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钧窑天蓝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钧窑天蓝釉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钧窑天蓝釉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32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钧窑天蓝釉罐❖图片

钧窑天蓝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罐

钧窑天蓝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罐底部

钧窑天蓝釉罐❖简介

蓝釉罐,元—明初,高19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12厘米。

罐唇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近足处无釉。


相关知识科普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天蓝釉

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相关文章

  • 粉彩桃花纹直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桃花纹直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桃花纹直颈瓶,清雍正,高37.6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11.6厘米。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通体白釉,粉彩装饰。外壁绘桃树一株,蔓遍器身,花蕾欲放,鲜花婀娜,绿叶青翠,彩蝶飞舞其间。彩描绘的花朵颜色深浅不同,花心部分色料最厚,从花心到花瓣边沿红色渐趋浅淡。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瓶造型优美,色彩绚...

    1949 粉彩 胭脂红 青花 透视 花卉 没骨
  • 仿官釉琮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琮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琮式壁瓶,清雍正,高24厘米,口径6-4.2厘米,足径8.7-5厘米。壁瓶半圆口,长方体,半圆形足,足边沿为铁褐色。通体施灰青釉,釉面光亮并有大开片,瓶壁凸起四组八卦纹。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官釉琮式瓶出现于宋代,此器的造型、釉色都极似宋代的作品,是仿古之作。清雍正时期对宋代五大名窑的仿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极高。此时所仿制的宋代...

    1708 青釉 开片 青花 宋代官窑 紫口铁足
  •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清光绪,口径29.2厘米,足径20.2厘米,高20.5厘米。盒圆形,盖面凸起,子母口,上下扣合紧密,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上下均绘有盛开的红色荷花、绿色荷叶,一对鹭鸶嬉戏于其中。盖面纹饰空隙处,红彩由右至左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款识右侧有一椭圆形闲章款,闲章内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盒底白釉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大雅斋瓷器是光...

    1098 粉彩 大雅斋 闲章
  • 黄地粉彩蝴蝶四喜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四喜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四喜纹羹匙,清同治,长17厘米。羹匙内施黄釉,粉彩满绘蝴蝶,金彩书对称双“喜”字两组,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 花卉3组,图案间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520 粉彩 黄釉 折枝 花卉
  • “长乐未央”瓦当 - 河南博物院陶器
  •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明正德,高4.9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3.1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俗称“窝盘”。内施白釉,施红釉,无纹饰。圈足内施。无款识。此盘作工精细,胎薄体轻,底心微下塌,釉质细润,红色鲜艳,是罕见的明正德瓷器中的精品。自宣德以后,高温铜红釉产品渐少,传世的正德红釉瓷器颇为少见,说明当时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生产渐入困境,可能技术已经衰退。...

    1658 红釉 青白釉
  • 青釉印花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印花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印花高足盘,隋,高12.5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14.5厘米。盘为浅式,直口微外撇,盘心坦平刻划弦纹二周,有印花装饰,并有5个支钉痕,下承以空心喇叭状高足。内外施青釉,外壁仅施半截釉,足底露胎。此件高足盘釉色偏黄,从其胎釉特征看,应属安徽淮南窑制品。高足盘是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的器物。从考古发掘资料看,高足盘最早见于北朝,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墓...

    535 青釉 印花 支钉 巩义窑 邛窑
  • 粉彩荷花鹭鸶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碗,清光绪,高5.7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4.2厘米。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口沿和底边各饰描金 弦纹边饰,腹白地粉彩绘白鹭穿飞于荷莲之间。纹饰色彩娇艳,画面生机盎然。外口下书红彩书“大雅斋”3字横排楷书款,旁落椭圆形红彩“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印章款。底施白釉,书红彩“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

    1355 粉彩 描金 弦纹 大雅斋
  •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纹碗,高10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9.1厘米。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1274 釉里红 缠枝 回纹 折枝
  •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4.9厘米。碗内釉呈黄褐色,以剪纸贴花装饰,内底为梅花一朵,内壁饰三只凤凰,似在相逐飞舞。通体施黑釉,外壁在黑釉上以黄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施釉不到底。  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色茶盏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故全国兴起了不少烧黑瓷...

    1162 吉州窑 剪纸贴花 建窑
  •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辽,高14.2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7.5厘米。壶小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置双股绳形系。壶腹一侧置竹节式横柄,柄端凸起一小钮。肩部饰两道凸弦纹,腹部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鉴。外底中心区域无釉,胎呈浅黄色。底边缘有几处无釉点状区域和釉...

    1764 划花 弦纹
  •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盅,清雍正,高3.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2.9厘米。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外底署蓝料彩楷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故宫藏《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中罗列了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档案记载...

    728 珐琅彩 珐琅 青花 雍正珐琅彩 画珐琅 乾清宫
  • 汝窑天青釉圆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圆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8.9厘米。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外底中心镌刻一个“乙”字。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清代皇帝曾将宫廷收藏的古董划分等级,因此,在一些清宫旧藏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

    1740 汝窑 青釉 芝麻挣钉
  • 黄地粉彩丛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丛竹纹碗,清同治,高6.5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3.9厘米。碗敞口、深腹、圈足。里白釉,外壁为黄地粉彩竹纹。黄地为明黄色,竹纹以墨彩勾边,内填蓝彩,上绘金彩,竹叶丛丛,口沿、近足、足边饰金彩。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器为同治大婚礼时烧制的宫廷用瓷。...

    1734 粉彩
  • 三彩骆驼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骆驼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骆驼,唐,高80厘米,长69厘米。骆驼为双峰驼,两目圆睁,张嘴嘶鸣,直立于托板之上。头、颈、双峰及鞯施釉,双峰、头、颈部为褐色,鞯(jiān音肩)则绿、褐相间。最外缘似流苏装饰,其内为一串连珠纹,再内为菱形纹。身及四足素胎。鞯是指衬托马鞍的垫子。骆驼分单、双峰两种。双峰骆驼产于中亚及我国。最迟在东汉时期,四川汉画像砖上已有表现。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外文化交...

    1610 唐三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