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 |
时代 | |
门类 | 雕塑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5929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图片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简介
杖鼓伎乐人物砖雕,高30.5厘米,宽16厘米。
伎乐人头上包裹幅巾,幅巾上簪花。身穿长袍,腰中系带。杖鼓横置,悬挂腰间。头向左微侧,左手上扬,右手执桴,击打鼓面。此与《梦溪笔谈》卷五“唐之杖鼓,本谓之两杖鼓,两头皆杖。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记载相吻合。它表明辽宋金时期杖鼓的演奏方式有了变化。
辽宋金元时期,戏曲与说唱的种类很多,如嘌唱、叫声、唱赚、覆赚、鼓子词、淘真、涯词、诸宫调、社火、杂剧、大曲等,除大曲外,其它演唱形式都比较灵活,场面也不大,伴奏的乐器有时只有拍板、板鼓等一二种。而大曲则规模庞大,使用的乐器包括大鼓、杖鼓、拍板、觱篥、排箫、笛、琵琶、笙、方响等,其中大鼓与杖鼓尤其不可缺少,如白沙宋墓大曲壁画、宣化辽墓大曲壁画、襄汾南董村金墓砖雕等,皆以大鼓、杖鼓为中心。从制作手法与艺术风格考察,此件作品与山西襄汾南董村金墓砖雕相似,时代应与之相同,地点可能在襄汾、侯马一带。值得一提的是,伎乐人头上的簪花,不禁使人想起明代画家陈洪绶所绘《升庵簪花图》。杨升庵被贬滇南,簪花过市,人以为怪。其实,簪花之风,在隋唐宋金时期非常普遍。北宋朝廷举行御宴,“真宗与二公(陈尧叟、马知节)皆带牡丹而行……真宗系取头上一朵为陈簪之。”“寇莱公为参政,侍宴,上赐异花。上曰:‘寇准年少,正是戴花吃酒时’,众皆荣之”(以上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梦粱录》卷六云:“凡遇圣节、朝会宴,赐群臣通草花……自训武郎以下,武翼郎以下,带职人并依官序赐花簪戴。快行官帽花朵细巧,并随柳条。教乐所伶工、杂剧色,诨裹上高簇花枝。”头上簪花,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提供了形象资料。
相关知识科普
宫调
中国古代音乐术语。根据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凡以宫为主音的乐曲概称为宫,以商、角、征、羽诸音为主音的乐曲统称为调,二者合称宫调。因此“宫调”就是音调的意思,具有调高和调式双重含义。
杂剧
杂剧:晚唐已见“杂剧”之名,其特点不详。其后有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先所称杂剧通常指元杂剧,每本以四折为主,有时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数和宾白组成。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都是元杂剧的杰出作家。
大鼓
大鼓又称太鼓,既是佛教法器之一,也是诵经、梵呗时所用的乐器之一。大鼓起源于印度,据《目得迦经》卷八载,释迦牟尼曾于逝多林为六大城比丘说法,击大鼓以集众,这与我国古代舞乐、军事等方面鼓的用途有相似之处。佛教袭用后,以此比喻佛陀宣说大法之声犹如鼓声,能够警醒世人,使之远离生死长夜。根据大鼓的用途,可分为法鼓、茶鼓、斋鼓、更鼓等数种,其大小、外形有所不同,击鼓的次数也有规定。
觱篥
觱篥(音毕力),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排箫
竹制管乐器,偏排竹管为之。排箫有不同种类,音色有一种空空的感觉,能使产生一种遥远悠久的联想。
琵琶
也称“批把”,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唐朝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多为半梨形,曲项,以拨子弹拨演奏。
陈洪绶
陈洪绶(1599—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明代画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1642年曾到北京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供奉内廷,不久即离京南归。明朝灭亡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自号悔迟,亦号老迟。后在杭州以卖画为生。工诗,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画初受蓝瑛影响,后广泛临学古人,并大胆创新,所作人物、花鸟形象古拙,擅用夸张变形手法,独树一帜,为晚明变形主义绘画大师。与崔子忠齐名于南北,世称“南陈北崔”。其画风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著《宝纶堂集》。
寇准
寇准(961--1023年),北宋政治家。字平仲,华州下邽(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年间任宰相,力主抗辽,促成“澶渊之盟”。后被排挤罢相,贬逐雷州,死于南方。著有《寇忠愍公诗集》。
吴曾
吴曾,南宋文学家,字虎臣,江西人。曾任工部郎中,出知严州,依附秦桧,为人所不齿。著有《能改斋漫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