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
时代 | |
门类 | 珐琅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1672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图片
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简介
画珐琅 三阳开泰纹手炉,清乾隆,通高18厘米,炉身径19—16厘米,底径16—13 厘米 。
手炉椭圆形菱花式,铜鎏金开合式提梁,镂空“卍”字锦纹盖。器身四面饰菱形开光,两两相对。前、后两面绘三阳开泰图,红日高照,古松绿草茂盛,水面开阔微澜,慢坡上三只山羊仰首向日,整个画面温馨而祥和。侧面开光内绘月季花绶带鸟。开光外饰宝蓝地缠枝 花卉纹。
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因羊与阳同音,三羊喻为三阳,三羊图寓意三阳开泰,是我国传统吉祥的装饰题材,被广发运用。
相关知识科普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三阳开泰
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亦称“三阳交泰”。“泰”为《周易》中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以象“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其初、二、三爻皆为阳,意在阴消阳长,“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周易》载:“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也就是说,农历正月为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在一年起始冬去春来之际,古人常以“三阳”(羊)寓示“泰”卦,表达喜迎新春之意。羊与阳谐音,所以艺术家们常以三羊为题材来装饰工艺品,寓意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开泰
开泰(?—1763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十年(1745年)授湖北巡抚。十三年(1748年)调湖南。二十年(1755年)调四川。二十八年(1763年)以处理金川土司郎卡事不妥,命夺官。以头等侍卫衔赴伊犁办事,卒于任。
手炉
专供冬季暖手用的小件器物。多数手炉的通高不过18cm,长15cm、宽10cm左右,以圆形、椭圆形为基本形状,再加以装饰性的变化。手炉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漆器、铜器、珐琅等工艺进行制作和装饰。内胆为铜制,以备燃炭,架于外壳口沿之内。口沿上设镂空盖,以通风换气。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使手炉暖而不烫。为了携带方便,多数手炉都有活动提梁。 据记载,清宫取暖所用之炭称为红箩炭,是由易州所产硬木烧制而成。红箩炭坚硬耐烧,灰白不爆,还可根据需要随意锯截成段,使用极为方便,很适用于手炉。时至今日,在故宫所藏的个别手炉中仍可见残留下来的灰白色炭灰。 最早的手炉出现于明晚期,是由两位铜器名匠胡文明和张鸣歧制作的。前者以錾花工艺见长,后者以纯正的皮色取胜。当时,手炉是文人雅士几案上冬季常备的设置,用于暖手及疏通血液,以便书写绘画。到了清代,手炉传入宫中,作为皇家御用品,其制作工艺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身价倍增,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菱形开光
我国瓷器普遍采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宋代以后较为流行。一般是在锦地上有规则地空出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地,用线条勾出轮廓,称为开光。开光内绘各种纹饰。在一件器物上有二、三、五、六、八数目不等的开光,开光形状有长方形、方形、菱花形、扇形、桃叶形等。其艺术效果是使开光内的纹饰更加鲜明突出。宋金时期河北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江西吉州窑都采用开光这一装饰方法,有的不采用锦地,直接在器物上刻划开光,用以突出器物的主题纹饰,增强装饰效果。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广珐琅
即广州制作的珐琅器之简称。清代,广州制作珐琅器的水平较高,因此宫廷常命令广州为内府制作器物,有时还就造型、装饰花纹、款识等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因此,广珐琅仍属官制品范畴。广珐琅与宫廷制作的珐琅器有一定的区别,前者的胎体较薄,珐琅釉色较浓艳。用开光法进行装饰是广珐琅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