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20255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图片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另面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底部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简介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清乾隆,高6.8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4.4厘米。

  

杯敞口,直壁,近足处微敛,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口沿施金彩,外壁以蓝彩绘徽章图案。

  

此杯捐献自沃尔沃中国公司。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相关文章

  •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清同治,高3.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盅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器里施白釉,外壁为黄地红彩描金蝙蝠纹。口沿、近足、足边饰金彩。蝙蝠纹以红彩勾边,再描一层金彩,内填红彩,羽翼的筋脉以金彩描绘。画面充满喜庆气氛。...

    1791 描金 黄地红彩
  • 宜兴窑“阿曼陀室”款紫砂描金山水纹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阿曼陀室”款紫砂描金山水纹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阿曼陀室”款紫砂山水纹茶壶,清嘉庆,通高9.7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9.7厘米。壶圆腹、圈足、短流、曲柄有鋬。壶腹一面描金绘林石凉亭,上书“两峰插云”四字,另一面则描金篆书“生平爱茗饮”。壶盖描金绘流云纹。外底戳印篆书“阿曼陀室”双行四字款。壶的胎质细腻,呈紫褐色。署“阿曼陀室”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凤年兄妹与书画家(1768~1822年)合...

    561 宜兴窑 描金 杨彭年 陈曼生
  •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9.2厘米。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920 玉璧 支钉
  •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鱼藻纹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鱼藻纹 蒜头瓶,明万历,高37.5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18厘米。瓶直口蒜头式,长颈,溜肩,圆腹,圈足。直口下蒜头部分饰莲瓣纹,颈部饰花卉纹,肩部饰一周卷枝纹,腹部绘鱼藻纹。鱼儿呈各种姿态游弋,衬以淡色细笔绘出的水波纹,生动自然。口部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

    1654 青花 鱼藻纹 蒜头瓶 莲瓣纹 花卉
  • 五彩狩猎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狩猎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狩猎图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厘米,宽16.2厘米,高3.5厘米。瓷板长方形,中空,四侧面有长方或圆形插孔。两面以绿锦地上饰朵花为边饰,一面以五彩绘博古图;一面绘狩猎图,群山之间,一只小鹿惊惶失措,一边向前疾奔,一边回头张望,后面马上骑一射猎之人,手拿弓箭射杀小鹿。山后一官人骑在红马之上,身后跟一侍童,肩扛大伞,向这边观望。该瓷板画面布局疏朗,其受当时版...

    435 五彩 锦地 单线平涂
  • 青花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玉壶春瓶,明永乐,高27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0厘米。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纹、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瓶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709 青花 玉壶春瓶 回纹 卷草纹 卷草 缠枝 缠枝莲 莲瓣纹
  •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山文化黑陶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高26.0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0.5厘米。罐撇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五道弦纹。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

    1867 双系 龙山文化 弦纹 素面
  • 粉青釉七孔花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七孔花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七孔花插,清雍正,高11.5厘米,小瓶口径2.5厘米,足径14.8厘米。花插由一托盆上置7个小撇口瓶组成,瓶垂腹,底粘于托盆上,托盆圆口、直壁、圈足。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壁饰有两周弦纹,并凸起8条曲线纹。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根据釉色深浅的不同又分为豆青、冬青、粉青等多种釉色。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为雅致美观...

    372 粉青釉 青釉 青花 弦纹
  •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青花 折枝花果盘,高4.2厘米,口径26.2厘米,足径16.5厘米。盘口微撇,弧壁,盘心略内凹。通体青花黄地,其法为先烧制出青花折枝花果盘,然后于花纹外白釉地上涂满黄釉,使浓重的青花与油亮的黄釉形成鲜明的对比。此盘里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绘石榴、柿子、葡萄、莲实纹样,外壁有缠枝花一周。外底白釉上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款。娇黄釉于成化时始出现...

    753 青花 折枝 黄釉 缠枝
  • 黄地粉彩花卉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花卉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花卉纹盖盒,清光绪,高14.6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3.5厘米。盒扁圆形,圈足。上下子母口套合。足内施白釉,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外壁通体以黄釉粉彩为饰,盖合处以蓝料彩绘朵花纹,外壁上下各绘梅、兰、牡丹等4组花卉,盖顶部一紫色圆形开光,内蓝彩绘5组蝙蝠托一团“寿”字。...

    978 粉彩 花卉 体和殿 黄釉 蓝料彩 开光
  •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夏代高32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2.8 厘米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

    266 陶器 黑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鼓钉三足,北宋,高8厘米,口径21.2厘米,底径13.4厘米。花盆托敛口,浅腹呈鼓形,平底,底下承以三个如意云头式足。口沿处饰弦纹两道,口沿及下腹部各饰鼓钉纹一道,上部二十枚,下部十八枚。器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器底局部涂抹酱色护胎釉,有支烧钉痕二十八个环列一周,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部露灰色胎。一足内壁刻数...

    1560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弦纹 重华宫
  • 仿钧窑变釉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窑变釉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变釉石榴尊,清道光,高19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9厘米。尊形如石榴,故名石榴尊。花口、折沿、直颈、圆腹、圈足微外撇,器身均匀分布六条凹线。外底刻划篆体“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器内施月白色釉,器外施以红色窑变釉,六条凹线处釉呈天蓝色,圈足内施浅月白色釉,釉色不匀。总的来说,清道光时期的窑变红釉瓷器在釉色变幻方面已不如雍正、乾隆时期丰富,烧造技术呈衰...

    683 钧窑 凹线 月白 红釉
  • 乾隆款仿汝釉三羊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汝釉三羊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汝釉三羊梅瓶,清乾隆,高23.5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8.7厘米。瓶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肩部凸饰三只羊头。通体施仿汝釉。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对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蔚然成风,仿汝窑瓷器以清雍正、乾隆两朝最为逼真。传世品中,乾隆时期的仿汝器大部分是对釉色的仿烧,造型则多为本朝流行式样。此器以三羊装饰,...

    1466 梅瓶 青花 汝窑 三阳开泰
  • 胭脂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胭脂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盘,清雍正,高2.9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9.3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内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外底署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

    1394 胭脂红 红釉 青花 洋红 唐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