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朱龟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朱龟碑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668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朱龟碑❖图片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朱龟碑

朱龟碑❖简介

纵:33厘米,横(半开):19.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宋翻刻,明拓本,八开,跋六开半。黄易鉴藏,题签、题跋。

碑立于汉中平二年(185年)。碑文记述朱龟生平事迹。翁方纲跋云:“是碑书势多变方为圆,在汉隶中最接近篆者。”杨守敬跋云:“秀雅流丽,亦佳品也。”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朱龟碑》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黄易认为“此碑宋纸旧拓,虽重刻亦希有之迹”,定为“重刻汉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宋拓本”。后人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宋翻明拓。


相关知识科普


黄易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初习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书多种,尤以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成就为著。

蓬莱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出没其间,还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岛上的房屋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的,光彩夺目。渤海之滨的山东省蓬莱,海面上有时会出现因光线折射而形成的“海市蜃楼”奇景,可能就是古人以为的仙岛。

小松

即朱缨,字清甫,号小松,江苏嘉定人。明代竹刻名家,为竹刻家朱鹤之子。约活跃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工小篆、行草,亦擅绘画。刻竹继承其父章法,而有出蓝之誉。好刻神仙佛像、山水人物等。

汉魏五碑

黄易在《得碑十二图·良友赠碑图》跋中记:“历城王古愚先赠余凉州刺史魏元丕、庐江太守范式二碑,是泰安赵相公家物,签题曰‘汉碑十’,知不止一册。<?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武功张君荫堂来刺济宁,赠余聂氏剑光所收成阳灵台、幽州刺史朱龟、小黄门敏三碑,与魏、范二碑装璜悉同,延津剑合亦奇事也”。汉魏元丕碑、魏范式碑、汉成阳灵台碑、汉敏碑、汉朱龟碑,“因共为一函”,黄易题曰“汉魏五碑”,世称黄小松所藏汉碑五种,现藏故宫博物院。<?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上海有正书局曾石印一函装。魏元丕碑,原石已佚,拓本罕见,实为孤本,范式碑宋以后断而入土,乾隆年间再次出土,黄易所得本为未断、入土前宋拓本,额与碑身完好,碑文完整。汉成阳灵台碑、汉敏碑、汉朱龟碑虽为翻刻本,亦属少见。

相关文章

  • 竹叶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竹叶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113.5厘米,横:62.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未断精拓本,二张。碑上缺蚀似竹叶状,故名竹叶碑。因碑阳字存之甚少,故拓之亦少。碑阴乾嘉拓本尚未断。至嘉道间已断为五石,碑额存右上角,碑文为四,最下左一石已有裂纹。以后额右一石佚,最下左一石又断为三,成为小六石本。马子云《碑帖鉴定》云:“此碑阴之字书法秀丽,惜损之过甚。”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771 魏碑 黄易 蓬莱
  •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序,木面。擦拓,经折装,共三开,半开纵27.4厘米,横13.4厘米。《快雪堂法帖》‘领字从山’本兰亭传为褚遂良临本摹勒上石的,。原帖绢本,孙承泽《闲者轩帖考》曾经记载,后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今已不知下落。。此种‘领字从山’本,前面有一段‘兰亭序正本第十九,洛阳宫赐高士廉’,谓唐太宗题。此则是要表明,比传世的配...

    1769 兰亭序 经折装 摹勒上石 孙承泽 内府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唐太宗
  • 明拓明益王重刻小兰亭图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明益王重刻小兰亭图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明益王重刻小兰亭图》卷,锦包首,外签书:“兰亭叙小字本,益王题额,□□藏本之十三卷”。墨纸文字、图绘部分则为淡墨擦拓,外侧则用黑墨精拓,墨色黝黑而无光泽。墨纸纵22.4厘米,横522厘米。引首墨书“兰亭真迹”四个大字。依次刻《兰亭序》一种,仿李公麟《流觞图》并书柳公权兰亭诗,孙绰《兰亭后序》,兰亭考订文字两段并朱有燉跋及明万历三十年明益宣王朱翊鈏跋。明...

    1531 包首 引首 兰亭序 李公麟 柳公权 孙绰 米芾 王羲之
  • 清拓《滋蕙堂墨宝》“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滋蕙堂墨宝》“领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领字从山”本兰亭序,木面,擦拓,经折装,半开纵27厘米,横12.1厘米。《滋蕙堂墨宝》,清代汇刻丛帖,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惠安曾恒德撰集,帖名篆书,共八卷。所刻自唐至明,凡45种,按时代有唐代欧、虞、褚、颜等,宋代蔡、苏、米等,元赵、邓,明董其昌等书迹。此帖摹刻精善。以此本与《郁冈斋帖》中兰亭序相较,,两本字型及书法风格不完全不同,《郁冈斋帖》本字较肥...

    823 兰亭序 经折装 董其昌 范仲淹 米芾 米友仁 内府
  • 东武侯王基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东武侯王基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112.6厘米,横:96.2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拓未刻跋本,“判群言”三字已损。碑立于三国魏景元二年(261年)。其隶书结法严整,用笔斩截,由云龙《定庵题跋》云:“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相传该碑初出土时,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证明汉魏碑刻先书丹后镌字。碑现存河南洛阳古代艺术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

    738 魏碑 黄易
  • 白石神君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白石神君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5厘米 横15.5厘米。吴兆璜、臧华云捐赠。此为清初拓本,十一开,“高等”、“燀”、“清”等字未损。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印。此碑刻文记碑立于汉光和六年(183年),记颂白石神君的神功。碑文布置整齐,但缺乏汉隶气骨,视之如晋魏之碑。所刻光和纪年,后人疑为再刻者,但颇稳雅,又非汉人不能为。此碑宋赵明诚《金石录》、洪适《隶释》已著录,逮至清初一度不知下...

    1845 黄易 陈奕禧 杨守敬
  • 晖福寺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晖福寺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27.3×30.5厘米。清拓本。第廿一行“宗”字已损。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浑穆茂密,丰厚遒逸。《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晖福寺碑 太和十二年。壬戌自跋。三十一开。一册。购价二十元。...

    163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嵩山少室石阙铭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嵩山少室石阙铭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31厘米,横:12.7厘米。此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足本,二十开。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碑立于汉延光二年(123年前后。篆书宽博浑厚,朴茂而存古意,有汪洋之致,为传世汉篆刻石上品。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邢家铺西。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394 黄易 小松 蓬莱
  • 明拓明益王重刻大兰亭图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明益王重刻大兰亭图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明益王重刻大兰亭图》卷,锦包首,无签。墨刻文字部分,使用乌金亮墨精拓。墨纸纵32.1厘米,横1675厘米。引首墨书“兰亭真迹”四个大字。依次刻定武兰亭三种、褚遂良摹《兰亭》一种、唐模赐《兰亭》一种,之后有朱有燉跋、仿李公麟《流觞图》并书柳公权兰亭诗、孙绰《兰亭后序》、柳公权状、米芾跋、宋高宗御札二段、朱有燉书诸家考订兰亭文字并跋、朱有燉行书跋、赵孟頫《...

    680 包首 引首 李公麟 柳公权 孙绰 米芾 赵孟頫 定武本
  • 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梁州刺史元演墓志,北魏,高65厘米,宽59厘米。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墓志刻石,志文18行391字,正书体。元演,字智兴,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文成帝拓跋濬之孙,太保冀州刺史齐郡谥顺王拓跋简的长子。《魏书·文成五王传》载有拓跋简另一子泾州刺史拓跋祐(字伯授)的简历,未载元演事迹,元演墓志内容可补史籍之阙。河南洛阳城北张羊村西北三里出土。录文:皇魏故卫...

    802 顺王 道武皇帝 文成皇帝 丙辰
  •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张猛龙碑》,北魏刻,明拓,剪裱装册,共36页,每页纵26.6厘米,横14.1厘米。有宝熙及袁氏题签,钤“桂岩”、“彝盦审定书画记”等印6方。《张猛龙碑》,又名《张猛龙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立。正书,碑阳26行,行46字,碑阴12列,2至22行不等。额正书3行12字。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颂德。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张猛龙碑》的书法在魏碑中属于风格雄健...

    1993 张猛龙 宝熙 魏碑 康有为 郭宗昌 顾炎武 王昶
  •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7.3厘米,横(半开):13.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清乾隆拓本。五开,跋七开。黄易鉴藏,题跋并临写全文。碑立于汉永和二年(137年)。碑文记述汉敦煌太守裴岑之战功事略。书体为古隶,系由篆入隶之体,雄健生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茂雄深,得秦相笔意。”碑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此本黄易题跋:“汉敦煌太守裴岑纪...

    1729 黄易 康有为
  • 宋拓唐云麾将军李秀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唐云麾将军李秀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云麾将军李秀碑》,李邕撰并书,唐刻,宋拓,剪裱成册,共54页,每页纵27.5厘米,横14.5厘米。有王存善、顾观题跋,钤“严肃堂”、“宗瀚之印”等印34方。此碑为郭卓然横勒并题额,侯慈敏等镌,刻于唐天宝元年(742年)正月。碑石原在河北良乡县,石断后改毁为石础,明万历初宛令李荫在署中掘地得六础,又云砌署壁购得,又移京兆尹署。万历间王惟俭携汴四础,亡于黄河水...

    1703 李邕 郭卓然 文天祥 漫漶 董其昌 王昶
  • 明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中岳嵩高灵庙碑》,寇谦之撰,北魏刻,明拓,重墨拓,剪裱装册,共38页,每页纵27.5厘米,横15.5厘米。封面有郭沫若题签,后有潘承弼、邵锐等题跋以及“于继襄印”、“崧甫”等钤印多方,曾为陈叔通所藏。此碑为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正书,碑阳23行,行50字,碑阴7列,上2列字较大,计22行,下5列16行,字较小,各列行数不等。额篆书阳文4行共8字,侧刻...

    501 寇谦之 阳文 魏碑 康有为 陆增祥
  • 宋拓唐卫景武公李靖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唐卫景武公李靖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卫景武公李靖碑》,唐许敬宗撰,王知敬书,唐刻,明拓,装裱成册,共37页,每页纵25.8厘米,横13.5厘米。后附游师雄刻跋。有朱翼庵题签和题跋。钤有“翼庵审定金石书画记”等印11方。《卫景武公李靖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之碑并序》。此碑在陕西醴泉县昭陵,唐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刻。正书,39行,行82字。额...

    1862 李靖 王知敬 赵崡 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 王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