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626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图片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乔木慈乌图轴❖简介

《乔木慈乌图》轴,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100.2厘米,横29厘米。

本幅作者自题五绝一首并识:“慈乌所栖地,乔木孝义家。月明清露下,夜半听哑哑。沈周。”后钤“启南”、“白石翁”印。画心右上方黄姬水题五绝,款“姬水”,钤“黄志淳父”、“延州生”印。本幅鉴藏印有:“东吴王莲泾藏书画记”、“虚斋审定”、“穉崖鉴赏”。

此图以淡墨湿笔写冬季老树枯枝,以浓墨干笔画寒鸦栖息枝头,羽毛瑟缩。在生纸上创作水墨写意花鸟并树立自己的笔墨风格是沈周对于中国绘画的杰出贡献,影响深远,流播后世。他的这种作品倚仗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多中锋用笔,转折自然,以墨当彩,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并将花鸟的造型、文人的诗趣以及笔致的讲求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传统绘画的典范之一。


相关知识科普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代隐居吴门,父亲恒吉、伯父贞吉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一生布衣,优游林下,为人敦厚,笃于友谊,性情随和,胸襟磊落,是吴中众望所归的贤达长者。 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他开创了“吴派”画风,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湿笔

与“干笔”对称。指作画时用笔含有较多水分,使画面产生滋润的效果。

相关文章

  • 仇英桃村草堂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桃村草堂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村草堂图》轴,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150厘米,横53厘米。自题:“仇实父为少岳先生制”,钤“十洲”朱文葫芦形印。此图是仇英师承南宋“二赵”风格的作品,描绘的是幽深静逸的隐居环境。草堂位于山坳,其后桃林一片,溪流出其下,一童子踞溪侧洗砚。更上则高岭白云,丛树列布,意境幽深。画作富有诗意,画法精细工谨,细致入微。通幅大青绿着色,色彩艳丽深重。方薰在《山...

    901 仇英 青绿山水 项元汴 董其昌 徐宗浩 内府 耿昭忠 梁清标
  • 余省花卉昆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余省花卉昆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卉昆虫图》扇页,清,余省绘,纸本,设色,纵19.3厘米,横56厘米。扇页有自题:“于得意处触生趣,从密叶中点草虫。写为维老道翁正之。唯亭余省。”下钤“余”、“省”朱文联珠印,迎首钤“逸兴”朱文印。此作属于小写意设色写生图,绘蜻蜓、蚂蚱、螳螂、瓢虫等昆虫在花草间安逸自得的状态。余省是位注重写生的画家,认为最生动、最感人的画作是触景生情之作,以天地为师才能创...

    310 余省 闲章
  • 沈周为惟德作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为惟德作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为惟德作山水图》轴,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103厘米,横40.5厘米。本幅自题七绝:“君出江城我入城,世间行路本无情。水云如海秋潮大,唯有沙鸥作送迎。惟德见过,予出不果迎,以此赎慢。沈周。”后钤“沈启南氏”印。本幅上方有沈㺪、沈木、徐瑾、陈佃、沈橒等人为惟德行书题七绝诗各一首以及沈云所题五绝诗一首。作品描绘湖山景物,远峰苍翠,近渚清幽,岸边溪脚杂木点缀...

    964 沈周 黄公望 倪瓒
  • 金廷标《婕妤挡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金廷标《婕妤挡熊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设色,纵148厘米,横74.7厘米。本幅款署“臣金廷标奉敕恭绘”。钤“臣”朱文印,“廷标”白文印。乾隆皇帝行书御题“熊佚直前当以身,用加敬重倍群嫔。汉家天子犹隆准,顿使英风让妇人。 格熊原有羽林人,未免矜长耀众嫔。岂识封侯几(读如冀)史立,翻因此以害其身。丙戌暮春之初,御题”,钤“得象外意”朱文印,“乾隆宸翰”白文印。另钤“乐寿堂鉴藏宝”白文印,“三希...

    1264 乾隆皇帝
  • 君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君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君子图》轴,清,纸本,纵184cm,横92.1cm。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磬,号茶山、幼庵,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清乾隆十年(1745)状元。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图绘松、柏、梅、兰、水仙“五君子”。松与柏立于整个画面,虬枝盘曲、雄伟挺拔,梅花在其后盛开,自然优美,双勾水仙、撇出的墨兰则相伴左右。构图平中见奇,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雅静...

    23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沈周《秋林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秋林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林图》扇页,明,沈周绘,金笺,墨笔,纵16.2厘米,横45.5厘米。扇页款署:“兀兀小桥外,独行人不知。秋风将落叶,故向鬓边吹。沈周。”钤“沈氏启南”朱文印。图绘树叶已飘零的深秋时节,高士策杖独行情景。纵观沈周作品,其有粗细两种画风,细笔略似王蒙,粗笔近似吴镇。此图属于沈周晚年的粗笔一格。在创作上,他以擅长的中锋、润墨点染物象,具有圆深挺健的视觉效果,令...

    501 沈周 王蒙 吴镇
  • 徐悲鸿风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风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风竹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墨笔,纵130厘米,横31.3厘米。自题:“腾麟先生正。壬午冬日悲鸿。”钤“悲鸿”朱文方印。壬午年为1942年,徐悲鸿时年47岁。图绘三竿健壮的毛竹相邻而生,直贯画幅,具有顶天立地之气势。竹竿以排笔表现,每节直上直下刷就,形成宽扁的竹节。每段竹节间留有小隙,填以重墨线补白,以区分上下节,同时强调竹节的坚硬力度。竹叶或仰或...

    1431 徐悲鸿
  •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三希堂记意图》轴,清,董邦达绘,纸本,设色,纵201.5厘米,横154厘米。...

    1327 三希堂 董邦达
  •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风雨归舟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0.8厘米,横52.8厘米。 本幅自题:“甲申又四月杪,于沙坪坝中央大学获观金冬心用马和之笔法所写风雨归舟巨帧,心神为之一鬯。返乡来,每思写抚,未能也。今日略拾坠饰,涉笔为此,愧甚愧甚,古人之不可及也。甲申五月初九日,终日淋雨。新喻傅抱石并记。”钤“抱石大利”白文方印,“甲申”朱文圆印,“抱石斋”、“其命维...

    1824 金冬心 马和之 山川 金农
  • 袁杓绿墅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袁杓绿墅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绿墅堂图》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袁杓绘,绢本,设色,纵41.8厘米,横207厘米。本幅题:“绿墅堂。戊戌春向翁学长先生教,邗上袁杓拟意。”钤“袁杓”、“绍衣”印2方。“戊戌”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代扬州地区曾出现了一批专攻亭台楼阁的界画作家,以袁江、袁耀为代表,有“袁氏画派”之称。承袭二袁画法者有倪灿、李庆、袁杓、袁雪等人。此幅画法...

    579 袁杓 界画 袁江 袁耀 手卷
  • 董其昌山水画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山水画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画》册,明,董其昌绘,10开,纸本,水墨,每开纵20.1厘米,横12.4厘米。本册各开均落款“玄宰”。第一开,本幅钤“董其昌印”。右下角钤“妙品”。对开自题:“马扶风学黄子久得其皮骨,所未得者韵耳,韵在髓之上。其昌。”钤“太史氏”、“董其昌”、“玄宰”等印。第二开,本幅钤“董其昌印”。右下角钤“妙品”。对开自题:“炊烟连积霭,隐隐见松亭。亭中有静者,单...

    1369 董其昌 叔明 隃麋 李思训 赵孟頫 何瑗玉
  • 髡残溪阁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髡残溪阁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溪阁读书图》扇页,清,髡残绘,纸本,设色,纵16.6厘米,横52厘米。扇页有自题:“山中云雾深,不识人间世。偶然出山游,还是山中是。戊申冬十月行脚武昌,遇山长大居士,握手论廿年心交,别时举此以志相感云耳。石道人。”钤“石谿”白文方印。“戊申”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作者时年57岁。由自题而知,此图是髡残离开久居的山野行至武昌,赠别“山长大居士(王岱)”...

    926 髡残 六法 山川
  •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3厘米,横25.8厘米。本幅无款印。收藏印钤“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一方。庞元济《虚斋名画录》著录。画面长松密林,坡陀水阁。水阁内二女子,一执扇闲坐,一凭栏眺望,坡下莲塘,一女泛舟而来。图页中的水阁以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轮美奂。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

    2000 庞莱臣 庞元济 画院
  • 夏永映水楼台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夏永映水楼台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映水楼台图》页,元,夏永绘,绢本,墨笔,纵23.9厘米,横25.3厘米。本幅无款识。对幅为清乾隆皇帝题诗。鉴藏印有乾隆内府诸收藏印,另钤“吴氏子存”1方。因元代另一位界画大师王振鹏曾绘过大明宫,在乾隆的题诗中又有“下临无地上凌空,磅礴精神想象中。此日未详平乐馆,早年曾写大明宫”的语句,所以此幅曾被误定为王振鹏所绘。事实上,夏永的画法虽出自王振鹏,但以小幅见...

    585 夏永 内府 界画 王振鹏 石渠宝笈 乾清宫
  • 林椿枇杷山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林椿枇杷山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枇杷山鸟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6.9厘米,横27.2厘米。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犖审定”、 “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图绘江南五月,成熟的枇杷果在夏日的光照下分外诱人。一只绣眼翘尾引颈栖于枇杷枝上正欲啄食果实,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十分生动有趣。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

    1908 绣眼 石渠宝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