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邸昭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邸昭造石观音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邸昭造石观音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9424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邸昭造石观音像❖图片

邸昭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昭造石观音像❖简介

邸昭造石观音像,东魏武定二年(544年),高27厘米, 宽13厘米。

观音头戴三叶冠,发系缯带,有项饰,披帛在腹部穿璧交结,下穿裙。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物,跣足直立莲花台上。舟形背光。下为长方形座。座上阴刻 发愿文:“武定二年四月廿一日,邸昭自为己身敬造观世音玉像一区,一为亡过父母,见前眷属,离苦成佛。又愿国土永安,人民得乐,法界众生,俱同成佛,愿愿如是。” 此像为河北曲阳县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观音

梵文 (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披帛

用来缠绕身体的长幅织品。披帛缠绕方法不同,有时对鉴别时代特点有一定的帮助。

跣足

跣,音险。跣足,意为光着脚,赤足。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发愿文

也称造像记。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

法界

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年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十七界也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也称为法界。

曲阳

县名。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秦置曲阳县,汉为上曲阳县,北齐复改曲阳县,隋唐时期屡有更替。境内有北岳庙,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闻名全国。

相关文章

  • 王善思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善思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善思造石观音像,东魏武定元年(543年),高32厘米 宽14.5厘米。观音头戴三叶花蔓冠,发系缯带,有项饰,披帛在腹部交结,上著僧祗支,下穿裙。右手上扬持莲蕾,左手下垂握桃形法物,跣足直立在宝装覆莲花台上。舟形背光。下为长方形座。座上阴刻 发愿文:“武定元年二月廿三日,王善思为身在外戍遇患,发愿造观音像一区,有愿父母,见存受富,亡者生天,内外大小侍佛时。”...

    653 观音 披帛 跣足 背光 阴刻 发愿文 曲阳
  •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唐,高36.6厘米,宽10.5厘米,厚9厘米。郑振铎捐献。红陶胎,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直立于随形底板上,头梳抛家髻,薄鬓抱面,面庞丰腴,五官小巧。颈粗,身着交领宽袖襦衫,下着齐胸曳地长裙,露出上翘的履尖。衣袖及长裙上可见刻出的衣褶。双手隐于袖中拱手于胸前。底板中部有一圆孔,俑身中空。...

    1552 仕女
  •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元,高20.6厘米,长23厘米。马头饰笼套,双耳竖立,马颈刻划长鬃,马尾粗长,四足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马身部位塑造的最好,轮廓线条流畅,有肌肉质感。...

    187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左侧),东汉,高113厘米,宽50.5厘米。此画像石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为一对,此为左。门扉上刻画展翅的朱雀。朱雀口含仙丹,翅羽用阴线来表现。中部为铺首衔环,兽耳平齐,很有特点。下部刻青龙,张口吐芯,曲颈,背生双翼,长尾向上翘起。陕西、山西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大多表现的是祥瑞和神话。门扉画像刻朱雀铺首衔环,也有下...

    1614 铺首
  • 邸昭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昭造石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邸昭造石观音像,东魏武定二年(544年),高27厘米, 宽13厘米。观音头戴三叶冠,发系缯带,有项饰,披帛在腹部穿璧交结,下穿裙。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物,跣足直立莲花台上。舟形背光。下为长方形座。座上阴刻 发愿文:“武定二年四月廿一日,邸昭自为己身敬造观世音玉像一区,一为亡过父母,见前眷属,离苦成佛。又愿国土永安,人民得乐,法界众生,俱同成佛,愿愿如是。”...

    461 观音 披帛 跣足 阴刻 发愿文 法界 曲阳
  •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菩萨像,隋,高116厘米,宽40厘米。菩萨像残,袒裸上身,佩戴项饰,身缨络在腹前交叉。肩挎帔帛在腹、膝部缠绕呈弧形。裙腰外翻,坦露腹部,腰间垂挂帛带。河北曲阳 修德寺遗址出土。...

    286 菩萨 曲阳 修德寺
  •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高30.5厘米,宽16厘米。伎乐人头上包裹幅巾,幅巾上簪花。身穿长袍,腰中系带。杖鼓横置,悬挂腰间。头向左微侧,左手上扬,右手执桴,击打鼓面。此与《梦溪笔谈》卷五“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记载相吻合。它表明辽宋金时期杖鼓的演奏方式有了变化。辽宋金元时期,戏曲与说唱的种类很多,如嘌唱、叫声、唱赚、覆赚、鼓子词...

    519 宫调 杂剧 大鼓 觱篥 排箫 琵琶 陈洪绶 寇准
  •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思惟菩萨头戴三叶花鬘冠,两侧系缯带,圆脸,修眉细目,面含微笑,袒上身,颈佩项圈,肩覆披帛,绕双臂垂下,下著长裙。菩萨双臂残缺,但能看出右手支膝指颐,左手抚右足,半跏趺坐在束腰圆凳上,左足下踩小覆莲台。圆形头光,身体略向前倾。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中间为力士托博山炉,炉两侧为莲蕾和莲叶。两边各浅浮雕一正面侧身蹲坐的狮子。基座两侧面各墨绘供养人二身,跪坐,面朝前方...

    1491 思惟菩萨 菩萨 披帛 半跏趺坐 束腰 曲阳
  •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公辅成王庖厨图画像石,东汉,高63厘米,宽77.3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周公辅成王故事。一人端坐中央,地位虽然尊崇,但形体较小,显然是年幼的成王。左右各有四人站立,左者一人,躬身拱手,神态谦卑,正在向成王汇报事情,他就是被后世敬仰的周公旦。周公为武王之弟,他曾协助武王灭商,后又专心辅佐13岁继承王位的成王。画像石下部为庖厨场面,右面在宰猪、牵羊,中...

    33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清,高32厘米。此像与清宫收藏的雍正画像极为神似,面颊清癯,头戴盘龙结秋帽,头后梳辫,白面朱唇,身穿石青云纹对襟长袍,衣纹简练流畅,足登朝靴。此尊彩塑雍正像原藏在清代敬奉祖先图像的景山寿皇殿,这里还珍藏着雍正帝其它御用器物,由此可知清代皇室对此像十分重视。此像是养心殿造办处从苏州召募的捏像人捏制的,得到皇家承认,才流传至今,是难得的塑真艺术品。...

    1945 对襟 景山 养心殿
  • 鸟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鸟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鸟兽虎纹画像石,东汉,高104厘米,宽61.6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有四个怪兽与一只朱雀,下部为一只行走的虎。石外缘装饰半圆形连弧纹一周。此画像石为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徐州画像石因地域相邻的缘故,题材风格更接近山东画像石。但二者又不尽相同。首先在构图上,徐州画像石余白较山东要多,讲求画面对称,有单、双层排列两类,及主次、大小区别,或通过建筑物等场景将...

    4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道起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道起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道起造石思惟像,东魏兴和元年(539年),残高41厘米。思惟像头戴冠,面略长,修眉细目,身体前倾。半跏趺坐于束帛圆座上,座下覆莲较薄,平铺于基座上。基座上刻发愿文:“兴和元年,比丘道起造白玉像一区(躯),上为国家及四恩三有,波及六道 法界众生及家眷属,皆蒙造像功德,一时成佛。”比丘为男性出家人。四恩有两种说法,一是父母恩、众生恩、国主恩、三宝恩;一是父母恩、...

    1836 基座 发愿文 四恩 六道 法界 造像 说法 有情
  •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宋,高47厘米,宽28.5厘米,厚23厘米。菩萨高绾发髻,头戴宝冠,脑后宝冠已残缺,束冠缯带尚十分清晰。长眉弯曲,细眼微睁,鼻梁高挺,鼓唇拢嘴,下颌略翘,显得十分端正得体,一副悲天悯人神态。...

    629 菩萨
  • 刘遵伯造石西方三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遵伯造石西方三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遵伯造石西方三圣像,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残高27厘米。阿弥陀佛身穿垂领式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圆形头光,左右有盘龙之树,龙爪朝下,龙头向上,口吐嘉莲。两侧的胁侍缺失,依据发愿文推测当是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基座上刻有北齐时期常见的童子、博山炉、狮子、力士(金刚)组合。基座侧面各有3个供养人,有的合十,有的手持香花,有的端持香宝子。基座后部刻发愿文...

    432 阿弥陀佛 结跏趺坐 束腰 胁侍 发愿文 观音 菩萨 基座
  • 李秳造铜鎏金释迦多宝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秳造铜鎏金释迦多宝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秳造铜鎏金释迦多宝佛像,北魏太和十年(486年),高15厘米,宽7.2厘米。 释迦多宝佛背屏内各有一个独立的舟形火焰纹背光。释迦多宝佛高肉髻,着通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下为四足方座。座正面刻二持香花的供养人。背面为释迦牟尼 说法像,火焰纹背光,上方刻华盖内为圆形头光,高肉髻,袒右肩袈裟,衣纹细密规整,有毛绒质感,带有鲜卑民族的文化特征。右手作说法...

    1354 鎏金 背光 肉髻 通肩 禅定印 结跏趺坐 供养人 释迦牟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