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万历款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万历款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 |
时代 | |
门类 | 珐琅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1682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万历款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图片
掐丝珐琅八宝纹长方薰炉
掐丝珐琅八宝纹长方薰炉底款
万历款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简介
万历款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明万历,通耳高9.1厘米,盖面26.8×14.4厘米,底面25.5×13.2厘米。清宫旧藏。
熏炉呈长方形,朝冠式双耳,垂云式四足。四壁以白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填彩釉的八吉祥纹。盖面做铜鎏金 镂空纹饰,边框为一周“卐”字纹,内为绣球纹。底部中心长方框内做掐丝填红釉的“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四周以如意云头纹围绕 。
此器胎体较厚,成型规矩,釉面平滑,砂眼较小,这些特征表现出万历时期珐琅烧造工艺的进步与发展。
明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风格特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珐琅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除继续以蓝色珐琅做地色外,出现了以白、绿、赭色为地,色彩偏淡,较盛行暖色或中间色。图案花纹普遍采用双线掐丝技法。装饰题材也较丰富。八吉祥、卐字等吉祥纹饰充斥在珐琅器的装饰中,此熏炉即是一例。
相关知识科普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御用监
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明初置,设令、丞等官,为二十四衙门之一。后来迭经变易,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设掌印太监1员,下设里外监把总2员及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管造办御用围屏、床榻等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等玩器。所属仁智殿有掌殿监工1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清代沿置。清顺治十年(1653年),其为十三衙门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废。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勾莲纹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 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造工
总成制作之工。
间色
古建筑彩画和斗栱以蓝、绿色彩交替使用的手法。若斗为绿色,栱则为蓝色;相邻的一攒正相反,斗为蓝色,栱为绿色。彩画枋心为绿色,则盒子为蓝色;明间与次间、梢间,蓝绿色彩均交替运用。间色的手法避免了单调,增加了两种简单颜色的色彩表现力。
双线掐丝技法
掐丝珐琅器的装饰技法有单线和双勾线之分。双线指在图案装饰中用两条掐丝线处理纹样轮廓,如花卉的枝蔓花朵。
卐字纹
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作为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均有使用。卐字在梵文中称Srir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大周长寿二年(693年),制定此字读“万”。在佛经中,卐字亦写作『0147』。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等认为应以卐为准。“卐”字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型的彩陶上就被作为装饰纹样,画法多样。其作为一种祥瑞标记,在历代工艺装饰上多有应用,并组成各种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