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图文]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小叡 点击 :

蓝韶昱

铜镜是古人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品,亦称“鉴”或“照子”,是我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铜器之一。铜镜滥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直至清代被玻璃镜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绵延4000多年,其发展的历史纵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铜镜以其仪态万千的形制、神奇瑰丽的纹饰、辞旨温雅的铭文、炉火纯青的工艺、丰富多样的用途而被公认为一朵绚丽的古代物质文化奇葩。

广西博物馆馆藏铜镜近百面,大多为广西本地出土,囊括了汉代、三国、隋代、唐代、宋代和明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镜种,各具特色,各领风骚,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盛衰变迁。在此,笔者甄选25面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作成图文,以飨同仁。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 | 艺术品资料

汉代四子二十孙连弧纹铜镜

精致规整的汉代铜镜

汉承秦制,版图统一,国力强盛,铸铜手工业迅猛发展,精致规整的铜镜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铜镜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战国时期为第一高峰期)。此时,岭南归于一统,开郡设县。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广西,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的载体之一——铜镜。汉镜纹饰精致规整,刻画奇巧。盛行于战国时期的以地纹衬托主纹的表现手法,在汉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地纹逐渐消失,主纹变得越来越鲜明突出。典型纹饰有山字纹、蟠螭纹、蟠虺纹、花瓣纹、子孙纹、连弧纹、博局纹、变形四叶纹、龙虎纹、夔凤纹、禽兽纹、星云纹、神兽纹镜等。汉镜铭文内容丰富,辞旨文雅。

沿袭汉风的六朝铜镜

六朝时期,南北分治,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铜镜品质地域性差异明显。北方战乱,经济衰退,铜镜工艺发展缓慢。岭南社会相对稳定,铜镜工艺有较大发展,风格多沿袭汉代。广西博物馆馆藏六朝镜稀缺,黄龙元年重列式神兽纹镜为独一无二的珍品。

承前启后的隋代铜镜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7年,但它结束了六朝的分裂局面,使国家重获统一,为铜镜工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隋镜在纹饰上既有承袭六朝的遗风,又有创新题材,表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隋镜典型的纹饰有十二生肖纹等。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 | 艺术品资料

唐代单龙纹亚字形铜镜

富丽堂皇的唐代铜镜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进入全盛的时期。唐镜以其丰盈的镜体、多姿的造型、富丽的纹饰、堂皇的风格,无可争议地代表了铜镜发展史上的最高水准,为我国迈入铜镜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提供了明证。唐代开始出现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等花式形制,典型的纹饰有葡萄纹和神仙人物故事纹等,多采用浮雕或高浮雕的技法制成。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 | 艺术品资料

宋代盾形铜镜

纤秀隽洁的宋代铜镜

两宋为御北患,大量耗铜铸造兵器和货币,导致铜源匮乏,铜镜发展出现由盛变衰的转折,颓势明显。与时代相适应,宋镜工艺注重节省材料,采用平刻技法取代浮雕技法,追求实用而不崇尚华美,表现为镜体纤轻,镜钮细小,纹饰隽洁。尽管如此,宋镜以其形制多样在铜镜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广西博物馆馆藏宋镜主要有神仙人物故事纹菱花形镜、官私作坊铭文镜以及盾形镜等。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 | 艺术品资料

明代洪武二十二年云龙纹铜镜

回光返照的明代铜镜

相对于宋代来说,明代的铸镜水平有所提高,不仅传承了历代的遗风余韵,还稍有创新。明代铜镜材料使用黄铜,即铜锌合金。镜体大而厚重,形制多为圆形,镜钮出现银锭钮和山形钮等,流行仿古镜。自明代以后,铜镜走向了无可逆转的衰落,直至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明镜的兴盛是一种回光返照式的兴盛。广西博物馆馆藏的明镜主要有云龙纹镜、铭文镜和仿汉镜等。

相关文章

  • 雅石造境:文人与赏石文化[图文]
    雅石造境:文人与赏石文化[图文]

    平底横列的形态占地小又较为稳定,极为适合几案的陈设 东方美学4P:由于文人的大力推动,中国赏石文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个体到整体,从物质达精神,逐渐上升到哲学意趣的高度。雅石造境文/陈盛娥 图片提供/研山堂雅石乃天然雕琢,却玄妙深奥。自魏晋以来,文人士大夫对它就有所偏好,并赋诗著文。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怀。明代冯梦祯《真实斋常课记》中记载西溪草堂的十三项日常活动有焚香、沦茗、品...

    242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古董桑德森:移轴相机的前驱[图文]
    古董桑德森:移轴相机的前驱[图文]

    最初的桑德森相机,生产于19世纪末,名为“青少年桑德森相机”。片幅尺寸为6×4.5英寸,由柚木或桃花心木制成。弗雷德里克·桑德森(Frederick Sanderson),1856年出生在英国剑桥,成年后以木工、石雕为业,他的主要工作是制作木制橱柜。同时,他也是一位摄影发烧友,尤其对拍摄诸如楼宇、教堂等高大建筑很感兴趣。但当时的室外相机都不能满足多角度移轴拍摄的要求。这让桑德森很是苦恼,由此产生了...

    1047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出自斫琴名匠雷威之手的天风海涛琴[图文]
    出自斫琴名匠雷威之手的天风海涛琴[图文]

    天风海涛琴(正面)山东博物馆所藏天风海涛琴,1971年出土于鲁荒王朱檀墓。鲁荒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因为迷信长生之道服食丹药而导致双目失明,最终中毒而亡,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太祖朱元璋既痛且恨,赐他谥号为“荒”,以谴责他的荒唐无道。不过,这位鲁荒王虽然荒唐,却颇有才情。他自幼聪明好学,爱读诗书、经史,其师周宣一再向朱元璋称赞他“天分过人”。朱檀墓葬出土了不少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正和他生平...

    557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长安古韵 盛世佛光[图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长安古韵 盛世佛光[图文]

    图一 北魏晚期-东魏 鎏金一佛二菩萨铜造像 通高35厘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鎏金一佛二菩萨铜造像造像整体造型为一佛二菩萨,由主尊、背屏、左右胁侍菩萨、底座及两侧的翼形饰件7个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以榫卯相插组合。主尊佛水波纹高肉髻,面相方圆,表情和悦,内着“僧袛支”,外着双领下垂式大衣,大衣右衣领敷搭左臂上。手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上。身后背光饰火焰纹,主尊头上方饰有舒展的莲花,中心有一摩尼宝珠。...

    157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文革时期的传炉壶[图文]
    文革时期的传炉壶[图文]

    如今的紫砂市场,明清两代古器多已名花有主,所藏非博物馆院即民间大家,除了拍卖行,一般市场难觅其踪。而文革壶,则以其年代较近、产量较多,加之时代特征鲜明、砂泥保真而成为紫砂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宠爱。数日前,笔者在朋友处见到这件文革壶(见图)。壶的外形是传统四方传炉式,体量略小。翻看壶底,果见一长方印章:小传炉。那一时代所制砂壶常在壶底留印说明壶形,如高灯壶的壶底留“高灯”二字,菊球壶的壶底留“菊球”二字...

    1665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一物三用,原来你是这样的孔方兄![图文]
    一物三用,原来你是这样的孔方兄![图文]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〇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

    87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新核桃下来了 核桃该不该刷油保养[图文]
    新核桃下来了 核桃该不该刷油保养[图文]

    又到了文玩核桃下来的时候了,不少朋友也到潘家园收到了自己心爱的核桃。大家到手的核桃,不管是新核桃还是老核 桃,都需要悉心保养防止其开裂的,这就需要根据情况给核桃上油。上油是保养核桃、防止核桃开裂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那么,如何上油?何时上油?上什么油?上 多少油才是正确的呢?老核桃基本不必上油,只要经常盘完,不会担心其开裂的。因为老核桃若经常玩的话,自身含油量较为丰富了,过多上油反倒会导致其变黑影响包...

    457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古铜镜鉴赏(图)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古铜镜鉴赏(图)

    铜镜制作精,形态美,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瑰宝铜镜一般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春秋战国时期至秦多为王公贵族享用,到西汉末期日趋民间化,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形态美,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可谓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之瑰宝。近年来,古铜镜收藏趋热,懂鉴赏尤为重要。 看铸造 唐以前铜镜是采用陶范铸造的,制作和加工主要在陶范上实施,铜镜铸成后也只是平面打磨,棱角分明,如战国铜镜图...

    2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西洋古董钟欣赏[图文]
    西洋古董钟欣赏[图文]

    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珐琅四柱四明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烛台三件套壁炉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白色大理石三件套壁炉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塞夫勒彩瓷三件套壁炉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神像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西洋人物壁炉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四明三件套壁炉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珐琅八柱四明钟十九世纪法国 铜鎏金少女台式钟十九世纪英国 木壳壁挂钟十九世纪美国 铜鎏金四明钟...

    858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冯创贵: 灯具能带来千年际会的惊喜[图文]
    冯创贵: 灯具能带来千年际会的惊喜[图文]

    民国 彩绘童子顶灯简介 冯创贵 江西省新建县人。1989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一台灯具照亮了华夏大地的绚烂与多彩,一豆灯光氤氲出两千多年的文明和温暖。最早的灯长什么样子,省油灯又是怎么省油的……日前,记者见到了灯具收藏爱好者冯创贵,看他收藏的2000多盏灯,听他讲关于灯的故事。而他的职业是一位大学老师,收藏的经历颇为人玩味。清 木制红漆...

    120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日本茶道与中国文物的流转文人趣味[图文]
    日本茶道与中国文物的流转文人趣味[图文]

    建窑“曜变天目茶碗”眭菁菁日本茶道与中国文物的流转 ——读《近代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流转与鉴赏》日本,中国古代称之为“东瀛”,与中国隔海相望,在其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中,许多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文物漂洋过海,定居他乡,在日本被尊为“国宝”。但是由于它们常年隐身东瀛,其来源和流转的过程往往鲜为人知,甚至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受资料的限制,国内也鲜有专题著作追溯研究那些藏于日本的中...

    787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蜀中之宝:蜀绣的发展历史及工艺特征 [图文]
    蜀中之宝:蜀绣的发展历史及工艺特征 [图文]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

    979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明清时期制砚转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图文]
    明清时期制砚转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图文]

    明代仿汉青花砚正背面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不仅有其实用功能,而且还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感,这就是砚的欣赏价值。《西清砚谱》云:“古今佳砚,因质美工良,而鉴赏品题,因人增贵。”的确,砚台在其制作过程中,不断融入各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形制式样、题材内容、构图纹饰及雕刻风格都非常讲究,并与文学、历史、绘画、金石和雕刻汇为一体,所以受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 端砚,是指以广东肇庆羚羊峡端溪栏柯山(...

    443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苏州花间堂:结庐在人境 而有孩童喧[图文]
    苏州花间堂:结庐在人境 而有孩童喧[图文]

    按照古法、古图修缮完成的门窗显现的是百年前的富贵雅致,还有浓浓的江南道。文/汤石香 图片提供/花间堂姑苏苏州,是贺铸笔下的“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白居易梦中的“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是如今旅人记忆中的荷花盛开,精致华美的拙政园,还有那一条沿着河展开的繁华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它傍河而建,800多年来,依然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风情,而“列肆招牌...

    1078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收藏家王世襄:被故宫开除 却是真正的鉴定大家![图文]
    收藏家王世襄:被故宫开除 却是真正的鉴定大家![图文]

    王世襄今年,关于故宫的新闻很多,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及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水泡,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神圣、神秘的故宫正在失去往日的光环。人们追问,现在打理故宫的都是些什么人?而我想起的却是一位多年前被故宫开除的人——王世襄。记得上个世纪末,刘廼中先生向我推荐两位文博大家写的书: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王世襄先生的《锦...

    84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