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676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图片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简介
《吹箫女仙图》轴,明,张路绘,绢本,墨笔,纵141.3厘米,横91.8厘米。
署款:“平山。”钤“张路”印。
图绘水际岸边,一妙龄少女坐于苍松下,正专注地吹箫自娱。悠扬的箫声与澎湃的涛声组成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乐章。少女身旁所置的硕大无比的仙桃点明了此为仙人、仙境,为画面增添了几许虚幻的情调。图中少女与顾恺之笔下的洛神或莫高窟唐代壁画中仙女的形象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她面庞饱满,高鼻大眼,形象朴实无华,缺少仙女们瘦骨清像的容貌和高逸脱俗的神态;身材墩实丰满,缺少仙胎道骨的轻盈体态;身着宽大的粗服布衣,缺少飘飘欲飞的衣带。她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宛如乡村女子,昭示出的是人间女性的自然美。
图中人物的画法用粗细不同的笔墨分别表现。面部以中锋细笔勾勒,线条工细流畅。衣纹用笔则奔放豪爽,线条方折顿挫,富于、疾迟、浓淡的变化。从张路洒脱快捷的运笔中可见,他在承袭唐代吴道子,宋代梁楷等人疏体狂放的写意传统的基础上,追仿同时代人吴伟的画风,笔墨愈加狂放不羁,正如明姜绍书《无声诗史》所记:张路“画法吴小仙,虽草草而就,笔绝遒劲,然秀逸处远逊小仙。”明徐沁《明画录》亦记张路:“传伟法作人物,虽少秀逸,然颇遒劲可观。弘治间名亚于伟。”将张路此幅人物画代表作与吴伟的《武陵春图》作一比较,的确能发现张路挥洒娴熟的笔墨中缺少吴伟清雅秀逸的书卷气。
相关知识科普
张路
张路(活跃于明弘治年间),字天驰,号平山,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年轻时“以庠生游太学”,然性格放纵,喜交友游乐,虽以画名天下,却终生无所经营。画风笔法受戴进、吴伟影响颇多,用笔矫健,行笔迅捷,遒劲可观。
顾恺之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吴道子
吴道子(约685—758年),一作(?—792年),唐代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擅画道释人物,兼工山水,亦善绘楼阁、草木、鸟兽。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所写衣褶有飘举之感,人谓“吴带当风”。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其为“祖师”。
梁楷
南宋画家。祖上为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善山水、花鸟。曾为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但其性格豪放不羁,不耐画院规矩,将金带悬壁而去,人称“梁疯子”。画法有“细笔”、“减笔”两种,而概括飘逸的减笔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吴伟
吴伟(1459—1508年),字士英,又字次翁,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一生经历了几次从宫廷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过程。幼岁家道破落,被湖广左布政使钱昕收养,即学绘画。17岁至南京,受到公卿士大夫器重,声誉渐著。20多岁时游京师,应召入宫,宪宗授以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因个性倔强,不事权贵,不久即放归南都,在金陵一带藉画谋生。30余岁孝宗登位时,二次征召入宫,待遇更高,授官锦衣百户,御赐“画状元”印,并恩准荣归老家武昌祭祖,在京赐西街府第,但他不耐拘束的性格和对官场的认识,使其在入宫两年后即“称疾归,居金陵秦淮上” (明·何乔远《名山藏》),继续过着自由自在的职业画家生活。武宗继位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再次召他入宫,他却因饮酒过度而猝死,年仅50岁。 吴伟恃才负气,放浪形骸,喜剧饮狎妓,常短褐垢脸,故创作也多狂放之迹。擅长山水、人物,山水承戴进衣钵,主宗南宋“院体”,更趋粗简放逸,也有融诸家之长的集大成面貌。人物画早年以工笔白描法为主,承北宋李公麟传统,后出现粗笔画法,呈水墨写意面貌,其源出自南宋马远、夏圭和梁楷“减笔画”。他是继戴进之后的“浙派”大家,以粗劲纵横之笔,挥洒淋漓之墨,进一步发展了雄健豪放之风,增强了力度、动感和气势,“浙派”后学主要宗法吴伟画风,故又有“江夏派”之称。
《明画录》
清初徐沁撰。徐沁(公元17世纪),字埜公,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画录》共收录明代画家850余人,按画科分类介绍该画科和所属画家,为史传类著述。
武陵
郡名。《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续汉书·郡国志》:“武陵郡,十二城。“武陵”一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指代“桃花源”。)
武陵春
原名齐慧真,明代江南名妓。工诗文,巧应对。与傅生相爱情真意切而备受时人敬重。傅生获罪远戍广西,她舍钱财相救,不得,遂忧郁成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