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红色缎缀平金地彩绣云鹤纹方补官衣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红色缎缀平金地彩绣云鹤纹方补官衣 |
时代 | |
门类 | 音乐戏曲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1259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红色缎缀平金地彩绣云鹤纹方补官衣❖图片
红缎缀平金绣云鹤纹方补官衣正面照之一
红缎缀平金绣云鹤纹方补官衣正面照之二
红色缎缀平金地彩绣云鹤纹方补官衣❖简介
红色缎缀平金地彩绣云鹤纹方补官衣,清乾隆,身长138.5厘米,两袖通长206厘米,下摆宽130厘米,方补纵28.5厘米,横28厘米。清宫旧藏。
圆领,大襟右衽,宽身阔袖,两侧开裾,衣长及足,内衬粉色素绸里。领及腋下钉红缎带各两条。胸前背后各缀红素缎方补一块,以双圆金线绣平金地,上以彩色丝绒绣线云鹤、海水江崖纹。仙鹤展翅立于湖石之上,回首望日,间饰五彩祥云,方补边框钉双圆金线三道。
此衣绣工精细,针脚匀齐,用色艳丽,呈现出金彩交辉的艺术效果,这在戏衣官服中较为少见。京剧《三堂会审》中的藩司潘必正即服红官衣。
官衣为文武官员的装束,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明清两代以补子的纹样区分文武官员的级别和职务,文官的补子饰飞禽,武官饰走兽。凡穿官衣,均佩戴玉带。佩红色或紫色者表示身份品位最高,云鹤方补为一品文官的标志。
相关知识科普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走兽
又称小兽,屋顶檐角所用装饰物。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定其使用数量,一般采用单数,太和殿用10个,属于特例。其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多为有象征意义的传说中的异兽。走兽所处的位置,在垂脊、戗脊的下端,正是几坡瓦陇上端的汇合点,为封护盖住交会线的连砖的上口,必须在连砖上覆盖脊瓦;因其斜下,若无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数铁钉加固,为掩饰铁钉的痕迹,于是在钉帽上加饰了一系列的小兽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后来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屋檐部位不需要加铁钉,而走兽的形象却保留下来,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和建筑装饰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