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471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图片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简介

卵白釉 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高2.3厘米,口径17.8厘米,足径11.4厘米。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骨坚细洁白,内外施釉,釉层较厚,呈失透状,釉面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足内露胎无釉。

盘外壁刻划变形莲瓣纹一周,共16瓣,莲瓣纹尖部划一道弦纹。盘内有阳纹印花装饰,盘心是一龙戏珠,龙,张口露齿五爪,身体舞动,异常骄猛,衬以朵云和火珠。盘内壁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花间对称印有“太禧”二字。八吉祥的顺序,从“太”字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肠、螺、轮、盖、花、珠、鱼、伞”。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在生产青白釉瓷基础上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经科学测试,卵白釉中氧化钙的含量较青白釉低,约为5%,而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增多,致使釉的高温粘度增大,烧成温度范围变宽。釉中所含微量的氧化铁是导致釉色白中闪青颇似鹅蛋色泽的主要原因。

元代卵白釉瓷器的造型以盘、碗、高足碗最为多见,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刻划花为辅。盘、碗之内壁往往横印缠枝花卉或云龙、云凤、云鹤、花鸟、缠枝莲托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纹间模印官府铭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为多见的是“枢府”铭,因此,有时人们又将卵白釉瓷称作“枢府瓷”。除了“枢府”、“太禧”之外,还有“东卫”、“昌江”、“南水”、“福禄”、“福寿”、“白王”、“天顺年造”等铭款。“枢府”、“太禧”分别代表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和专掌宫廷祭祀的机构“太禧宗禋院”。《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记载:“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岁时忌讳日辰 享礼典。天历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由此可知,“太禧”铭卵白釉瓷的烧造年代应在太禧宗 禋院的设立之年天历元年(1328年)以后,其下限当在元末农民起义军占领浮梁地区的1352年。

“太禧”铭卵白釉瓷器甚为罕见,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曾撰文指出传世的仅有三件,此为其中之一,弥足珍贵。


相关知识科普


卵白釉

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壳色泽,故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云龙纹、芦雁纹、缠枝花纹等。因卵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常模印“枢府”两字,故又称“枢府釉瓷”。“枢府”是元代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卵白釉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福禄”、“白王”等铭文,更多的则不带铭文。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器的创烧,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甜白釉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元代卵白釉瓷器在元代墓葬、窖藏、沉船及元大都遗址中均有发现。1984年安徽歙县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109件卵白釉瓷器,而且均带有“枢府”铭文,是一次性出土“枢府”铭卵白釉瓷器最多的一次。经综合排比研究后得知,卵白釉瓷约在元代大德年间(14世纪初)就已经烧造,并且终元一代盛烧不衰,一直到明代早期还在烧造,时间长达一个世纪左右。

印花

陶瓷纹饰工艺。即用雕有装饰纹样的瓷质印模,在尚未干透的瓷胎上拍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纹。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后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宋代定窑印花题材以牡丹、梅花、莲花、萱草为多见,菊花次之。布局有缠枝、折枝、转折等方法,讲求对称。此外还有禽鸟纹、婴戏纹等。纹饰生动活泼,线条流畅。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八吉祥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高足碗

陶瓷器型之一。高足碗于元代的南北方瓷窑已普遍烧制。明永乐、宣德时继续承烧而造型较元代有所变化,碗身加高,足变矮。其品种除青花外,还有白釉、红釉、青釉等。

划花

用类似针尖状的竹木工具,在坯体表面用力均匀地刻划,划痕较浅,转折灵活,曲线为主,粗细一致,流畅活泼,注重形象的轮廓效果。纹饰之间相互穿插有序,布局匀称。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模印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以刻有花纹的印模在成型后半干的坯体上压印,使花纹印到坯体上,施釉烧成后,胎上的印纹在釉层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称“模印”。

“枢府”铭

枢府是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的简称。唐代宗朝(763—779年)初设枢密使,当时只是用宦官充任,以承诏旨,传达五命。五代厚梁(907—923年)时,一度更枢密院为崇政院,改用士人。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改崇政院为枢密院。宋代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与中书省分掌文、武二权,号称“二府”。元代以军事为重,枢密的权位就更显赫。带有“枢府”铭的卵白釉瓷属“枢密院”的定烧器是毫无疑问的。在已知带铭文的元代卵白釉瓷器中,以带“枢府”铭者最为多见,1984年安徽歙县一窖藏出土了109件“枢府”铭卵白釉印花盘,实属罕见。成书于明洪武年间的曹昭《格古要论》及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蓝浦《景德镇陶录》对枢府瓷均有记载。

相关文章

  • 青花八仙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八仙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八仙罐,明天顺,高37.5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21.5厘米。直口,短颈,圆肩,瘦胫,圈足外撇。里白釉泛青,外壁以青花为饰,颈部饰锦纹一周,肩部绘折枝 花卉,腹部绘八仙人物图。八仙人物是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器皿上常见的装饰图案,八仙人物常常辅以大片的云纹,多为如意形或灵芝形,使人物具有飘逸之感。此罐虽残缺,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006 青花 八仙 折枝 花卉 灵芝
  • 彩陶双连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彩陶双连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仰韶文化        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出土        高20厘米          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于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891 陶器 彩陶双连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绿釉陶望楼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陶望楼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张湾汉墓出土 高130厘米        陶绿釉。下为方形池塘,塘内有龟、鱼、鸭浮游。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第一层门内正坐...

    542 陶器 绿釉陶望楼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纹盘,清同治,高5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13.4厘米。盘敞口微外撇、弧壁、圈足。足内署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盘里为黄地粉彩蝴蝶纹,间四个“喜”字。喜字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蝴蝶纹先以墨彩勾绘轮廓线,再以金彩描绘一遍,内填彩料。盘外壁绘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纹、西蕃莲、莲花纹三朵,以墨线勾边,内填彩料。             此器为同...

    1060 粉彩 折枝 蕃莲 景德镇
  • 龙山文化红陶鬹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山文化红陶鬹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便于提拿。器物造型遒劲有力,似挺立之雄鸡。鬹是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927 陶鬹 龙山文化
  •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4.9厘米。碗内釉呈黄褐色,以剪纸贴花装饰,内底为梅花一朵,内壁饰三只凤凰,似在相逐飞舞。通体施黑釉,外壁在黑釉上以黄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施釉不到底。  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色茶盏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故全国兴起了不少烧黑瓷...

    1162 吉州窑 剪纸贴花 建窑
  • 紫砂方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方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方斗式壶,清,高9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6.6厘米。 壶形为覆方斗相扣式,方形嵌盖,方形凸钮,折腹,弯流,环柄,方圈足。此壶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胎体轻盈,浅栗色砂泥干涩粗糙。方斗式内膛容量大,贮水多,但由于底小身大,注满茶水后重心不够稳定,清代以后即被淘汰。...

    9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陶瓷器藏品
  • 墨彩籁瓜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籁瓜纹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墨彩籁瓜纹盅,清同治,高6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4厘米。盅敞口,深腹,圈足,足内有红彩 “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口沿饰金彩。外壁以墨彩绘籁瓜、蝴蝶、竹纹。籁瓜纹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其枝藤缠绕,连绵不断,与蝴蝶纹组合在一起寓意爪瓞绵绵。...

    16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陶瓷器藏品
  •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9.9厘米。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1095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月白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五蝠捧寿字盖碗,清同治,通高9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4.3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盖面和腹壁外均施黄釉为地,均匀分布4组五福捧寿纹,图案空间上下各绘4组折枝桃,每组空间绘4个结带“卍”字。抓钮及足内施白釉,均署红彩“同治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此盖碗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亮泽。纹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专门为...

    1152 粉彩 五蝠 五蝠捧寿 黄釉 折枝 御窑厂
  • 白釉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高29厘米,口径10.5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侈口,颈较短,圆肩,鼓腹,平底。上有覆钵形盖,通体施釉。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

    905 瓷器 白釉瓷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刻划花单柄壶,辽,高14.2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7.5厘米。壶小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置双股绳形系。壶腹一侧置竹节式横柄,柄端凸起一小钮。肩部饰两道凸弦纹,腹部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鉴。外底中心区域无釉,胎呈浅黄色。底边缘有几处无釉点状区域和釉...

    1764 划花 弦纹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清乾隆, 高16.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4.7厘米。罐体呈六方形,附伞形盖,盖顶置钮,盖、钮、足皆为六方形。斜弧腹、唇口、短颈、圈足。朱红色砂泥。腹部六面绘通景芦雁纹,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弋,一群大雁飞临水面,分别作飞、鸣、食、宿状。整幅画面用细润的泥浆堆绘而成,画面微微凸起,富有立体感。芦雁纹是中国文人画常...

    250 宜兴窑 文人画
  •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清乾隆,盒高9厘米,长48厘米,宽45.3厘米。六方紫砂澄泥砚置于大紫檀木盒内,盒面填金隶书“萃珍含润”。每方砚分别配有随形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部均嵌玉一块,上分别刻玉螭纹、兽面纹、玉卧蚕等,下部为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题。此套砚是在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掺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微现深紫而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

    737 宜兴窑 澄泥砚 紫檀木 螭纹 兽面纹 玉兔 石渠 砚堂
  •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莲纹压手杯,明永乐,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清宫旧藏。这种撇口深腹小碗之所以被称为“压手杯”是因其大小适中,且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执之手中,微微外撇的口沿与舒张的虎口相吻合,且杯的重心下移,放置稳当,故名压手杯。谈及明永乐时的青花瓷器,最受人称道者可谓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

    631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花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