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699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图片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雕荷塘小景“乾隆宸翰”玺全形之一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雕荷塘小景“乾隆宸翰”玺全形之二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雕荷塘小景“乾隆宸翰”玺钤本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简介

“乾隆宸翰”宝,清乾隆,昌化石质,随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玺,汉文篆书。面8.4厘米见方,通高15.2厘米。

此玺用昌化鸡血石刻制,印石鸡血虽然不多,只丝丝缕缕散布于顶端,但质地却极温润,近似于牛角冻。尤其是雕刻者依据材质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构思,精心布局,使之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如篷的荷叶密密而布,点点红蕊或含苞,或怒放;荷丛中双鹤漫步,悠闲自得;鸳鸯比肩而游,鱼儿嬉于水底。荷叶间有蜻蜓、蜘蛛、青蛙、小蟹、鹭鸶等鸟虫,生机勃勃,使人自然联想起南国水乡的迷人景色。整个作品设计新颖独特,雕琢精微细腻,形象生动传神,被人喻为“巨灵妙手,小幅丹青”,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是乾隆帝宝玺中雕制最为精美者之一。

该印本为文人印章。印体四周山石间有时人题记多处,书法灵动,词句隽永,极富韵致。其中前面石上作者题款云:“莲塘三十里,四面起清风。鸳鸯飞不去,只在藕花中。己卯夏日过西湖,见莲花烂漫,摹之于石,以博大雅一哂云尔。”可知此印制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取材于西湖景色。通过题记,不难想象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并经常和朋友同好一起品评的情状。

这件当初抒写文人雅兴的案头清供,是什么时间、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宫中收藏的,今天已无从了解。乾隆帝将其刻成御用玺印后,同样爱不释手,经常钤盖于其御笔书画之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风雅皇帝的文人情调。


相关知识科普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昌化石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黄黑双色巧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分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等,均为优良品种。

鸡血石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

牛角冻

牛角冻:雕刻工艺品用材,色黑带赭,质通明富有光泽,浓者如牛角,淡者似犀角,有时肌理有萝卜纹。

相关文章

  •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清末,通高9.4厘米,纽高5.1,印面12.9×12.9厘米。清宫旧藏。此印为青玉质,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阳文镌刻。《宣统宝谱》录“宣统御览之宝”共4方,印文大小尺寸不等。这是其中较大的一方,曾钤于溥仪御览过的字画上。...

    294 交龙纽 阳文
  •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武遂 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厘米,通高1.2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地名,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又《史记·韩世家》中记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

    1385 武遂 大夫 本纪
  • 寿山石双兽纽“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双兽纽“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亲贤爱民”玺,清雍正,质,双兽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6厘米见方,通高9.2厘米,纽高4.5厘米。此宝刻于雍正元年(1723),据《活计档》载: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双兽钮图书一方,奉旨:镌‘亲贤爱民’,钦此。于四月初八日红色寿山石双兽钮图书一方,镌‘亲贤爱民’字样完,配做锦匣,怡亲王呈进。”此宝为雍正帝御极后的自箴之作。其一向以为君...

    344 寿山石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 铜鼻纽“中官徒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中官徒府”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中官 徒府”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中官徒府”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1711 中官 徒府
  •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纽“千潭月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千潭月印”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青玉质,兽纽长方玺。篆书。面宽1.4厘米,长1.6厘米,通高1.3厘米,纽高0.6厘米。...

    1594 亲王
  • 楚国铜鼻钮“连尹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鼻钮“连尹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连尹之鉩”鉨,战国·楚,印面2.1×2.3厘米,通高1.4厘米。鉨铜铸,鼻钮,鉨面有阴线界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鉨为战国时期楚国掌管居民“连”一级事务之官的官鉨。“连”为居民编制,战时可编为基本军事单位,“尹”是主管某地方或某事务的官吏。“连敖”、“连尹”均为楚国的官名。《左传》载襄公十五年“屈荡为连尹”。《汉书·灌婴传》亦曾记...

    458 连尹 王武
  •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8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瓦钮“张隆私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瓦钮“张隆私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瓦钮“张隆私印”,东汉,印面1.6×1.6厘米,通高1.5厘米。印白玉质,琢造,瓦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张隆私印”四字,字等距,田字布局。印钮较高,状如覆瓦。印材为白玉,质如凝脂,通体无瑕,玉色皎洁,晶莹夺目,堪称玉印精品。此为东汉私印。两汉姓名私印,姓名为两字者,直接作为印文的居多,印面为左右布局。姓名为三字的左右布局亦属常见,三字者如...

    127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龟纽“折冲猥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折冲猥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折冲 猥千人”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折冲猥千人”。此为新莽时官印。...

    585 折冲 猥千人 千人
  •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 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厘米,通高11.4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号”。 此为清代官印。镶红旗满洲四甲喇参领下所设各佐领为开国初期编立,因...

    1953 甲喇 参领 关防 阳文 佐领
  • 田黄石“长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长春书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春书屋”印,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方形玺,篆书。面2.5厘米见方,通高8.3厘米。此玺为乾隆帝的闲章。乾隆帝为皇子时,雍正帝赏赐其长春仙馆,并赐号长春居士,故以后所御书屋,多以长春命名。以“长春书屋”命名的书屋在圆明园、宫内和避暑山庄都有,是乾隆帝重要的文事活动场所。...

    1771 长春书屋 田黄石 闲章 圆明园 避暑山庄
  •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5.5厘米,宽5.5厘米满汉文篆刻。为方便使用,印钮顶部贴“正”,印台上亦刻“上”字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下旨中正殿供奉佛像和喇嘛念经,由扎萨克达喇嘛管理。清雍正元年(1723)专设“中正殿念经处”,由内务府管理。雍正元( 1729)开始为该处铸造图记,成为管理宫中佛教事务的机构。此方图记由礼部制造于乾隆十八年(1753)。...

    1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夔龙纽“嘉庆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夔龙纽“嘉庆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御笔之宝”,清嘉庆,质,夔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8.6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4.1厘米。此宝周边满刻浅夔龙及饰,上部雕夔龙出没于云间,体态生动,其质地与四边纹饰、纽雕等都与康熙朝晚期的寿山石印章风格一致,说明此玺是嘉庆时利用宫中收藏的旧宝改刻的。这也是帝后宝玺制作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958 寿山石 夔龙 浮雕 博古纹
  • 碧玉交龙纽“十全老人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十全老人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十全老人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8厘米见方,通高15.3厘米,纽高5.4厘米。宝四周填金乾隆帝御制《》。“十全”,指乾隆帝在位期间十次远征边疆的重大胜利。“十全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各一,即今两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但到后来乾隆帝命刻此“十全老人之宝”时,却赋予了“十全”更多的内容。他在御制《...

    1766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十全老人之宝说 金川 安南 十全武功
  • 青玉蹲龙纽“珠林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蹲龙纽“珠林三编”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珠林三编”印,清嘉庆,青玉质,蹲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厘米见方,通高5厘米,纽高2.2厘米。“珠林三编”是《秘殿珠林》三编的简称。《秘殿珠林》是内府收藏释道题材书画的著录书目。乾隆九年(1744)和五十八年(1793)分别有初编和续编。嘉庆年间,又收集前编、续编所未载入的顺、康、雍、乾四朝宸翰千余件,嘉庆帝御笔书画、臣工所进及旧编缺略者又千余件,编辑而...

    911 内府 宸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