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黑釉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最常见的品种。宋代民间大量生产黑釉生活用瓷。宋代时黑釉瓷器的生产数量大大增加,据资料统计,三分之一以上的窑场都生产黑釉瓷,尤其是黑釉碗盘的产量很大。其中,对黑釉瓷器烧制品种最齐全的当属福建建窑。
黑釉凸线纹瓶,宋,高27.5cm,口径5.5cm,足径8.7cm
建窑黑釉瓷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创烧出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又富有装饰效果的黑釉瓷产品,品种包括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釉、结晶冰花纹釉、芝麻花釉、龟裂纹釉、酱褐釉等由窑变产生的自然结晶釉产品,以及黑釉点白斑、黑釉铁锈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工绘饰艺术的作品。宋代黑釉古籍中常称为“乌泥建”、“黑建”、或“紫建”,在日本称为“天目瓷”。
福清窑黑釉盏,宋,高6.5cm,口径12.5cm,足径4.5cm
黑釉瓷器的蓬勃发展是有着历史、社会、地域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丰富,这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属于低档原料,在地面上很容易找到,陶瓷工匠们就地取材用于制造黑釉瓷。有充足制瓷原料是制瓷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或保证,在北方的许多煤田中有多层可供烧造瓷器的高岭石粘土矿存在,但原料质量不很好,加之淘洗不够纯,很难做出轻薄细腻的白瓷和青瓷。虽然北方的邢窑、汝窑、定窑、耀州窑有很好的胎土,其精细程度并不比南宋官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差,可是毕竟生产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北方广大地区的需求。
黑釉油滴釉盘,宋,高5cm,口径21cm,足径6.5cm
黑釉瓷获得快速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是当时与宋代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社会盛行饮茶、斗茶。宋代早期饮茶方式由煎饮变为点饮,烹点技术极为讲究,出现了“斗茶”。“斗茶”不仅是饮出茶的品质,也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北宋的统一大体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群雄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茶叶生产和贸易日趋频繁,在两宋经济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乡村小道、集镇街头随处可见村女卖茶的景象。除府治外,不少农村乡镇被设为茶叶集散地。
崇宁元年,朝廷还在浙江上虞、余姚等地设置了官办茶场。这种状况刺激了与茶相关的产业和文化的发展。金、银、铜、铁、铅、锡开采的大大增加,遍布全国各地的官窑和民窑趋于成熟的烧瓷技艺,又使得高质量茶具的出现具备了物质条件。宋朝统治者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开始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地位高,市民文化兴起,城市格局“市”、“坊”不分,从都城到各大城市,都广泛分布着文化娱乐场所。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城内的闹市和居民聚集之处,各类茶坊鳞次栉比。茶肆文化随之应运而生。北宋后期,受到北方辽、夏的威胁,开始将经济文化的中心偏向于东南沿海福建一带。瓷器是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因此,对外贸易的需要是推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当时建窑黑釉盏受到许多海外国家,尤其是日本的青睐。思想意识方面,宋朝推崇理学、儒学,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风格。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是纯洁、中和、清明的象征,时人崇尚以茶养生。而黑釉茶盏安静的色泽中折射出的深邃意境则既能给人们带来生理上的享受,又能融入精神文化生活中,成为一种艺术的追求和心理上的享受。
此时,建窑、吉州窑创造性地生产出了兔毫釉、曜变釉、剪纸漏花、玳帽釉、虎皮釉,继而北方地区也仿制生产出惟妙惟肖的兔毫釉、术猖釉,还创造出了铁锈花、黑釉红绿彩和凸线纹等新品种,这一系列成就使黑釉成为铁系色釉中装饰手段最丰富的高温釉。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宋,高19cm,口径5cm,足径6.8cm
第三个原因是价格低廉。生产黑釉茶盏的主要是以建窑、吉州窑为代表的地方性民窑,产品品种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具,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他们从事的是商品生产,自负盈亏,因此必须紧跟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为满足风靡全国的斗茶需求,迎合商人和市民的审美趣味,这些民窑的陶工利用现有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或兔毫,或油滴,或剪纸贴花,或木叶纹,巧妙安排,精心烧制,通过斑纹变化、图案点缀产生抽象的美感,整体和谐统一,使得原本沉闷单调的黑色变幻出多种装饰效果,焕发出神采,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富于高度的艺术美感。一般来说,青釉和白釉瓷器需要对胎土进行较细致的加工,生产成本自然较高。而黑釉瓷器对胎土质量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作为普通百姓,在物质较为匮乏的古代,生活需要精打细算,购买生活用品也通常选择实用和价格便宜的,其次才是美观。在瓷器的销售市场上,黑釉瓷器无疑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上述三条应是黑釉瓷器在宋代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高5.8cm,口径12.8cm,足径3.9cm
综上所述,黑釉瓷器是颇受大众欢迎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民间普通百姓物美价廉的要求,其高档艺术瓷也受到中上层社会的青睐。民间瓷窑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带有很强的商品性质,市场决定生产。人们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卖的快,就做什么,根据民众的喜爱和要求及时对产品进行调整。在古代的陶瓷制造业中,从事于艺术设计的大多是普通的民间工匠,他们虽然缺少系统的文化素养,但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他们没有写下著作和艺术理论,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美好的作品。这些聪明好学的民间工匠,以其特有的兼容并蓄性,创造出许多黑釉精品瓷。宋代以来有大量的中上层消费者,是黑釉精品瓷的使用者。一个具有较强购买力又喜欢欣赏的消费群体,必定促进了黑釉高档瓷的生产和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