶接三棱口盖,通体贯气;耸立三棱壶钮,妙若天成。直筒嘴,古兽把,保持青铜器的古朴美感。壶底刻有“友泉”二字楷书款。
清·陈鸣远·瓜形壶 高11.2厘米,口径3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壶体像形一圆硕丰满的甜瓜,巧妙自然,是陈鸣远的一件代表作。壶铭“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点明了制壶的巧思佳想。款刻“鸣远”,钤篆书阳丈“陈鸣远”方印。
清·陈荫千·竹节提梁壶 高15.3厘米,口径6.7—7.5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造型以竹为题材,将壶艺与文人情趣融为一体,明丽高雅,是仿生壶中一件精巧的佳作,底铃篆书阳文“陈荫千制”方印。
清·邵大亨·八卦束竹壶 高8.5厘米,口径9. 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壶身约束六十四支文竹而成,盖及底均以八卦爻象为饰,制技精审,含意深邃,堪称砂壶极品。盖内钤“大亨”楷书阳文瓜子印。
清·杨彭年·刻竹铭中石瓢壶 高6.6厘米,宽6.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壶壶身铭:“冬心先生余箴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子冶藏板桥画盖傲梅花盒者。仿梅道人子冶。”壶盖铭:宜园。盖印:吉壶。把下印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