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93897—2/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图片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纹烛台❖简介

青玉寿字勾云夔龙烛台,清,玉台高39厘米,盘最大径16.2厘米,底足径12.7厘米。

烛台和阗青玉质,玉质温润,由底足、两截柱、两盘及铜钎连接而成。顶端小盘外浮雕莲瓣纹,上截柱浮雕覆莲瓣及如意云头纹四组。中间大盘内减地浮雕四组云纹,外盘腹浮雕两组夔龙纹,夔龙面部凸出,椭圆形大眼,云形大鼻,身体向两侧卷曲延伸。下截柱带鼓腹,鼓腹上雕琢四组双螭捧团“寿”字。底足为倒置铃形,浮雕覆莲瓣、如意云及两组夔龙纹,龙首凸出而夸张,身体向两侧勾回卷曲。烛台置于铜胎掐丝珐琅器座上。珐琅座饰回纹、覆莲纹及兽面纹,风格与玉烛台一致,可见当时为统一设计。

烛台为一对,是一组供器中的一种。供器一般一组五件,包括一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觚,称“五供”。五供又称“五献”,是将香、花、灯、水、果五种献祭品献于神坛之上。香插于炉中,可上达于三境十天,下彻于九幽五道。花插于花觚,奉献诸天异境奇花。烛台点灯,使天界、地狱、我身俱光彻。水为奉献诸天之宝浆,涤炼阴魂,恢复真形。果为奉献诸天的琼林珍果,并有结果而收之意。包括此对烛台在内的这套五供原陈设在慈宁宫,为皇太后所用。


相关知识科普


夔龙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烛台

照明用具,此处为佛前供器。其历史十分悠久,战国时已有各式精美的铜烛台,三国两晋时期制瓷工艺发展,青瓷烛台出现,并逐渐取代了铜烛台。三国有羊形烛台,西晋有狮形烛台,南朝有四管带座烛台。隋唐时期烛台的造型更加丰富。明宣德有青花八方烛台,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正德时期的烛台基本保持明初烛台之结构,清代仍沿袭这一器形。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花觚

原为商周时期流行的酒器。宋代各窑按其形进行烧制,仍保留着早期的特点。元、明、清各时期尽管也有烧制,但结合瓷器的特点有所变化。

五供

佛前供器,由炉一、烛台二、瓶二组成,简称五供。

慈宁宫

相关文章

  • 青玉描金题诗撇口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描金题诗撇口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碗为青白玉质地,圆形,撇口,圈足。内壁光素,外壁一侧琢阴线填金梅花和菊花纹,另一侧镌隶书填金御制诗一首。此碗玉质莹润,造型规整,琢刻精细。...

    484 菊花纹
  • 碧玉祖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祖形器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祖形器,新石器时代—商,长11.9厘米,最宽6.4厘米,厚3.7厘米。碧玉质,玉中有黑点,表面有灰褐色沁。器形呈男性生殖器状。可能是上古时期作为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物。...

    850 碧玉
  • 青玉透雕龙形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透雕龙形璜 - 河南博物院玉器

    汉代长9.5厘米,宽2.9厘米,厚0.3厘米河南淮阳王店出土...

    505 玉器 青玉透雕龙形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兽面纹嵌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嵌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嵌饰,高3.2厘米,宽4.8厘米,厚0.7厘米。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此器为传世古玉,表面纹饰较模糊,有较大面积的赭色斑。器近似梯形,凸面,顶端上凸,中线两侧向后折,上下折角的角度不同。嵌饰正面为浅浮雕兽面纹,重点表现兽的环形双眼及阔嘴。兽面两侧饰前肢,短小,带爪足。兽面及兽肢上饰细密的阴线回纹。饰件背面有4组通孔,每组孔由两个斜孔对接而成,孔中可穿绳...

    1360 兽面纹 良渚文化 浮雕 回纹 玉琮
  • 金镶珍珠翡翠戒指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镶珍珠翡翠戒指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金镶珍珠翡翠戒指,清,径2厘米,面长1.8厘米。戒箍活口,戒面中间六爪金托嵌珍珠一颗,两边分别嵌一枚雕刻成蝙蝠状的翡翠和红宝石。...

    569 红宝石
  • 龙纹玉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龙纹玉带,明,最长9.5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玉为白色。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玉带多选用和田白玉为原料,少数为青玉、碧玉。玉带纹...

    327 龙纹 带板 镂雕 锦地 浮雕 阴刻 鳞纹 碧玉
  • 白玉仙人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仙人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仙人杯,清乾隆,高9.3厘米,长18.5厘米,口径11.5厘米。...

    100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翠白菜式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白菜式花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翠白菜式花插,清,高24.3厘米,口径12.8×7厘米。花插为翡翠质地,圆雕作一整颗白菜,菜叶碧绿,叶片肥硕,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以供插花。底以菜根为足,下配以镂雕山石、灵芝、竹叶纹的红木座。翠玉制品在清中期后才大量出现,但多为佩饰、首饰等小件器物。此件翡翠白菜花插虽为翠根琢制而成,质地一般,干绿色中有褐色的绺纹,工匠利用了这褐红的翡色雕琢成叶脉纹,...

    729 圆雕 镂雕 灵芝 红木
  • 玉龙纹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纹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纹珩,春秋晚期,长9.3厘米,璜面最宽6.3厘米,厚0.3厘米。此玉璜为新疆和田青玉制,表面有因埋藏而产生的色变,局部呈黄褐色。体扁平,扇面形,弧度超过半圆,此形制在春秋时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见。璜两面满饰隐起的勾云纹,纹饰密集,局部组成侧面的兽面形。璜两端为侧面龙首形,边缘沿龙首之形呈凸凹变化。璜类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用作礼器与佩玉。西周时期盛行以璜作杂...

    396 龙纹 杂佩 玉佩
  • 白玉镂雕子辰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子辰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子辰佩,清,长16.4厘米,宽5.5厘米,0.6厘米。...

    1711 镂雕
  • 白玉镂雕双兔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双兔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双兔佩,元,高4.3厘米,宽2.7厘米,厚1厘米。佩白玉质,料上有淡黄皮色,为和田籽料。整器略呈长方形,多层镂空 透雕而成。正面雕琢柞树、灵芝形祥云,云上托起一轮圆月。树下两只白兔,一大一小,似为一雌一雄,双耳竖立,毛纹细密,均蹲坐回首,大者抬首望月,小者回望大兔,神态安详。山石成为第二层镂雕,双兔、柞树、祥云均以山石为背景,颇有立体感。在我国古代神...

    628 镂雕 镂空 透雕 灵芝 玉兔
  • 青金石雕卧狮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金镶蓝宝石戒指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翡翠圆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翡翠圆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翡翠圆芯,清,高3.7厘米,直径5.2厘米。圆柱形,表面未刻纹饰,虽经过打磨,但没有做进一步的抛光,为加工翠镯后留下的镯芯。在清代玉器中有一定数量的用翡翠雕琢的器物,如翠瓶、翠盘、翠碗、翠花插等。上等的翡翠一般做小而精的物件,如手镯、扳指、翎管、手串、戒面等。翡翠摩氏硬度为7,高于和田玉,不透明或半透明,因颜色美如古代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而得名。...

    923 抛光 扳指 翠鸟
  •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商,高6.3厘米,最宽2.6厘米,最厚0.8厘米。青玉质,表面有白色水沁。器横截面略呈三角形,高浮雕一人首形象。人梭形眼,出梢,粗眉,大嘴,厚唇,大耳,长颈,头戴冠,冠上饰以阴刻线纹。此器反面光素平滑,下部有一榫状物,榫上还残留有半个孔的遗痕,可能原插嵌绑缚于某种器物上。...

    686 浮雕 阴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