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89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图片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晶螭纽“乐善堂”玺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晶螭纽“乐善堂”玺钤本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简介

“乐善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紫晶质,螭纽椭圆形玺。篆书。短径1.6厘米,长径2.3厘米,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此为西汉时...

    1869 永苍
  • 檀香木荷花纽“大雅斋”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荷花纽“大雅斋”组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大雅斋”组印,共四方,分别为“大雅斋”印、“天地一家春”印、“澂心正性”印、“乐寿堂”印,共贮于一木匣之中。四印皆檀香木质,荷花纽方形印,汉文篆书。其大小相同,皆面宽1.2厘米,长3.1厘米,通高3.7厘米,纽高1.6厘米。这是一组慈禧太后通用的闲章。其中“大雅斋”、“天地一家春”、“乐寿堂”均为宫殿玺。大雅斋在宫中和圆明园均有,此印所指当为宫中养心殿后殿...

    1378 大雅斋 乐寿堂 闲章 圆明园 折枝 宁寿宫 董其昌 方略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赵婴隋”印,汉,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赵婴隋”三字。“隋”字上右侧部一撇左出,为汉篆入印的变化。印文笔画浅细流畅,似笔锋游过。印材极佳,碧玉微青,通体一色,光润异常。其色淡绿如新潭之水,清澈悦目。...

    668 碧玉
  • 铜柱钮“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清,印面5.7×5.7厘米,通高9.4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一月 日。乾字二千六百八号”。此为清代官印。清代实行八旗制度,旗(满语“固山”)、参领(满语“甲喇”)、佐领(满语“牛录...

    1805 甲喇 佐领 阳文 八旗制度 八旗 参领 上三旗
  •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工师之印”,战国·秦,印面2.1×2.1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西,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国官印称...

    812 工师
  • 白玉螭纽“众花胜处松千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众花胜处松千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众花胜处松千尺”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7厘米,长1.9厘米,通高1.4厘米,纽高0.8厘米。...

    17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奉天法祖亲贤爱民”玺,清早期,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玺书体。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书满汉字“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匮”。“盛京十宝”之一。据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共有御宝二十九方,其中内宫收储六方,内库收储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亲贤爱民”宝即为内库收储...

    1670 交龙纽 盛京十宝 盛京 钦定 会典
  • 青田石“马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马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马衡”章,近代,马衡篆刻,印面边长4.9厘米,通高4.9厘米。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顶款。印文篆体,白文,右起横读“马衡”二字,印面有阴线界栏。顶款阴刻楷书体“余于印石中最爱青田,见即收之,朋好中亦有效尤者,因之年来石愈少而直愈昂,此诚庸人自扰也。此石为八年前所买,亦百年以上物,以有人属题榜,无适当之印,遂仓卒成此,叔平。廿年十月。”马衡先生的名印、...

    460 马衡 素面 阴刻
  • 檀香木交龙纽“数点梅花天地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数点梅花天地心”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数点梅花天地心”印,清晚期,檀香木质,交龙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9厘米见方,通高13.9厘米,纽高7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慈禧太后御笔匾额上经常钤用的巨型印章之一,一般与“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两印相配,三方一组,并排而用。“数点梅花天地心”语出宋代遗民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诗。全诗为:“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

    942 交龙纽 翁森
  •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0116』邑尉印”,通高1.3厘米,印面2.1×2.2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双层印台。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0116』邑尉印”四字。尉为秦代县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掌县中军事。此为秦王朝官印。...

    14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纽“右公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右公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右公田印”,印面2.1×2.2厘米,通高1.6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右公田印”四字。此为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

    1672 公田 阴文 田字格式
  •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河南王玺”,明,印面2.2×2.2厘米,通高1.9厘米。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覆斗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河南王玺”四字。印身如覆盖斗形,斜面较宽,印材质粗。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申阳。《史记·项羽 本纪》载:“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

    493 项羽 本纪
  • 铜柄钮“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柄钮“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北宋,印面5.8×5.4厘米,通高3.5厘米。印铜铸,柄钮,印文字体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右上起顺读“威武左第二十三指挥第二都朱记”。印背刻楷书体“太平兴国五年八月铸”款。“第二十三”为指挥的编号。北宋禁卫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组成,号称三衙,统兵官为都指挥使(殿帅)、副都指挥使与都虞候各一人。三...

    1366 威武 指挥 朱记 都虞候
  • 铜瓦纽“山阳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山阳尉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山阳尉丞”印,印面2.3×2.2厘米,通高2.0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山阳尉丞”四字。山阳为郡名,《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此印为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以后山阳郡都尉佐官之印。...

    1790 尉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