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0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619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图片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简介

潇湘奇观图》卷,宋,米友仁作,茧纸本,墨笔,纵19.8厘米,横289厘米。

本幅无款印,后纸自题一段:“先公居鎮江四十年,作庵於城之東高崗上,以海岳命名,一時國士皆賦詩,不能盡記。翰林承旨翟公詩:‘楚米仙人好樓居,植梧崇岡結精廬。下瞰赤縣賓蟾鳥,東西跳丸天馳驅。腹藏萬卷胸垂胡,論議如何決九渠。掀髯送目遊八區,欲叫虞舜浮蒼梧。'云云,餘不能記也。此卷乃庵上所見,大抵山水奇觀,變態萬層,多在晨晴晦雨間,世人鮮複知此。余生平熟瀟湘奇觀,每於登臨佳處,輒複寫其真趣成長卷以悅目,不俟驅使爲之,此豈悅他人物者乎。此紙滲墨,本不可運筆,仲謀勤請不容辭,故爲戲作。紹興乙卯孟春建康□□官舍,友仁題。羊毫作字,正如此紙作畫耳。”乙卯为绍兴五年(1135年),米友仁50岁。后纸另有薛羲、葛元喆、吴匏硕、贡师泰、邓宇志、董其昌等宋、元、明14家题跋。

米友仁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长子,父子两人共创“米家山水”。此图绘米友仁十分熟悉的潇湘奇观景致,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开卷便是浓云翻滚,隐现出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飘动变幻,逐渐显露出山形,重迭起伏的峰峦影影绰绰地展现于团团白云中。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立,尖峰高耸,树丛映带,沙渚数重,甚富高远和深远感。结尾处山色又渐趋淡远,唯近处林岸、草庐明晰。自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远近、浓淡,几度变幻,奥妙莫测。

时隐时显,忽明忽晦,迷濛又富有变化,故时人谓他“善画无根树,能描朦胧云。”(汤垕《画鉴》)同时他也很讲究笔法,以大笔触的遒劲笔法来泼染水墨,墨随笔走,在大笔涂染块面中,多有纵点、横点、落茄点和不规则的破笔点,亦见连勾带擦的线条。笔与墨的有机结合,使米氏云山兼具滋润和沉郁的特色。

清·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等书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潇湘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古文“潇湘”也泛指洞庭湖一带河湖密布的地区。洞庭一带山清水秀,风光无限,不同时节、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的景致都大有可观,古人将其主要景点概括为“潇湘八景”。分别为: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山市晴岚、烟寺晓钟、暮雪。八景各有侧重,包含了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谓“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景不一”。自宋代起就有专为游人欣赏风光而建的“八景台”,后世不断有诗人、画家为其歌咏图记,“潇湘八景”之名长盛不衰。

米友仁

米友仁(1074—1153年,一作1086—1165年),南宋书画家。一名尹仁,字元晖,晚号嫩拙老人,祖籍太原,迁襄阳(今属湖北),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长子,世号“小米”。力学嗜古,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书法学其父,颇似。其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略有变化,别具面目。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构成“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的画面,自称“墨戏”,世称“米氏云山“,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米家山水

由米芾、米友仁父子创立的山水画样式。主要描绘江南水乡烟云掩映、风雨显晦的迷濛景色,画法突破运用线条表现峰峦、树木、云水的传统方法,强调用墨,吸取王洽的“泼墨”、王维以来的“水墨渲染”、董源的“淡墨轻岚”和点子皴,又参以破墨、积墨、焦墨,通过墨的深浅浓淡和笔的横点排比,来表现烟云变幻、风雨微茫的景象,模糊中见意趣。米友仁笔墨更见淋漓,善用横点的“落茄皴”和泼墨的“拖泥带水皴”,笔简意赅。后人亦称之为“米点水”或“米氏云山”。二米开创的新格对后世影响巨大,诸多画史也给以极高评价,如董其昌《容台别集》论:“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牢矣。”

山川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

卞永誉

卞永誉(1645—1712年),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盖州(今辽宁盖平)人,隶汉军正白(一作镶红.又作正蓝)旗籍。官至刑部尚书。博学好古,家富藏书籍、碑帖、书画。能书,善画水仙、柏石。精于鉴赏书画,朱彝尊《论画诗》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即指卞氏与另一位鉴藏家宋荦。所著《式古堂书画汇考》60卷采前人著录书画之作与其所目见耳闻者,汇而成编,上溯魏晋,下迄元明,集著录之大观,尽鉴赏之能事,至今仍是古书画研习者参阅和引征的重要书目之一。另辑有《式古堂朱墨书画纪》80卷。其常用鉴藏印记有:“令之”、“仙客”、“式古堂”、“卞令之鉴定”等。

《式古堂书画汇考》

六十卷,清卞永誉编著。分《书考》、《画考》,著录其目见之清代以前的法书、名画。是书淬取著录书画诸体之长处,又分门别类,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而后征引他书,辨其源流,别其真赝,考究详明。又用大小字体、眉注圈识分别正文与外录,条理井然,眉目清楚。自魏晋以来而迄清康熙时所传世之书画于此大备。书画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辑录诸家画论。此书著录宏富,尽管间有谬误,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备之作。

《大观录》

二十卷,清代吴升编著。吴升,字子敏,吴县(今属江苏)人。自幼雅好古物,尤精于鉴赏书画。此书前九卷著录法书,自三国魏起至明代止,记有每件作品的书写字数、行数及本文;第十卷为《元明贤诗翰姓氏》,录有元、明时期最著名的法书家小传;第十一卷至二十卷著录自东晋至明代的名画,详尽地描述画面,记录款识、题跋,并加以客观的评论。书前有宋荦及翁方纲序。

《过云楼书画记》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书,清代顾文彬编著。十卷,前有光绪八年(1882年)自序。顾文彬(1811—1889年),字子山,一字艮庵,江苏苏州人。官至浙江宁绍道台,精鉴赏,富收藏。该书所录作品,上自宋、元,下止于清初四王吴恽,皆为顾氏所藏,每件作品后均有题语,凡所考辨,俱甚精审。

相关文章

  • 鹡鸰荷叶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鹡鸰荷叶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鹡鸰荷叶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6.5厘米。本幅无款。钤鉴藏印“宋犖审定”,又半印一方,印文不辨。裱边题签:“宋人画鹡鸰荷叶”。图中荷塘里枯枝断茎,一片残败的荷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一只鹡鸰停驻其上,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构...

    1999 鹡鸰 渲染
  •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幽篁秀石图》轴,元,顾安绘,绢本,墨笔,纵184厘米,横102厘米。署款“东淮安定之”。下钤“顾定之印”等印3方。画幅左侧有明代张绅题记。此图绘数竿青竹在清风晨露中绰约多姿的体态。顾安在创作上力求表现竹子“清且真”的物态风神。“清”是指竹子不卑不亢、清高脱俗的内在品性,它是元代文人画家所追求向往的君子品德;“真”是指竹子清瘦隽逸、披霜戴雪的外在形貌,强调竹...

    1205 顾安 张绅 赵孟頫 内府
  • 吴历幽麓渔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历幽麓渔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幽麓渔舟图》轴,清,吴历绘,绢本,墨笔,纵119.2厘米,横61.5厘米。本幅自题七言诗并识:“幽麓横铺十里烟,柳桥西转乱渔船。白花翠蔓茅茨小,鸥浴平沙落日圆。庚戌小春,题似岩翁徐老先生正。虞山渔山吴历。”钤“吴历”、“渔山”、“墨井”朱文印3方。鉴藏印有:“泰州宫氏珍藏”、“宫子行周弟玉父宝之”等共3方。“庚戌”为清康熙九年(1670年),吴历时年39岁...

    1442 吴历 虞山
  • 龚贤溪山无尽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龚贤溪山无尽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无尽图》卷,清,龚贤作,纸本,墨笔,纵27.7厘米,横726.7厘米。本幅自题款:“江东龚贤画。”钤“龚贤”、“野遗”。鉴藏印一,模糊不辨。龚贤自书长跋于尾纸处:“庚申春,余偶得宋库纸一幅,欲制卷畏其难于收放,欲制册不能使水远山长。因命工装潢之,用册式而画如卷,前后计十二帧,每帧各具一起止;观毕伸之,合十二帧而具一起止,谓之折卷也可,谓之通册也可。然中...

    1644 龚贤 尾纸 五岳 长至 积墨法
  • 傅抱石渊明沽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渊明沽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渊明沽酒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8.8厘米,横47.7厘米。本幅自题:“抱石金陵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其命维新”朱文方印。傅抱石绘画人物早期倾向于晋代画家顾恺之的风格,喜用绵细圆劲的笔法,追求古朴清远的意趣,后来又汲取明末画家陈洪绶和清初画僧石涛的创作经验,相互渗透,最终形成潇洒中不失老辣、飘逸中蕴含深沉的艺术面目。酒常常能激发...

    910 顾恺之 陈洪绶 石涛 陶渊明
  • 印版五子夺莲年画 - 故宫绘画藏品
    印版五子夺莲年画 - 故宫绘画藏品

    印版五子夺莲年画,印版,设色,纵60.5厘米,横105厘米。此图为典型的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年画,以其风格、笔法、用色较为粗犷判断,似为山东潍坊产年画。所绘内容为五童子嬉戏追逐,争夺莲蓬。童子淳朴古拙,憨态可掬。五子夺莲为传统吉祥题材,多为民间年画、器物制造工艺所采用。莲子与“连子”谐音,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此画由叶又新先生捐献。...

    13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仇英归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归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归汾图》卷,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124厘米。图绘山西汾河流域风景。垂柳成行,百姓生活点缀其间。景色疏旷清远,线条细劲简练,笔法在刻意中见疏放,可见赵孟頫、文徵明画法的影响。本幅自识:“仇英实父制”,钤“仇英”朱文印。后幅有傅山、陈九德、邓黻、周天球、彭年诸家题跋。本幅钤鉴藏印“翟枢秘玩”。...

    513 仇英 赵孟頫 文徵明 傅山 周天球 彭年
  • 钱维乔松堂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钱维乔松堂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松堂读书图》扇页,清,钱维乔绘,纸本,墨笔,纵21厘米,横59.8厘米。扇页有自题:“远岫澄云色,平溪澹夕阳。涛声何处起,松下读书堂。兼用子久、仲圭画法。维乔。”钤“乔”朱文印。此图山峦重叠,林木扶疏,平湖静水,一派祥和安宁的江南风光。树叶的画法多样,或墨笔白描勾圈,或以中锋画“介字点”,或仿米芾以卧笔横点取势,不同造型的树木,显现出不同的神态形貌,可见作...

    1202 白描 米芾 黄公望 吴镇
  • 傅抱石松林策杖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松林策杖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松林策杖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7.5厘米,横45.5厘米。本幅自题:“乙酉三月,抱石金刚坡下山斋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乙酉为1945年。图写苍松之下,老丈回眸远眺,但见千峰危耸,漫山苍翠,百尺飞泉仿佛银河倾泻,令人感叹。此作构图与众不同,并未像惯常一样勾画水口,只是截取瀑布的一段,虽然无头无尾,却进一步突...

    890 李白 庐山
  • 髡残层岩叠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髡残层岩叠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层岩叠壑图》轴,清,髡残作,纸本,设色,纵169厘米,横41.5厘米。本幅自题五言诗一首:“層巒與疊壑,雲深萬木稠。驚泉飛嶺外,猿鶴靜無儔。中有幽人居,傍溪而臨流。日夕潭佳語,願隨鹿豕遊。大江天一線,來往賈人舟。何如道人意,無欲自優遊。癸卯秋九月,過幽閒精舍寫此以志其懷焉。天壤石溪殘道者。”钤“石谿”、“白秃”、“介丘”印三方。“癸卯”为康熙二年(1663...

    269 髡残
  • 唐寅事茗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事茗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事茗图》卷,明,唐寅作,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此图引首有文徵明题“事茗”二字,款署“徵明”。钤“文徵明印”。本幅中作者自题:“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賚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吳趨唐寅。”钤“唐居士”。“事茗”姓陈,为王宠友邻,与唐寅交往亦甚密。唐寅以陈氏名号为题作此图,并将“事茗”二字嵌入题诗中。此图布局别出新意,虚实相生,层次分明...

    1216 唐寅 引首 文徵明 王宠 惠山 尾纸 耿昭忠 内府
  • 弘旿云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弘旿云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云山图》扇页,清,弘旿绘,纸本,墨笔,纵16.5厘米,横49厘米。扇页有自题:“臣弘旿敬绘。”钤“臣”、“旿”朱文联珠印。此图是仿宋人米氏云山法绘制的山水小品画,远山、流云、树木没有作具体细致的描绘,只是以苍润的笔墨写其形貌而已。米氏的这种“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的画风,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各阶层画家的喜爱,弘旿作为清皇室画家亦不例外。由自...

    1080 弘旿
  •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天池石壁图》轴,元,黄公望绘,绢本,设色,纵139.4厘米,横57.3厘米。本幅自识:“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 至正元年为1341年。画面上部有元人柳贯长题,钤元钱良右,明邹迪光、李蔚等鉴藏印记9方,又半印1方。此图描绘的是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天池山与灵岩山、天平山一脉相连,峰巅矗立巨石,远望巧若莲花,人称“华...

    837 黄公望 柳贯 邹迪光 灵岩山 披麻皴 浅绛法 浅绛 吴修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吹箫女仙图》轴,明,张路绘,绢本,墨笔,纵141.3厘米,横91.8厘米。署款:“平山。”钤“张路”印。图绘水际岸边,一妙龄少女坐于苍松下,正专注地吹箫自娱。悠扬的箫声与澎湃的涛声组成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乐章。少女身旁所置的硕大无比的仙桃点明了此为仙人、仙境,为画面增添了几许虚幻的情调。图中少女与顾恺之笔下的洛神或莫高窟唐代壁画中仙女的形象相比有着显著的差...

    1490 张路 顾恺之 吴道子 梁楷 吴伟 明画录 武陵 武陵春
  • 沙馥饮酒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沙馥饮酒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饮酒图》扇页,清,沙馥绘,纸本,设色,纵18.5厘米,横53厘米。扇页有自题:“唐学士饮酒图。写于粟隐庵懋庵仁兄大人正云,戊戌春三月沙馥。”钤“山春”朱文印。“戊戌”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馥时年68岁。 “唐学士”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图绘李白举杯畅饮的画面。作者构思巧妙,以李白醉酒后倚坐在坡石上,仍然再向童子要酒的举动,表现出他拥有酒仙之名,名...

    630 沙馥 李白 文人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