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531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图片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简介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清,佚名绘,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61.2厘米。
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钤“长春书屋御制”白文方印、“乾”朱文圆印、“隆”朱文方印、“观书常乐”白文长方印、“乾隆御赏之宝”朱文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形印、“内府图书”朱文方印。
图绘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正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与榻上所坐乾隆皇帝容颜一样的画像。此幅构图是仿清宫旧藏的一开宋人册页,乾隆皇帝很欣赏此类新颖别致的构图,因此,他谕令丁观鹏等宫廷画家共创作了5幅与之相类似的图画,并且将宋人册页中的文士换成了他的头像,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的肖像,在西洋画中是没有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仅乾隆皇帝一人。
乾隆皇帝墨题:“儒可墨可,何虑何思”中的儒、墨,是指中国的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他认为二者作为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同坐榻上的他与屏风上他的画像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因此他提出“是一是二,不即不离”的观点,表明了他对儒家、墨家学说的深刻看法及其求和为上的统治观念。
图中乾隆皇帝的画像具有肖像画特点,40余岁,其面部刻画细致传神,表现出他睿智而自信的神态。图中所绘商代青铜器、元代瓷器等器皿不仅充实了画面,令构图更为饱满,而且映衬出乾隆皇帝儒雅的生活情趣和他对传统器具的赏识与重视。
相关知识科普
长春书屋
“长春书屋”是乾隆皇帝的私人书房。乾隆皇帝弘历为皇子时,雍正帝曾在圆明园九州清晏别室召开法会,赐号弘历“长春居士”,故以后乾隆皇帝的御用书屋,多以“长春”命名。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登基不久的弘历下旨改造即将入住的养心殿,将勤政亲贤殿后的仙楼改造为书房,并御题“长春书屋”匾。此外,以“长春书屋”命名的御用书房在重华宫翠云馆、清漪园、圆明园九州清晏、西苑绮思楼、避暑山庄都有,是乾隆皇帝重要的文事活动场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弘历归政而修建的养性殿,也完全按照养心殿长春书屋建了养性殿长春书屋。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屏风
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册页
册页的组合形式类似西方绘画中的组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山水画中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一个地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花鸟画中可以从多重角度、时节去描绘其自然姿色。在人物画中,可以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发生的全过程或细化表现某种道德观念。
丁观鹏
丁观鹏(活动于清雍正、乾隆年间),顺天(今北京市)人,精绘画,擅画释道、人物、山水,画风工细传神。雍正四年(1726年)以画艺精湛入宫供奉,备受雍正、乾隆皇帝的赏识,作品为清宫著录者达83件之多。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