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12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图片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马服君印” 玉印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马服君印” 玉印钤本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简介

青玉鼻钮“马服君印”,明,印面2.1×2.0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

     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马服君印”四字。印台上敛如丘,印材色青,光泽若隐如蜡。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马服君”为战国时赵国的封君,名赵奢,本“赵之田部吏也,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又善于用兵。《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为将出击秦军,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一度使秦国不敢正面。十年之后,秦赵再战,此时赵奢已死,廉颇为将,范睢使反间计于赵,赵孝成王中计,以赵奢子赵恬代替廉颇统军与秦军战于长平,秦国则暗调名将白起到前军为上将军,大破赵军,赵军前后死者达45万人。“长平之战”酿成巨祸,赵恬“纸上谈兵”也从此成为典故。


相关知识科普


封君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经过不同的政治改革,普遍建立了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封君制度也同时创立,郡县制为主,封君制为辅。战国封君的身份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国君亲戚,二是宠臣,三是有功之臣,其中第三种最重要。封君有以下特点:有私田,在封邑内有租税权,但不是封邑土地的所有者,土地国有;封邑在边地,一般占地不大,多不世袭;封君有一定的用人权和少数卫队,但无权调动封邑内的军队;封邑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相”、“守”进行治理,封君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接受国君命令。战国诸封君的名望与实力大有不同,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号称“四大封君”,声名显赫,势力远超过一般官吏。秦汉之际,封君的内涵有了很大变化,除列侯食邑外,一是因子孙显贵而长辈受封典,二是妇人开始有封君之号。《通典·职官十六》“至秦汉,妇人始有封君之号”,引“蔡邕独断曰‘汉异姓妇人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以封典名号加上食邑称“某某县君”、“某某郡君”,也常直接以封典名号称君。

相关文章

  • 瓷云龙纽“乐善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瓷云龙纽“乐善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善堂”玺,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瓷质椭圆形玺,上部为青花云龙纹,汉文篆书。面椭圆形,宽6厘米,长9厘米,通高10厘米。该宝制作于雍正帝继位之前。根据乾隆帝的《乐善堂记》,乐善堂系乾隆帝皇子时期的堂名,共有两处,分别位于圆明园桃花坞和宫中重华宫的潜邸之内。但乾隆帝所说的这两处乐善堂,其命名最早的是位于雍正四年(1726)其被赐居的圆明园桃花坞内,显然与...

    1782 青花 龙纹 圆明园 重华宫
  • “张懿印信”“钜鹿下曲阳张懿仲然”辟邪钮铜套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张懿印信”“钜鹿下曲阳张懿仲然”辟邪钮铜套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魏晋时期,大印:长2.3厘米、宽2.4厘米,高3.4厘米; 小印:长1.3厘米、宽1.3厘米,高2.1厘米。套印,也称子母印,印文白文,右上起顺读。“钜鹿”“下曲阳”系地名,为印主人的郡望所在,“仲然”为张懿之字。魏晋时期单名较多,套印的母印常在姓名后加“印信”凑足四字,也表明此印具有实际功能,为古人讲究诚信的象征。...

    7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蛇纽“白水弋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蛇纽“白水弋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蛇纽“白水 弋丞”印,印面边长2.5厘米,印台厚0.6厘米。印铜铸,方形,蛇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印文保留有秦篆风格,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白水弋丞”四字。此印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前之官印,尚有秦官印遗风。...

    907 白水 弋丞
  •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陈介褀印”,清,翁大年篆刻,通高2.8厘米,印面1.5×1.4厘米。 石章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朱白文相间,分上下行迴文式排列,右上起逆读“陈介褀印”4字。边款阴刻“翁大年”。此印布局篆法深得汉私印精髓,足见翁大年对汉印精神的领悟。...

    852 陈介褀 翁大年 素面 朱白文 迴文 阴刻
  •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 家丞”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1634 池阳 家丞
  •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随安室”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2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6厘米。...

    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燕国铜鼻钮“雷旦都司工”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燕国铜鼻钮“雷旦都司工”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雷旦都 司工”鉨,战国·燕,玺面2.4×2.4厘米,通高1.6厘米。“雷旦都司工”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鉨文“『0540』『0541』”为地名“雷旦”的专用字,“雷”字在此处疑读为“漯”或“灅”。《说文》释:“漯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漯水上游为今山西境内的桑干河,其故道在今永定河北面,...

    1348 雷旦都 司工 北平
  • 铜龟纽“常乐苍龙曲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常乐苍龙曲侯”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常乐 苍龙 曲侯”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常乐苍龙曲侯”。此为新莽时太卫属官之印。...

    1988 常乐 苍龙 曲侯
  •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东汉,印面1.9×1.9厘米,通高1.3厘米。印白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郭徹”二字。二字为标准汉印篆法,印面布局极具法度。此为东汉私印。汉代玉印与同时代的铜铸印因工艺不同,其印文一般可通过拓本得以辨别,而“郭徹”玉印文字却与铸造印的文字风格相似。此印玉质总体清透,光泽温润,旧时有人称其“较羊脂白微青”,“白如美...

    1528 羊脂 倪玉书
  •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避盛名求实事”章,近代,吴隐篆刻,印面边长3.4厘米,通高6.2厘米。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避盛名求实事”6字。边款阴刻楷书体“己亥二月仿曼生司马意,吴隐石潜甫作于海上。”“盛名”即“大名”,名实不副者为徒有虚名,《吕氏春秋·审应》:“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故作者刻此印以自警。此印印文章法妥帖,凝重而...

    1900 寿山石 吴隐 素面 阴刻 司马 吕氏春秋
  •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八徵耄念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5。4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乾隆帝御笔曰:“予年七十时,用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损,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袤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观此文,可知乾隆在八十万寿时镌刻此宝的原因。在...

    1448 八徵耄念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八徵耄念之宝记 杜甫 天子之宝
  •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辟邪钮“中山王宝”印,明,印面1.4×1.4厘米,通高1.5厘米。清宫旧藏。印青玉质,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中山王宝”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为汉代封王,名刘胜。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遂以“清君侧”的名...

    1228 辟邪 中山王 大夫 削藩 太尉 内府
  •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考古正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印面见方12.7厘米,通高10.1厘米。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阳文篆书,宝玺外配一紫檀木匣。此宝著录于乾隆《宝薮》中。乾隆帝信奉儒家礼乐教化理念,高度重视稽考古制、制礼作乐,改革完善了有清一代的国家礼乐制度,为其后历代皇帝所遵循。此玺正表征着乾隆帝孜孜以求礼乐完备的志向和实践。...

    194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处世若大梦 胡为劳其生”章,近代,徐宗浩篆刻,印面边长3.8厘米,通高4.9厘米。印寿山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10字。边款阴刻楷书体“癸丑四月三十日,养吾篆。”文人往往择古人诗句刻作印章,这方印文即摘自唐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诗句。此印奏刀精熟,平整中见雄厚感。...

    961 寿山石 徐宗浩 素面 阴刻 李白
  • 田黄石虎纽“乾隆御笔”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虎纽“乾隆御笔”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御笔”印,清乾隆,田黄石质,虎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7厘米见方,通高6.2厘米,纽高3.5厘米。此宝与“所宝惟贤”、“德日新”为一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宝玺中钤用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钤有此玺。...

    1620 田黄石 所宝惟贤 三希堂 三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