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8674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图片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婴戏纹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简介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婴戏纹碗,宋,高8.5厘米,口径20.8厘米,足径4.8厘米。
碗敞口,宽唇,深弧壁,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花纹,一肥胖的婴儿戏于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一手镯,憨态可掬。
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戏把莲等。
相关知识科普
耀州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1959年发掘,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市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宋代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曾使用化妆土。玉璧底碗及堆酱彩朵花小盖盒是其典型器。北宋时以青瓷为主,兼烧酱色釉器。北宋中、晚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器型以碗、盘、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而薄,釉色匀净。由于胎中含铁,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使青釉或圈足周围呈现姜黄色,形成了耀州窑青瓷的独有特征。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刚劲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 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元代胎釉渐趋粗糙,花纹图案较简单,亦烧白地黑花器。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刻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婴戏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其以孩童戏耍为题材,充满童趣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入宋以后多见,元、明、清时期亦是器物装饰的主要题材。
秋千
游戏器械的一种。明代宫中荡秋千为清明节的重要娱乐活动,以清明节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宫人相邀嬉戏。清朝,宫中后妃们也非常喜欢玩秋千。
把莲
传统纹饰。将几枝莲花捆扎在一起,谓之“把莲”。常以折枝莲花、莲蓬、莲叶并水草数枝用绦带系为一束,多见于宋、元以来的瓷器装饰上,晚近时,更以其谐音寓意为官“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